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100字

2020-07-16 23:17: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100字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十七讲》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讲》精选点评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生活方式生态共同体通过积累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献上我的膝盖,一幅文化跌宕起伏脉络图在眼前展开

  ●余秋雨先生和北大台大学生的授课内容互动,着眼中国文化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很多内容或许不够深刻,但是最让我喜欢的是提出思考

  ●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中国文化的启蒙课,因为这本书又背起了朝代歌,因为自己是一个记性很差的人,小学中学课本中遇到过的那些名字完全没有概念。这些名字一个个在这本书中跃然纸上,在历史长河中一一出现...

  ●文化的背后充满感动,余老师客观幽默,是值得一好书

  ●看了很多遍。每一次想到相关的朝代、人物、文化片段都会翻翻老师的精辟论述获益匪浅

  ●接触到很多新的有趣观点

  ●获益匪浅

  ●随身携带的书

  ●一本很震撼思想史阐述了中华文明有史以来的思想变迁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一):余秋雨的文化史

  中亚的免费书,本着不买不买的原则囤着了,随便翻翻发现好看,尤其是书中有很多和学生讨论有意思

  余老师很直爽,比如有个台湾同学说上海的同学说很羡慕台湾的夜市小吃什么的,余老师说,那是人家礼貌。还有对某些民国大师所谓民国诗意的生活也是直言不讳批评

  余老师特别推崇文化,认为经济高于政治,文明高于经济,所以这本书被定义为中国文化史。从甲骨文青铜器,诸子百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和外来文化的融合碰撞,虽然知识没有什么新的内容,视角却是新的视角。决定再找几本余老师的书看看作为一个中国人,却非常缺乏中国文化知识,实在是有点惭愧。再说点不喜欢的,1 相神秘主义 2 对科学的不重视,文化仅限于文学。3 因为自己的一些境遇,所以对整个上海文化圈的批评。作为一个理科生,的确更喜欢吴军的文明之光。本书亮点主要是和学生的问答环节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二):中华文化史概览

  《北大授课》是余秋雨当年再北大开设中华文化史的课堂笔记,主要是与学生的问答,从远古说到明清,最后提了一笔近代的西学东渐

  这个课程的内容,并不是按照时间长短安排比重的,按余秋雨的说法是坐过山车式的,前面讲得慢讲得详细,后面讲得快讲得简略,特别是元明清,都是一节课一略而过。

  这么安排课程的比重,是因为余秋雨认为应该按文化的比重、重要性安排讲课时间,开始的时候重要讲得详细,尤其是文化奠基的时期,诸子百家、屈原、司马迁都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讲,魏晋时期和唐代的人物也重点去说,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样的内容《中国文脉》中其实有很好的讲诉,现在这本其实更适合作为入门读物,另外也让人感受了北大学子的水平,这一点也很不错。对我来说,基本的内容其实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但有些内容,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的来龙去脉有了新印象,更好的理解了这幅作品,对于苏轼的《寒食帖》也是如此,这些都是读这本书的收获。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三):《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

  网上看到余秋雨的一篇演讲稿,我对他的书产生了兴趣,所以在图书馆借了此书。

  看了他的简介,对他更加佩服。二十多年前他敢于辞去一切职务做一个独立的文化人。这是有多大的勇气!很多人一生所追求的名利,他却弃之如敝屣。自己看完整本书后,对他更加充满了敬佩。他讲明白了很多我对中国文化的不懂之处。此书通俗易懂,自己认认真真地看了两遍。

  作者很幽默。文中提到有位企业家问作者,他开了个国学堂,招收不少学生,自认为学生将来毕业找工作不愁。但是作者很讽刺地说:这批学生只能到古籍出版社当校对,不过那里已经满员。

  文中提到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惑。作者的回答是:地球人人口最多的族群,就是靠中医祐护下来的。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作者提到:一个人对父辈的继承,继承财产是最低等级,继承学识是中间等级,继承健康才是最高等级。这里所说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理健康。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多留下一点财产,离开家乡,在外打拼。孩子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面,将来哪怕家财万贯又如何?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现在表现出来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家长再忙,也请给孩子点时间。

  要具备三十而“立”的“立”字。必须要满足三点,即明确的主张、社会的信任、专业的特长。这么说来,并不是满了三十就立了。社会上很多人对立字产生了误解。

  此书从古到今,将中国文化罗列了一遍。其中作者也选取一些重要的代表人物与学生们进行了讨论,回答了很多学生的问题。这些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我的很多疑问。感谢此书的出版,让我对中国的文化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也对中国古籍产生了兴趣。余秋雨不愧是公认的大师。自己特地购买了他的《文化苦旅》,听过其中的几篇文章编入了语文教材,相信读后一定会大有收获。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四):一部中华文化的简签

  提起中华文化,人们常常会用到这两个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又有几个人能说出这两个词中的“远、长、大、深”,分别体现在哪里呢?

