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一起》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一起》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08-11 19: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一起》经典观后感1000字

  《在一起》是一部由张黎 / 安建 / 沈严 / 曹盾 / 汪俊执导,剧情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一起》观后感(一):我觉得直接纪录片有意思

  最近一窝蜂的在拍医疗剧,这个风口理解,但是我国任务剧往往特别,特别假和生硬普遍不懂得如何润物细无声政治正确,希望他们学学国文商业片的拍法,心得更诚一点,技术也更好点,还要跟上时代点。有几个编剧也是挺恶感的。说实话,不在武汉的一线实地体验抗疫,仅仅是收集一下素材就下笔,如何能感同身受的写剧本感人往往来源真实而不是廉价笔触

  《在一起》观后感(二):抗疫题材剧《在一起》10个单元

  

抗疫题材剧《在一起》10个单元:

佳音/张静初/倪妮《#摆渡人# 》

杨洋/今麦《同行》

朱亚文/徐璐《#救护者# 》

张嘉译/周一围/谭卓《生命拐点

黄景瑜/李小冉《搜索

靳东/孙佳/王自健《方舱》

邓伦/李沁《#在一起之我叫大连# 》

贾乃亮/刘敏涛《武汉人

海清/冯绍峰/孙俪口罩

陈数/陆毅/阚清子《决战火神山

  《在一起》观后感(三):还是不在一起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知道梨子甜不甜,就得亲自吃一吃才知道。

  所以按道理说,应该是先了剧,才能进行评价

  但这是一部有明显事件烙印官方背景电视剧,就和好莱坞拍的许多类型片一样,虽然没看剧,但里面的内容,大可以预计个八九不离十的,无非是黑人总统白人英雄世界毁灭全靠美国。

  所以,能够预见,《在一起》的内容和剧情,不会太少也不会太多于前期官媒的报道文章

  我不清楚其他人什么感受,但我自己确实是有点疲了,似乎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感动眼泪,来留给官方连篇累牍的正能量宣传

  几个月没回家

  累死在抗疫一线

  夫妻穿着隔离服拥抱

  女儿几个月没见到妈妈爸爸

  .........................

  愈是亲历其中的人

  愈会发现世界上仍然有,但没有想想中那么多伟大的事

  大家各尽其职就好

  我致敬医务人员

  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许多报道只敬医务人员

  在我们这里,医务人员抗疫辛苦,每个人都按每天200的补助标准来发放

  但社会各行各业辛苦的人,实在是太多

  抗疫的时候在一起,发补助的时候却并没你。

  我们的抗疫确实有效,但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样泛滥。

  一个单位的人朝夕相处,每天一个办公室,但开会时还是必须要求几米你见过吗?

  医院门诊停了,每天按要求还是得派一个人全天坐在那里帮人测“体温

  幼儿园开学都快两个星期了,仍然得每天消毒三次,孩子们都在一间教室,但却不能靠近一起玩

  太多太多................

  与感动相对,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思考

  思考我们哪里没做好,哪里还能够改进

  所以我觉得奇怪

  为什么许多国家都在批评政府抗议不到位

  像韩国、日本或德国这些做得比较好的,则是对政府认同

  但我们的主流媒体仍然要我们坚持一种感恩D和ZF的

  我们确实牛逼,但貌似也还没牛逼到风景这边独好的地步

  我们应该感动,但很反感这种“我准备让你感动了啊,一、二、三,开始流泪”式的感动。

  任正非常借用革命的语言说,世界上从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自己

  但如果非要连感动都我绑着一起的话

  那还是不在一起好了。

  《在一起》观后感(四):抗疫剧《在一起》首发预告,知名演员云集,哪个故事最打动你?

  

首部抗疫剧《在一起》发布预告,预告中真实而感动的画面,一下子把人拉回那段紧的抗疫时光。《在一起》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支持,是一部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10个动人的故事,由十组编剧导演担纲创作,每个故事分上下两集,共二十集。

《生命的拐点》张嘉益/周一围/谭卓/张天爱/吕中

“大家都在盼望,这场灾难的拐点早点到来。”

疫情来势汹汹,其烈性传染的特征让处于爆发集中点的武汉医院措手不及。新型病毒首次出现、确诊病例急速增长、医疗物资匮乏、救护人员人手不足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医院领导们焦头烂额。专家们估测的疫情拐点尚未到来,抗疫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摆渡人》雷佳音/倪妮/张静初/蒋欣

“从来没有什么盖世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武汉封城消息出来后,不少恐慌的市民趁夜离开这座城市,却也有人固执坚守,送外卖、开出租,在这座因封城而停摆的城市里做起了摆渡人。

