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完美的间谍》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完美的间谍》读后感锦集

2020-07-20 23: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完美的间谍》读后感锦集

  《完美间谍》是一本由[英] 约翰·勒卡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5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完美的间谍》精选点评

  ●为政治自尽是得体的。为内创伤匮乏自尽,置我13亿人民于何地呢?麻木粗糙天赋弱者安乐礼物呀。

  ●道长推荐,耐着性子读了三四百页,实在不是我的菜,如果说是间谍小说行文紊乱而无抓住人心故事,说是文学作品吧也鲜见我喜欢词句、或许也是翻译缘故作者本身和父亲的故事倒是还算传奇的,应该可以写个好剧本,加上两个大帅哥和几个花瓶应该会是个很好的爆米花

  ●这本小说让人难读的一个原因主角是个双重间谍,过着多重生活,几乎所有的事都是逢场作戏。让读者分不清哪是真话哪是假话。第二个原因是作者时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经常同一段话里说着皮姆怎样,接着又说他怎样,联系上下文你会发现正在说这段话的就是皮姆“我”本人。第三个原因是横跨60年的时代以及全世界地点,而作者用的是各种插叙倒叙,经常让人不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是在哪个年代说的,说话的对象是谁。所有混乱重复话语汇总到一起才构成了皮姆渐渐清晰一生。 我觉得也许作者这种写法正像是间谍生活本身,一样神秘,一样的线索似无序却又有好像轨迹可循

  ●间谍回忆录 搭配斯迈利的其他,就是一个间谍的一生。

  ●看着皮姆一步步走向自己结局,悲伤.

  ●这种小说可能不是我的菜,放一段时间再读

  ●飞机上读的。小说不错,翻译其实可以更好一点的。

  ●Sometimes our actions are questions, not answers. 有时,我们的行动问题,而不是答案

  ●翻译还行

  ●勒卡雷在这篇小说里的语言是如此的活,让人脱了鞋也追不上。但我实在太喜欢这个故事,以及一贯神乎其神留白铺垫手笔他用走上悬崖的雍容步调使跌落深渊时的巨响失声。

  《完美的间谍》读后感(一):有敝帚,享之千金

  敝帚只有自己珍惜别人家的扫帚,扫不动自家的灰尘。不是自己的事儿,谁也不会有所动。

  总有一些小物件:一根羽毛、一粒玻璃球或是一片干花瓣,在旁人看来无关紧要,对主人却是一段难回忆。或是美好,或是悲伤。主人拈起那根羽毛,喃喃自语、意缅情怀微笑或哭泣;旁人却当他在发痴。

  卡夫卡乔伊斯,是我最憎恶的二个作家。前者总是那么神经质,要将恐惧疯狂感染正常人。后者又是那么自以为是,以为神神叨叨、天马行空会让每一个人兴趣。是啊,我们总有一点孤独,几分惶惧,然而过份情感宣泄,可以?或许可以称之为艺术,效仿于自身,却令人厌恶。读者可以站着在旁边看看,在心里却要警告自己,当心!当心那恐惧,今晚我们有场欢宴!

  作者的童年经历或是弑父情结,让他深堕其中,不由自主得挖掘情感与故事。自怜被放大、被重视,却让读者茫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样的父母和经历。而当一分佳肴的咸淡,被厨师自身的口感所蛊惑,那便成了悲剧。悲剧并非作者,而是读者。

  我们不要看弗洛伊德式的心理评测。天可怜见,婚姻、家庭、帐单,绳索缠,我们自己的问题已经足够多,实在无意陷入别人的卡夫卡与乔伊斯。什么时候,我们打开书,或是期待放松,或是期望学到什么,然而最不要是,是别人的一团乱麻。这是我憎恨卡夫卡,也是乔伊斯的原因。前者令人烦心,后者则浪费时光。

