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认知觉醒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认知觉醒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09 16:00: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认知觉醒经典读后感有感

  《认知觉醒》是一本由周岭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认知觉醒》读后感(一):《认知觉醒》:苦于勤奋,不见成效?考研真的不是努力这么简单

  最近,关于“努力能不能被核心竞争力?”的讨论在网络中广受关注,频频登上热搜榜。 在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你认为自己优点是什么?”或者“你认为自己同他人相比,过人之处在哪里?” 听到的回答十有八九会提到说“我很努力。” 诚然,“勤能补拙”这一良训不无道理自己天赋不够时,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奋去弥补。但是,当所有人都在努力时,“努力”是否能够被看成是我们社会上的核竞争力呢? 我认为,努力只是一个加分项,但不能作为主要的竞争力。在学习工作中,有些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努力这么简单。

  就拿珊来说。张珊是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当初我们都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她的话,“勤奋努力”当之无愧。每天五点多起床,晚上十点半回宿舍,熄灯后还点灯夜读。中午在教室休息,连吃饭都要拿着书背诵单词。一副学霸样子,当初的我们都认为,这么努力刻苦,她如果考不上,其他人就更没有可能了。 但当考研结果出来后,我们所有人表示难以置信是的,张珊落榜了。不甘心的她又开启了二战模式,但是接连两次都以失败告终。整个人陷入深深绝望焦虑之中。 为什么如此勤奋刻苦,苦苦坚持,却不见成效,频频以失败告终? 周岭编著的《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原动力》这本书中,作者解释了努力但却不成功原因,并针对如何提升学习力提出关键性建议

  一、为什么努力过后仍然失败? 1. 学习任务难度不当,学习痛苦 有人说:“距离我们太远的事物,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放在学习中也就是说,当你在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时,要选择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 但是张珊作为考研人的代表,恰恰是犯了学习计划难度不当的错误。五点起床,晚上点灯夜读,吃饭的时候也要读书,这样高强度的学习,短时间内还是可以坚持下来,但是考研是一场长达300多天的持久战,每天如此训练,即使表面完成了,但是完成度以及完成的效率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在和张珊的对话中也了解到,她每天其实大部分学习的时候都很痛苦,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即使人还在凳子上坐着,眼睛也在盯着书本,但是思绪早已跑到了其他地方。 每天之所以能够坚持“努力”,都是靠意志力麻痹自己,使自己在形式上完成了任务,陷入沉醉式的自嗨模式,以获得短暂的心理安慰,但实际上学习效果并不如意,学习效率并不高。 学习任务难度不当,学习过程中痛苦难耐,急于求成,假装“努力”,这是努力过后仍然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

  2. 孤立学习,分散知识 张珊在复习的过程中,经常会说,考研的知识点太多了,今天学完这些,明天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当我问到说,是否会停下脚步去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时,她说,这么多知识,时间这么紧张,能输入到头脑中就不错了,没有时间整理。 不可否认,考研备考时需要复习的知识是且多且杂的。但是如果只管一个劲儿的输入孤立的知识,这些知识就像断线的珍珠一样,散落在头脑中,难以管理。 比如,当你整理衣物的时候,如果只是一股脑地将其堆放在衣柜中,下次寻找的时候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如果将其折叠整齐,并且按照上衣、裤子、内衣、裙子等类别来进行整理时,下次就能迅速精准地找到它们。 类比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只管一味的输入,不加整理分类,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只会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甚至出力不讨好的效果。这是努力却不见成效的又一原因。

  二、提高学习力,告别“伪”努力 1. 匹配:游走在舒适圈边缘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动学习区域主要分为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在舒适区的任务简单,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因此,在舒适区进行学习往往会因为无聊而走神。 困难区则是与舒适区相对的区域,在这一区域里面,学习的任务难度较大,人们一般也很难达到,因此,呆在困难区容易使人因为畏惧而逃避。 介于舒适区和困难区这两者之间的是拉伸区,也就是“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内,我们既能感受到成就感,也能体会到挑战的快感,因而,学习效果最好,进步也最快。 就拿跑步来说,如果我们将每天跑步的时长定为2分钟,这一任务超级容易实现,因此,在这一区域内,不仅体会不到跑步的乐趣,也感受不到跑步的成就;如果将目标时长定为1个小时,则会有些困难,最后需要完全依靠自制力,而且也会使人感到痛苦难耐。所以在“困难区”内显然也不利于目标的实现。但是如果将跑步时长定为20分钟,对于一般人来说,既能体会到跑步的了乐趣,同时也不会因为身体疲惫而感觉痛苦。所以说,在“舒适区边缘”更利于任务的高效完成。 综上可知,最佳的学习区域在于“舒适区边缘”,这也就是说,我们在确定学习任务时既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最佳通道。 比如,当我们在计划时间阶段时,可以以半小时为单位。它相对于几分钟来说不是太多,相对于一小时来说又不是太长,长短适中,既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也不至于使自己感觉到痛苦难受。半小时时间一到,就立马停止,到旁边休息,简单放松五分钟。 接着再开始第二阶段的学习。如此反复,既不需要靠意志力苦苦坚持,也不用担心学习效果,同时很容易坚持成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 关联:学习的重要环节 “关联”是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如果说孤立的知识是沙粒,那么关联的过程就是将这些沙粒聚沙成塔的过程,从而形成稳定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比如,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只单纯地从前翻到后面,内容就像没有看过一样。但是如果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再去读这本书时,将新旧知识加以整理关联,那么这些被自己关联过的观点和知识很难被忘记,自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赵周提出了读书的三个步骤: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 ·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概括来说就是“知道信息点——关联信息点——行动和改变”。对自己习得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加工处理,将其与旧知识、实际生活加以关联,如此便能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学得新知,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省学习时间,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联知识,避免孤立,这是提高学习力,避免“伪”努力的重要环节。

