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长力量的觉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成长力量的觉察

2020-08-23 07:01:26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成长力量的觉察

  《三五历纪》有段关于盘古开天地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我独这段描写慨叹中国神话内容丰富想象精妙文化厚重意蕴深远同时体会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极富哲理性含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三者,并非孤立于世,们谁也离不开谁,相互成全,通融合一,共荣共生。天地之气只有汇聚于人心人才得以健康和谐成长

  天是什么?天是阳光雨露日月星辰和浩瀚广阔虚空——是《道德经》中的道。人法地,地法天。教师的“天之道”是什么?是与日月同辉的人性智慧。为师之道在于学习并知晓广博生活自然知识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独立人格基础深层智慧。智慧层是思维结构中最深刻、最复杂、最有哲理层次,包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以及现代科学技术观,人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

  地是什么?是厚德载物之体,是实实在在的积淀、萌发、生命成长之道。教师的“地之道”是什么?是扎根三尺讲台必备学术知识、技能信息经验感受要素构成厚重的专业根基。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将道转化为术,术遵循于道,然后根植于生活,依附课堂,通过这些教育专业基础、专业艺术和技能传道、悟道、证道、弘道。坐而论道易,循道而行难,否则,把那些口若悬河,著书立传的人一个个分到各个学校,国之教育水平早就屹立于世界之林了。

  “人之道”是什么?是爱,是保持这个世界温存的人与人、人与事物间的粘合剂。没有爱,世界都是孤立无援且相互制约的,正如有了爱,一棵树不因人的诛伐而自由直立,人也因没有树的阻挡而有路可寻。教师课堂上情感层面交流往往通过爱来展现,对学生吸引也是通过爱以情怡情,以智育智。教育的爱区别于其他的爱,它是以崇高职业道德为基础,寻找并依附于学生的志趣和成长需求,不断调整激发学生的精神培育意志品质,让他们主动源源不断地去采撷、遴选、重组获取的知识,并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智慧探索,从而体验到“学”的意义乐趣,并产生服务生活、珍爱生活、享受生活意愿

  但教师在现实工作中,往往举步维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在于与教育环境氛围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不是浅显地界为人际交流的不顺畅,更重要的是对“师之道”的不敬畏和不刻骨,不能对自身、学生成长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做到适度默契把握,造成方向偏颇身心疲惫不堪事业却毫无起色

  我们不妨把这种认识叫做成长力量的觉察。

  我从来都不认同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简单,它是一项更广更深层次的关乎“道术”的玄妙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往往过多关注感官所及的学生、教材、教师、课标、国家教育方针、板书、表情、语言等“显性”的人、事、物,而忽视了“以人格完善”为宗旨的师生融洽的课堂氛围,还有每个孩子“头脑”上“升腾”的独立的个性,与众不同的思维品质、成长规律和人格特征。这些我们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只能靠教师的第三只眼去觉察“师之道”的内涵,才能因材施教,去发现人,陪伴人,引领人和成全人。教学只是干瘪乏味的文字、公式和分数,与一切无关,课堂自然就显得冷血、卑微、软弱和怯懦。

  我时常这样想:如果把“师之道”,教师、学生、课堂放在同一天平和思维世界,让艺术、哲学、思想、文学、技术、觉醒、人性……通达融会,同气连枝,教师的灵就会更加豁达开阔且充满力量,既能仰望星空,又可脚踏实地。既可坚强如志,又可柔弱如心。

  反之,多年站在讲台的人,若从未有过这样的成长力量的觉察,就无法瞥见内心的强大和行走的无限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成长力量的觉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