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约定》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约定》读后感锦集

2020-11-14 01:39: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约定》读后感锦集

  《约定》是一本由(英)约翰·伯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定》精选点评:

  ●对美的爱和追求

  ●这般克制这般醇厚。

  ●看图说话本事真强

  ●那些未曾严明的、无法面对的东西在召唤着。引领着。共处,却永远不可提及。还有呢?它围绕着你,却并不面对你。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联想到电影【午夜巴黎】~~费里尼说:何谓艺术家?就是那些发现自己置身于物理现实和形而上现实之间的外乡人。这个我称之为外乡的中间地带,这个居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边远之处,才是艺术家正真的王国。

  ●写得真好,翻译得也好,一画一世界啊

  ●翻了几页就发现这是一本哪儿哪儿都提得出精句的书

  ●网格太密,筛选性太强了,对我来说难度太大,很痛苦的阅读体验...就是你明明知道它营养丰富,但你咽不下去。晚几年会重看的一本书,握拳。

  ●invisible Reality

  ●三星半。文学界已然无法阻止左翼入侵啦

  《约定》读后感(一):戏院的农民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个跑到戏院演了十年戏的农民。

  不过我现在要回来了,你们愿意接纳我吗

  我走了十年,有些东西不太会了,有些话生疏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比如,我现在就总还不免说出我在戏院里说的那些夹生台词

  2011-02-12 13:25

  《约定》读后感(二):活着,约定

  人们在很少的时候能看到自己,不过没有人天生是不对这个世界好奇的。这些好奇不发生在行色匆匆,如果你看到太多的人反而会分散掉感受,走马观花会很轻松。当然,踱步思索的人不属于嘈杂的人群。真正的好奇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别人的命运是一扇窗子,窗子外的风景或者旖旎或者壮阔,不一而足。营造这神奇之窗的是电影,在电影里,你会被卷入别人的生活,借由他人的点点滴滴,总能瞥见一些自己生命里的印痕。这看的时刻是平静和独处,更重要的,是新奇。

  独处是一件很困难又甜蜜的事情。新奇并不唾手可得,这跟踌躇满志无关。和约翰伯格的相遇绝对是少而又少的机缘巧合。不过,用新奇形容已经不足了。在读这本《约定》之前,我已经读过他的《观看之道》,后者的伯格是循循善诱,提醒你关于看的经历,不易觉察的经历,彼时的伯格是阅历丰富的长者,只言片语一语中的,可惜,你依旧熟视无睹,不关心图像本身,反而会被不那么重要却又很时髦的因素吸引过去,譬如图像的注释或者是在广告里自我投射的魅力,因为太年轻又太愚蠢,这愚蠢是符合这个时代的。

  而此刻的伯格呢?似乎热血腾腾,年轻气盛,在开篇的《矿工》里就展示了炙热和关切,又不乏难能可贵的克制,清晰。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迷惑。小孩子第一次走进玩具城的时候,下巴都能掉下来吧。如果让他蹲下来,每一个玩具都可以聊上一整天,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种魔力是此刻的伯格具备的。每篇文章都由一幅图像开始旅程,不过接下来,便是浩繁叠复的感受和细节涌入你的脑海,和小孩子一样,你恨不得拥有所有的玩具,却抓了这件丢了那件。伯格的视野是非同寻凡的广袤,更神奇的事他会组织,会讲故事。让你陷入感受的迷宫,所有的词语都跟体验有关。只是临到出口,他才会指着原处的地平线对你说“看,地平线。”这时,你便看到了你自己。

  《约定》是伯格更私人化的写作。光读一遍是发现不了的。好的作者很善于掩藏自己,却无时无刻不站在了自己缔造的体验周围。每一篇文章都好像是在说他人之事,却无时无刻不关于起点。这起点是什么呢?这起点便是生命力,是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熟视无睹和行尸走肉。这起点藏在了《理想宫》里对农民艺术家的描摹,是《意象巴黎》里对公墓热血不息的赞扬。

  那么,这本书便是关于生命的《约定》喽。正如伯格所希冀的“我希望,读者也会情不自禁的说:我以前来过这里……”

  《约定》读后感(三):会面

  一件事偶然发生了,然后你看到时空里无数事件向它聚集。有时你会愿意相信,它已注定。你知道,若此时的“重大”事件因另一种偶然错开,之前的一切便毫无意义。因为若它不发生,你根本什么也想不起来。在塞巴斯蒂安的故事里,若不是在电车里碰见他立即确定生命中必须碰见的那个人,他不会记得怎么会绕过这个拐弯又上了这辆电车,怎么会出现在这座城市又在这个季节外出。这类故事的残酷版本,是史铁生故事里的摔倒,若不是那块石子和正好驶过的汽车,他永远也不会去想那一天里的一次次延迟和加速,事实上“延迟”和“加速”也是因为那一刻才存在的。

