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长的战败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漫长的战败读后感摘抄

2021-02-20 01: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长的战败读后感摘抄

  《漫长的战败》是一本由桥本明子著作,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战败》精选点评:

  ●最近出版的新书中比较可以看的,作者说得很中立了,不外宾

  ●不管是个人还是政府国家,要认错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承认错误,重头再来的勇气,很难得。不说日本了,我们对于有些事情还不是不认错。

  ●1. 为战败方编织一段前后连贯的故事,是一项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工程,意在修复一个破碎社会的道德脊梁;2. 阵亡英雄、受害者与施害者叙事;3. 日本战争历史教育具有的只关注自身的本质;4. 国家背叛催生对同服从国家权威有关的爱国主义的警惕和怀疑;5. 东方与西方的认可需求和耻辱负担有所差别;6. 新的秩序需要具有创新性的让步和妥协来打破历史积怨的僵局;7. 当战争成为记忆以后,记忆也成为了战争。

  ●02#RC44# 行文略啰嗦,关于不同记忆与身份构成的英雄叙事、受害者叙事以及施害者叙事有翔实的列举,包含了纪实访谈、文学、漫画、教科书等;最后与德国战后的官方忏悔政策与民间叙事的对比,指出了日本在西方框架下身份构建的矛盾与阻碍,也因此导致战败记忆的无法统一。3.8分。

  ●按需。

  ●在战后分裂的历史记忆、无法统一的内部情感和道德冲突、处于“知道与不知道”的暧昧地带,“新一代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都比前一代更低”。作者:“在这种社会秩序中,他们的自我实现变成了创造自己的模糊区,一种介于是否、黑白之间的道德模糊区,以此来对应从父母那里继承的社会问题。”

  ●战后日本文化记忆的框架性研究,面广,稍显简略。

  ●每天下班回家做饭吃完饭之后翻翻 没几天就翻完了 其实有这种书被翻译过来看 比别的弱智书好多了 现在能看的书是越来越少了 哎

  ●很棒的记忆研究,理论足够丰富,跟我想的一样,有大量与德国的一个对比,资料非常翔实,从口述史、教科书到漫画(比如哆啦A梦)。推荐大家读一读。

  ●不完整的,选择性的叙事方式导致不可调和的分歧将会继续阻碍漫长的战败的终结。

  《漫长的战败》读后感(一):一些错误……

  38“悲动欲绝”-“悲恸欲绝” P52 P193注释55 “家庭相册”前文都写作“家庭相簿” P92《为什么日本要开战?》-《日本为何通向战争之路》;《调查报道:日本军队和鸦片》-《调查报道:日军与鸦片》 P96“幸运的生还下来”-“幸运地生还下来” P118 “相应的”-“相应地” P123“其他两种则将描述了一场……”可删去“将” P158 应为“不会发现任何1950年也就‘是’自卫队……” P196注释25“敦促他不要再60周年纪念日时”-“不要在60周年纪念日” P199注释93 《日本初次登场》-《日本登场》;注99NHK节目名称没有原文(前面的注释都是原文) P205 注释108只有罗马音,没有日文原文

  《漫长的战败》读后感(二):一个国家如何面对失败

  看完这本《漫长的战败》接着看《日本之镜》,日本人对“义理”的执着和对暴力的极度崇拜是他们发起二次大战的原因;而“忍”文化也是天皇为何能在投降的第一刻向麦克阿瑟卸下自己的“神圣”。他们的矛盾是激烈的,不仅在普通人身上还是在政客之中,三种战败后的理念,阵亡英雄叙事也好、受害者叙事也好抑或施害者叙事都是在日本多数人在面对战败时最直接的反应,也同样是几代人在自我和社会立场下选择的文化记忆。这些记忆不会随着时间消散,反而会在孩童时期的教育和大众文化中得到充分的渗透。

  战败国的文化记忆不会立刻停止,正如书中所言,“为战败方编织一段前后连贯的故事,是一项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工程,意在修复一个破碎社会的道德脊梁。而这项岌岌可危的工程,正是日本战败文化的核心所在,是对做一个日本人意味着什么的痛苦探究。日本的战争记忆不仅被深深嵌入日常文化中,还比西方媒体所描绘的“失忆”这种单一,夸张的形象更为多样”。

  《漫长的战败》读后感(三):漫长的战败与和解

  