有人崩溃,有人焦虑,有人理解,有人感动。摆渡人,串联的不仅仅是每个有需要的孤岛,也连接了每颗互爱互助的心。

《救护者》朱亚文/徐璐/赵魏/余皑磊/曲栅栅/尹防

“我没能救回所有病人,但我和他们在一起。”

疫情中,病患和医护人员们都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生老病死的缓慢画面在眼前摁了加速键,谁也不能对拥挤的冰冷遗体无动于衷。只有竭尽所能,共克时艰,陪伴的力量让病痛也温暖起来。

《同行》杨洋/赵今麦/张云龙/任重

“同行(hang),还是同行(xing)?”

为了抗疫工作坚持回到武汉的人,翻山越岭、破门而入、冬夜穿梭。奔走是为了他人的健康与安全,即使我们不是同行,抗疫路上,我们也始终都是同行者。

《搜索24小时》黄景瑜/李小冉/郭涛/韦青/张晞临

“这个口子要是堵不住,威胁的可是全市两千一百万人。”

一个疑似病例的出逃,让整座医院都陷入了紧张氛围,而当确诊结果出来后,整座城市就像是埋下了定时炸弹。调监控、查找行动轨迹、摸排密切接触者,毕竟一丝一毫的缝隙都可能造成整个防疫工作的巨大漏洞。

《武汉人》刘敏涛/贾乃亮/倪大红/奚美娟/张萌

“我们不是什么大人物,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大事。我们做好眼前该做的,为我们家乡分忧吧。”

城市封锁,可生活还要继续。邻里帮助、物资发放、防疫控疫,社区工作人员支撑起封闭小区的管理。而配合就是最好的帮助,毕竟只有每颗螺丝钉身在其位,才能支撑整个机器的良好运行。

《方舱》靳东/孙佳雨/毛晓慧/黄志忠/王自健/杨昆

“有你们这群人在啊,多大的难都能过去的。”

武汉方舱医院的出现,犹如为医护和病患喂下了定心丸,但这也经历着一个由不解到理解的过程。

《我叫大连》邓伦/李沁/董洁/刘琳/李百惠

“留下来的都是汉子,宁愿干死也不能给怕死,对不对?”

由于城市防控安排,本该去往长沙的大连小伙意外在武汉下了车。

茫然过后,他自告奋勇去往人手急缺的定点医院做保洁工作。这段神奇经历由真实故事改编,为网友津津乐道,据说主人公也将在剧中客串。

《口罩》海清/冯绍峰/董璇/孙俪/涂松岩/保剑锋/段博文

“我生产口罩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这些需要口罩的人。”

特殊时期,口罩作为日用必需品,却成了有价无市的“奢侈品”。普通百姓“一罩难求”。见风涨价、粗制滥造、转型生产、托运捐赠等等现象,让疫情也仿佛成为了对企业良心的一场考验。

抗疫过程中,无数的普通人变得闪耀起来。我们在一起,崎途也能行得从容坦荡;我们在一起,渺小也能凝聚力量;我们在一起,平凡也能绽放太阳般的光亮。致敬每个坚持抗疫、平凡又伟大的“我们”!文/立里

  《在一起》观后感(五):《在一起》10月上映?收视狂潮预定!可我却没有勇气去看……

  

文/韩大贫

对不起,我没有勇气直视这样的伤痛记忆。

这部剧仅仅预告都让人分分钟想要去切断,很多人看到热泪盈眶。

预告能看哭,这就不仅仅是编剧和导演的超强功力了。

更多的是群体拥有着共同记忆。

电视剧《在一起》

全名《在一起之搜索24小时》,预计10月份上映。

疫情尚未结束,还存在非常多的隐患,大家的心始终还在悬着。

只是目前尚且部分地区缓解了一些,让大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10月份,猜想应该是国庆期间。

在这样的期间,播放这样一部不亚于灾难类型的剧,

对观众的内心也是一种沉痛的冲击。

想象起来就很压抑。

不知道内心是怎样强大的人,才能够坐下来细细品味。

简单来说,这部剧对于导演和编剧也是很大的压力。

拍得好,让人难过;拍得不好,更让人难过。

拍得好,让人觉得似乎复刻了一场当时的场景,让人揪心到忘了呼吸。

拍得不好,又让人觉得似乎是蹭了一波热度,赚取观众的感动泪水。

没有用心去做,辜负了大家对于这部剧的一个期待。

从个人角度来看,更希望这部剧是以一种纪录片的模式来上映的。

让人更加冷静的,更加感同身受的去看待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以及后续。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这部剧拍得好与不好,都会是一时的收视狂潮。