  三、 写在最后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想要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在《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这本书中,介绍了有关成长的20个成长关键词,能够帮助你彻底走出焦虑和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和清爽的情绪。 正如书中序言中所写的,“阅读本书,你将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看清自己,了解认知世界里的基础设施……从此豁然开朗,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从而开启真正的自我改变原动力。” 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助力法宝,有关成长的困惑可以在书中找到解答。

  《认知觉醒》读后感(二):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赶上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大的跨越发展期,科技进步,物资丰富,万物互联。我们的寿命变得更长,智商变得更高,财富变得更多,而且这些可以通过基因或基金传递给下一代。但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无法直接传递,那就是心智。

所谓心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部都是从零开始的,所有习性、习惯、模式也要从人性的初始状态开始发展,你、我、我们的父辈和孩子都是如此,没有人能够直接跨越这一阶段。而不少人的初始状态是混沌的,他们天然追求简单、轻松、舒适、确定,这种天性支配着他们,成为他们喜怒哀乐的生理起点,然而身陷其中的大多数人对此知之甚少。

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我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同时“醒着”和“睡着”,这二者显然是矛盾的,但在指出这个逻辑错误之前,你不妨先随我一起看看我们的人生轨迹,或许你会同意我这个说法。

如果不出意外,大多数人都会沿着“求学—工作—婚恋”的路线成长,随着生活的惯性一直往前走。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将来能有多差,认定美好的生活会自然到来。不谙世事的我们认为:即使暂时说不清具体该怎么做,但有份十足的信心就够了,毕竟年轻无敌嘛!

然而现实并不总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这份十足的信心陪伴多年之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特别,而是在不断地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开始随波逐流:该玩手机玩手机、该打游戏打游戏;没有多少压力,也没有多少动力;觉得反正日子还过得去,希望也还在心里,偶尔挣扎呐喊一声,而后继续做着短视的选择,沉溺于眼前的安逸。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浑然不知:不知道事物的构成、框架,不知道努力的路径、方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人迷迷糊糊地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绝尘而去。一时间,他们焦虑急躁又如梦初醒:“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但即使含泪拷问,也似乎错过了最佳时机,毕竟人生是个单行道,无法从头再来。最后他们不得不敲碎那颗高傲的心,在无奈和叹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一小部分人幸运些,在合适的年纪“睁开了眼睛”。他们跳出了成长的陷阱,开始刻意提升自己,为未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他们慢慢甩开了大队伍,走在了同龄人的前列,然而很快遇到了瓶颈:想勤奋,却总是敌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费了。他们仿佛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

这就是“醒着的睡着的人”的画像,事实上也是我曾经的画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就像一个没有睡醒的人,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无选择。那时的我,虽然对本职工作非常投入,但业余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有空就找朋友们聚会,时常喝到烂醉;经常熬夜,从不主动看书、运动;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看搞笑视频、读八卦新闻、玩手机游戏;实在没事可做,就裹起被子睡大觉……下意识中,我觉得这种无忧的生活会继续下去。

直到有一天,因为意外,身边两位与我关系极好的朋友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变。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这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现有的一切被“剥夺”,我还有什么、会什么,又曾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什么?这些问题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几乎什么都不会!从那时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油然而生,我强烈地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让脑子变清晰,不再稀里糊涂;我要掌握更多技能,不再遇事无计可施;我要主动创造成就,不再被动承受现状……

2017年,我36岁,在一个被很多人认为已经老大不小的年纪,我毅然开始探索。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我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及其他学科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清楚了部分规律和真相,知道了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从混沌到警醒,从迷茫到清晰,我慢慢解开了“愿望觉醒”和“方法觉醒”的秘密,知道了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如何变苦涩的毅力支撑为科学的认知驱动。当我把这些思考和方法论分享到网上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他们惊讶于我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蜕变,并主动给我发来反馈,说我的文章深入浅出,令他们醍醐灌顶,从而产生力量、看到希望,同时,他们也不断抛来成长的困惑,希望我能帮助解答。从这些提问中,我看到无数渴望成长的人,于是决定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

2018 年5 月的最后一天,我在个人公众号“清脑”上开通了问答专栏,从此多了一个成长咨询师的身份。虽然是业余的,但我也因此有了大量接触“困惑样本”的机会(本书的很多案例正来自这些真实的提问)。在解决了林林总总的成长困惑之后,我发现自己探索出的方法论竟然可以解决绝大多数人的困惑与烦恼。无论在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等基本概念的解读上,还是在自控力、专注力、行动力、学习力、情绪力等具体能力的使用策略(包括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运动等必备习惯的养成)上,都有相对独到的原理呈现和具体可行的方法提供。这些积累勾勒出了本书的基本样貌。

但当你真正看清这本书的样貌时,你会发现实践和改变才是这本书的核心,所以,更多的时候你需要把它当成一本工具书,时常回顾、思考和实践,直到自己发生真正的变化,而不是一读了之、过过“脑瘾”。当然,你可能对书中的某个主题感兴趣,拿到书后便直接跳到相关章节,这样做未尝不可,但若是时间充裕,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从头开始阅读,因为一些基础概念会像插塑积木一样慢慢呈现具体形态,前文的一些背景信息可能会对理解后文产生影响。

我相信这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成长的人阅读,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年龄、扮演什么角色,它都能对你有所启发。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极度焦虑的人,暂时缺少人生目标、过得浑浑噩噩的人,想变好但只知道靠毅力苦苦支撑的人,想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人,想了解底层成长规律、主动创造成就的人……如果你位列其中,这本书肯定能让你豁然开朗,并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另外,我也特别希望年轻人,尤其是那些还未踏入社会的同学能看到这本书,因为你们正处在起步阶段,若能借此书觉醒,便可避免走很多人生弯路,让自己比同龄人领先一步甚至多步,这相当于直接减少了生命消耗啊!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就算你今年60岁,他们仍可以对你说:“孩子,别着急,你至少还有20年可以随时重来……”

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你若放弃了成长,五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那么下一个翻书的动作就权当是我们的握手礼吧:“很高兴认识你,我是周岭,让我们共同踏上觉醒之旅吧!”

