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根生涯
一本书好实在,两百多篇文章没有泛泛而谈,基本都是关注现实的作品。我知道他是一位普通的老师,视野却是相当开阔:对于教育交流的思索没有一哄而上的那种溢美之词,而是冷静地分析客观现实,其实我们自己在看见教师交流更多的也许不是一厢情愿的均衡师资,而是一种对于新交流学校的管理的挑战,及对于学生适应教师的一种另外解读。我所见交流有时候老师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花那么大的精力去适应新的学生群体。对于绩效工资的忧思,在今天几乎不是担忧而是现实。当然也对于各式各样的教育“创新”给予了指点,可是我们依然看见很多地方依然跟着媒体走的趋势似乎没有改变,教育创新不是在形式上一个花样,而是在实际上去跟随某地新鲜做法,自己就去跟着搞,这样的创新无异于是邯郸学步。
而《政府是教育的东道主》一语中的,很多时候指责学校指责教师,却没有想到真正的政府给予学校的投入其实远远比不上周边一些亚洲国家,更不要说跟发达国家相比了。我们的政府可能在教育方面投入的决心还是欠缺。
而思虑之中,他更加关注的是那些教育失败的案例,确实不仅仅是孩子学业的失败乃至生命之花凋零,痛心的不是一个孩子生命成长之路变异而是思考到此类孩子的人生会出现的变异。由点及面,思考颇深。当然我也惊讶地读到在铜陵郊区“买处案”,这样的丑闻我们的本地人似乎很少知道,也许还是本位主义思想在作怪。尤其是我们的女孩子面对有些诱惑时,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如何防范?
当我们一次次地宣称自己爱孩子却不知道真正如何把孩子目前的困境去处理,也不知道自己的爱是不是可以被孩子接受时,读了他的文字也许会在心间泛起一丝思索的火花。愿意我们的孩子在健康的爱里成长,而不是畸形的爱。因为他自己在初中教学所以也有不少案例来自生活之中,更多的是他自己在实际中可以面对的某些面孔给予他的一些思考,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此思考,如此情怀,做这样的老师的学生应该是幸运的,因为他会给予孩子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而不仅是面对考试,升学……他们可以有思考人生的可能。
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也许一句话可以挽救他们的一个错误走向……也许看起来一个政治老师关心时事,关注教育的新闻,可能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恰是这样的老师可能给予孩子如阳光般可贵却未必马上可以置换钱财的东西。
我在想,一个老师若在教育生涯里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课堂上那些干巴巴的教材,更多时候有分享的喜悦,也有思考的忧虑,可能他们会培养出一些大写的人。
追求一种思维品质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不是停止于教完知识点之后就可以去应付考试。很多时候的我们所以为正确的经过一番推敲之后,可能我们会更加明白:教育不是口号喊得响亮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一种真正的沉下来研究,记录,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即使如此也未必有完美的教育出现,且行且思,教育者不再追逐热闹,也许教育才有希望……而家长的教育其实可能比孩子的教育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