  那么来看一看余秋雨教授的《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吧,通过这本书,你可能会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了解。

  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在北大讲授中华文化的课程。因为是课程,所以就有学生的参与,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所以书的表现形式也就以课堂对话、交流的方式体现。

  这期间有学生的提问,有老师的解答,更有师生交流时的触碰、引导,而这些提问、解答、触碰、引导,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基奠、精神、传承。

  书的第一部分是闪问,所谓闪问,就是由学生提出文化问题,由余秋雨快速回答。而闪问部分的学生由北大和台大的学生组成。

  北大学生的提问以文化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些社会上的伪文化现象,余秋雨做出了相应的解答,与北大学生的对话,让人感觉有一种文化上的纯粹。

  而台大学生的提问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排他性,而且还有一种莫明的优越感,余秋雨的回答也算是有理有节、进退有度,与台大学生的对话,反而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对立。

  书的第二部分,是余秋雨在北大开设的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课程从甲骨文开始,讲到商、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这一路讲下来,几乎就是一部中华历史的年签。

  在这些年签中,有早期的诸子百家,有魏晋名士风骨,有唐的诗,有宋的词,有元的剧,在每一个时期里,总有一些闪光的,能让人提起一个现象,就想起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记。

  比如,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解诸子百家,对于那段历史,作者是向往的,因为那种百家争鸣的状态是各种思想的聚会和碰触,同时又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调,更具有开山立派的原创气魄。

  在这段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奠定了道家、儒家的思想。还出现了庄子、墨子、屈原、司马迁等人,这些人以文字记录了当时的人、事、思想、文化,而这些文字又以散文、诗歌、寓言、史书等多种形式,反映出当时的文化思潮,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直到今天还让人仰望。

  又比如,魏晋时期,也是一个让作者向往的时代,那个时代虽是乱世,但也恰恰是在乱世中,反而更让人思考生命的形式与意义,而魏晋名士们的放浪形骸、纵情自然、我行我素的风范,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另一种存在和可能。

  书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阮籍的哭和啸。阮籍经常坐着牛车走,当路走不通时,他就号啕大哭。作者将这种哭解释为“他追求这种体验,而且是一种隐秘的、纯个人的体验,这是一种极为超越的大人格、大行为,足以凌驾古今中外。”

  啸,是一种发声方法,没有内容,没有言辞,只让一种喉底的声音的自然倾吐。

  阮籍曾到苏门山去寻找一个叫孙登的高人,两人见面也不说话,阮籍就啸了起来,一遍之后,孙登从打坐入定的状态中抬头看了他一眼,第二遍之后,孙登又已打坐入定。阮籍觉得已完成任务,就下山了,走到山下时,突然听到另一种啸从山上传来,这是孙登在回答他。

  阮籍的哭与啸,在现代人看来,真的是无法理解,于是只能靠想象,也只有靠着想象,似乎才能体会那种没有一字一句,却又包涵了千言万语的状态。

  其实,魏晋名士的作派是一种很自我的状态,他们不为世俗所羁绊,洒脱、自由、不羁,这种生命状态也确实让人倾慕不已。

  魏晋名士的风范,按照罗宗强先生的说法是:“他们把庄子的理想人间化了,也就使生活变得诗化、艺术化了”,而这种诗化了的生活,又让后人再也无法企及。

  再比如,作者用诗、词、剧三种文化形式,来分别讲述唐、宋、元三个时代,唐诗宋词元曲成为中华文化的标记,在世界文化里独树一帜,成为瑰宝,而这些诗词曲的作者,各有风格、自成一家。

  其实,细想这些诗、词、曲的形成与衍化,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历史的堆积,有了文化的滋养,才会出现那些旷世之作,而历史又因有他们的名字,让人牢记。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其实就是四十七节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用四十七节课程来讲述中华文化,从时间上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作者却从中华文化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让这些人、事、物来代表一个时代、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用时代表述思想,用思想讲述文化,从而让文化有了落脚点,把这些点串起来,就构成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这本书是作者自己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作者更偏重于早期,理由是,那一时期创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

  就如同课程第一讲的题目----《童年的歌声》一般,因为在“童年的歌声”里,有我们自己文化的记忆。

  这种种记忆,都源于那些开山立派的大思想、大文化,而这早期的大思想、大文化也是作者一再推崇的文化的大架构与文化的大包容。

  而中华文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大架构与大包容,而成为人类最早的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湮灭的文化。

  这不禁又让人想起台大学生与余秋雨对话时,那种对立、排他的状态。细想一下,两岸禀承着同一种文化,却因为历史的原因,都还会出现这种排它性,那么在面对其他不同文化时,又会怎样呢?

