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到大地尽头》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到大地尽头》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22 01:36: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到大地尽头》经典读后感有感

  《到大地尽头》是一本由[以色列] 大卫·格罗斯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大地尽头》精选点评:

  ●到大地尽头

  ●小说已死?

  ●翻译的很好 真诚 真实 虔诚

  ●整篇作品都是奥拉、伊兰和阿夫拉姆的回忆,关于他们三人青春、战争和孩子成长的记忆。他们的两个孩子亚当和奥弗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父亲,三个人纠缠了半世的缘,阿夫拉姆被俘前在无线电里的自白是全书的高潮点,在以色列这样的国家可能安全感是谁也无法带给谁的,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人肉炸弹的威胁无处不在。每个人的归宿都是到大地尽头,那也是生命开始的地方。这样开放式的结局源于作家亲身经历了丧子之痛后,掩卷之后觉得人类的生命之光泯灭之际一切不过归于尘埃。

  ●每个新生的婴儿都是以色列国防军的新成员。(终于补完了第一本作业)

  ●后面的对话还算精彩,但整体故事和冲突都很松散,没有什么力量。

  ●不是太好读,但又极其精彩,最后简直让人泪如雨下。

  ●人不像人 鬼不像鬼

  ●精致又宏大 亲密和隔阂 遥远的和眼前的战争 一边逃避一边拥抱回忆。伊兰在无线电中听到阿夫拉姆困于包围的那段喃喃自语我几乎是屏住呼吸读完 画面感强到令人不忍。悲伤在后记达到顶点。

  《到大地尽头》读后感(一):失去之人的感觉方式

  她感到,当时他并未所作犹豫,就决定放弃他们的旅行。更大的背叛,以及令人不可容忍的陌生,体现在他竟然如此投入地充当奔赴战场的士兵,如此尽忠职守,如此鲁莽、快乐、饥渴地期待着战争,从而把一种角色强加到她身上:面带皱纹、头发斑白,但仍然满怀骄傲,容光焕发(士兵的母亲,这是一种可怜的身份象征),闪烁着愚蠢无知的魅力,同时又活像个傻瓜,面对士兵们赴死的姿势。 ——《到大地尽头》 大卫·格罗斯曼的这本小说,还是我去以色列旅游时,和当地一个小伙子聊起阅读时他推荐给我的,但老实说,整个阅读过程一直到它三分之二的部分时都称不得享受,因为太琐碎了,太~琐~碎~,通篇一直是一位母亲在细数两个儿子的成长过程,细节得跟PM2.5一样,加上回忆中的故事性又不是特别强,所以一度让人没耐心。 但读到后三分之一的时候,那些琐碎忽然有了意义,这正是以色列动荡的建国发展历史过程中最大的违和感:安全感的缺失。什么样的人才会把理所当然的家常看作是值得记录的,必然是失去之人,因为前路渺茫,生死未卜,过去的时间更弥足珍贵,这是幸存者之心才会有的感觉方式。 虽然比起《爱与黑暗的故事》,《到大地尽头》感觉格局是小了些,然而它更大的意义恰恰是提出了时代的矛盾所在——在1948年建国前后,犹太复国主义的确是一种值得拥护的国家理想,然而到了2000年呢,2010年呢,甚至是更远的将来,这个国家的人民什么时候能被允许拥有个人意愿而不是以为国捐躯为最高理想。作者并不仅是写一个母亲如何以叙述儿子的日常来保护儿子的存在,更是督促人们站在更为人文关怀的角度去面对犹太人的种种遭遇,去面对那尖锐的道德悖论——当生存的要求呼唤救助的手开始杀戮,我们又如何作为人去继续生存。

  《到大地尽头》读后感(二):愿世界和平

  刚翻起这本书的时候,前期有点难啃。

  作者z天马行空的写法往往让初读者跟不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直至读下去会有一种恍然大悟而且会不断的往下看下去的冲动,所以难怪大卫.格罗斯曼被称为以色列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前段时间刚看完《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知乎一小时系列的书籍,犹太这个动荡的民族,才会觉得和平难能可贵,此次的疫情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对于普通的国民的重要性,毕竟国泰才能民安。