  有些“会面”甜蜜到狂喜,有些“会面”残酷到瘆人,但伯格的“会面”给我们承诺:前提是,我们总愿意多想起一些,始终愿意Keeping a rendezvous。

  图画几乎是种天然的形式,让目光进入回忆。如果说,日常生活总是使人过于投入其中,那图画正好提供了借以注视的距离。但和旁观者相比,回忆者又多了一层忠实和敏感。就像本书作者伯格一样。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在一幅苏巴朗的画里,他看得见“仪式感”。这来自对“过去和未来的永久关注”,甚至是“计算”——明天不是今天的目的,而是可数的生命中的一天。小时候我们不做这件事,因为那时时间无限长,甚至一个长夜,就相当于无穷无尽、无限可能。后来一些,我们也不愿,因为这样的计算是多让人恼恨啊。不但不算,还要带着被伤害的恼怒顺便鄙视一下计算的人,不欣赏真实,要鄙视机械。但其实是,根本不想知道。幻想一个未知,里面有时间可伸可缩的神秘性,会让生命多么充满希望啊。但在仪式感的图相里,我们活在了当下,然后会发现,烧一杯水,再喝下去,也厚重的。

  每一次真实的相会,都会给生命增加一个侧面。

  一张风景明信片。起初它们平淡无奇,甚至让人厌倦,但是,“一切照片之存在,都是为了提醒我们为我们所遗忘之物。就此而言,它们和绘画正好相反。绘画保存的是画家记住的东西。可是我们每个人遗忘的东西都各不相同,因此照片的意义比绘画易于变化——根据观者为谁而定”。

  作为一个有特定兴趣的人,他自然会谈论绘画,谈论素描者的“专业秘密”:“画家搜寻那些穿越边界的消息:那些来自可见世界后方的消息。这不是因为画家都是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因为他们尽心尽力地观看。”“每一位艺术家都会发现,素描——当它是一项即时活动时——是双向的过程。素描不仅是测量并且记录,而且还是接纳。当观看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意识到同等强烈的力量,透过他正在仔细查看的现象,向他袭来。”“绘画的行为——当其语言保持开放时——是对一种我们感到来自特定现象系列背后的力量的反应。这种力量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称为可见之物的意志——即视觉应该存在?”“每一次真实的绘画行为,都是听命于这种意志的结果,因此,可见世界之绘画形式主动取得它在绘画共同体中的地位,这不仅是一种解释,而且是一种许可。。。”148

  这个关于绘画存在意义的答案,具有足够说服力,这是我们在别人和他回忆的会面里能看到的东西。

  但是还有一些,我们不能即刻理解,因为它们属于作者和另一群人,隔着的经验鸿沟过大,那是不曾到过的地方。虽然也可以跟着去,但是,似乎自己去走,比这种要付出极大代价的跟随,更加对得起生命一些。

  《约定》读后感(四):I should write in the name of ……what 之 约翰伯格(2)

  伯格在《约定》中提到,“人人皆知,尽管时钟和地球自转是规则的,我们对时间的体验却有不同的速率。人们通常把这种‘印象’斥为主观的,因为,按照十九世纪的看法,时间是客观存在、无可争辩、不偏不倚的,其中立是不受限制的。不过,也许我们不该那么快把我们的体验打发掉。即使我们认可时钟标准:时间既不减速也不加速。但是,时间仍然显得以不同的速率流逝,这是因为我们对时间流逝的体验包含两个动态的进程而不是单独一个。这是两个相反的进程:一为积聚,一为耗散。对某个时刻的体验越深,这一体验的积聚也就越密。这就是这一时刻会逗留得更久的原因。此时,时间流(time-flow)的耗散得到了抑制。生存的duree不是个长度的问题,而是一个深度和密度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一刻时间的存在不是一维的,而是二维的,三维的,四维的,生命并不是一条直线地延续下去,而是作为一个多边立体状的东西无限延长。

  这一刻进入感官里的东西,它可能是一幅画,一句话,一个背影,一段旋律,一种气味……它可以是任何东西,都可以让这一刻像滴进清水中的墨汁一样,一点变成散开的丝丝缕缕。

  早上在鸟叫中醒来,掀开窗帘的一角,外面阳光早已把层层绿叶染成了金色,风吹过,树叶发出只有秋天才有的爽朗的沙沙声,绿叶不再像绿叶,反而像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楼下几个大爷在下象棋,阳光透过树叶零碎地洒在他们身上,竟像一幅有声有色的画一样让人不免有些感动。这是第几个窗子,第几个窗外的景象,好像已经过了好几年,但我仍然能记起那些从窗内望出去的时刻,和窗外的景象,过去的我就和现在一样,双手环抱,望着窗外。

