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回忆65年的家乡大地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回忆65年的家乡大地震

2022-04-11 03:03:57 作者:盛世咸鱼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忆65年的家乡大地震

  那是冬天的一个凌晨,我一个人睡在东院的东屋里。突然,大地发生了猛烈晃动,把我一下子惊醒了。我睁开眼睛躺着,明显感到房屋的来回摆动。我不知道这是地震。我想是否爆发了战争,敌人使用了原子弹。因为那个时候中苏关系相当紧张,发生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可能。我急忙穿上衣服奔向院子里。院子里很冷,还有厚厚一层没有融化的积雪。此时,周围邻居也都起来了,相互询问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站在胡同中间,我也站在自己院子的外门口。这时,地震又一次袭来,大地再次出现摇摆。我家外门外侧有一个石磙,放在青砖垒成的墩子上。我靠石磙站着。这时有人大声喊,小波,你不要靠着石磙!快离开!几乎就在我离开的同时,石磙被地震颠落下来。我家对面有户人家,正在准备翻盖房屋,新拉的房土堆的像岗子似的。各家出来的人,先后都跑到那个土岗上,大家纷纷议论着刚刚经历过的地震。后来才知道,这次大地震的中心在邢家湾至耿庄桥一带,最有代表性的是白家寨,也就是周总理那次慰问灾区群众所去的地方

  那次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村有一批青壮年正在外地挖河,他们住的地方正是地震比较重的地方,大家都担心会发生什么事。但很快那些人回来了,绝大多数人都安全无恙,只有一个人被砸伤,且伤势比较严重。后来那个人被政府用直升机运送到石家庄省会的大医院治疗,最后恢复的不错。我二哥也是那次去挖诃的一个,他回到家后,急着问大哥的情况怎么样,因为当时在县教育局工作大哥,在县城北面的一个公社蹲点,那里也是地震较重的地方。二哥听到我和父母亲说不知道,就有点发火了,对我大声吼道:你快大哥那里去一趟,看看他怎么样了。说实话,县城北面的地方我没有去过,我 不知道大哥住的地方在哪里。但在那种情势下,我二话没说,转身出了家门,就往县城的方向去了。

  在老人的记忆里,我们那个地方从来没有闹过这样的地震,如果说有,最多也只是屋门上的门吊轻微晃动而已。经过这次地震,大家都对地震的威力和危害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地震,本来是惊恐的悲剧,但回忆起来,也不乏有些喜剧色彩。我们村有一对老夫妻,在地震时慌作一团,丈夫跳下炕去 ,用尽全力往门后的屋角钻,因为屋里黑洞洞的,他以为那里就是门口。等到事情过后,说起这件事情时,他自己都笑了,称当时傻了,被地震吓昏了头。我大哥还讲过他在地震重灾区遇到的一个事:有一次,生产队的人正在地里干活,忽然发生了地震,许多社员都转身往家跑,但因为大地晃动,脚下如筛,没有跑出多远,都纷纷摔倒在地上了。就我而言,经过那次地震之后,也是变得杯弓蛇影,恐惧有加。1976年7月,我在天津飞机场警卫连当排长时,遇到唐山大地震。我住在一楼,被震醒后,一拳砸坏了窗子的纱窗,一纵身跳了出去。但我忘记了,窗子外面有一条横向的固定单杠的铁丝,因为我跑的又急又猛,被铁丝狠狠绊住,直扑扑摔倒,趴在地上半天才起来,大个的沙粒深深嵌入手臂上的肌肉里。应该说,在那种情势下,我的那种逃生之举很不理智。那是震级小,我幸然无恙,如果级别再高些,我必死无疑。后来,有的战士问我,你是经过大地震的,应该不害怕、有经验吧?我说,越是经过地震的人,越是像惊弓之鸟。我说的是心里话。我觉得,大的地震只能给人恐惧,而不会给人经验。

  1968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接近尾声,各地各级开始组建三结合的革命领导班子,也就是成立革命委员会。我们村里也是如此。我们的村子不大,但情况却比较复杂,经过好一番周折,才最终大幕落定。村革命委员会一共有5个人,我是副主任,主任比我的年龄大一些。他的文化程度比我高,对村里的情况熟悉,工作经验丰富。在我们两个人上任之初,他考虑到我的年龄因素和生产经验欠缺,主动提出由他抓生产,让我抓革命。他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因为上级布置的所有抓革命的任务,只能他前去接受和布署完成,我是无法替代的。在那个年代,抓革命是最重要的,它是革命委员会主任,不可能不抓革命。我最多只能是敲边鼓而已。村子里成立革命委员会,是村里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为了庆祝这个新班子的诞生,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唱戏三天,好好的热闹热闹。我们请了任庄村的青年戏班子,唱戏的地点设在了村东头的沙岗东坡上,面对着压麦场,还搭了戏台和戏棚。开演之前,特别介绍了村革命委员会成员名单,讲了这次演出的目的和意义。演出时村里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来了,邻村来看戏的人也很多,台下人众黑压压一片,水泄不通。这件事在村里轰动一时,因为在我们村连续唱三个晚上的戏是少有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