  《认知觉醒》读后感(三):想自律太难?洞悉人性的内在规律,真正开启改变自我的原动力

  

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不再像我们的祖祖辈辈那样,总是接受命运的安排,浑浑噩噩地过一生,还美其名曰那是“命运”,认为逆天改命终会遭到反噬。但一个人都没有为自己的一生努力过、抗争过、克服过,就接受命运的安排,那和这世上没有生命的物体又有什么区别? 如落叶,只有离开了树枝,才会被风带着走,被雨蹂躏,而在它们有生命的时候,总是会用自己弱小的生命与外界的风雨对抗,尽量活出自己的风采。风来了,欢快地摇曳,雨来了,拼命的享受,一片叶子都能用自己的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何况我们? 当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现实太丰满,事实却很骨感。为什么成功只属于别人?幸福只存在于过往?因此,许多人越努力越焦虑,越焦虑越怀疑。怀疑自己怀疑世界,以为一切都只是世界针对自己的一个恶作剧。 其实不是。所有成功与幸福的人,都曾经历过你现在经历的迷惘与怀疑,只不过他们突破了这张看不见的网,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迎来了他们想要的人生。 想要突破成长的限制,我们必须经过认知的跃迁,从以“我”为中心的努力,认识到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突破自我的设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就是说,从我们起心动念改变自己时,我们就必然会碰到以“我”为中心到以世界为本真的思维跃迁。只有我们突破了自我,打破了宇宙给我们设置的第一个结界,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进世界,把自己放入世界之中,以一个更客观的视角看见这个真实的世界,包括这个世界中的我们自己。 从以为我是上帝,世界都得服务于我,到认识到我的力量极其微弱,世界并不听命于我,而是处处为难我,让我碰壁,再到与这个世界和解,了解到自己只是这个世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必须遵循世界的规则和自己个体作为人的一般规律,这就是从无知的狂妄到痛苦的设限,再到顿悟的觉醒。 然而,很多人从第一个阶段来到第二个阶段,都很难从痛苦的深渊里顿悟,认识到自己只是宇宙中的一员,并非宇宙的主宰。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能自己顿悟这个道理的人却非常少,而对需要靠外在的提醒和揭示才能明白的大多数人来说,《认知觉醒》这本书再适合不过。

这本书从现代科学出发,用脑科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对我们认识的局限与掌控,但也提出了靠理智征服原始欲望的自动模式也是可能的,只要接受了自己的无能,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也是可以在无能的边缘慢慢扩展,让自己所掌控的边界越来越大,最终成功在这个无法掌控的世界掌控自己,让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得到成倍的增长。 这本书的作者周岭是一位心智探索者,他的前半生也是被命运推着走,得过且过的过日子,但自从他的两位朋友遭到生活的变故,变得一无所有,陷入生活的谷底,他开始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他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一个人在一成不变的麻木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前提,周岭从自己清水煮青蛙的状态出发,慢慢提升认知,天天反思,摸索出了一套能彻底摆脱焦虑和迷茫,每天能确定而又活力满满活着的生活方式,更有幸的是他在这本书中分享了如何拥有清醒认知、清楚目标、清晰路径、清爽情绪的方法。 一、从科学、客观的角度认识自己 我们在不够了解自己的时候,意识和情感都是模糊的,总感觉自己要这么做,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明知如何对自己更好,却选择了安逸和舒适,不愿意做出改变,只是根据自动模式继续忍受不堪的生活,所以我们一边埋怨又一边安于现状,矛盾的自我就这样形成一个恶性的怪圈,怎么也走不出。 提升认知,首先要从了解大脑的构造开始,因为我们的行为、动作、情感、意识都是靠大脑主宰的。 要想了解大脑,不得不从人类的进化史说起。生命的最初形式是以单细胞生物存在于海洋之中,约3.6亿年前,它开始向陆地进军,渐渐形成了适应陆地生活的爬行动物,这时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本能脑是所有动物的共性,它们为了生存,会对外界做出自动反应,,在紧急情况下,人来不及思考身体就做出了反应,这就是本能脑在控制着人身,它比思维迅捷数百万倍。 到了大约2亿年前,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哺乳动物开始登场,它们不仅能让体温保持恒定,还进化出了情绪。情绪让动物们趋利避害,以以逸待劳的方式更好的保持生存的必要,这就是“情绪脑”。 而直到250万年前,人类从哺乳动物中脱离了出来,哺乳动物的大脑进化出“新皮层”。这个新皮层掌管着我们的思维,也就是“理智脑”。