  第一个窗外是一个狭长的院子,周围是一间间平房,十米开外便是公用的茅厕,两个坑,中间一堵土墙隔开。没错,你低头什么都能看到。不用挑,两边一样脏。定期房东会找掏粪工来清理。院子里住的是外来打工的人,白天男人们出外谋生,剩下女人孩子在家,女人们经常大着嗓门骂孩子,要不就是用听不懂的方言聊天,总之,很大声。低头看窗台下还有一摞摞靠墙的蜂窝煤。屋子里是没有暖气的,冬天要在这什么都没有只有墙的的小屋里待着只能自己做一个炉灶,炉子接上管道,伸到屋外去,烧煤的时候还得略开点窗,要不不小心会煤气中毒。买蜂窝煤要到后面村庄的路上去,一般都是一个小卡车拉着卖,你说出你要多少,他就帮你运到住处。小屋也就十平方,床是两个门板堆在水泥“炕”上。去后面的村里的商店买了粉红色铺地板的垫子,搬来攒了一阵子的海报,铺铺贴贴一晚上,后来还去扯了些布,做成了配套的床套床单还有沙发布,布是很薄的那种。放了两个折叠桌,弄了两个垫子和台灯,就这样一间小屋就布置好了。条件很差,但没人抱怨。后来,屋顶还挂上了去迷笛得的橘黄色的Lee的风筝,又从书市搬回一箱箱书,小小十平方便满嘟嘟的了。那时候没有相机,没有给小屋照过相。只记得那时候北京南五环风沙很大,春天时站在屋里,透过窗子可以看见被风卷上天的塑料袋,天灰蒙蒙的全是沙,但小屋里很暖也很安静。

  第二个窗外是一座座楼房,一个很安静的小区,从由储物间改成的小书房的落地窗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夕阳。78平米,有厨房,两房一厅,买了洗衣机。后来还弄来了大书桌,和30块钱一个的旧真皮沙发。做了很多菜,有各式各样的方便面,有石锅拌饭,有红烧鸡翅,还有后来就再也没吃过的排骨。想来,那应该是承载着最多快乐的一个窗口。每天傍晚迎着夕阳骑单车上坡时都会想,“要回家啦”,便使劲蹬着脚踏板,然后一溜烟下坡,到楼下抬头总能看到窗口的灯光。有一个晚上不知为何总赖在我脑子里不走,其实就是很小的一件事。有两个很可爱的喝空了的易拉罐,舍不得丢,于是,在很多蚊子的夏夜,我们来到楼下,磨罐口,磨了半小时,易拉罐变成了两个笔筒。

  后来房东涨价,被迫搬走,但很幸运的找到同一小区一个更大的房子,98平米,等于全新,有很大的大厅,很舒服的装修,有浴缸,有浴霸,有一张很大的床,两房一厅,从大厅阳台的窗外望下去,可以看到成排的柳树,石头小路,人工木桥,小喷泉,还有年轻的妈妈带着她们的小孩在下面玩。开起了淘宝小店,大老远的拖着两大袋货回来,拍照传照片写说明,忙忙碌碌。后来,后来,窗外变成了光秃秃的一片,温暖的家变成了死寂的坟墓,错误的开始和结束。

  后来的21层楼,可以听见城铁的呼啸。厨房里永远堆着没有洗的碗,洗衣机上也都是灰尘,床单很久不换。窗外,晚上是一片灯火,闪闪烁烁。在黑暗中看满城灯火的感觉,是孤独。

  我决定不想了,看看钟,时针停在一切开始时后的一刻钟。一刻钟时间好像和一个四年半一样长。窗外仍然和刚刚一样被阳光铺满。我喜欢这个窗口,因为有鸟叫,我也喜欢看楼下的大爷老太走来走去。墙边还长着紫色和紫红的牵牛花,在楼下抬头仔细点看,你还可以看到石榴和丝瓜。而且,早上,阳光总会洒进窗口,毫不吝啬的耀眼和温暖。

  我挂上我的背心裙和大袍子,蹬了双布鞋,拿上袋子去买菜。

  一路上,我又想到书里说,“无论在何种形式中,过去和未来都被理解为当下。通过爱的能量,想象力捕获了瞬时的‘延续’,而这瞬时的‘延续’,却令时间之外的全体现实化了。这现实化是人类经验所固有的,有时强烈,有时微弱,但从不消失。若要问爱情是否有一个客观的存在,这就等于提出了一个多少有些机械的问题,因为这种提问方式没有意识到,引起我们感觉的,也可以是从我们四周关涉我们的事物,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环绕我们的事物。”

  所以,过去作为现时的一部分存在,并不是像坐标轴一样只朝一个方向不可反复的延伸。它们应该是交叉甚至像一股拧绳一样指着未来,只是过去那一条绳少了实实在在的载体。但它们都具有不可撤销性,即存在过的将永远存在。这两股绳决定的便是未来的方向。

  那之前说的关于生命作为一个多边立体状的东西无限延长,这个“无限延长”又是怎么回事呢?生命不应该在某一时刻就结束了吗?它和伯格说的电影、话剧、小说又有什么关系?明天买菜时再继续想吧。

  延伸阅读:《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达罗薇夫人》伍尔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