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Gold》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Gold》经典影评集

2022-03-28 03: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Gold》经典影评集

  《Gold》是一部由Reema Kagti执导,阿克谢·库玛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Gold》精选点评:

  ●有两星绝对是感情分。电影院是整个城市最干净最华丽的地方,千人大厅能坐满六七成,主旋律片能拍得外国人热泪盈眶,这才是好的、健康的电影工业。结尾印度国歌响起,全场起立,连我一个外国人都不忍动容。

  ●一个有个印度特色歌舞和体育结合得如此完美。从世界大战的殖民国,到印度独立,再到内战,再到把全国各民族各信仰的人民团结起来,代表独立国家对抗英国来参加奥运会,每一步路都艰难重重。教官和队员每一个人和支持他们自己国家队的所有人都值得尊敬。剧本还好,有喜剧笑点,也有对历史的尊重。

  ●CK在印度电影上与阿尔米汗是同级别的演员。被称之为印度成龙,他的电影往往都是此类,或以励志,或讽刺当前社会

  ●绝对值得一看的电影

  ●太刺激了

  ●整体性比较好,让我想起米叔的《印度往事》。

  ●很喜欢,男主演的印度合伙人特别励志,为了自己爱人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经历种种努力最后成功了

  ●本人一直以来很喜欢看印度电影,每部印度电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主角的精神值得学习、很励志,看了之后让我想起了《苏丹》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被燃到了

  ●很励志的一部以体育题材来拍摄的电影,主演库玛尔也是个实力派演员,影片中可以让我们了解印度这国家的一个基本历史,再加上这部电影表达的是印度国家对于奥林匹克上首个金牌获得者的过程,很好

  《Gold》影评(一):印度电影有一套

  中国电影再不努力哎!国足 职篮 都一样的路子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反退,问题出在哪里?中国人不适合?不对这些领域我们以前都是有过成绩的。问题出在哪里跟以前比较一下哪里不一样了不就行了!不是缺了点什么,就是多了点什么!就像人的身体这些零件组成一个健康人缺了什么是病,多了个东西也是病得治!

  《Gold》影评(二):荣耀

  要了一杯带冰的拔拔凉的冷饮,翻山涉水的走过了漆黑的楼道,我来到了活力城的VIP厅。第一感觉就是。。。好冷!!!我紧了紧厚厚的棉服,将拉锁锁到脖颈,扣子全都扣严,坐到了东倒西歪的VIP座椅上。这真是去过的体验感最差的VIP厅了,坐在这不知为什么总能想到艾米,好久没去了。。。。

  好多人都不喜欢印度电影,可能觉得演员演的浮夸,而且一言不合就跳舞吧。可就这部来讲,水平还在上乘。全员演技基本在线,情节紧张刺激,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虽免不了一些狗血的部分,但也都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尤其里面涉及了国家分裂时人们的反应,那份不宽容,对非本教的排斥和暴力等内容,是国产电影很难做到的。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才是一个坚强的人;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的国家,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得不说,咖喱国也好,棒子国也好,国家的崛起确有过人之处。

  全片最吸引人的部分当然是最后的几场比赛,而其他的最精彩的确是一场歌舞。整场跳下来,无论是歌曲还是舞蹈竟然都不错,而且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彻底烘托了气氛。

  当然了,这部电影也有一些印度电影的通病,除了之前提到的,还有局部情节冗长,人物塑造过于完美等,可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也好,生活也罢,总要记住那些精彩的部分,执迷于缺憾岂不是本末倒置,到了结束的时候,想到的都是美好,这才不枉经历一场。

  你能想象戴着衣服上的帽子看一场电影吗。。。。整场结束后我已冻透,要不是比赛火爆可能都坚持不到最后,好一场外冷内热的电影。独自走出电影院。。。。当然是包场。。。这种电影,这种电影院,这个时间还有谁这么无聊。。。。继续走吧,会好过来的。。。

  《Gold》影评(三):梦想从来都不是谁都可以坚持追寻的!

  可能大家对于我的标题 有一些疑惑 或是 不解,因为今天我刚刚看完这部影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依然还在回想着剧情,感受着影片所带来的震撼,大家不要觉得我夸张,这是我的真是感受,将近150分钟的剧情,容纳了不可想象的内容,我想要看的全部都包含了,或许真的只有印度的电影才能够用这150分钟完成如此精彩的内容,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表达的内容和看点,不涉及剧透,如果大家想要真正的了解这部电影,还是等待国内的影院上映吧!

  影片表达的最大的核心 国家荣誉

  在国家荣誉面前,人人都应风险资金所有的一些,库玛尔主演的经理人,就是这样一位,为了国家荣誉,也是自己的全部梦想,坚持不懈的人!