  而勒卡雷,他的斯迈利,曾经让我喜欢。而这本皮姆,决然无法,更不能昧心说喜欢。一部小说,不,这不是一部说书人可以安然讲述的作品,是复杂的纠葛石堆和过去的悔恨回忆。

  上帝,书评不是一枝被出卖的枪。出于商业利益,可以在扉页上夸耀。不不不不不!这是他珍爱的纠葛回忆,却是别人家的无用垃圾。

  《完美的间谍》读后感(二):一本超越间谍小说的小说

  背叛的前提是有爱,如果没有爱,就谈不上背叛。小说主角皮姆的父亲瑞克是一个大骗子,靠花言巧语和高明的骗术游戏人间,身边永远有美女相陪。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的皮姆继承了父亲说谎的天赋,随口就可以编一个完美的故事,长大后成为了双面间谍。勒卡雷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大骗子,而勒卡雷本身就当过间谍。《完美的间谍》是勒卡雷自传性质的小说,为这本小说,他倾注了真实的情感。

  同样是充满了细节,侦探推理小说是故事驱动,人物的设定非常脆弱,读者只知道谋个人做了什么,也隐隐约约地知道某个人物的大概性格,但如果单独拎出来看,所有人物都只有空架子,没有血肉。《完美的间谍》不仅仅是一部间谍小说,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很丰满,有血有肉。读完合上书,在路上遇到书中的某个人的话,立刻就能认出来。

  读这本书时,有两个问题一直在我脑中徘徊:(1)皮姆为什么要当间谍?(2)要如何防止被瑞克这样的骗子欺骗?

  第一个问题也是作者勒卡雷对自己选择的道路的反思和追问:我为什么要当间谍?勒卡雷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发现这颗种子在他小时候就已经种下。皮姆的父亲瑞克是一个骗子,皮姆的母亲被他骗到手,在皮姆小时候就离开了他们。瑞克因为到处招摇撞骗,有时日子很滋润,有时口袋空无一文,还要被警察抓去坐牢。从小皮姆就缺少一个稳定的家,没有安全感,财富对他来说显得很虚幻。父亲有时会对皮姆很好,但他把皮送到寄宿学校,很少去看他。每次去,父亲都会陪皮姆玩耍,和他谈心,这是皮姆一生中最幸福感的时刻。但是这样的时刻太少,皮姆一生都在追求这种记忆中的温柔而又真实的情感。皮姆开始学会讨好人,说谎、帮人做事,想尽法子讨好身边几乎所有的人,希望有人能回报以同样的温暖。**人生悲剧的地方也许就在于,越是努力讨好别人,对方越是不在乎;而你越是不在乎,别人可能反而越想来讨好你。**在皮姆的一生中,只有两个人给了他这样的温暖,一个是英国间谍,一个是捷克间谍,他不想失去任何一个人,所以他成了双面间谍。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许只有这么一条:踏实做事,不起贪念。没有贪念就不容易被骗。

  在皮姆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温暖的情感,然而越是追求越是得不到。在美国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情感上的温暖,除了回国的那个月。突然想明了,我有家人,我跟皮姆不一样。我为什么不把时间花在家人身上,家人身上找这种温暖呢?皮姆没有根,但我有啊。这么多年来,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发展友情,而疏远了家人。朋友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一个个离开,所以才觉得寂寞。把家人重新拾回来。

  与其花时间去追寻那些得不到的,不如把目光收回来,好好经营已经拥有的。

  《完美的间谍》读后感(三):马格纳斯为什么会选择死亡

  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马格纳斯为什么会选择死亡?如果说在《柏林谍影》的结局中,利马斯选择死亡的原因是爱情被扼杀或理想幻灭或只是单纯对自己被利用感到愤慨,马格纳斯显然并非出于道德或是单纯的爱情而自杀。

  瑞克对马格纳斯的影响到底有多深,我想最直接的表现是他摧毁了马格纳斯对最简单最世俗的幸福的向往和追求。TV版中马格纳斯和艾塞尔有一段对话:“Once upon a time,there was a little boy called Magnus who lived with his father in a big house.We had servents and big warm beds and lots of parties and champagne and it was paradise.”(我翻了一下原著里大概没有?)少年马格纳斯对天堂的定义是:舒适的生活、以及与父亲一起。然而他颠沛流离、充满谎言和不安的童年正是瑞克一手造成的,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冷漠、伤害和背叛,势必会令他的人生蒙上阴影。

