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感
今年的清明节,媒体上谈论的热门话题是“文明祭扫”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祭祀活动的铺张浪费现象愈演愈烈(我们这个地方要差一些),催生了一个繁荣的市场,在借死人手掏活人的钱,开始不考虑活人的感受了。过去扫墓上坟,烧几张纸和放几个水果而已,而现在,祭品五花八门,各色纸糊的物件,完全按照现在人生活的世界去考虑另一个世界的需要,生怕逝去的先人们生活水平不能与时俱进。纸糊的轿车、家电甚至别墅,应有尽有,冥币的面额越印越大,甚至也有了房产证等证件。这些都是需要钱的,一个纸质的别墅价格竟到一万多元,这其实就是活人在烧钱。这样的祭祀,若是生者的一种感情寄托还说得过去,如果用于炫富和攀比,那是精神文明水准下降的又一标志。
要用唯物的观点看待生死。另一个世界是不存在的,否则在这个世界死去而在另一个世界永生又何悲之有。人也不会有来生,否则我们祭祀的先人岂不托生而成了人家的子女。当然无神论者不是否认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激,但在追思和感恩逝者的同时,多关注一下生者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