理智脑是我们独有的。孩子出生时,本能脑与生俱来,所以生下来就懂得寻找奶头,向妈妈的怀抱靠近,情绪脑要等到青春期早期才趋于完善,而理智脑则要等到人成年,才基本发育成熟。所以,虽然理智脑高级,但它在人的控制力方面还非常弱小,只有等到成年了,才可以完全掌控自己。但由于本能脑和情绪脑过于强大,成年后如果我们没有刻意去知觉,基本上也是由本能脑和情绪脑做主的。 因此,有时候我们想做某事是一回事,我们做某事又是另一回事。因为想的时候,代表我们在思考,是理智脑在起作用,而我们去做的时候,本能脑和情绪脑尽快的劫持了我们,使我们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听命于了它们。 那如何使我们时刻保持理智,尽量少的被本能和情绪干扰,真正主动去做想做的事呢? 理智与本能和情绪强行抗衡肯定不行,这样会导致人格分裂,最后把自己撕裂而精神失常。 既然它们三个是一个整体,就不能让它们决裂,硬生生地把它们拉到对方的对立面,而是要让它们相互沟通,让它们决定谁先谁后,谁有理谁先做主。 二、如何让行为惩服于理智、本能和情绪协助于理智呢? 在很多紧急情况之下,也许理智来不及反应,本能做出的反应就能最大可能的保全我们自己,但自从有了理智的出现,道德占据了上风,并不是所有保全自己的本能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本能强调的是保全自我,自私自利,只顾眼前利益,格局太小,而理智强调的是保全整个人类,及至一切生命,它着重于长远利益,格局超大。所以,这就造成了矛盾:我们是愿意保全自我,受尽情感的煎熬、良心的谴责,还是愿意牺牲小我或眼前利益成就大爱和自由? 1、每日三省吾身 心里有了这种矛盾,才会有思考,有了这种思考,才会有觉察,有了这种觉察,我们才有可能探索改变,因此每日三省吾身变得尤为重要。

每日三省吾身重在觉察,自己是在根据本能做自己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在做自己心里想的真正愿意去做的事。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做的过程中,是否跟着感觉走,偏离了目标和初衷? 时时刻刻反省自身,观照自己的内心和行动,使自己能迅速地把自己从错误的道路和岔道口拉回。但人人不喜欢监督和管束,尊长和老师的约束都会令他们反感,何况是他们自己呢?所以他们时不时会为自己开个后门:今天起不来,再睡会儿吧,反正这件事明天也可以做。 久而久之,你可能会陷入时而亢奋时而疲软的恶性循环之中。人生最可悲的不是一个人糊涂,而是一个人明明清醒着,却因为无法战胜自己,而不得不装糊涂,而我们大多数人,正是在这半梦半醒之间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痛苦的人。 时时反思,觉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什么无形的力量拉着走,是我们能主宰自己的前提。 2、在舒适区边缘拉伸自己 想努力,没动力,想精进,不知方法,也许是我们许多年轻人的通病,这,导致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焦虑。 有了愿望,才有了焦虑,有了焦虑,才希望改变,但付出了努力,想要的改变迟迟不来,人就会陷入痛苦的深渊。如何让我们在不那么痛苦的情况下,就能渐渐接近自己的愿望,如何让我们在不那么崩溃的情况下,就能更轻松地快速精进自己? 作者提出在舒适边缘区拉伸自己。

明确来讲,人人都想呆在自己熟悉的区域之内,虽然这个区域不一定舒适,但由于我们对这个区域之外的一切无知,就算外面是好的,我们也会排斥,所以,我们暂且把这个熟悉的区域叫做“舒适区”。 而作为一个人,我们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愿望,这些愿望在我们心中非常美好,但感觉它总是离我们非常遥远,是很难实现或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把这个区域叫做“困难区”。 所有人都明白,我们一旦愿望实现,到达困难区,我们的人生就完美了,但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个梦。 我们和梦到底隔着多远的距离呢?其实只要我们敢想,它就有可能实现,我们与它之间的距离只隔着一步:行动。 但一个习惯于把自己关在笼子里的人,只习惯于看到远方的美景,却总是忘了打开门,去用脚走出一条到达美景的路。 我们,渴望进步,早就打开了笼子的门,但却害怕于距离的遥远,不敢迈步。其实,路在脚下,你看到的和你真正要走过的距离并不一定相等,因为距离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当你的脚在笼子里的时候,你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但当你踏出脚步的时候,你来到了一个新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时空会受你的感召而改变。而这段处在“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的区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拉伸区”,视你的表现而变化其大小远近。 在舒适区边缘慢慢向拉伸区扩张,每一个进步都是微小而可能的,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既不会觉得太困难,又非常有成就感,它会加快成长的速度,增强我们的信心,使舒适区与困难区的距离不断缩短。 一条路,只要你走过,你就会觉得越来越短,如果你从未涉足,虽然抬脚就能到达,你也会觉得它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永远不得到达。就像我们,以前从武汉到广州,坐火车至少要两天两夜,而现在,平卧也就10小时,高铁只要2小时。

关键的一步,是要我们能走出去,从舒适区一步一步地走向困难区,走得多了,熟悉了,我们就可以用跑或者飞的姿势。 所以,在努力的时候,不要选一个太高的起点,必须对自己进行实际的评估,一步一步扩大自己的舒适区,而不是急着一下子从舒适区跳到困难区。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起点,可以通过不断测试找到那个点,如果你定的目标太容易了,那就是还没到拉伸区,如果你定的目标太困难了,那就离开舒适区边缘太远了,适时调整,永远找准那个点,你就会进步得又快,又不会失去信心。 3、触动点才会内化为你自己的 世上的知识千千万,你要全部学到那几乎不可能,如果你理智认为是好的,感觉却对它是无感的,你偏要去学,也可能你非常努力却收效甚微。我们用理智去学习、做某事,一定是要你内心对它是喜欢的,对它是有感觉的,否则,努力只是机械运动,没有任何效果。 本能、情绪和理智是相对的,但它们也是统一的,在理智想要做某事时,我们可以用直觉和情感触发某个有感的点,而利用本能和情绪更好的辅佐理智,让它更快更好的去做某事。 我们看一本书、读一篇文章,谁也没有办法做到尽懂,但此中只要有一句话、一个点能引起你的情感共鸣,它就会在你的心里投下一个巨大的涟漪,然后这句话或这个点会引发你的情绪和思考,如果你把这些写下来,可能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如果你继续深挖,可能就会写出一本书,而且不是鹦鹉学舌的重复,而是一本带有你个人鲜明特色与智慧的好书。 看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种人,也许在你心湖里留下的就这么几句话、就这么几片风景或就这么几个人,经历是你身上的积累脸上的沧桑,而留下的这点点的存在才是你最后的精气神。

