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的人类》读后感摘抄
《贪玩的人类》是一本由老多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贪玩的人类》精选点评:
●The fans of Van Loon
●飞机上看完的。不就是个玩么。还好玩得很开心还能有剩余价值。科普读物。
●科学源于闲暇时自由地惊异
●万物简史的中国缩写版?很有趣的一本书
●还是蛮浅显易懂的,给孩子看的话。
●扫盲用。
●介个封面真好。算是读过了,但还是希望有一本纸质的。喜欢有质感的阅读。
●2016年1月26日,读毕。豆瓣评分是会影响我的评分的。
●写的内容就是流水账,每件事都硬写成玩出来的,感觉很牵强。把所有玩这个字换成钻研,研究。整个文章照样通顺
●当时看的时候还行
《贪玩的人类》读后感(一):开启大众科学的钥匙
本书就像是开启大众科学的一把钥匙,轻松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大众介绍了科学的历史与发展,文笔其实可以更娱乐一些,多一点网上的流行语将会更好。本书好奇心,闲暇,自由,总结得太好了。不过书中多次引用房龙之言,房龙之言未必如何权威。
《贪玩的人类》读后感(二):此书成时,乔布斯已逝!这或许是人类玩家的一个损失!
此书成时,乔布斯已逝!这或许是人类玩家的一个损失!
同时,观此书,我居然发现自己其实很无知的(原来以为自己万宝全书缺只角呢!)!
我竟然连宇宙大爆炸理论成因都不知道,一间屋子里的灯很多,为何关了一盏最大、最亮的后,整个屋子漆黑了呢?
这个问题,我怎么会从未考虑过呢?真的不是“玩家”啊!
看完此书,您会发现人类原来是多么需要玩家!而人类科学的进步史,大致是可以用几位前辈伟人划分的!
虽然目前科学论证方法越来越超越常人思维模式,但是随着网络普及,人类整体知识认知会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候或许目前数学演绎的逻辑会被更便捷的逻辑取代呢!
到那时,真的是“小灵通漫游28世纪”了!
人类,在玩乐中,前进着!
最后,感谢老多!感谢!
《贪玩的人类》读后感(三):好奇心的力量
《贪玩的人类》这本书最可取之处在于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回顾人类科学史和社会发展史。试着把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放在人类的一种天性——探索世界的兴趣、对未知的好奇、摆脱无知获得智慧的快乐——由这些兴趣推动世界变化时,人类的贪玩也能创造文明和文化。
我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来自于两个方面:欲望和兴趣。人类行为模式由三个根本元素支配:价值观、兴趣和性格。这个价值观就和欲望有很大关系。对待各种欲望和需要的态度(认为孰轻孰重)就是价值观。亚里士多德讲过的科学产生的三前提“闲暇、自由和好奇心”里的第三项,我以为与兴趣含义相同。
不要在道德层面过分强调,那样显得虚伪,政治目的过于明显。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是因为他有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倒不如说他的志趣在此,他从中得到巨大的精神快乐。“志”指价值观,“趣”指兴趣。他在“玩”哲学,付出毕生精力、放弃物质享乐去玩。这种角度去看,是不是真实和可爱许多?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贪玩的人类》读后感(四):关于题目,关于观念
科学对我们来说是枯燥的,但对于发现规律,钻研科学的人来说,科学必定是有趣的。
两种人都会过了开始一段有趣的时间,然后掉进了方程和数字的陷阱,他们相对我们而言,是享受在方程中的乐趣的,换句话说,在我们觉得严肃的科学中他们可以得到快乐。
而我们得到快乐的方式就是玩,比如玩牌,玩电脑。
所以,说科学家是贪玩的没有错,只是他们玩的让我们觉得高深,不是在玩。
在我看来,对科学感到厌倦和痛苦的人,不适合去当科学家,甚至是接触科学的第二阶段。在他们中,会有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富于创造力,那就应该让他们去想像,在想像中发明创造,给科学新的思路,新的目标。
其是我在说,国人不必一定要上大学,是自身的兴趣问题,在大学也只是白白浪费青春,我们也应该赞许这种行为而不是鄙夷。
------------------------------
貌似没怎么说内容,
提一个书中算是bug的地方:
苹果的图标完全是因为乔布斯爱吃苹果(乔布斯传里面提到过)
而不是为了纪念图灵
书里也没肯定,这里确定下
《贪玩的人类》读后感(五):思考推进科学的发展
这里所谓的贪玩,家长们不必担心,并不是说“玩物丧志”的那种“玩”,而是人类对其他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所导致的是对自然万物、深邃宇宙的探索和追问。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人们惊奇的发现:科学还真是这样“玩”出来的。
就说亚里士多德吧!大家都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很厉害,研究过的、玩过的有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等,他还研究过诗。然而,在后来,他的答案几乎都被后人推翻了。比如,他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还有宇宙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土、水、气、火组成的等等。这些结论虽然不靠谱可他用观察、分析和判断这样一个严谨而富有乐趣的逻辑去认识事物的玩法却是非常靠谱的。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最伟大的功绩不是在于他研究了多少科学问题,而是他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直到现在仍激励着我们的无数学者或者普通人的精神,那就是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心!很多学者为了反驳他想方设法的研究科学,才使得科学飞速发展。他的这种敢为人先,抛砖引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再说说阿基米德吧!我甚至觉得,他比亚里士多德更疯狂。就拿“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句名言来说吧。这句名言能体现出他的霸气。我觉得他的口气真的好大!如果给他一个支点,说不定真能把地球撬起来!其实,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在他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浮力,然后大叫着“尤里卡!尤里卡!”光着屁股不顾一切得跑出澡堂这一段。我觉得这一段很有意思,每当我想象着他光着屁股兴奋地冲出澡堂,而周围的人目瞪口呆,用诧异的神情看着他时,我都会捧腹大笑。我觉得他天真可爱,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去执着地追求他想要的东西,小孩子是为了糖果,而他却是为了科学。有可能,他还会认为我们不可理喻,为什么就不能为了科学而不顾一切?
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贪玩”。甚至可以说是活到老“玩”到老。而我们呢,正是缺少这种活到老“玩”到老的精神。所以,让我们做一个“贪玩”的人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