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摆地摊的传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摆地摊的传奇

2020-07-15 17:18:44 作者:想起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摆地摊的传奇

  故事主角是我姑父小姨女儿——我不知道该叫啥,也没见过她,只从亲戚中听说过她的传奇

  她出生于一个很穷的村,很穷的庭。这个家庭连续数十年接受亲戚们各类经济援助,且毫无回报能力。这位姑姑(姑且叫她姑姑吧)很小的时候辍学世界去了。一开始去广东打工,后来又去了北京。她显然更喜欢北京,去了就再没离开

  一个年轻小姑娘,能在北京干啥呢?这位姑姑很喜欢画画小时候机会学习,到了北京认识了不少会画画的人,就做起了卖画的生意。一来二去,她发现国画很受外国人欢迎,而且外国人生意好做。于是,她就弄了很多国画(包括印刷品)去天安门广场摆摊儿。——是的,那时候天安门广场是可以摆摊儿的,饿了,还能在广场上买到烤红薯

  这位姑姑无疑非常聪明,善于学习新事物。她很快就能用英语向老外推销国画了,再后来,她居然对书法作品也能点评一二——啥样的好卖,啥样的不好卖。有段时间,她在自己租的房子里学着装裱字画,她甚至具备了一些书画鉴定本事

  那个时代的北京还带着“从前慢”的样子,她跟艺术家、京漂们租住在一带破房子里,身上既有商人精明,也有艺术的熏染。

  后来,她在天安门摆摊儿时认识了一个瑞士医生,两人靠书画结缘,最终喜结连理。这位姑姑就嫁去了瑞士,过上了老家亲戚们做想不到日子。我姑父对他这位表妹评价就是“开了挂”,卖字画也能嫁去发达国家,还隐约对这个瑞士妹夫选择点儿奇怪

  嫁人之后,这位姑姑跟原生家庭就算彻底切割了。本来嘛,十几岁起就离家闯世界,这个娘家除了是一个寄钱的对象之外,意义真的不大了吧。前几年,她来接父母去瑞士玩了半个月。姑父作为支援她父母力度最大、亲密最高,又能承担照顾任务亲属陪同两位老人一同前往。

  这位姑姑的瑞士丈夫家里开医院,他就在自家医院工作全家住在地的富人区。姑姑两口子带着老家的亲人自驾游览了阿尔卑斯山一带的山山水水足迹遍布瑞士、德国、奥地利。回国以后,我姑父感慨:“啥都好,就是吃得不行。”在那个跟外人语不通,跟女儿没有共同语言,吃的也不习惯环境里,两位老人会不会难过于女儿的陌生?会不会生出何时再见到女儿的离愁别绪?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这位姑姑成了家族唯一的海外关系,多年来活在亲人们想象力,活成了小乡村里传扬纷纷的都市神话。可她绝不是神话里自带光环仙女,她只是个光脚上路的人,凭着对艺术的悟性、对生活洞察力、识人的能力以及不怕失去勇气,活成了一个普通人中的传奇。因为她,我对那个天安门广场能摆摊、胡同里住满京漂艺术家的时代充满好奇和向往,总觉得那时候的北京更有意思,尽管这“意思”不能当饭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摆地摊的传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