《认知觉醒》,不过就是一条环形跑道,一圈一圈地跑,你剩下来的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精,但在你没跑完一圈时,每一段都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和一段欣喜的迭代升迁。如果你还在痛苦得不能自拔,迷茫得不知如何前行,最好还是继续上路,跑完你该经历的。你承受了你该承受的,经历了你该经历的,那个觉醒自会来到,因为你总在寻找。 你的所得将配得上你所有的付出,《认知觉醒》,会让你体验到蓦然回首的惊喜。

  《认知觉醒》读后感(四):《认知觉醒》:成功无需拼意志力,最顶级的成长其实是“凭感觉”

  

万事万物不断变化,信息可以传送,基因可以延续,但是只有一样东西无法直接传递,那就是一个人的心智。

心智是什么?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做出的一系列的判断和选择。

作者周岭是一个自媒体人,也是作家,她在这本书中提到了自己的故事还有多年总结的学习方法。

印象很深的是,她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醒着的睡着的人”。

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无选择,大多人沿着求学-工作-婚恋的路线不断前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

这也是作者曾经的生活状态。

但是在36岁的时候,朋友身上发生的意外让她突然觉醒。如果意外发生,我们留给世界的还能有什么?于是她想要改变自己,开始发奋读书、学习写作,在探索的路上寻找自己的生命价值。

这本书其实讲了认知力、自控力、情绪力、学习力等干货知识,初读时我最感兴趣的则是她提到了人的顶级成长其实是“凭感觉”。

生活中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做理性的人,要理智的对待事情,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更多的是凭感觉,凭我们的感性思维做决定。

是不是我们可以顺从这种模糊的感性能够找到适合我们发展的路径呢?作者就提到了三种方法,可以让我们通过感知系统向上生长。

01 “凭感觉”学习法

我们一直以为人生在世,比拼的是脑力思维,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身体里是有一个更高级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感性的系统。

我们的潜意识是没有思维的,就只关心眼前的一些事物,我们会喜欢轻松、即刻、简单的一些东西,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

感性的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能够敏锐的感觉到一些不易被察觉的信息。

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通过理性思维进行分析,你就通过感性的察觉意识到了,这就是凭感觉背后的潜意识发出的消息。

《好好学习》这本书的作者成甲,他在《史上最简单的不读书法》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凭感觉学习法。也就是先用感性能力帮助我们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背后强调捕捉潜意识发出的信号进行感知。

“凭感觉”之所以是比较高级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它能够让我们去感知到很多真的适合我们自己的东西,让我们找到学习的拉伸区。

拉伸区,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我们,也是见效最快的区域,很容易在我们身体内部产生心流。

很多人可能就会问,这种感性的能力虚无缥缈,我们应该如何去捕捉它?作者在书中提到4个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a."最”字法

我们要经常关注最能够触动我们的东西,比如说能够让你眼前一亮的,或者是你脑海中突然乍现的,或者是最让你痛苦的,捕捉到后去深入的挖掘。

b."总”字法

我们脑袋中总跳出来的一些观念、信息或者是很多记忆。当我们有意识的去审视他们,我们就会找到很多情绪的源头,变得更加平和。

c.无意识的第一反应

无意识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在走进一间房间,或者是做某件事情,以及在工作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瞬间的反应、念头,我们可以及时察觉然后记录。

d.梦境

梦境其实就是潜意识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就是你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显现,所以我们应该多去记录梦境中曾发生的一些事情,甚至可以帮助我们解答现实中一些问题。

02 触动学习法

平时学习过程中,你是不是总会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还做了一个又一个思维导图?看完并做了很多的笔记才会觉得自己这本书可以放心的放下,拿起另一本书。

但是我想问问,那些东西真的全掌握了吗?其实,我们的认知系统和书中作者的认知系统并不是完全匹配的,如果全盘接受书中的知识,学习效果是有限的,而且还会浪费时间。

我们只需要去索取,掌握书中离自己需求最近的那些知识就可以,那些知识也才会被我们吸收接纳。通过最触动自己的点进行总结反思,然后再去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这就是作者说到的“触动学习法”。

但是有触动还不足够,用不了,其实和没触动是一样的。

当一个新知识靠近我们,触动到我们,并不意味着彼此产生了联系,需要去进行链接,才能更好地掌握吸收,化为己有。这里分享2个技巧。

a.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新的知识,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的知识作出反应

这个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你要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较难的知识解释出来,这样的话,你原有的知识和现在新的知识才会建立一种连接。

b.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就是伪触动

我们在学习读书写作或者是跟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冒出一个想法,你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可能只有微弱的线索,你也要重视。

和你产生过触动的想法,你要想办法去主动关联或者是强化他们,慢慢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提取出来。

与此同时,要在生活中经常练习和使用这些知识,毕竟实践才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当我们在践行时,就会有很多知识细节出现在你的视野中,慢慢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

03 舒适区边缘学习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学习效率低或者是没有动力亦或是不够专注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刻意地关注自己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或者是调整学习的快慢节奏。

距离太近,没有心劲儿;距离我们太远,我们无法去把握,也没有办法产生心流。所以找到适合我们的拉伸区很重要,拉伸区就在舒适区的边缘。

我们不需要完全跳出舒适区,游走在舒适区边缘就是最佳学习区域。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与我们相匹配的知识、方法与技能。

这个区域有成就有挑战,也是能够让我们获得快速进步的地方。

其实不仅是学习,比如健身运动、阅读都是如此,我们需要去梳理出自己的拉伸区:“也会做但是特别容易错或者是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做到的”。

找到之后,将目标清晰化,也就是消除模糊的界限。拆解目标,提炼目标,强化关注点,关注点越细,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越集中。

就像周岭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学习从来不是一味的努力,也不需要打鸡血或者是拼意志力,我们只需要站在舒适区的边缘,一点一点的往外走,和时间做朋友。”

慢慢地在和时间向前奔跑的过程中发生蜕变。

最后

这本书的名字中提到“觉醒”,你觉得觉醒是什么呢?

