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十而已》中的渣男经济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三十而已》中的渣男经济学

2020-08-06 09:10:52 作者:不是我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十而已》中的渣男经济学

 

  《三十而已》最近太火了,良太强烈推荐看看

  于是熬了个夜,把剧给刷完了。

  时间不能白花结合剧情,给大家聊一些经济学常识

  分三个大部分

  渣男经济

  贵妇经济学

  婚姻经济学

  第一部分:渣男经济学

  1

  渣男可恨在哪里?

  渣男是分级别的,很显然,在《三十而已》中,最渣者非梁正贤莫属。

  他明明在香港有个生活七年固定女友,这等同于事实婚姻啊。

  可他还去打王漫妮的主意妄想坐拥一南一北两个后宫,这是让广大男同胞们最不可容忍的。

  假设我们改编一下剧本,如果梁正贤的“正房”没有出现,也没有证据表明他脚踏两只船。

  只是和王漫妮好了一阵后,以两地遥远感情不合原因分手(这反而是渣男惯用的招式),此时大概不像以前那么恨他了吧?

  改编后的剧本,应该对王漫妮的伤害更大,但是却不能引起你的共鸣问题出在哪里?

  经济学中有个很重要概念叫:“租”。

  不是“租赁”的意思,而是指除了已经拥有的部分,你还赚了一部分。

  假设你是一家企业采购经理工资不少,供应商也把你大爷逢年过节送你两购物卡什么的。

  这些好处对你来讲就叫做“租”,因为本来已经有工资了,这些是白拿的。

  然而,有一天,你要求供应商每笔业务必需给你20%的提成,否则就换公司

  这种主动行为,使你成为一名“寻租者”,也因此让你变得让人可恨。

  不仅仅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因为供应商要额外给你这笔提成,往往是要通过克扣员工工资,缩减下游的采购款等手段才能完成

  这些其实都是公共资源,却被一个拿着高工资的人白白占据。

  这就是“寻租者”的可恨之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资源,却还在肆无忌惮地抢夺公共资源。

  回头来看梁正贤,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寻租者,香港浅水湾藏着娇,还要把另一支腿劈到上海滩

  这就是在和单身狗们争夺资源啊,你说能不让人恨炸天吗?

  所以,比起饿汉难看吃相,大更讨厌饱汉还惦记锅里时的猥琐

  2

  暖男是如何变成渣男的?

  许幻山从一个好好先生发展到包小三的渣男,应该是这部剧最大的看点

  有一个非常值得回味桥段,许幻山和林有有在公寓温存时,顾佳在给孩子故事

  故事是《小王子》的一段:

  有天,小王子遇到了狐狸

  “来和我一起玩吧。”小王子建议道。

  “我不能和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驯服呢。这是已经早就被人遗了的事情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狐狸继续说道:“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

  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

  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

  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导演穿插这段故事,还是蛮用心的,他想说明:

  人们一旦和某种事物“建立情感联系”,这个事物就在他眼中显得特别可贵。

  而在这行为经济学中叫做:禀赋效应。

  我一个朋友是做宠物店的,他有一个10天包退服务,你交笔押金,可以把小狗领回家,不满意可以退,结果几乎没人退过。

  我说,可能是人们在驯服小狗时,找到了快乐,舍不得。

  他说,错了,其实是小狗驯服了人们。

  你看《三十而已》,林有有对许幻山就是一个驯服的过程,让对方不断投入情感联系,不断强化禀赋效应。

  从共吃一个冰激凌开始,到送“巴斯光年”,再到各种的“我懂你”……

  这种情感联系便开始加强,让林有有在许幻山心中,不再是一个合作伙伴,更不是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女孩。

  所以,林有有没钱了,许幻山要管;喝醉了,要管;没地方住,也要管……

  林有有更绝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降低许幻山的“决策成本”,告诉对方:

  “我不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不会影响你的家庭,我只想和你在一个城市……”

  这种玩法,和宠物店的“包退服务”差不多一个套路啊,也难怪许幻山越陷越深。

  等到醒悟过来后,才追悔莫及,感慨到:

  “我本无心饮茶,是绿茶先动的手……”

  说实话,看到这一段,我还是挺有感触,身边确实有一些条件不错的中年男人中招的,有机会再讲给大家听。

  在此只想建议广大已婚男士,不要高估自己的掌控力,当你发现情感游离理性太远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

  抵御“禀赋效应”的最好办法就是,趁着理性还在时,就及时掐灭一切有可能开始的机会。

  就像电影《一声叹息》中的老梁,在经历了婚外恋的惨痛后,说了一句肺腑之言:

  千万别走到我这一步,就算对方是个仙女,你也得忍着。

  第二部分:贵妇经济学

  1

  在贵妇圈包包真的那么重要吗?