  影片的轻松感 喜剧桥段

  电影本体内拥有很多个喜剧的点,笑点,包括歌舞的部分的设计和任何一部印度电影都有区别,非常让人欢喜的和捧腹大笑的!

  影片的紧张感 比赛的紧张感

  每当影片进入比赛 都是让人紧张刺激,配以激昂的音乐,让人的肾上腺能够立马飙升起来,非常拥有可看性,同时比赛的刺激感能够让观众融入进去!

  影片的另一个大核心 团队的力量

  从影片的团队协作,打倒对手,战胜对手,获得比赛胜利,离不开团队的配合和凝聚力,看完影片后,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一句话 独行快 众行远的道理!

  家人的支持 妻子的鼓励

  这个卖点是以女性角度来做的创意,非常有趣和感人,如果主人公没有妻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和帮助与鼓励,我们的英雄或许早已放弃了!

  还有很多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应该忍住不能再写了,期待国内上映,期待能够让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给我国人的观众体验到,并且能够理解到影片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Gold》影评(四):复仇冷菜

  电影的开头光荣又暗哑。1936年柏林奥运会,印度力克主场德国,拿下曲棍球金牌,但既然是殖民地,注目礼的对面只能是英国国旗。蓄势一拳击入败絮,这是领队塔潘一辈子无法释怀的耻辱。

  岁月流转,昔日的荣光从未逝去,雄心壮志从未熄灭。但宝剑蒙尘,天之骄子沦落为酒鬼流氓骗徒浪荡子,当年的英雄鹑衣鹄面,落魄不堪。

  跪伏在阴沟里苟延残喘,是奥运两个字让英雄投袂而起。像塔潘那样的男人,一雪前耻真的是一种无比强大的渴望。

  复仇这道菜,冷的才好吃,从柏林到伦敦,12年光阴飞逝,球员更迭换代,从前的殖民地已挺直腰板,一切都足以让这道菜活色生香。

  遭到质疑的时候,塔潘斩钉截铁:我不是在谈论我的名声,我谈的是国家荣誉!掷地有声,一锤定音,于是将死的奥运之梦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这个体育电影重点不是在说如何训练球员,一个事实是,当年的印度曲棍球就像如今中国乒乓球,本身就不乏虎穴摘金的神级实力。

  但荆棘无处不在,王者之师命途多舛。明星球员刚愎自用,团队内部争锋不合,官僚的多番阻挠,国家层面的政治动荡更是一次釜底抽薪的重创。

  再强的单兵实力,不能聚力出击也只是一盘散沙。为了聚沙成塔,塔潘披荆斩棘,而命运的天平也终于在近乎绝望时倾斜过来。他谷底翻身,重新出征奥运的那一刻,振奋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次球场得分。

  跟英国队的决赛不乏此消彼长的悬念,但彻底摒弃了体育片惯用的最后一秒延长营救,也无意把那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夸张到多么煽情和戏剧性十足。

  抛开对历史的还原,这更像是一种精确的点题,当他们心手相应就像一个整体,当天时地利人和终于齐备,金色的荣耀就如同探囊取物,水到渠成。

  对曲棍球一窍不通的路人也会在这个结局尝到热血。这就是体育电影的动人之处。它让胜利璀璨夺目,让观众心潮澎湃,让所有的荣耀属于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

  《Gold》影评(五):独立后第二年印度曲棍球队在奥运会战胜英国 一雪被奴役200年的耻辱

  《金牌》讲述了一个名叫塔潘·达斯的领队,历尽千辛带领印度国家曲棍球队,在1948年夏季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故事,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首先得聊聊印度曲棍球。

  众所周知,印度并不是一个体育大国,近三十年来他们一共在奥运会上只拿到了1块金牌、4枚银牌、8块铜牌,这与其庞大的人口和瞩目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相称的。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数目众多的吃素人口、国家对体育产业投入的不足,这两点在阿米尔·汗的卖座热片《摔跤吧!爸爸》里都提到过了。

  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印度全民都痴迷板球。

  据说,印度有7亿半的人口一年至少打4次板球,有高达85%的人关注板球赛事。板球是印度当之无愧的国球,印度板球队也是世界一流强队,可惜板球不是奥运项目,而印度对板球的过度关注,也阻碍了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印度曲棍球曾统治世界很多年。

  从1928到1956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曾连续6次获得奥运会金牌,随后又在1964年和1980年两届奥运会上夺冠,堪称王者之师。

  其中,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夺冠的印度男子曲棍球队,甚至被誉为“神一般的存在”。