  艾塞尔在马格纳斯的生命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最老、最好的朋友”“替他做了一切女人会感激涕零的事”,亦师亦友之外,也许还扮演着瑞克没能成功扮演的亲人的角色。马格纳斯的妻子玛丽不无妒意地想到“他为了你,牺牲了我们”,而事实上,正是对少年时期背叛过的艾塞尔的愧疚之情导致了马格纳斯的叛国行为,我相信马格纳斯不会为了除艾塞尔以外的任何人做到这一点。我总是阴暗地怀疑,艾塞尔是有意一步一步引诱马格纳斯走上这条不归路的,也许出于对马格纳斯的背叛的报复,再加上爱国情怀,还有因期望永远摆脱被欺凌、被损害的状况而产生的对权势的渴求。

  杰克·布拉德福曾是马格纳斯的灵魂偶像,是将他一手带进情报界的领路人。在伯尔尼,马格纳斯为了得到杰克的信任和喜爱,不惜背叛一见如故的挚友,为他多年以后的叛国行为埋下伏笔。之后很多年直至马格纳斯出逃期间,他一直为此事对杰克耿耿于怀,其中有为自己开脱之嫌,也许还夹杂着对自己心中不再完美的杰克的怨恨。可以说,杰克是直接导致马格纳斯最终命运的最重要的推手。马格纳斯的前妻贝琳达对杰克说:“他如果没有遇见像你们这样的人,就会平安无事了。”,一语道出了杰克对马格纳斯人生的影响。

  瑞克让马格纳斯对爱是否存在存在产生根本性怀疑,艾塞尔让马格纳斯认识到“爱是你仍可背叛的一切,有爱,才有背叛的发生”(这也是勒卡雷所有作品中的主题),杰克·布拉德福让马格纳斯彻底走上了布满荆棘和血泪的间谍之道。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马格纳斯到底想要什么?作者在书中借被马格纳斯“陷害”过的同学之口,道出马格纳斯辗转一生、始终迷茫、始终追寻的东西:“他不在乎钱。他在乎的是爱。可是不知道上哪儿去找。”

  这本书不好读,充斥着大段的抒情和意识流,然而它让读者能真正走进勒卡雷的内心世界:一个从根本上怀疑爱的存在的人,却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得到爱,并为之谱写了一曲曲哀婉凄丽的赞歌。

  《完美的间谍》读后感(四):完美的间谍

  作者自认为是自传性的小说,其父亲是到处行骗的骗子,而儿子是间谍,但其中并没有多少针对父亲瑞克的欺骗情节和欺骗行为的详细叙述,比如骗了教堂人员的钱买了部车,较少的前后关系和缺少对父亲的主观看法的心理描写,或者与父亲的相处过的人对父亲的回忆讲出什么欺骗的经历,多的是对父亲与自己共同的一些经历的讲述,比如父亲参加竞选和让儿子参选时的当时情景。作者也没有用更多批判的语言去追述,相对勒卡雷的说法父亲对他做过的种种不耻过往,对父亲的记忆和印象也谈不上也多深刻。

  间谍主人公被招募为间谍,对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看法、观念,对当间谍职业的出发点和后来的感受也没有太多的讲述,比较勒卡雷自己从事间谍行业的经历,也没有勒卡雷的真正告白,有的只是通过和接触的对象之间的对话、场景讲带出一点个人的体验和体会。这本书也没有一个主要的故事主线和主要情节,有时一个事件的情形又跳到其他事情的场景,很多线索又没有连贯性,故事显得琐碎、混乱,叙述的节奏又有些加速(记得在勒卡雷的一本间谍小说中写过某个情报人员在行动的日子里显得“精神异常”,是不是作者在写作时的某种状态呢?),有些勒卡雷平时叙述故事时的疾速风格,情节基本都是对话,很多片段性,没有将一个故事的基本铺垫和概括。一边是个人的回忆,一边是妻子和上司之间的对话,对“自己”的过去和一些事情的讨论、问答,如果是自传,作者本人不在场又是怎么知道当时发生的事的具体细节呢?只能是从当事者那里得知。

  看过《夜班经理》,觉得更像是作者的自传性小说,军火商的名字叫罗珀,而儿子叫丹尼,作者勒卡雷的父亲叫罗尼;去卧底的间谍名字是乔纳森·派因,而《完美的间谍》中的间谍主人公叫马格纳斯·皮姆。皮姆爱过父亲的情人莉普西,而《夜班经理》的派因也爱上了罗珀的情妇杰德。从此卧底对军火商老大开始长期侦查工作,一面合作一面等到抓捕的那一刻。而《完美的间谍》的父子也如作者勒卡雷和父亲的关系一般看着父亲如何行骗,如何失败,直到结局。当然这样的蛛丝皮毛只是一种对作者经历的臆测。如果有勒卡雷的传记或自传,读时比照勒卡雷的小说可能才能看到所谓的关于作者的真实。也许也是一种臆想。