  也正因为看到了这种思想的狭隘和对文化的曲解,所以,作者在这本书中,一次次的表达出,中华文化的这种大架构、大包容,也是我们在面对任何文化时应有的态度。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五):道可道非常道 :文化说不清

  文化这东西,说不清。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开始,在“学生”怂恿下,余老师竟然给文化下起了定义,顿时意境全无了。

  上个月到郑州出差,路上带的书看完了,为了在漫长旅途中排解无聊,在郑州东高铁站的书摊,随手购买了这本书。事实证明,这书也就适合解闷,不需要过多的脑力,属于不令人兴奋也不至于无聊书。

  正所谓“人越老新越小”,余老师年过七十,却对三十余年前的旧事看得越来越重了,书里时不时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攻击“文痞”的桥段,以及对自己亲身经历的陈年旧事的磨难的批判,有点意思

  一、老子的逆向思维

  毛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逆向思维,是一种双向思维,可以衍生出多向思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就是丑了;当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就是不善了。这里边的道理显然非常深奥,甚至怪异。老子认为我们不能举着旗子去宣传“美”和“善”,不能刻意去追求好的东西,因为我们一追求就走到了反面。这是辩证法的一种体验。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一旦你提出一个概念,对立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有正就必然有反。单就社会治理层面来说,有教化就会有反叛。所以不树立这些正面的教化,就避免了随后反面的产生。

  当人类刻意去追求美、追求善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变得不自然了。美和善都是自然的,一旦脱离自然,哪怕是脱离一点点,就开始滋生丑和恶。 事实上老子思想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物极必反,所以赞成“无为”。“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强调做事情的度。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把无为当做行为,把无事当做事情,把无味当做好味。总之不要刻意作为,因为这样反而会败坏整个行为。做事是这样,为人也是一样,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水不香,至味无甜,高人永远不会摆出多种多样的姿态。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最圆满的却似乎有欠缺,无论在艺术上还是人生上都是这样。完全圆满,就意味着终结、破败。最充实的东西一走有空虚的部位,因为空虚能召唤很多力量来填补自己,达到大盈。最正直、清白的,看上去倒有很多扭曲之处。最灵巧的,看上去倒好像有些笨拙。最雄辩的,看上去倒好像无话可说。

  二、中庸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一种制衡哲学,是一种处事态度和思维方法,并非简单的折中主义。 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两种极端,首先是极端主义,激进冲动;另一种是保守主义,退步守旧。在孔子看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不管是激进还是保守都是不符合““礼”的要求的。

  因此中庸之道就有如下基本内容: 第一、 “执用两中” 量度取中,无过无不及,既不做得过分,也不做的不好。孔子既反冒进也反保守,主张做到恰到好处。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却十分困难。因为,这个条件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联系的,对于度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素质修养,想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 要通过一个长时期的学习和修养过程。 第二, 和而不同, 孔子的“ “同 与史伯的“和实生物,同泽不继”想接近,“ 强调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杂糅,君子可以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 并通过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和影响别人,使一切都符合礼。 小人则 恰恰相反,他们只能与臭味相投的人聚居在一起结党私营。孔子主张“和为贵“ ”以礼节之“ 强调和谐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 第三、反对“乡愿 , 乡愿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老好人” ,这种人便面上看起来老实,守规矩,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但实质上却是没有原则, 趋炎附势,混淆是非。在孔子看来,正是这种人败坏了道德。 曰: 乡愿,德之贼也。

  三、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是用主动分裂的方法获得一种精神释放。但是,这种精神释放不像我们寻常理解的那样批判什么,冲破什么,排除什么,征服什么,而是从整体上把自己抽离出来,放逐到陌生之地,面对另一个世界。这等于造就另一个天地,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与原来的自我距离很远,有可能产生冲突,却很少有可能和解。

  四、司马迁的足迹

  1、二十岁时:

  西安(都城)--河南南阳--湖北荆州(江陵)--湖南长沙(汨罗江祭奠屈原)--湖南益阳(沅江)--江西九江(登庐山)--浙江绍兴(祭奠大禹)--江苏苏州--江苏淮安(淮阴)--山东曲阜--山东淄博(临淄)--山东邹城、滕州--江苏徐州、沛县--安徽宿州--河南信阳潢川县(访春申君故里)--河南开封--回到西安。

  2、二十三四岁时

  随汉武帝出巡,到陕西凤翔,山西夏县、万荣,河南荥阳、洛阳,陕西陇县,甘肃清水,宁夏固原,陕西淳化甘泉山。

  3、二十五岁时

  奉旨考察云南、四川一带

  4、二十六七岁时

  随汉武帝出巡,到山东泰山、河北昌黎、河北卢龙、内蒙古五原

  后到山东莱州、河南濮阳、宁夏固原、河北涿州、湖南宁远、湖北黄梅、安徽枞阳、山东胶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