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我的姥爷
这次去看母亲,她对我说,你姥爷真的老了,脑子糊里糊涂的了,有时还大小便不知。
在我的众多亲戚中,最有才干的一个长者,就是我的姥爷,可是,他也正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人。
在我最幼小的记忆里,姥爷总是一脸严肃,好像从来没有对走姥娘家的外孙女我说过一句温和的话。幼时我之所以去姥姥家,完全是因为我有一位善良的过分的姥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姥姥像极了老鹰捉小鸡里的鹰妈妈,每当姥爷从外边做工回来的时候,我总是羞怯的躲藏在姥姥宽大的衣襟里,或者藏在三姨的闺房里不敢出来,听见姥爷那生硬的带有铁质的声音,我的心都要抖。
这源自于母亲告诉我们的一句话:你姥爷不喜欢闺女,只喜欢他的儿子,我们吃他点东西他心疼。本来幼时不爱出头露面的我就更加害怕,所以到姥姥家的时候,常常吓得吃不饱,晚上因为格外紧张还常常尿床。
母亲说这话真的不假。姥爷极其爱他的三个儿子。我常常偷偷的观察,他在提到舅舅们的时候,总是亲切的说,大孩子如何,二孩子如何,从不喊他们的乳名,而且,语气明显温和和亲切,对他的孙子,我的表哥表弟,则更加具备了慈祥美德,记得我幼时没有见到过藕,在农村这东西也相当稀罕,姥爷烧窑的窑厂边有个大大的荷池,姥爷那天取回两个嫩嫩的藕瓜儿来,轻生唤来表哥表弟且把他们左一个右一个的抱在膝上说:来,看看,爷爷给你们带回什么来了,这东西叫藕,吃了长心眼儿的,吃了这些我再给你们往家里拿,让你奶奶给你们炒。
我不再奇怪为何表哥表弟那么喜欢偎着他而我却远远的躲着了。他不喜欢我们。因此,三姨出嫁后,我极少去姥姥家,每次都是姥姥想我厉害了,反复捎信,我才去到她家里。一看见姥爷回家了,我立刻噤声,一句话也不敢说。甚至因为长期不去姥姥家,还有一次再去时走错了门,错进了人家的家门。
在家里脾气这样的姥爷在社会上却是人缘好的不得了。每逢姥爷生日的时候,他家里常常聚集当时镇上很多的名人,现在想来一个普通农民,能有那么多这样的名流朋友,姥爷的确是镇上的一个名人了。
后来我在镇上读书到初中的时候,才知道只要一提起姥爷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姥爷庄上的我的初中校友一听说我是他的外孙女,立刻竖起拇指说:了不起!你姥爷可是远近闻名的艺人啊!多才多艺,而且人缘很好!
姥爷的确会很多技艺,比如支锅头,烧窑,编制柳条篮筐,所有的农业技术活儿几乎样样精通。而且,只要是他干的,绝对质量好的不得了。而且,姥爷酒量了得,热情好客。我幼时的记忆里,姥姥家自己就有铁框子做的石碾,有自家的水井,场院,大大的院子,很宽敞的房子,很多的果树,家里有缝纫机,据说,这些全是因为姥爷心灵手巧自己挣来的,当时六七十年代这可是非常富有的象征。
因为这些吧,三个舅舅个个出息。就是没有走出农门的三舅舅,在胳膊出现了损伤性肢残之后,还独自创业,一举成为全镇有名的富户。姥爷亲自扶持他的儿子,每走一步,都要认真的帮助筹划,记得三舅舅开办窑厂的时候,姥爷来我家,让我帮助算利润,很得意的告诉我说,你舅舅不出三年,就会成为镇上最富的大户。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觉得这老头的确可爱。那时因为考上学,我已经不再对他那么有恐惧感。