  回到《到大地的尽头》这本书,名字取得很宏观,被名字吸引,边看边想,哪里才是大地的尽头,作者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告诉我们大地的尽头在哪里?大地的尽头是怎么样的?然后作者通过奥拉告诉我们,到这个国家终结的地方去,我就知道了,大地的尽头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一个动荡的国家,哪里都是尽头。

  小说通过奥拉、伊兰、啊夫拉姆、奥弗以及亚当之间的关系,慢慢铺叙开来,奥拉和阿夫拉姆的徒步将所有故事线串起来。阿夫拉姆曾经身为战俘遭受过非人的折磨,伊兰曾经阴差阳错的听到的阿夫拉姆被俘虏dz之后的一些zq情况等等,是本部小说最高潮的地方,大卫.格罗斯曼对于细节的描写往往扣人心弦,会让人整颗心蹦起来的以为自己深陷其中。

  看小说的时候觉得奥拉是一个神经质的更年期女性,有时候会没有办法去理解她的行为,看到最后的时候又会有恍然大悟的想法,这就是作者的写作功力,一个有血有泪的身在战乱国家女性的形象,一个曾经的情人被俘虏后被换回国的心理过程,一个儿子也要踏上老公或者情人的道路去参军,也有可能被俘虏,有可能战死的命运,这是一个母亲的歇斯底里,一个母亲的没有办法,所以她选择逃亡,只要没有接到不好的消息,那么就会有好消息,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只要不打开盒子永远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

  奥拉跟阿夫拉姆的远足,是对阿夫拉姆的拯救,同样也是对她自身的拯救。

  愿世界和平。

  《到大地尽头》读后感(三):逃避的 守护的

  一次为了逃避的远游,其实是为了回忆。奥拉拖着阿夫拉姆踏上漫游,一边自己逃避可能会收到的儿子的讣闻,一边强迫阿夫拉姆直面他逃避的事实——不肯相认的儿子的点点滴滴。回忆在漫游中被一一召唤至眼前,三个人的爱情,三个人的友情,孩童的成长,以及其中包含的所有狂热、纠结、愉悦、悲伤。在战争和动荡时局的背景下,所有人的生活被命运轻而易举地抛掷,连亲密的人之间都能因为政治而导致关系的溃败,每个人都有理由责怪而每个人都无理由责怪,因为所有人都付出过沉重代价。阿夫拉姆的人生终止于被俘的那刻,而侥幸如伊兰和奥拉,亦有不安和阴影如影随行,最终也只能分道而行。

  整本书的层次非常丰富。一开篇如梦呓般的场景叙述三人的初识,好像他们被遗忘在世俗之外,纯真无垢。随即到现在,和出租车司机的短暂相处的紧张局面,想着生活在以色列的人或者就是如此日复一日地对峙着。叙述徐徐展开,深入他们的回忆就像揭开一层层迷,他们如何从亲密无间而疏远至此,而战争又是如何主宰三角恋情和亲人关系。奥拉的回忆中对亚当和奥弗的兄弟相处写得相当生动,一种奇妙的儿童相处模式,天真的直接的无私的,关于人性中最本能的善意和接纳理解。

  我觉得这本书真正的动人心魄之处在突然插入的那段伊兰的回忆,他只身去寻找阿夫拉姆而被困于离阿夫拉姆只有1公里多外的堡垒中,然后通过无线电听到阿夫拉姆在另一端的喃喃自语——他并不知道伊兰在彼端——阿夫拉姆发出求救,依然是激动狂乱的语调,谵妄而喋喋不休,从企盼到绝望,最终被俘而彻底消音。有那么段时间,阿夫拉姆平静地叙述起和伊兰还有奥拉的往事,遥远而宁静的,无线电那段的伊兰回应阿夫拉姆以为投入虚空的每一个问句,他们真的好近却相隔无法逾越的最后距离。再无以后。我几乎是屏息静气地读完这个篇章,他们经历的时刻连旁观者都不忍。

