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1000字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是一本由路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1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安就那样生活下了去么~?
●好多年没有再看了
●相当长。。。
●不知道是冲着矛盾文学奖还是因为曾经有人告诉我,这本书非常励志才去耐着性子看了厚厚的三本
●高中第一次看,后来还和《活着》一起送给别人。从心底对孙少平、少安的幸福而喜悦,对贺秀莲的癌症和晓霞的死而不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命运的无法琢磨,从此在心底埋下,对幸福快乐时光的恐惧。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生活苦难的人啊,却有大地一样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好像是这些平凡的人与生俱来的。几代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爱情,生活,苦难,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也许是想表达伟大神圣的爱情,也许想表达对大地之子的热爱。或许就像修道者,将自己放入这个《平凡的世界》,体味人生百态,最终悟得大道,看淡凡尘,得道成仙。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二):深刻描写人性的书才是好书
我们都是平平凡凡的人,活在平平凡凡的世界里,我们身上发生的事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了,不管是苦难还是幸福。
我相信,此书如若用屏幕表达则很糟糕,因为屏幕根本无法展示人真实的、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此书恰恰就是这方面的巨著之一。
高三时读的,晚上12点下自习后在宿舍被窝里打手电看的。本来觉得少安是主角,后来越来越喜欢少平。恰好书开篇时少平是高中生,我很能体会到他的思想,而十余年间,他思想渐渐进步成熟,似乎也给我自己指点了方向。少平很幸运,有思想上相伴的恋人,在引导他,陪伴他。我曾听奶奶说过以前的事,再结合书中的农村生活的记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贫瘠和农民的奋斗。里面的语言似乎已有些过时,但对于我来说却温暖的很,有些方言,有些称谓,无时无刻不彰显着路遥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深情的召唤。
也许是我读书太少,很久没有读到这么深厚的作品了.浸渍在这万余行朴实而热情的文字里,我读着,思考着;思考着,读着;直到读完,思考还在继续.这部书简直是一个时代真实的缩影.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
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每每在心中念到这几句诗,就看到少平少安们在他们闯出的天地里奋斗不息的样子,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荒谬的年代换得生存,在改革的新环境下换得生活,和更好的生活。他们拥有默然宽厚的亲情,强烈美好的爱情,坦然真挚的友情;他们又失去完整的容颜甚至心爱的她!生活啊!我们何尝不发出一声声感慨。
然而《平凡的世界》不是用来唤起生活的慨叹的,她是生活的缩影,缩到读者可以看清生活、看懂生活,至少她是可以为我的生活增加亮色和指引的。我由衷喜爱这部作品,由衷喜爱路遥。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五):几多欢喜几多愁!
我去感叹生活的美好
我去质疑生活的态度
我去怀疑生活的真实
却从来没有去生活
生活是个什么样子?是早上懒几分钟的床接着快步小跑挤罐头一样摇摆的公交?是晒不着太阳整天面对电脑在网络穿梭?亦或是朋友间聊天的闲散时间?是给父母的一个问候?是没有占到便宜之后的白眼?是很多种不明形状的想法?
生活好复杂啊,我却从来以为自己掌握了命运,殊不知命运早就归咎了宿命。我好像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活,我开始惶恐,开始希冀。
以前我看完书,觉得蒙头蒙脑的写下感情就是一种记录,但是我发现对书的作者不去了解,不去发现写作的背景,是很容易误解书的立意的。我虽不愿意揣度作者的用意,但想理优秀的文笔更加近一步,文字是还原真实的一种途径,那我就应该去发现真实。
平凡的世界是我接触到的关于路遥的第一本作品,路遥写过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名气。读完这本书,我虽没有和作者产生过多的共鸣,但这本书的内容却影响了我很多很多,我不知道这样的影响是否持续,但我想持续的去阅读好的作品,那么影响也会是持续的。至少当下,我身受鼓舞。
从孙少平降落在这个家庭开始,我想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又因为他自己的机缘,获得去认识外面社会的机会,读书,给他认识了新世界的机会。从一个只能吃丙菜的高中生到一个煤矿工人,孙少平的奋斗给了我很多的鼓舞,让我重新去认识自己的位置,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前几日因为微薄被同事发现之后,心中惶恐那些过于私密的语言被公布出来,投入书中找精神慰藉,恰巧看到孙少平离开村庄来到县城背石头打工。对于一个受过教育又当过老师的人来说,我想去做一份小工这样的工作,是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不愿意接受的。我很佩服孙少平面对现实,肯与面对自己的态度。不浮躁,不虚无。他一直都是这样一个踏实的孙少平。活在当下,安心生活,很重要
近期很多事情繁杂涌来,我发现这样感情的去抒写书评不是一篇好的书评,还有很多困惑没有解开。就像孙家和金家的日子一样,还得慢慢过,但生活总会越来越好,活着不就是为了死么?过好每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