  顾佳为了挤入富太太圈,特别的奥利给,即使经济困难,还是买了一个限量版的包。

  有些人觉得很夸张,但其实那些名贵的服饰,确实有其社交功能。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曾说:

  “服饰就是通行证,它具有证明支付能力的职能。”

  一个圈子的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纯洁性”,贵妇圈更是如此,如果混进来的,都是来索取资源的人,那么这个圈子的价值就会不断贬值。

  但是如何判断那些新进入者呢?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服饰来筛选,你没有这个圈子的消费能力,你也就自然被过滤掉了。

  另一位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对这个原理进行了补充,他说,这条法则在小城镇会减弱。

  因为,既然服饰是一种信号的释放,是为了影响别人的评价。

  那么在一个熟人社会的小城镇中,别人对你知根知底,就不会需要什么外在的东西去影响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王漫妮在上海时,追求名牌,回到家乡,就随便一穿。

  这不是返璞归真,而是实在没有必要。

  2

  在贵妇圈中最贵的是什么?

  经济学中一个最根本的概念叫做“稀缺”,稀缺性决定了价值。

  但是所谓的稀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就好比《三十而已》的贵妇圈中,最稀缺的不是顶级款的包包,也不是价值连城的首饰。

  这些东西并不能成为她们炫耀的资本。

  因为对于这些能买得起小行星冠名权的贵妇们来讲,常人眼中的稀缺货,对于她们也就不那么有价值了。

  那么对于她们,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呢?

  是“文化资本”。

  王太太入手一幅莫奈的《睡莲》(假的),无非就是想提高“文化资本”,然而,她却说成是梵高画的。

  她还花巨资,买了一套高脚茶台,请富太太们喝下午茶,但是效果却不怎么好,她问顾佳是什么原因。

  顾佳说:下午茶是英国的一种文化,很讲究的,一般要摆两台,一个高台(high tea),一个矮台(low tea),贵妇和佣人要各坐一台。

  王太太更不解了,说:“我这个是高台啊,没毛病啊。”

  顾佳一笑说:“实际上,高台才是给佣人坐的,让她们喝完茶赶紧去干活。”

  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文化资本”对于贵妇为什么那么有价值,因为用钱买不来啊。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给“文化资本”下过一个定义:

  “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味与生活方式。”

  所以,你可以看出,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很不一样。

  经济资本可以迅速获得,中六合彩,黑吃黑,不正当交易……

  但是文化资本就不同了,无法侥幸获得,只能一点一滴的积累。

  因此布迪厄说:

  “文化资本,就像肌肉发达的体格,或被太阳晒黑的皮肤,极费时间,而且必须由投资者亲力亲为才能获得。”

  这就是文化资本“贵”的原因,因为是不能用金钱交换的:

  你可以花钱买名牌服装,但买不来好身材;

  你可以买最贵的高尔夫球会籍,但是买不来对高尔夫球规则的理解;

  你可以买一个堆满书的大书房,但是你买不来这些书的精髓。

  顾佳也是因为有足够的文化资本,才得到王太太的青睐。

  自从我出了书之后,请我吃饭的富豪朋友也变多了,他们在饭局上,会很自豪的介绍我:

  “我的好哥们,是畅销书作家。”

  对方会惊叹道:“都是文化人啊……”

  富豪则会心一笑。

  现在想想,也许我就是那幅《睡莲》的化身吧……

  第三部分:婚姻经济学

  1

  老婆那么完美为啥还要出轨?

  大家热议的一个问题是:

  顾佳漂亮、能干、体贴,气质这一块还拿捏的死死的,不知比林有有好上多少倍,为啥还要出轨。

  很多人说就是因为顾佳太完美,太体贴、太能干,剥夺了许幻山的自主权,所以他才出轨。

  这是一种认知失调式的诡辩,如果可以从结果倒推原因,无论体贴不体贴都能给出轨垫背。

  老婆那么好,男人还出轨,主要原因是婚姻的“边际效用递减”。

  所谓“边际”就是指:“新增”带来的“新增”。

  “边际效用递减”就是说,每多花一份时间,获得美好的体验却在下降。

  在婚姻中,我们常说的“年之痒”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个法则下,“完美”无法对抗它的宿敌:时间。