一是黄金假期上映,更多的观众有空刷刷剧。

二则是这部剧本身的话题自带的流量。

还有一部分则是不得不提的这部剧的阵容。

是的,全明星阵容。

听到这个词,提到这个标签,让人不禁担忧。

往往这种全明星阵容的影视作品,口碑都不是特别好,容易扑街。

张艺谋在2016年上映的《长城》便是这样。

当时的明星阵容不亚于如今的《在一起》——

刘德华、景甜、张涵予、彭于晏、鹿晗、林更新、郑恺、陈学冬、黄轩、TFboys王俊凯

等一众明星出演该片,风格混搭。

而《在一起》是由黄景瑜、李小冉、郭涛、陈月末、朱宏嘉、倪妮、

周一围、张天爱、杨洋、马思纯、雷佳音、倪妮、张静初、邓伦等加盟演绎。

也许是担心剧情口碑问题,剧集一共20集,每2集讲述一个故事。

而每个故事都是有单独的导演和编剧主创。

导演有《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的金牌导演张黎;

也有像是口碑扑街的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主演滕华涛。

作品质量水平良莠不齐,间接导致了观众对于这部剧抱有的心态也是有点不太确定。

可能会存在对于某一个故事评价特别好,某个故事持有争议与批判的态度。

可以说在大前提的条件下,看每个故事的风格和侧重点都是不同的。

这也算是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不单一,情感侧重多元化。

以真实故事为原型。

提到这一点似乎有一种看新闻的既视感。

如果是跟新闻一样,有着故事原型的男女主角。

是不是,我对于这个故事感到有兴趣,还要去搜索一下当时的故事原型呢?

再次品尝一下记忆的心酸之处。

即使你当时不了解这个故事,看了这部剧之后,

看了讨论之后又加上看了一遍当时的新闻,再次记忆犹新。

……

这么痛苦的记忆,为什么要反复让人品尝?让人回味呢。

如果这能够鼓励我们,让我们负重前行,那么我赞同这样的作品诞生。

如果这样的记忆太过于沉痛,那么我希望你能够再也不用回味。

对不起,我没有勇气去看。

就像我怎么也鼓不起勇气去看《唐山大地震》。

对于全明星阵容来演绎平民这一点个人不是特别赞同。

本来讲述的就是平民英雄,其实完全可以找素人来演绎。

这样观众也许不会再抱着追星,看偶像的心态去看这部剧。

以一种更加庄严肃穆,更加端正的心态去看这部剧,看待这场灾难。

这半年来,武汉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也许比任何一年都要高。

因此,提起这两个字,有些人的反应是避之唯恐不及。

而有些人是沉痛的记忆,有些人则是距离太远,没有太多的感觉。

不论如何,到时候这部剧的上映都会把所有人再次拉到前线。

让我们看看口罩和医疗资源,还有人与人的距离是多么遥远,又是多么亲近。

一个口罩引发的离婚案件,一个口罩引发的亲人之间的矛盾。

口罩从未在此刻显得如此重要。

因为口罩将自己的家人拒之门外,又因为没有口罩让一些人团结一心。

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什么都不害怕。

也许是患难见真情,在此刻,我们更加能够看清自己在身边人心中的位置。

对于这部剧的观众意见褒贬不一。

有些人也是担心剧集会拍摄成狗血爱情剧和只感动自我的剧。

毕竟看到了全明星阵容,不免有些担心。

歌功颂德是难免的,不过在此刻,这样的时机,给大家打打气也未尝不可。

有些人在角落里实在是快要熬不下去了,他想要看看世界。

想要看看跟着自己一起熬着的人是怎样的信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支撑自己走下去。

在这半年期间,有朋友半夜两三点给我发消息说实在是睡不着啊,焦虑。

虽然与危险似乎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可是已经半年没有营业了。

之前的储蓄在半年的消耗下忽然显得杯水车薪。

尤其是公司的老板,业务不好拓展,还要想着怎么给员工发上工资。

我们也不能出门跟朋友好好聚聚,促膝长谈。

看看别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是否跟自己同样焦虑,对未来充满着不确定呢?

这半年,改变了太多。

我们忽然发现,似乎没有什么行业是铁饭碗了。

有些行业忽然就一落千丈,而有些行业平平无奇忽然混得风生水起。

可以说,这次这场经历改变了太多人的人生轨道。

或许,是时候,我们该重新规划路线,扬帆远航。

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警告,警告我们不该安于现状。

是时候披荆斩棘,寻找突破口了。

你还能继续撑下去吗?山重水复疑无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