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的人生,都戒掉了这 3 种“垃圾”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只有丢掉手里的垃圾,才能拥抱生活的馈赠。”
的确如此。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不易察觉的“垃圾”,总是偷偷侵入我们的生活。
戒掉“垃圾快乐”
家住黑龙江的小王,是一名月薪 4000 元的普通上班族。年过三十的他,早已成家立业,也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生活幸福。
小王发现,在直播间里,只要送一点小礼物,主播就会主动和他互动,态度温柔,语气亲昵,极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于是,为了持续拥有这种满足感,小王开始频繁打赏各个频道的主播,从 10 块钱,到 1000 元,再到 5000 元……小王出手越来越大方,前前后后算下来,竟然花了 32 万。
这些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小王背着家里人偷偷办了许多张信用卡,大部分钱都是借贷来的。
到了还钱的时候,纸包不住火,小王这才向家人说出真相。听到这样的天文数字,原本身体就不太好的母亲,当天晚上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打击,不幸去世了。
无独有偶。
深圳的大学生王丹(化名),上大学后便迷上了网络游戏。平常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叫外卖、熬夜、打游戏。
一天,在又一次通宵游戏时,悲剧发生了。因为遇到了强劲的对手,王丹情绪激动起来,突然心脏骤停,失去了生命……
用再宝贵不过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去换取廉价而短暂的快乐,真的值得吗?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说过:“短暂的愉悦不是幸福。”
所谓的“垃圾快乐”,带给我们的就是短期的愉悦,它的获取陈本很低,非常廉价,却会在无形中侵占我们的时间、精力,摧毁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倒掉“垃圾情绪”
令人没想到的是,司机走下车后,突然拽起身边的孩子,一把甩到地上,怒气冲冲地说:“孩子,(我)不要了。”
原来,这位司机是孩子的父亲。当时,他正开车带着一家人去给家中的老人看病,不想却因为超载被交警拦下。
因为老人病重,男子最近情绪压力很大,路上遇到突发情况后,心急如焚,一时间情绪爆发,便做出了如此粗暴、不理智的举动。
不堪重负的骆驼,只需一根稻草,便能将其压垮;压抑的情绪也是一样。
如果不时常为自己的情绪“减负”,一件小事,也可能成为导火索,酿成情绪失控,给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还记得重庆的公交车坠江事件吗?
深秋的重庆,一辆载着十余人的公交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掉转车头,在撞上一辆私家车后,坠入江中。
警方在调查取证后发现,这起可怕的交通事故,竟然仅仅起自一场无厘头的争吵。
当时,乘客刘某因为错过了停车站,便和司机发生争执,甚至上前发生肢体冲突。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情绪导火线,酿成了十余人的惨剧。
一直被情绪操控,是一种“巨婴式”的行为。
想要不被积压的情绪左右,夺回生活的主导权,我们就要有意识地疏导垃圾情绪,不要让情绪变成摧毁我们生活的怪兽。
远离“垃圾人”
除了不做那个制造情绪垃圾的人,我们也要远离那个习惯生产垃圾的人。
这样的人,就像定时炸弹,内心堆积了太多负面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更有甚者,会毫无理由地往陌生人身上“丢垃圾”。
在一班高铁上,小杨和小李是前后座,就在小李调整座椅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小杨的热水。
这下小杨不干了,她先是拍打座椅,随即站在过道上,声讨起小李的行为。
事情发展到这儿,如果小李肯客客气气地道个歉,或许不会发生什么。
然而,周围的乘客看不过去了,为小李说了几句好话,接着,小李也为自己辩解了几句。
这几句话,彻底触怒了小杨。她要求小李陪自己重新接一杯热水,紧接着在饮水间,小杨突然将满满一杯热水泼进了小李的领口。
在大卫·波莱的《垃圾车法则》一书中,曾经提到过“垃圾人定律”。他说,有些人本身就被很多负面情绪缠身,他们需要找个地方倾倒垃圾。
和这样的人纠缠,就像在泥泞里挣扎,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不被殃及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关注,不靠近,不纠缠,不去“冒犯”他们敏感的情绪。
钱钟书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三不四,不明不白,不痛不痒的人身上,因为这很不值。”
的确。只有丢掉手里的“垃圾”,才能有余力去拥抱生活的馈赠。
只有当我们摒弃了各种精神垃圾后,才能更专注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我们需要干干净净的房间,更需要干干净净的精神世界,需要与良师诤友为伍——
从今天开始,戒掉垃圾快乐、倒掉垃圾情绪、远离垃圾人。
心姐希望,面对生活,你也能轻装上阵。
*图丨网络
倒掉垃圾情绪,
远离垃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