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在佛教里的不同含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在佛教里的不同含义

2020-05-28 08:43:36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在佛教里的不同含义

  “我”在佛教里的不同含义

  在汉语中,“我”是第一人称代词。在佛经汉译过程中,这个人称代词被借用,有着不同的含义。如佛教三法印之一“诸法无我”中的“我”,并不是指自己,而是主宰恒定、如一的意思

  法,在这里是指万物构成,因一定因缘组成而成的外形和内在。不论是生命体是非生命体,都可以用法表示。例如一辆车在组装之前,只是各部零件,不能称之为车;组装成型之后才有“车”这样一个具体之相。但是组装之后的车,使用年限到期,报废之后,重新被拆散,回炉,各种材料分门别类归到不同的种类之下,车又不存在了。

  诸法无我,就是指万物呈现出来的具体之相并非恒定不变。对生命体而言,就是生命续存期间也是时刻发生变化。“人不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人在时空中的变化,也是河流在时空中的移动

  禅宗有一个著名的公案,也是在说生命体时刻的变化:如果你还是你,你童年容颜去了哪里?所以在“诸法无我”中,我是指恒定不变。无我,就是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内在。除了变化之外,什么都在变化;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

  另外有两个含有“我”字的佛教术语:我见和我执。在这两个词中,我大体上是指自己这样一个主体。我见也叫身见,是第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起的认知。第六识是对前五识的汇总,从而认为有一个真是实在的我存在。通常来说,我见,是认知上的一种执着,属于烦恼

  我执,是第识末那识所起的作用。是指对万物的一种执着。以“自我”为中心,对世间万物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种种识别、认知,也就是分别根源

  我执,也可以作一个名词而不是词组,意思就是“无明”。我执以内容分类,分为为人我执、法我执两种;以缘起分类分为分别我执、俱生我执两种。

  既然诸法无我,万事万物的本性空性,修行的目的就是在破“我见”、“我执”,那么佛教核心思想中的轮回主体又是什么呢?

  是第八识阿赖耶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是八识中前七识的根本,所以又叫真心、法性、空性、如来藏等。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同时也是业报的总体,所以轮回的主体不是“我”,而是第八识随着因缘业报在不停轮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