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治理中国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治理中国读后感摘抄

2020-09-06 16: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治理中国读后感摘抄

  《治理中国》是一本由[美] 李侃如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治理中国》精选点评:

  ●对中国封建帝制和毛泽东的分析鞭辟入里,但是对中国未来的分析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但终究是本好书,值得推荐。

  ●最后几章讲中国常委一个外国人怎么能够对中国政治体制这么熟悉我都要哭了

  ●一般,很浅。。。

  ●由于是03年十六大刚开完时期所写著的,有一定的时代隔膜感,主要还是近十年来中国的变化很多已经越过了本书所讨论的现象与问题,当然关于一些大的趋势还是很有启发性的。PS:p181:将Skinner“施坚雅”翻译成了“斯金纳”!

  ●历史部分没什么新意,对未来的预测很有趣:精英、腐败、威权,你懂的。

  ●力荐!

  ●总体概览,社会科学式,不是历史学。

  ●海外的“中国概论”,相比之下,我们的外国国情研究做到这份上的似乎还不多。

  ●说了不少实话,今日看尺度不算小。1.领导人的信念是他们比公民自己更了解公民的真实需求,企业家的信念是比消费者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问题是前者的信念比后者宏大太多。2.顶层是高度仁知。3.中国是官员决定的谈判经济,和当时的日本有点像。4.南京政府时期的经济成就表明,任何一个中国政府只要能略微维持秩序,同时不压制所有独立性与地方主动性,就能从显著的经济增长中获益。5.在这个世界,活下来的,上台的,掌权的,都是拼出来的-好的运气也是拼出来的一种形式。6.权利主义国家很容易掩盖内部疾病,而对外开放是个应对办法。

  ●在我看來該書對任何一個關心國家歷史和政治的中國人來說,其所承載的價值,可以用兩個字來評價:有限.

  《治理中国》读后感(一):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的治理

  此书从西方人的视角来谈中国的治理,从建国前开始,对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治理及特点都有介绍,关键是你会发现新的观点,不同于之前所接受的。也许,可能,作者的观点不正确,但你可以发现,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中国的革命、改革,会收获很多。

  《治理中国》读后感(二):第一财经周刊推荐语

  y 吴晓波

  外交家出身的李侃如是一位费正清式的当代人物:作为一个美国人,对中国充满了同情和好奇,总希望用美国式的思维解读中国的一切并试图为它找到出路。本书的叙述非常宏大,思路清晰,并对2020年的中国进行了大胆—甚至有点冷酷的预言。

  《治理中国》读后感(三):很好的著作

  首先,原为外文书,翻译过来可读性肯定没有中文著作好,这是译著书的通病,但不影响书的价值.

  重点推荐书的第七章到最后的部分,很有启发性.最后一讨论了中国以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结合现在的趋势,可能会沿着第二种假设的道路走下去,也就是所谓的拉美模式.

  《治理中国》读后感(四):从体制内观察

  开头的序言中,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在一种意识形态下生活的我们,本书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我们也许不曾观察过的。时间到了2013年,书中有些观点可能略显陈旧与老套,但是目前只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这一不变的基调始终未变,对于想了解中国深层问题本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治理中国》读后感(五):越渴望越发现

  作为一个中国人,从未仔细学习过政府框架和机构之类的。但即使是不读书的人,也能感觉到中国行政机构之类的逻辑混乱。国人受苦久矣。

  本书从头到尾梳理了一次中国的核心历史进程及其中内涵。外国人确实认真,能把异国研究得如此清晰。

  在这里,我对所谓的“条块”治理体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家行政和党组织的双重控制造成了这一结果。真TM的复杂。

  书不厚,字数也不多。但这种报告型兼介绍性的书对我这种小白。无疑是最好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