每天有事情做?每天很努力?其实,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也有认知的力量,更能和时间做朋友。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认知能力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成长的本质就是让我们的大脑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清晰,看到自己成长的可能。

我所写的内容只是书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现在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缺少目标、过得浑浑噩噩,想要改变,建议看看这本书,可能收获你人生的转折点。

  《认知觉醒》读后感(五):《认知觉醒》“明明知道,但是却做不到”?理智脑不够强大惹的祸

  

导语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呢?

明知道多读书有好处,好不容易有业余时间,但却转身沉迷于手机游戏或搞笑视频 。明知道多做体育锻炼对自己有好处,但每天早上却赖着不起床;每天晚上有空闲就抱着手机不放,或者坚持两天就放弃了。明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必须多看别人的优秀文章,于是花大量的时间寻找优秀干货文章,点击收藏,但收藏了之后就再也不会点开了。在新的一年、新的一个月,你都会做出非常完美的计划,但没过几天,那些计划对于你来说就“不存在”了…明知道要想快速升职加薪,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必须利用下班时间多充电,可一到下班时间,你的心就情不自禁的飞到了美食、逛街、热播剧、电脑游戏中去了。

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劣习,相信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踩过的坑。也许这些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因为缺少耐心这个品质。但其实真的是因为缺乏耐心吗?其实不是的。作者周岭在《认知觉醒》一书中提到:我们经常做事没耐心半途而废,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意志力,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恒心,而是因为我们的理智脑不够强大。

《认知觉醒》这本书将通过对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的分析,让我们看清自己,然后通过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等方面来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

一、“明明知道,但是却做不到”的原因

而《认知觉醒》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告诉我们:人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理智脑虽然高级,但它对大脑控制的能力是很弱的,我们生活中部分大部分决策都是有本能脑和情绪脑做出来的。而理智脑很少有主见,干活是本人脑和情绪脑的事。

书中提到: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比如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就选择战斗或者逃跑,饥饿的时候就捕食。

其次,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我们之所以会有喜怒哀乐,就是因为情绪脑在作用。

最后,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主管的是人类的认知,让我们了解了语言艺术、科技等知识文明。

正是因为在决策时,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弱,所以我们做的决定都是由本能脑和情绪脑采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的态度来决定,导致了我们经常出现:“明明知道,但是却做不到”“明明特别想要,但是却不愿意行动”的现象。那么出现这个现象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二、如何让理智脑变强大?

前面提到理智脑管理着我们人类的认知,但理智脑天生太过薄弱,因此我们没有办法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内自己行为、动作和语言的掌控以及压制。我们要想理智脑变强大,必须摆脱“目光短浅、追求即时满足、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认知,然后运用各种策略“逼”自己开开心心地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

1.确立具体化的目标

我们要让理智脑变强大的第一步就是:先确立具体化的目标,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根据目标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

举个例子,你是一名文员,虽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月月拿底薪,你想找一份副业,首先你需要通过综合分析你自己的专业背景以及个人优势,你觉得自己对写作感兴趣。那么你就应该给自己把目标具体化。什么意思呢?写作变现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投稿、运营自媒体账号、出书等等,比自己更愿意或者更擅长在哪个渠道变现。

其次,你给自己多长的时间实现变现这个目标?1年2年,1个月2个月还是半年?

接着,你要怎么开始写作副业?是通过读书,然后写书评?还是通过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写影视剧评论?还是写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所学、所看、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或者感悟呢?亦或者是写日记,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通过运用各种理论模型去分析,写成干货文呢...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始写作副业前要考虑清楚的。当然,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你需要对自己进行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全面了解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擅长什么、有哪些不足需要及时改进与增强的。

最后,你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天学习多少内容,输出多少字?比如,刚开始,我每天看10页职场干货类的书籍,然后对这10页书里的内容进行复盘总结、要点提炼、内容感想。或者看到这10页书的内容,你想起了职场哪些熟悉的温馨或者扎心场景,这些场景的发生刚好与书中提到的理论契合,然后把你所想到的所有东西都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整理,形成文章。

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每天学习多少内容”的“学习”需要以输出为目的。也就是说:你想提升自己的某方面技能,就针对性的学习某方面的知识。《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曾经说过:以终为始。也就是说,我们要以最终目的为起点开始行动。比如,我想写职场干货文,那么我每天学习的内容就应该是看职场干货类的书籍或者优秀文章。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完成某一个目标,那么就应该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围绕着这个目标,把目标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拆分成小目标,小到到每天学习多少知识,然后再把实现目标过程中涉及到的步骤具体化,最后有针对性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计划的学习。

2.边学习,边尽量输出“高质量”作品,并展示给能力不及你的人

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输出。因为如果你没有输出,只是默默的执行任务,大家并没有看到你的努力,你也接收不到大家的反馈。而由于长时间没有接收到外外界的正向反馈,我们会逐渐先做某件事情视为内心抗拒但却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这就跟小时候父母花大量的金钱,送我们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样。父母花了大量血汗钱,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往往却是不理想的。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让我们对学习这件事情产生了厌倦的心理。

在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中,作者引用了刘传学琴的经历。刘传虽然不懂得音乐的各种韵律,但却能弹奏出很好听的曲子。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的道。如果我们想持之以恒的坚持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那么我们也不必深究其原理,而是应该先去做。然后边学习边输出,让外界给予我们一些正向的反馈,我们就有动力继续下去。其次,通过边学习、边分析、边完善过程的不足。最后,总结过程的所有优势与不足,不断改变自己的认知,才能把事情做好。

还是拿写作来当例子,很多人还没开始写作,就想着:写作好难呀,既要结构完整、又要逻辑清晰,还要内容有可读性、有新知...其实我个人认为刚开始学写作,我们真的不必在意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内容是否有可能性,而是应该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写什么,先把自己内心所想的写出来,然后通过边学习、边写作。接着,在写作的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完善文章的结构,循序渐进,逐渐把文章从毫无条理、毫无逻辑,变得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当然,这里的输出并不是指我们随便的“水”输出。比如说,你在学习写作,你的输出并不是指你每天想到什么写什么,随便的记流水账,而是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你自己最大能力范围内把作品做到“高质量”。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的内容没有任何价值,别人又凭什么给你点赞给你真相反馈呢?