  书的最后旅行即将到终点,奥拉和阿夫拉姆似乎有不祥预感但亦未知儿子的命运,他们想通过对回忆的重述来完成对儿子的守护,记住他就代表保护了他。作者后记说,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自己两个儿子服兵役期,盼望这本书的写作也能完成对他们的守护。然而书未完成之时小儿子却死于前线。这样的现实回响让我落下泪来。

  《到大地尽头》读后感(四):大地没有尽头

  这几天正值2020年春节,而同时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肺炎正在全国蔓延。和好多人一样,自己也被这可怕的疫情困在家里无处可去。发自内心的讲,虽然痛恨这强势肆虐的病毒,却喜欢这种被困住的感觉。喜欢不是因为它困住了我,而是因为它同时困住了别人,得以给自己一个清静的空间。机会难得,拿起几本一直心心念念的书大快朵颐,其中一本就是大卫·格罗斯曼的《到大地尽头》。

  通读下来感触很深。本书和之前读过的其他作品不同,叙事的结构天马行空,甚至有些杂乱。在最初的某个时候,大脑总是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也不能调动起自己的共鸣。只是在当时隐约有一种感觉,抛开书本的厚度不谈,感觉这应该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读完以后,细细地琢磨和回想,蓦然发现大卫·格罗斯曼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故事的叙事是一个聚焦的过程,主人公阿夫拉姆和奥拉就是那个对焦的人。我们被他们二人所引领着,一步一步地跟随着他们的记忆,使整个故事最终慢慢聚焦并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说,这样的叙事手法需要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底。通读下来能够深深地感到作者的厚重和平静,没有华丽的辞藻,觉不出愤世嫉俗的情绪,感受不到波澜壮阔的起伏,一切都是自然、顺畅的表达,通篇都是无欲无求的娓娓道来。可是,静下来细细地回味品咂,才发现平静的表面背后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势不可挡的、犹如泰山压顶般令人窒息的力量——对平静生活的极度渴望。或许文字表面上的平静内敛,果真是那更深层次的欲哭无泪和欲诉无声......

  《到大地尽头》其实质是一部反战小说。作者采用聚焦手法,将爱情、友情、亲情贯穿于故事的始终,又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情感表达,揭示了罪恶的战争对社会、对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深切伤害。为该书写一篇书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小说的结构宏大,探讨的主题又过于沉重,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该书写一部书评无疑是夸父追日不自量力。可是,即便如此,却还是忍不住想把一些肤浅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

  反抗源于愤怒。书中的主人公奥拉、阿夫拉姆、伊兰、亚当和奥弗无一例外在内心深处都有着不可名状的压抑和愤怒。虽然他们自己有些许察觉,可终究还是浑然不觉地被困于战争的围城而不能自拔。大卫·格罗斯曼通过阿夫拉姆的现实回归这一主线,将所有人复杂的情绪逐一释放,而这种释放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呈现。作者将主人公们复杂的情绪不由分说地、劈头盖脸地摆放在读者面前,让阅读的人毫无准备地、避无可避地被迫接受下来。随着这些情绪的释放,故事中主人公的压抑和愤怒,渐渐跳出了整整齐齐的方块字,跃出纸面,被我们吸进肺腑,然后生根、发芽并野蛮生长......整个故事就是这样的过程,是不断地寻求将郁结于人物命运中的压力释放方式的过程。在故事里,女主人公奥拉作为所有人物命运的关键节点,也顺利成章成为了所有人命运的宣泄点。最终温文尔雅的女主人公被迫采用歇斯底里般疯狂的方式将无处宣泄的负担深埋于大地。在故事外,读者被强制安排在受众的位置,将故事里人物命运的一切负担也一股脑儿地抛给读者,然后一些读者一笑了之将其视若过眼烟云,而另一些读者却感同身受并主动将其背负于自己身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