  因此,在片中当印度曲棍球明星运动员下车时,一旁有德国女球迷尖叫,应该不是印度人的意淫。

  如今,印度曲棍球队已经没落了,再结合印度在其他体育项目上的乏善可陈,你能想象曲棍球在印度人心中会处于一种如何微妙的位置。

  体育比赛一直都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好载体,在印度社会民族自豪感爆棚的当下,选择拍摄曲棍球的往日辉煌战绩,就和中国人回顾大唐盛世,差不多的意思了,你懂我也懂。

  比赛场成了最好的宣泄之地。

  印度在决赛中遭遇了东道主德国队,显然印度人可以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从某种程度上报复一下德国。

  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比赛过后,印度板球队如愿夺冠!就当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出一口恶气时,猛然意识到印度尚未独立,自己代表的依然是殖民国英国。

  空旷的赛场上,“神一般的存在”的印度曲棍球队,只能站在英国人的国旗之下唱国歌,这种滋味真是难受极了!

  主角塔潘·达斯作为领队,亲历了这一切。

  这段经历不仅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尊,更让他意识到,印度人必须以独立的身份赢得一枚金牌,尤其是要在独立后的第一届奥运会赢得金牌,因为这证明了,没有英国人,印度人也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国家,反之则......

  这一心愿直到1948年——印度独立后第二年——才得以实现。这期间,印度经历了著名的“印巴分治”。

  导演Reema Kagti说,影片不仅仅是要重现1948年的这场胜利,还要着重描述印度历史中这关键的12年。

  而个人认为,影片始终是围绕着曲棍球队在展开,历史部分只是浮光掠影罢了,但它却给了整个故事一个非常好的命题——团结。

  影片没有过多描述“印巴分治”中发生的惨烈悲剧,而是强调了这种分裂对印度实力上的削弱,而这恰如其分地映射在了塔潘·达斯的球队上,它从一个世界一流强队变成了几乎无法出战的残余部队。

企图坐收渔翁之利的英国人

  这件事告诉人们:若不团结,便是虚弱。

  事实上,印巴分治得以实施,关键不在于英国人有多坏,而正是在于印度内部的不合,让别人钻了空子。

  随后的故事,便一直围绕着“团结”二字展开。

  重新组建的队伍中,队员只知道自个儿训练,却不懂团队战术,效率低下;嫉妒塔潘·达斯才能的官员使坏,导致他失去带队权并取代其位,让整个队伍一度陷入混乱;两位球员因私人恩怨,互相争吵,无法配合;技术出色的明星球员,只想着自己多进球,从不传球给队员,让队伍缺乏多点进攻的灵活性。

  这一系列导致球队受挫的事件,其实都反应了“不团结”,当然也都一一拧了回来,变成了“团结”,最终赢得了胜利。

  比较戏剧性的是,印度队在决赛中遇到的正好是前殖民者英国队,真是冤家路窄。

  不过,影片中,英国的存在感并不强烈,大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外部威胁的符号存在,而在整个故事中,印度人战胜的其实也不是英国人,而是自己的“不团结”,这很像是对“印巴分治”的一次回应。

  “团结”主题的设定以及对英国的符号化处理,让这部颇具民族主义意味的电影,少了仇恨的色彩,多了自省的基调。

  阿克谢·库马尔扮演了主角塔潘·达斯,虽然戏很多,但并不出彩,因为这个人物就像是片中的英国人一样,太像一个符号了,一个象征“团结”的符号,不够生动。尽管编剧为他设定了嗜酒的毛病和怕老婆的性格,但最后都是沦未无用的装饰,只是无故的拉长了片时。

  相比较之下,阿米特·萨特扮演的明星球员倒是有点意思。

  他是一个天赋型的选手,并且乐善好施、热情开朗,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于为自己的才能沾沾自喜,太急于表现自己,缺乏大局观和集体意识,因此教练一再不让他担任主力进攻的位置,搞得他非常茫然,心里的OS大概就是:哥这么优秀,居然不用哥?

  是一个很有烟火气息的人物。

  最后,他从喜欢单枪匹马进攻,到开始主动为队友传球的转变,也正好呼应了“团结”的主题。观感上,他比塔潘·达斯更像是一个传达主题的人物。

  豆瓣上,有网友是在印度观看了这部电影,据说现场反响不错,结尾国歌响起,又全场起立了。(哎?我为什么要说“又”?)

  有人说,中国的体育比印度强得多,为什么拍不出一部好的体育电影。

  我只想说,如果中国人把体育电影拍成这样,票房会扑街的......

  中国人也不团结,但强调团结却已经是个过时的话题了(尴尬),没人要看的。体育方面,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在真实的比赛场上找民族自豪感,而不是去影视剧里找。

  唯一的出路就是拍成偶像剧了。

  其实,前段时间鹿晗和关晓彤拍的《甜蜜暴击》,就是体育题材的偶像剧,看过之后,你就知道中国的偶像剧里真的只有偶像,其他什么也没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Gold》经典影评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