其次,我们很多人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并没有想着输出,而是选择一味的输入。比如,有的人进了职场之后感觉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于是拼命的学习写作、英语口语等各种技能等。虽然不停的学习,但是仍然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输出什么。如果没有输出,就不会接收到外界的反馈。没有反馈,大家也看不到你正在做什么,那么长时间执行下来,无论多有趣的事儿,最后也会变得非常的烦躁无味。

当然,为了取得正向反馈,我们在输出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分享。如果你默默的写,尽管你有输出了,但是别人没有看到,仍然没能给你反馈。其次,为了得到更多正向的反馈,我们展示的时候,尽量把你输出的内容展示给能力不及你的人。试想如果你把你的作品展示给能力比你强的人,那么在他们看来你这个就是次品。而相反地,如果展示给能力比你弱的人,那么在他们看来,你比他们厉害,他们就会在赞扬你,你得到了正向的反馈就会更加有动力。

3.冷静客观对待打击

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无论是多大的大咖,他写出来的内容仍然有人会持批判的态度。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客观冷静的对待。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方不认同你的看法,有可能是因为嫉妒你。因为他自己不如你,所以他批判你,希望你在看到他的贬低后,放弃你正在做这件事情。如果你放弃了,那么在批判者的角度看,批判者就少了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不是吗?

譬如,你学写作,你文章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评论下方99%的留言都是负面的,你会选择把这篇文章删除吗?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应付批判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实力狠狠地打别人的脸。这个时候你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拿出一些更好的作品,或者更“犀利”的观点来指指砸他们的脸,有理有据,让他们无话可说。

另外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所有的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成长的启示。我们所受到的任何挫折都只能说明了我们生活哪里出问题了,而生活出问题了就证明我们的方向也许是有失偏颇的,只要我们调整方向,客观冷静的对待打击与批判,未来不是会更好吗?

写在最后

所以综上所述,要想让理智脑变强大,我们可以这样做:1.确立具体化的目标;2.边学习,边尽量输出“高质量”作品,并展示给能力不及你的人;3.冷静客观对待打击。

在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中,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但是却做不到”“明明知道,如果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了,事情会变得更好,但是却不愿意坚持下去”,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耐心,而是因为我们的理智脑不够强大。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改变自己,让理智脑变强大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决定命运,所以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从而做出更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选择,才能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清晰。

  《认知觉醒》读后感(六):每天都装作很努力但是却毫无收获,拒绝变废,你得有清晰的行动力

  

成年人每天要处理的任务太多了,我们每天都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什么是该完成的,应该去努力而不是虚度光阴。

可是事与愿违,我们大多数都是拥抱理性而投入感性的怀抱,同时也拥抱了惰性。浪费时间感觉很愧疚,但是又恨自己自制力不够,陷入了黑格尔的“恶无限”。

周岭在《认知觉醒》里提到: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我们的天性是懒惰的,因此,想要与天性对抗毫无意义。

认知觉醒暂无评分周岭 / 2020 / 人民邮电出版社

他用多年的行动探索了自己的猜想:真正的行动力并不完全来源于自制力。

正如樊登创始人曾说过的:如果你感觉不开心的时候,请你相信我,一定是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

因此,想要让自己每天都有收获,我们就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方法,以来改变每天恶性循环般丧丧的自己。

01 为什么自制力并不代表行动力强?原来是我们的认知不够清晰

1.注意力的使用必须要遵循“增强回路”

增强回路指的是: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又增强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循环增强,就是“增强回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我们每天都会收到一份纯净的注意力。

也就是说,不管昨天经历什么事情,做了什么,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我们的精力都会重启。

在每一天的早上,选择第一件事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我们这一天的注意力方向。如果我们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机,那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被手机上的各种信息吸引住。

这个回路就会不断地增强,注意力呈无限分散状态,脑袋里整整一天都出现各种有趣的信息,为了让脑袋满足这个欲望,我们就会不停地去找更加有趣的信息来填补。

反之,如果我们在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是工作、学习等有正反馈的动作,使得行动回路增强,就会进入高效和充沛的状态。

世间万事万物都会遵循这个原则,让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还是负向,只会取决于我们最初的选择。

因此,把精力放在刀刃上,每天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使得行动力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这才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2.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重构

为什么游戏会让人上瘾欲罢不能?