  一首再好听的歌曲,当成电话铃后,过不了多久就会让你意兴阑珊。

  出轨者的心态也是如此,吸引他们的并不是“美”,而是“新”。

  而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下,女性受到的负面冲击更大。

  法律经济学家劳埃德·科恩,写过一篇名为《结婚、离婚和准租》的论文,专门提过“年龄错配”的问题。

  男性跟女性的价值高峰期不一样,女性无论身体和心智都会发育的更早一些,一般瞧不上同龄的男性。

  所以,她们更倾向找比自己年纪大一些的男人。

  然而,结婚几年后,她们已经渡过了生理上的巅峰期,皮肤、身体等外表优势逐渐递减。

  倘若还生了孩子,魅力指数会急剧下滑。

  而男人们,却相反。

  30岁后,男人的身体机能没有明显下降,而经济、阅历、魅力等方面又得到了弥补。

  根据“年龄错配”原理,自然容易吸引小姑娘了。

  男人30一朵花,就是这个意思啊,既然是花,就难免招蜂引蝶。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也确实如此,男人在30-35岁之间,是出轨的高峰期。

  请别误会,这不是给出轨男人洗地,而是从原理上说明问题症结,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2

  如何让婚姻更完美?

  出轨是“边际效用递减”的极端表现,而更为常见的情况则是冷战或者争吵。

  钟晓芹和陈屿就很典型。

  他们的关系出现裂痕,并不是由于出现了第三者,而是由于“烦”和“腻”。

  烦,都是因为一些小事,什么衣服没有洗、锁没有换、工作不顺心……

  腻,是因为在一起时间长了,四目相对,没了激情,肌肤相亲,如左手摸右手。

  “烦”和“腻”,就是婚姻边际效应递减的具体表现。

  那么如何解决呢?

  首先,提供情感价值。

  尤其是男性,很多时候不会太注意到情感是有价值的,他们更专注于实际的价值。

  比如,钟晓芹“胎停”时,陈屿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联系熟人,赶快安排手术,而不是去安慰对方。

  这么做有错吗?从实用的角度当然没有,因为他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

  然而,女性往往更需要一种情感上的回应和安抚,最起码在当时,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看看顾佳是怎么劝钟晓芹的,讲了一个孩子在天上选妈妈的故事,就平顺了对方……

  如果让一个直男来评价,肯定说这故事不科学,没道理。

  可是,有时候还真不需要“讲道理”。

  其次,创造新元素。

  钟晓芹没有和钟晓阳在一起,而是最终回归陈屿身边,我认为是一个合理的设定。

  固然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但还是有优先顺序的:

  熟悉+新鲜 > 陌生+新鲜 > 熟悉+乏味 > 陌生+乏味。

  彼时的陈屿对于钟晓芹是熟悉+乏味;

  而钟晓阳则是陌生+新鲜 。

  钟晓阳占有优势,而后来陈屿幡然醒悟,开始变着法子倒追时,他就成了熟悉+新鲜,也就占了优势。

  复婚也是理所当然。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保持良好婚姻的诀窍是,给乏味的生活增添一些新的元素:

  偶而过过二人世界、来场说走就走的旅游、送些小礼物、设计些有仪式感的活动……

  所以,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而不是简单的过活。

  那意味着,要经常浇水、施肥、除草,一起找找乐子,这样的婚后生活才能平稳长久。

  避免婚姻边际效用递减过快,往往可以预防出轨,然而,更有效的方法是:

  显化出轨的成本。

  其实出轨的成本是蛮高的,比如:

  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社会舆论批判、资产分割、生活冲击、传统观念的自责、声誉……

  很多出轨的人,并没有认清这些成本和代价,或者认为这些代价不足以抵消出轨带来的边际效用,因此出轨的概率就会增加。

  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提前给另一半,强调出轨的严重后果。

  例如绝不姑息、马上离婚、去单位上访、财产分割等等。

  这种手法,对那些只用下半身思考的人,还是很管用的。

  其实,顾佳在一点上,做的并不到位,没有提前警示许幻山出轨的成本有多高。

  倘若,她在之前有意无意就明确,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坚决离婚的话,可能许幻山有贼心也没贼胆了。

  从顾佳一惯大包大揽的作风来看,我很有理由相信,许幻山是心存妄想的,琢磨着无论怎样都会得到原谅。

  而正是这种心理,给他的出轨带上了一套护甲。

  

  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是“寻租者”;

  带你了解了“禀赋效应”的应用;

  告诉你服饰是一种信号的释放;

  论证了“文化”也是一种资本;

  展示了“边际效应递减”是如何影响婚姻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