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梦观与无生法忍

如梦观与无生法忍

如 梦 观与 无生 法忍 我们 再从“如梦”的 角度 来 看看 什么是“无生法忍”。 《楞严经》云:“ 见闻 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 极光 通达,寂照含 虚空 。却来观 世间 ,犹如梦中事。” 《 圆觉经 》中说:“善 男子 ,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 所得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 众生 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 生死 。”

《如梦观与无生法忍》的相关文章列表

她的美丽与伤痛,你无法避而不见
她的美丽与伤痛,你无法避而不见

日期:2020-04-20 19:15:18 点击:90 好评:1

关门的美术馆,取消的演唱会,后疫情阶段的常态生活让我们错失了很多生活的乐趣。 不过,就像周末刚刚结束的 One Worl At Home (四海聚一家)线上演唱会一样,各位歌手大咖们,面对着摄像头,共同完成了一封写给每一个“你”的线上情书。 疫情使得世界暂时停...

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与中年人无关的话题
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与中年人无关的话题

日期:2020-05-07 13:54:21 点击:69 好评:0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搜话题:“你会因为和前任分手闹的很难看么?” 不是因为身为中年人,有或没有前任、会或不会分手。 而是因为,不会有“闹”。 慧慧是我的闺蜜。 周末聚会,正嚼着香辣虾的她,吐掉嘴里的虾壳,慢慢的说了句:“我和胖子上周拿了离婚证...

狂热是一种与立场无关的病态
狂热是一种与立场无关的病态

日期:2020-04-21 09:45:17 点击:318 好评:1

01 很多年前读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被和《乌合之众》一起被奉为群众运动的圣经,但是它给我带来的认知上的启发远远超于它本身的目的。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喜欢一些人,不是因为他们的立场,而...

“老公与第三者用情侣头像,却谎称回归”:无性,是婚
“老公与第三者用情侣头像,却谎称回归”:无性,是婚

日期:2020-07-09 21:33:12 点击:62 好评:0

爱问幸知M+: 我跟老公结婚6年了,我们有一个4岁的儿子。孩子出生以后,我跟老公开始分房睡,后来因为老公总是打游戏还抽烟,照顾不到孩子,还担心他影响孩子,所以就一直分房到现在。 今年4月末通过老公手机发现,他出轨有两年了,我哭着质问他,他死不承认...

大唐快递员与如今无异,也是不计其数的
大唐快递员与如今无异,也是不计其数的

日期:2020-04-20 22:33:58 点击:57 好评:0

“妃嗜荔枝,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从该诗中可以看出,唐朝时期利用的交通工具是马儿,其变更站是驿站。加急需送的东西可能就需要千里马了吧。喜闻乐见的通信方式主要靠的是专使骑着驿马,一站又一站的投递文书或者信件,几经周折流转最...

般若即如梦观,佛法即醒梦法
般若即如梦观,佛法即醒梦法

日期:2020-08-03 09:35:51 点击:27 好评:0

般若即如梦观,佛法即醒梦法 你我都是梦中人,虽有美梦噩梦之别,身处梦中皆不觉是梦。梦中尽是种种烦恼是非、忧愁恐怖。若了知一切梦境都是虚幻不实,便能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 于梦中境相不怖、不迷,就已醒了一半。弃恶扬善,精进修行,感化有缘,则决定...

忍不了,己无知
忍不了,己无知

日期:2020-04-20 16:02:37 点击:34 好评:2

忍不了,己无知 “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自己一无所知。” 以前,以为说这句话是平和的,现在看来更多地是愤怒的。就在那一晚,华灯初上,朋友问我关于库边夜景的诗,我一句也答不上来后,感觉如果再不好好研究一下相关古诗,下次就没有脸面再喝酒了。 到底...

常作如梦观,一切唯心造
常作如梦观,一切唯心造

日期:2018-12-21 07:52:49 点击:316 好评:0

一念一世界 我们的每个念头都负荷着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些能量会透过各种形式实践自己。思想创造出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天堂与地狱……你生命经验的种种,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创造的。 英国诗人米尔顿在《失乐园》有句名言:“心是居其位,...

李白与佛教
李白与佛教

日期:2020-05-28 08:30:28 点击:85 好评:1

李白与佛教 唐代是佛教发展鼎盛的时期,佛教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思想、文学、社会生活。唐代诸多诗人与佛教关系密切,诗文创作深受佛教影响。描写佛寺、佛理、佛像、与僧人交游唱合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在大唐盛世的大背景下,佛教文化交流也非常兴盛。...

三国谋略的正与邪
三国谋略的正与邪

日期:2020-04-12 04:16:28 点击:155 好评:4

俗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盖如孔老夫子所说的,少壮之人“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而老年人则“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壮之时读水浒易“以武犯禁”,而到了老年,若还是患得患失,放不下机心,则这辈子也未免活得太累了,何苦来哉!其实,“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