  什么是自传性小说、传记小说?可能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和规则,三岛由纪夫的《假面自白》,萨特的《文字生涯》,加缪的《堕落》、《 流亡与独立王国 》是不是他们的自传?《红与黑》是世界十大名著,可能也没多少人当做作者司汤达的个人传记看,夏目漱石的每本书都像“自传性”,谷崎润一郎的《卍》和《钥匙》如果是自传,对作者的了解就有意思多了。而勒卡雷的《完美的间谍》与这些作家的书比较起来更不像自己的自传,而更像是回忆录性质的“小说”,从结构、手法、语言看又缺少小说的艺术性,但小说的艺术性是什么?又有多种见解。不知道勒卡雷有没有看过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还有《纯真年代》(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在本国似乎并不怎么受到他们这代人的欢迎,提到《纯真年代》就像在中国提到冰心一样乏味。),在非故事情节性时刻至少小说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

  在《完美的间谍》中有段间谍主人公的经历的描述:“马格纳斯·理查德·皮姆?”他用夸张粗鲁的口气问。“是?”皮姆尝试了好几次才终于开口。“你犯了间谍罪,侮辱人民、煽动、谋杀。还有,替资本主义势力从事破坏行动。”艾塞尔一手轻揽住皮姆肩头,领他走向门边。皮姆走在他面前,踏上阴暗的走廊。两个戴帽子的魁梧男子对他视而不见。“搜他的房间!”艾塞尔命令他们。“这是迫害。”皮姆言不由衷地说,“我要求立刻见英国领事。”

  如果作者犯过这些罪名,会写到小说里坦白自己的罪行吗?

  记得在报纸上看过新闻,新闻的真假只有当事人知道,作家王朔曾在电视节目中与自己的母亲通电话,大致的内容是向母亲坦承自己杀过人,是个杀人凶手,问母亲会不会原谅他?而王朔的母亲没有回应。这是看过的报纸的新闻的记忆。

  如果一个人真的犯过罪,又坦白出来,却没有受到惩罚,这又算是什么呢?因为自己的阴暗经历与勒卡雷的经历有类似(?),所以喜欢勒卡雷的书?

  “没出过国的,都是傻X。” 如果这句话指的是没出过国的大众人民,在这个不讲法律的国家也没有什么侮辱人民罪,也就没有犯法。

  《完美的间谍》读后感(五):小说中的人生——谈约翰•勒卡雷的《完美的间谍》

  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对侦探小说曾经有段犀利的评论,大意是我们现代的文学和现代社会一样,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感情和立场,小说陷入了混乱和分裂,而侦探小说则是应现代社会的思潮而生,代表着秩序,命运和人的责任。

  浏览一下西方的现代文学史,博尔赫斯的针砭不无道理。而博尔赫斯对侦探小说的钟爱可以反映出一种对秩序和责任的期待。现代的小说读者是一批更为饱经世故,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他们是现代文化孕育出的一代人,他们期待的小说家应该和现代社会一样纷繁复杂,但又具有直指人心的简单力量。

  勒卡雷就是这样一位小说家,他是我们时代的小说家。在我的眼中,勒卡雷写出了二十世纪这个时代,就像狄更斯写出了十九世纪一样。从勒卡雷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少英国文学大家的影子,狄更斯寥寥数笔勾画人物的本事,毛姆对人性的洞察力和淡淡的嘲讽,康拉德的阴郁和隐藏的热情,当然还有与其气味相投的格雷厄姆•格林,而勒卡雷为英国文学史创造了新的经典。