原因在于游戏给了我们更清晰明确的任务、更满意的实操工作。

游戏的通关方式不但目标设定明确,而且每一项任务的难度系数适中,这种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奖励,而奖励也会让我们得到满足感,因此,我们才会沉浸于游戏通关中。

书中提出:一切只知道大概,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

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学习任务跟游戏相比,如果我们没有为任务设立清晰的目标,那我们就没办法找到重要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拥有清晰力,把目标细化、具体化,因为行动力是需要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就拿写作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今天需要写作”

,需要写作是一个大动作且不清晰。当我们把写作分解成几个小任务。

比如:

写微头条500字一篇;

梳理书评大纲一篇;

完成某某文章一篇……

把概念清清楚楚的写下来,拆分成某一项小任务后,就会很轻松就能逐一完成。

3.元认知越清晰,行动力越坚定

为什么我们总是陷入怠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呢?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的大脑处在于模糊的状态。

如果想要每天都能动力满满,就得意识到这一点: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大卫·迪绍夫说过:元认知是我们所拥有的、能够改变反馈回路的最强大的内部力量。

每当我们对思维过程和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反思时,其实都在使用元认知。元认知越清晰的人,在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都能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思考与思路进行反思、校正、修订。

对于他们来说,更注重于做的层面,因此,他们的行动力越强,回馈也会越大。

然而,好多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只会停留在想的层面上。

这就说明了作者为什么一直在强调用笔记本来记录所有的行为,比如阅读的时候记录下来当时的所感所悟,联合实际情况,多去思考过去为什么会失败,现在该如何改变,未来会有什么期待。

跟以前对比,也方便以后回来复盘,检验自己的变化和收获,也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清晰的路线?

02 困扰我们一直陷入恶性循环的原因:担心付出没有回报

1.凡事必须在看到明确的结果才行动

不可置否的是,我们都会陷入这样一种困境里:

书架上一大堆积了灰的书,好多都还没撕开塑封纸,仅仅是看到别人推荐就迫不及待买了回来;

看到朋友圈推荐各种各样的课程,于是自己也跟着屁颠屁颠购买,听了几节课后就放弃了。

我们也想自律打卡,更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学习博主,殊不知,我们一开始就怀着想要变好的愿望,到处折腾,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反而增添了焦虑。

作者也曾有过这样的障碍:因为看不到结果,便放弃了行动。

2.短时间内看不到自己的变化就开始怀疑方法的错误

我们的大脑一直遵循的“奖励机制”,比如学习一门新课程,当我们因为学习而收获到成果的时候,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觉收到了奖励,鼓励我们继续努力。

一旦大脑中的“奖励机制”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正反馈,就会怀疑该课程并不是最优的,就会调转方向寻找新的课程。

事实上,课程和方法大同小异,有人能够收获,而有的人一点收获都没有,正是因为他们的“奖励机制”严重受损。

导致“奖励机制”受损的原因在于我们主动做成一件事之前,看到这个世界是二维、扁平的,最后就会没有结果。

但是当我们做成一件事之后,我们就能够从侧视的角度,看到三维的、立体的世界。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别。

03 如何做才能跳出恶性循环:启动行动力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微小改变,开启幸福生活之门。

知道了困扰我们行动力障碍源于认知不够清晰,想要打破这个障碍,作者给了建议:让自己行动起来,将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做出不同的判断。

1.行动起来,将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说过:实践出真知。如果不付诸实践,愿望永远只是愿望,因此我们必须去做。

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将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李笑来曾分享过如何提升元认知的三个方法:

①通过冥想,练习注意力,使元认知能力逐渐提升。

柏拉图曾把我们脑海里的思绪比喻为飞来飞去的鸟儿,为了让鸟儿安定下来,我们需要一段漫无目的的平静时光。

每天10分钟冥想,通过有意识的觉察自己的想法,让自己专注下来。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让我们更专注的学习和工作。

②培养让你主动的全神贯注的兴趣,使元认知能力彻底放松。

这里和心流差不多,当我们进入心流后,就会全神贯注、投入忘我,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事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工作、学习,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典型的心流活动。

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给出了我们检验进入心流的元素:

(1)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2)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3)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4)这项任务有即时的反馈;(5)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6)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7)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8)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又可能带来像几小时那样丰富的体验。

这些元素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继而带来回报,从而扩展成极大的能量,让我们继续投入当中。

③通过反思,锻炼元认知能力的同时有效调控情绪。

李栩然说过:要敢于打破过去已有的思维方法,要经常反思自己过去为什么会那样想问题。

因此,每周小复盘,每月大复盘,检验自己有没有成长,遇见问题及时纠正。

2.持续行动起来,直到突破阈值

顶级的战略专家曾鸣老师曾经说过的,企业首先要完成的是从0到0.1的突破。在达到0.1这个生存阈值之前,随时都会面临着翻船的风险。

用在我们的行动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努力程度在这个阈值之前,行动就会收效见微。

如何突破阈值,这里有三个方法可以参考:

①初始速度要快

一旦我们认定自己选择的赛道是对的,加速度就要够快,正如田径赛跑一样。

如果中途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速、加速,再加速,直到突围为止。

②前期死磕,后期要及时调整方法

比如零基础写作的新人,前期就得花时间和精力去死磕基础方法,把方法吃透后,就得及时调整方法,

让新内容在每次学习中只占15%,剩下的85%用来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③持续行动下去

以天为单位要求自己行动,一旦保持行动节奏,我们就非常容易持续下去。

我们过去做得好的事情,基本都是开始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进入到一个阈值阶段,就会越来越快增速。

我们要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吃着苦头,熬着困难,每一个优秀的人都经历过一段苦行僧似的练习岁月。

比如青年作家李尚龙,在读军校的时候,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教室里练习英语,后来才成为新东方的英语名师,最后转型成为作家和导演。

3.保持思考,用行动力反复验证他人的理论

作者在书中提到: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那就相信他们说的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动的方向是正确的。

同时也要记住,在实践过程中,保持独立的思考,在行动中反复去验证他们的理论,不对的就得及时改正,一直到自己真正做到为止。

后记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思维的差距,还有行动力的差距,行动力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同,最终的结果,更是大相径庭。

努力背后都是多跑一圈步,多忍耐一下坏情绪,是多坚持不要放弃 。

忍别人不能忍的,做别人做不到的,即使前期拥堵无比,后期能够坚持的人并不多,这就是二八法则的扎心理论。

时间不会说谎,你得到的一切,取决于你付出的一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