竟超出短评字数限制,索性发成书评(我就是长难句大师)。单纯总结内容,没有、也想不出来书本之外的思考。

对于我这种对相关问题一知半解的读者,这本书信息量充足,对历史/记忆构建的引用和分析尤其有意思。虽然部分归纳性理论/话语有所重复,但也加深了读者印象。之前我便对日本对于二战战败的复杂情结有所意识,而这本书系统地整理了那些情结的成因、成分和呈现。

作者从受害者、施害者、战争英雄三种视角解读了日本对于“战败”的认识和集体历史记忆的构建,论述了家族相簿、政治宣传、大众传媒和儿童教育等方面如何将战败记忆转化为传递于代际之间的文化创伤。多维度叙事的共存是需要人们认清的现实,却也为形成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统一叙事制造了重重困难。

尽管一向希望获得更广泛、权威的国际(西方)认可,但为了避免动摇更基础的国内信心和认同,即避免重新从头审视自身、直面过错乃至邪恶,民族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与和解主义者们只好相聚于以“和平”为名的规范性框架之内,达成一种浅显的共识,以得到短暂的解脱。

不过,日本仍然需要平缓国内和国际的矛盾。然而,在试图定义“战争”、构建记忆、规范道德界限之时,长久以来的自我坚持、不断涌现的外部冲突以及越来越多的灰色地带使得进一步的和解举步维艰。“新的国际世界秩序需要具有创新性的让步和妥协来打破历史积怨的僵局”,只是并非所有人/国度都拥有面对相对真实的勇气和魄力。

  《漫长的战败》读后感(四):究竟反省是何物?

  

1.作者所謂日本的”戰敗”是建構在二戰的大前提上,問題是日本是從二戰才開始侵略加害別國嗎?那琉球、台澎、朝鮮、中國東北是不是都不算數,都可被選擇性的忽略了呢?作者不知道設立這樣的前提就已把日人的缺點赤裸裸的呈現出來了嗎?

2.“戰敗”才有所謂的反省,那如果沒戰敗呢?是不是不就用反省了?作者大量篇幅都在講述日人在戰爭處於劣勢後才對戰爭的殘忍做出反省,怎麼沒看到在侵略初期(明治維新後)到1931年這幾十年日人的探討與反省?勝利時的略奪怎麼不來個算總帳的轉型正義?果然勝利與否是“反省”的唯一標準,戰爭的殘忍只能排在遠遠的後面,拿來自欺欺人裝可憐罷了,試問這的反省算反省嗎?

3.日本一直還未完全跳出封建制度的餘溫,所有的團結都是團結在下級對上級的愚忠下,不斷上綱反映出的就是全國上下對軍部、天皇、國家甚至民族的包庇,如果日本全盤認錯,會將日本這個國家與民族打入萬劫不復的地獄,於是只能用冷漠、忽視、謊言、偷換觀念來面對,結果就只是自陷於一個再也跳不出的迴圈,不斷的用更多的謊言來掩蓋一個不願認錯的事實,也許在面對本國自己人的你爭我奪歷史中可以用這招來規避責任,但一放到國際上就只能將自己永遠釘在恥辱柱上了,日本明治維新前大多武士都學過漢學,真懷疑四書五經都唸去哪了…

4.自卑引起的自大永遠是假自大,日本民族有不少優點,可惜的是一直沒辦法真正做到大是大非,有人說這是島國心態下的狹隘、有人說這是生在強鄰旁的必然、有人說這是文化揠苗助長下的缺漏,也許日本在過去習慣依靠吸收唐、明、英美的優點來解決自身的不足與落後,於是現在又下意識的要靠德國對二戰的反省來當成自己的標竿,但不知何時日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文化這種玩意不是別國能強迫或強加的,只有日本自己突破才能越過這道關卡,不論鄰國如何敵視、強大、進步,都不應該影響其結果,這才是日本人真正要思考的…

  《漫长的战败》读后感(五):第二章的梳理

  

本章脉络

概念:主要包括了后记忆等几个基本概念,本章主要围绕这个概念展开。

战时一代人:老兵 → 战时一代人:平民 → 战后一代人 → 家族(战后二代人) → 社会。本章先是讲述了几个基本概念,然后从战争一代二代三代人对于“战争记忆”的理解以致形成一份独特的家族记忆。其中战争一代又分为参与战争的老兵与没有参与战争的平民。最后从家庭这个微观视角转向宏观的社会。从远及近,从小到大。

