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部分人是浪下的一滴水,无关前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大部分人是浪下的一滴水,无关前后

2020-05-30 18:44:48 作者:bigwinner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部分人是浪下的一滴水,无关前后

  5月3日晚上b站的视频后浪》很成功,最大的成功在于一夜之间教育主流精英有钱广告群体,告诉他们接下来该拨一些预算在b站的1.3亿后浪上了,尝试也好,猛砸也罢,反正该在b站做点什么了。

  很巧我们在之前就开始在b站做了自己内容,也在我们的媒体连续发布了关于b站的历史生态以及商业化研究文章,有兴趣朋友可以一看。

  接下来广告行业媒介代理公司营销代理公司和公关公司会在小红书、抖音之外猛推b站,否则会显得不够专业与时俱进,会被品牌鄙视

  我看完b站视频最大的体会有两点,一是时机绝妙选择五四青年节前发布,特别适合官方主流媒体一起参与传播事实上人民网到澎湃新闻完美的参与了这一次商业传播,二是选择何冰这样的中生代老戏骨演员,以他最擅长话剧独白演讲方式,以代际之差的身份加上很棒的文案,造就了刷屏式的传播。

  结论就是挺成功。

  整个传播在5月3日晚被点燃即高潮,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我常说现在的传播能够占据朋友圈半天已经是非常成功了,因为信息更新速度太快了,所以千万不要奢求不切实际的长时间传播,除非你有巨大的预算以媒体强推,然媒体强推和自发传播的效果差异还是感受明显,哪怕最后传播的数据看起来差不多

  那天晚上我就写点文字,视频我看了好几遍,但没整理思绪,加上在老家这几天已经回归懒散和彻底放空的状态,写东西真的很要命

  大部分创作者一定是有体会的,当思绪来了一气呵成,当毫无灵感时极度痛苦,甚至自我怀疑,我还算不上创作者,但亦有此感觉

  这个五一假期是我这几年在老待的最久的一次,今年初和清明都回来过,可第二天就返回上海,匆忙到甚至来不及仔细看看刚搬入的新家。

  这几天采购了新家需要生活用品,也开车在县城了转了好多地方,买了喜欢吃的烧饼,开车去了乡下农村周边的其他县城毫无目的的闲逛,说的好听点叫田野调查

  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乡村一样,这个小城市的硬件变化巨大,能有儿时记忆的地方越来越少,基本都已消失不见。

  此刻我在20多层的高层住宅里写这篇文字,20年前我离开这里出去上大学,当时整个县城最高建筑就是供电局的10层办公楼,今天这还在那里,已经被县城一幢幢几十层的住宅和办公楼淹没。

  从我床边的落地窗看到的湿地公园,在我记忆中是小学时探险的神秘之地,因为很偏僻,今天已是高楼环绕周围,成为县城的一部分居民会在这里晨练跑步,在春天采摘野菜

  小时候要坐轮渡到河对岸的乡下看外婆亲戚,今天河面已经建起几座大桥,对岸已经逐渐融入县城的生活圈,乡合并到镇,镇变成了街道,大量的农村居民已在县城买房生活,生活方式变得更方便、更整洁也更市民化,虽然他们还保留了土地,却早已机械化作业或者租给种粮大户统一管理。

  城市的边界不停的拓宽,老的城区还在不停的被改造甚至推到重来,乡村也在被现代化改造,这次我看到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装置矗立在田间地头,大片大片的太阳能电池板,乡村公路越来越好,看到了社区化的管理,有更多的人离开土地,变成了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变成了服务业从业者,或者自己开个店铺做个生意,或许这些巨大的变化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吧。

  从98年上大学开始,算下来在老家住的时间屈指可数,每次回来的心态从回家变成了过客,从回忆过去变成了发现这个小城又拓展改造了哪些新区域,从小镇青年变成了无法融入小镇,从单纯的放假放松到对商业和消费行为的观察,一切都变化了并且继续变化着,没有好和不好,只是越来越体会到岁月如梭。

  每个时代的人,都同样经历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都会有从对未来的憧憬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或从以为有选择的权利到接受被安排的现实的过程,换句话说能拥有选择的权利不是某一代的专有权利,而是极少数人的权利,无关代际和年龄。

  选择的权利和财富、权力、行业地位、影响力相关,今天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和财富关系更多一些,这很正常。

  为什么?

  因为大部分选择和物质享受相关,绝大部分的物质享受可以用财富量化和交换获得,从消费品到教育,从娱乐产品到医疗,甚至是世俗的爱情、婚姻、社会地位等等等等,这有点残酷和扎心,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当然肯定也有财富获得不了的东西,不展开说了。

  我39岁了,有点惶恐40岁的到来,可这两天家人说要给我过40岁,因为老家都是过虚岁生日,感觉是躲不过了。

  年近人生中段,有一些变化,前几天和老朋友吃饭时也聊到,比如我的性格和创业者的身份使然,让我依然讨厌浪费时间、效率低下、不直接、过度吹捧、无责任心等等等等,但会比30岁时少些争强好胜、不顾一切、不留余地、过度自或者说膨胀和偏激,多一些听从他人的建议至少是听他人的观点,不着急表达观点、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他人情绪的关注、对困难的心理准备等等,可能就是年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也和我儿子的每一天成长中的那些细微但冲击力巨大的变化给我的启发有很大的关系,相信有孩子的朋友会和我同感。

  这次假日后整个国家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商业秩序和人员流动,虽然疫情的长期影响肯定会在,我们见证和亲历了过去几个月的历史,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只有靠自己。

  我明天回上海,很快就有出差安排,见客户,见合作伙伴,准备新的业务模式的推进,时间不等人这句话用在中国人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很多人,很多公司,很多事,中国人着急啊,必须争分夺秒。

  如果你不想只做一滴水,想成为那朵浪花。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加油,朋友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