可是,我母亲在内的他的三个女儿,却不是他关注的对象。二姨的婚姻就糟糕的可怕,姥爷根本没有认真调查,就听信朋友的介绍把二姨嫁进山里,学习本来很好的二姨,因为看护我的三舅提前辍学本已很不公平,又加上嫁了好喝懒做还爱发脾气打人的丈夫,生活的处境可想而知。每当提起这些,母亲总是生气姥爷的做法,说他不心疼闺女也不要紧,总不能这样潦草的对待啊。姥爷不但不关心闺女的去向,还常常拿自己的孙子来炫耀,明显看不起外孙。不过想来的确他亲自教育出的孩子也争气,舅舅家的孩子全都在外做事,有个还考上了北大,人都文静儒雅,的确是大家子出身的样子,穿着打扮毫不张扬,做人低调老实,朴素扎实。在我看来,比起他的女儿家的孩子,姥姥家的孩子好像待人比较冷。说不上什么原因,总有这样的感觉。
姥爷一直是个脾气倔强的老头。我在镇上教书的时候,有时遇上老师谈论他说:刚才遇上你姥爷了,推着土车,土车上推了一车酒!是来给自己批发酒了!他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不饰穿着却每顿必须饮酒。来我们家时也不要求吃什么好东西,却是必须少而又精的。他吃东西主要是品,吃一小口东西,就饮一大口酒,我很羡慕他吃东西的样子,觉得像个贵族。但是他吃的是心情,比如来我家,必须有我爷爷陪着,爷爷去世后,奶奶必须上座陪着,否则姥爷就不在我家吃饭。所以姥爷一来,母亲立刻差我去喊奶奶陪着,说话,吃饭,一直到姥爷离开。如果怠慢了一次,姥爷就非常不高兴,说你家有年纪儿的怎么没来啊,我也要走了。
后来听我母亲说,姥姥其实什么都不会做,连蒸馒头也做得没姥爷手艺好,所以常常受姥爷的气,母亲很小时就亲见姥爷打过姥姥。这使我更加爱姥姥,心疼我那善良的姥姥,也从心里不太喜欢姥爷。所以他来我家,我常常躲着。有次我们一起去山坡上收拾晾着的花生,他指挥我拿麻袋装,我立马取来站在他跟前,心里非常紧张,他说,妮子,你张开麻袋,我立马张开,他说,要倒过来,我不知道如何倒过来,就身子站在坡上麻袋口朝下了,那时不过十二三岁不会做活,姥爷大声说:拿过来!我这就扇你一巴掌!真不是那样!当时吓得我魂飞魄散。母亲脾气已经够大了,怎么姥爷比母亲脾气还大啊。后来问母亲,才知道母亲虽然得了姥爷的真传,但是远远没有而胜于蓝。
姥爷一直没有停止过做活儿。而且,他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熟悉他的人都会感叹。因为他心灵手巧,看见农村的闲置东西,从来不会废弃。他会把缫丝厂扔掉的碎丝巧妙的编织成五彩的绳子,也会自己制作很多好看的花篮儿,无论怎么古怪好看的东西,他只要搭眼一看,立马会仿制。
但他毕竟老了。去年他在横穿马路时不小心被一辆突然过来的车撞倒,鼻子都撞的碎裂了骨头。在医院里住着,我去看他时,他看见我的孩子进来病房蹦蹦跳跳的,立刻挣扎着起来说:孩子,你应该规矩些,没有了你爸爸,人家会笑话你没有家教的!我说,姥爷啊,你就放心吧,我会遵照你的意思好好教育他的,绝不让人笑话!
出来门,只想笑。姥爷都这样了,摔得人事快不醒了,还在努力教育后代,唯恐他们失却了大体。
晚年的姥爷却突然心疼起闺女来了,不断的来城里看我母亲和三姨。有时从家里弄上大捆老的很厉害的春芽枝,就坐车来闺女家,母亲其实根本不稀罕这些,却是好酒好菜伺候他,走时父亲常常送这送那给他,很多时候给他一下子买好几双鞋子袜子,姥爷回去时喜滋滋的。其实,母亲说,你姥爷自己有好几万块钱呢,舍不得花。
每次去娘家时,只要一提起姥爷,母亲就跟三姨一起数落他重男轻女,说他老了还是不忘到闺女家搜刮,边说边笑。我知道她们不会怪他,只是当作笑话谈谈而已。
这不,姥爷把我母亲早年买去的黑白电视要去后,觉得不够,这次又打定主意来要她的彩电。
我对母亲说,这个倔老头,他儿子都百万富翁了,还来穷闺女家要这些旧东西。要不,我给他买一台拉回去,给他儿子丢丢脸,如何?
大家大笑。
上次回去,问起三舅,姥爷身体怎样,三舅大声说,外甥闺女,放心吧,你姥爷的脾气,活一百岁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