概念

1.“后记忆”postmemory,这是玛丽安·赫什提出来的概念,也就是说战后一代人没有经历过事件,但是却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其影响,对文化创伤和战争记忆形成一种想象式的理解,这种后记忆是一种经过修饰加工的解释性重构。

2.家庭相簿:人们为家庭成员构建正面形象以防止负面的家庭历史被暴露。

3.双层的沉默墙(丹·巴昂):不愿讲和不愿听的分歧双方。

战时一代人:老兵

老兵们一开始是不愿意向其他人提起战争的,战争中的艰苦经历,在战争中誓死效忠天皇与人的求生欲望之间的抗衡,不得不抛弃或杀死自己的同伴,对战俘的非人道对待,不得不接收上级的错误军事的指令。这种经历是难以被描述的,它夹杂了许多的情感,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将自己过往的痛苦再度呈现出来。 年岁渐长,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老兵愿意去宣泄自己的感情,行使自己的幸存者使命。他们开始愿意去谈论战争,一来是追悼死者,二来是借此抚平创伤,三来是缓解自身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他们的叙事上必然会有所偏颇,部分隐瞒自己的恶行。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他们的自我认同中充满了徒劳、无助、无能和绝望感,以及对日本军队战略人员和执行人员的不信任。这种感情延续到战后的生活,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也有着矛盾的情绪。 在大约21世纪初期,老兵们的自我保护立场渐渐让位于谈论罪责感的欲望,许多关于战争的真实记忆开始涌现。

战时一代人:平民

对于战时一代的人讲述战争记忆时,他们常常会将故事的焦点集中在个人的痛苦上,比如说渲染了许多穷困潦倒,天怒人怨,九死一生的经历,并且以一种无助的受害者视角去叙述,这是因为在个人层面上的悲伤回忆更能勾起人们的类似经历,触动个人的情绪;同时这种无助感也可以帮助他们去确保社交关系的平稳运行,利用情绪来消除一些棘手的冲突。 女性没有直接参与到战争中,她们描述的是大后方的经历、濒临死亡经历所造成的创伤。女性的感性视角使得她们的描述中更多关注家庭的破碎记忆,她们没有表露过任何战争的悔恨感,并且认为自己也是战争中的受害者。

战后一代人

对于战后一代而言,一方面他们渴望知道历史的真相,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祖辈所参与的战争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他们在维护自己亲人,历史真相与个人忠诚之间的矛盾是战后一代战争遗产中的核心问题。 但是由于日本长久以来的父权体系制度,对长辈的质疑与怀疑被视为违逆的,所以日本战后一代的记忆多数是后记忆,而不是发展处自己的“新记忆资料”。他们的记忆从自己祖辈流传下来,这也就成为了家族的一份共同的历史——这份历史是祖辈建构出来的。他们构建家庭相簿,往往将父亲认作是一个好父亲,没有参与到战争的施暴行为,或者是一个在战争中的受害者。有一些子女们则是以沉默的方式,将避而不谈的家庭秘密转变为热爱和平的决心。不过也有一些子女表达了对自己的父亲的不满。对于战场上退役下来的老兵,他们会死守自己的英雄化形象,并试图在家庭中重塑这种权力地位,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施害者,而认为自己是骁勇善战的士兵。并且将自己的专制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后代身上。

家族

战争记忆在前两代人的共同叙述下形成了家庭的遗产,是一种解释性重构,粉饰和忽视那些丑陋的,不能被美化的方面。很少后代会质疑其真实性和具体细节的准确性。战后几代人的后记忆已经不是对历史事实的正确描述,而是一种对家庭团结的肯定和对遗产的道德承诺。家族内部流传下来的记忆,对公共知识分子、艺术家、政治家、官员等人在社会上所宣扬的想法和思想感情要更深刻。

社会

战败的创伤弥散在社会中,形成了各代人的禁忌、成见和痛苦,形成了几代人共有的文化和认知框架。战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无效感或者是无助感,对于战争时的无能为力的心态弥散在社会上,这种无效感部分构成了战后一代人的狭隘、非政治的视野。战后国家利用人民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热爱,将战争和好战非法化,这同时也剥夺了人们在必要时反抗国家的合法化手段。 日本被北野武描述为缺乏生气,战后一代的人成长与一个权威与规范的社会中,他们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经历,所以他们应对社会问题的眼光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过来的,缺乏批判精神,冲突思考能力,也畏于挑战权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