  《完美的间谍》是勒卡雷最富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他在书中精彩地描述了自己的前半生,主人公马格纳斯的人生轨迹几乎完全与勒卡雷吻合。勒卡雷生于1931年10月19日,父亲理查•康威尔是一位诈骗高手,曾因诈骗罪被捕入狱,他是一名野心勃勃的骗子,甚至一度参选议员,母亲在勒卡雷年幼时即离家出走,而勒卡雷至成年时甚至未知自己生母的姓名,18岁到瑞士波恩大学攻读德语,之后进入牛津大学,后又任教于伊顿公学。1959年,勒卡雷开始进入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工作,曾经到波恩大使馆任职二等秘书,也曾担任汉堡领事,之后被MI6吸收。勒卡雷在MI6的工作是吸收来自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避难者,据说勒卡雷还负责经营过英国在奥地利的情报站。终结勒卡雷间谍生涯的是大名鼎鼎的金•菲尔比,他向KGB出卖了很多英国间谍,勒卡雷也是其中一位。

  格雷厄姆•格林有句话,童年是小说家的存款。《完美的间谍》沿着勒卡雷的人生历程一路写来,从中我们可以窥出勒卡雷写作风格与气质的一些源头。勒卡雷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领教了各种诡计高招,对于幸福、诺言、理想、主义乃至一切看上去很美很热闹的东西,勒卡雷都学会了保持警惕,冷眼旁观,做一名“局外人”,勒卡雷作品中主人公大都具有这样的气质。而学院生活使勒卡雷看穿了上流社会的虚伪荒谬。英国情报机构不仅仅让勒卡雷体验到了错综复杂的间谍生涯,更让他看到了官方机器冷酷残忍,矛盾而分裂的内幕。

  《完美的间谍》讲述了双面间谍皮姆的一生历程,他的父亲瑞克是一位骗术高手,像幽灵一样出没在皮姆的生活中,每一次他的出现都会扭转皮姆的生命轨迹,最终将他推上不归路。而另一方面,皮姆也从文件记录,支票,信件以及法律文件等各种线索中编织自己的父亲,在无尽的伪装和探寻中,皮姆最终成了“完美的间谍”。

  《完美的间谍》和勒卡雷其他作品一样,不仅仅是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改编出的故事,更是他和自己对话,治愈自己情感创伤的手段。在著名的追寻卡拉三部曲中,他可以塑造出比尔•海顿(原型为金•菲尔比),向其追问:“为什么要背叛我?为什么没有人爱我?”,然而借斯迈利的胜利告诉自己,即使人生之路曲折而黑暗,只要坚定地走下去就会有希望。但《完美的间谍》中他不能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自己的父亲,在勒卡雷看来,一个人永远无法摆脱他的父亲。间谍以欺骗为业,将身边的一切都当作陷阱和圈套,“完美的间谍”应该背叛一切,将欺骗进行到底。书中有一段话颇能表明勒卡雷的心曲:“皮姆决定,无论相信与否,都要否定自己所见的一切。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太过稚嫩,太过缺少权威,他找不到严格的评断可以反抗。那些粗俗、追求享乐的人们,如此坦率,如此喧闹,对他内向的心灵来说,实在太过无拘无束了。他们热衷于自己的成功,太过明显也太过于善变,太缺乏地域、血缘与阶级的观念。他们不明白在皮姆生命中始终伴随着压抑自制犹如背景音乐的静默。”

  勒卡雷在前言中写道:“我父亲总是说,如果没有他,我就什么也不是。很可能,在我宁可不去想的某些方面,他是对的。”就如同斯迈利害怕成为冷酷的卡拉一样,皮姆(勒卡雷)也害怕成为自己的父亲瑞克(理查•康威尔),勒卡雷无法像以前那样,塑造一个英雄去战胜记忆中的黑暗,他采取的是用小说的技艺去给这段不堪回首的黑暗经历“除魅”,探究自己的人生足迹,探究自己父亲对自己的烙印,最终从父亲的阴影中走出来。而勒卡雷抒写自己年轻生涯的笔触轻快明朗,一扫自己以往凝重沉郁的风格,写英国乡村小镇的童年时光,维也纳的引伴交游,牛津的学院生活,无不引人入胜,清新流畅。

  尽管这本书也许不是勒卡雷作品中最好看的一本,但其对勒卡雷的意义却很重大:这是我一生不敢触碰的黑暗与恐惧,现在我把它们写出来公诸于世。正如罗兰巴特所说:“如果故事里没有一个“父亲”,讲故事就没有意义了。所有的小说都有一个源头——俄狄浦斯。小说家的目的永远是追溯自己的本源,讲述自己与命运的搏斗,以及那些温柔和憎恨的记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