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事团团转》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故事团团转》读后感摘抄

2020-06-28 23:1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故事团团转》读后感摘抄

  《故事团团转》是一本由幾米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团团转》精选点评

  ●听过讲座之后再阅读创作背后的故事,没有那种意外之感,但依然有感于他的坦白真诚十年前我或许会带着遗憾语气作品变得商业化,而今却不再有那样的片面判断,更多到是作者创作背后付出日复一日努力。一本绘本,快的话,半小时以内便翻完,而哪曾想,这是画家前后挣扎了五六年才交付的作品;而作品创作完成命运便不再掌握在作者手中。书中有两点引起共鸣:1)思考太多无用,要去实作才能进步,才能探到自己边界;2)创作需要有“限制条件”,在有限范围激发无限的想象。这与DiE中提到的限制相通。(2019.4.13 @ sz)

  ●特别喜欢几米 稍微了解了他的创作想法 画面美丽色彩搭配那么温暖

  ●一开始,我只是沉醉在几米营造出来的绘本的图画情节里,现在才发现几米想要表达东西其实很多,而我过去的理解实在太过粗浅。 几米的灵感来源于实作,不论如何画下去再说,于是常常会在已完成的故事里找到记忆中的原型。在创作初始,他习惯先有条件再说故事,先将作品设限,在这个限制中自由发展,于是一个完整的作品,通常会花费好几年的时间。 这本书不同于上一本带有评论文章,这本书整本都是几米自己的心路历程,到最后他甚至说,创作并没有自己所写的这样美好,需要不断的探索,与编辑出版商之间磨合协调谢谢几米的努力,温暖着我的年少到如今~

  ●作者所想要讲述的故事,未必就是你所读到的那样,我们只是读出了自己想读的故事罢了

  ●2018.9.5看完@蜗牛 和《故事的开始》是一套,讲的还是几米每本绘本背后的故事,很高兴看到星空(存了好多图)!打算有空(去书店)把几米的漫画都看了!(买不起)另,原来台湾手帐笔记书,哈哈ヾノ≧∀≦)o

  ●几米创作路历程

  ●1.10

  ●。

  ●幾米2014最新作品,讲述近十年创作心路历程。

  ●2018-286 在我成长过程中第一个记得住的漫画家蔡志忠,第二个叫朱德庸,第三个就是幾米。蔡志忠记得是那些名著经典朱德庸记得是脑洞,而幾米留下的是色彩。

  《故事团团转》读后感(一):故事团团转

  《故事的开始》是关于几米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七年创作绘本的幕后点滴,《故事团团转》接续来聊聊零八年至二零一三年的创作历程。《故事团团转》里少有《故事的开始》里那些大喜大悲的故事,而更加重视在日常中一位如上班族一样创作者,摊开空白画纸怎么去把作品画出来,怎么利用书画去组构成一个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如何把作者搞得团团转的故事。

  《故事团团转》读后感(二):摘录

  回头看《拥抱》里红毛狮的故事,又是一个寻找的故事,好像我所有的作品都脱不了“追寻”这主题。

  《森林里的秘密》,小女孩和毛毛兔一起寻找未知。

  《微笑的鱼》,上班族和发光的鱼一起寻找自我。

  《向左走 向右走》,都会孤单寂寞的男女,互相找寻。

  《地下铁》,盲女在找寻新的人生。

  《蓝石头》,找寻它失落的另一半。

  皮娜 鲍什说她的创作来源就是“恐惧”,她作品里有爱,也是因为要对抗恐惧需要爱。我的创作来自于“追寻”,这个追寻可能来自于追索现实中某种永远不存在的感觉,仿佛生命永远有一种空洞,虽然什么都有,但好像又什么都没有。

  《故事团团转》读后感(三):偶然

  2019·016: 博雅买这本书,是个偶然。为了哄米米开心,就选择了几米的书,而且是最厚的一本,想米米会被几米的色彩吸引的时间久一点。没想到是几米几本书的创作心路历程。 觉得意外,就扔到一边,只是多米翻一翻,会指着其中个画中的男孩大声喊:“哥哥哥哥!”有时候是“鱼”,有时候是“鸟”⋯⋯ 今天想读点轻松的文字,便随手翻开,《躲进世界的角落》《星空》,竟只看了两章而已,时时引发我情感的共鸣,我便停下来,消化一下。

  《故事团团转》读后感(四):实作才是王道

  20191122广州图书馆 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想起初中的时候对几米绘本的疯狂。还让当时的同桌,现在的闺蜜帮我在旧书摊买,当时都是10块左右一本,对我来说一个月能买上一本也是很开心了的。

  书里提到了几米创作的灵感来源和遇到的困难问题等等。

  没想到《我不是完美小孩》原来是从期刊专栏中整合成为书的,还花了5年的时间。 《时光电影院》章节中提到的版权授权问题也让我很感动,就是那种不同地方不同领悟对几米绘本的支持,有种艺术大融合的感觉。

  书挺好的,对于一个喜欢几米绘本的人来说。

  能了解很多。

  《走向春天的下午》那章的第一篇,实作才是王道,中有一段很让我羞愧:“想”与“做”之间,不管经验多丰富,都还是有差距,实际去一点一滴地琢磨,一步一步踏实完成,才是真的进度,不管多么伟大的梦想,放在脑子里没能力毅力耐力去实践,都是空空空。

  要行动啊!

  《拥抱》竟然曾经想做一本大书套小书的绘本,创意真的挺棒的。不过实体书毕竟还是比较难以实现。制作实体书真的也挺困难的。

  《故事团团转》读后感(五):躲进世界的角落

  睡前会读一读绘本,最近又找来了几本几米的绘本,一本《故事团团转》,一本《故事的开始》。之前朋友送给我一本《星空》,这是我从老带到北京为数不多的书之一。喜欢几米的绘本也有些年头了。

  我打算这几年把有趣的绘本搜罗一遍,等宝宝大一点慢慢翻给他看。去年跟麻花她们几个去书店调研,她带我们去豆瓣书店旁边的一家绘本馆转了转,名字我不记得了,但里面又不少好看的绘本,世界各地的都有。有时间还要去看看。

  他的绘本里,大多是在画树林、草原、岩石、水流、湖泊、落叶、花朵、气球、房子、公路,和一个行走其间的小孩。

  他讲到创作《星空》:第一次看到美丽的星空是在台东的山里,那年我高一,和一群同学远离台北。对一个在都市长大的小孩来说,夜晚的天空永远只能看到几颗灰灰小小黯淡的星,从来不知道漫布穹苍满天灿烂的星空,可以美得如此惊人。

  当时画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忆起三十年前那夜的星空,直到二〇一三年夏天,我再到台东,夜半推窗抬头又看到钻石般闪耀的星空,才猛然忆起年少时的撼动。真是十岁那夜的美丽星空,一直隐藏在记忆深处等待我将它画出来吗?

  《星空》差不多画到了第三年,梵高的概念被引进来,然后玛格丽特的作品也出现了,第四年时出现“星空”的概念,同时又再去做了很多其他的书。总是要觉得快要做不下去时,忽然间水到渠成,爷爷的角色出来了,转学生的角色设定也出现,各种元素、设定、故事情节一一串连起来。

  他的书中的角色几乎都是孤僻型的,每一本书的主角都和他人很疏离,都是独自想办法要解决自己的困境,没有太多他人的力量,也不见有朋友介入。他们没有名字,只有男孩、女孩之分。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的绘本,暂时躲避忙碌又繁琐的成人世界,即使只是小憩片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