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断层线》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断层线》读后感精选

2020-11-17 00:1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断层线》读后感精选

  《断层线》是一本由(加拿大)南茜·休斯顿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层线》精选点评:

  ●惊的是开头索尔那章……才六岁的孩子啊。翻译太流畅了,语言美到不行。

  ●爱哈~~~~那个很美的故事........

  ●美国禁书。不错的书,通过同一家族四代人四个六岁孩子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我想起潭恩美的《喜福会》,后者是四个家庭两代人的故事,同样涉及到二战的背景。后者是顺序,前者是倒叙,更觉精巧,看到后面上一代的细节,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独特的视角和结构

  ●历史 隔阂

  ●真真的好看么?孩子视角故作不成熟最讨厌了!!明明什么都懂。看完了串起来这情节确实还蛮有意思,不过这儿童视角真不知道该说好不好了

  ●不错的,有点小幽默小可爱。翻译的很好。总之会觉得小孩子无论什么年代的都差不多。很 可爱。

  ●又是战争,无所不为

  ●挺好看的。不同人的九岁所看到的世界,连起来的故事,反映那段悲伤的历史。但其实我看到更多的是,如何教育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的影响。

  ●读起来感觉怪怪的

  《断层线》读后感(一):还孩子一个美丽的童年

  非常引人入胜的小说,视角非常独特,历史的谜团逐渐被揭开。除了第一篇的索尔,剩下三个孩子都让我感动,那朴素而真挚的语言流露出的是对爱柔弱却执着的渴望。当我读到杭达时,不由得怨念为什么莎狄妈妈如此吝啬,不愿意给小杭达哪怕多一点点的爱。可是当我读到莎狄小时候的故事,却再也无法怨念她后来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好妈妈,小莎狄压抑而缺爱的童年生活让我越读越揪心。而当我读到尤安带着小克里斯蒂娜去乘旋转木马,好心的大叔让她坐了一圈又一圈时,我突然流下泪来,“好像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取悦两个孩子”,这句话我甚至不很清楚为什么,深深打动了我。战争是罪恶的,但即使是挑起战争的国家,人民也是无辜的。在那段非常时期,每个人的每句话,透着战争留下的彻骨的悲伤。读着这三个孩子的记述,我不由得叹息,杭达、莎狄、克里斯蒂娜,为什么这些善良的孩子都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断层线》读后感(二):《断层线》

  这是一部源于德国纳粹阴影的小说。战争影响并没有因为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化,反而随着更长久的沉思和反诘,固化为历史和心灵最黑暗的角落。像一颗与生俱来的痣,无论你出生或者成长于哪一个时代,历史的斑点总是如影随形。

  纳粹的文献不断被挖掘,每一次启封都令人惊愕。我们会发现,罪恶也需要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是对人性的残酷嘲笑和破坏。加拿大女作家南茜.休斯顿以她独特的讲述方式赋予了这段历史感性而生动的情景,使纳粹制造的“生命之泉”不再只是文献资料上的一行惊人数据,而是活生生的,具体到个人情感的生命记忆。这就是文学家的工作了,带着忧虑、痛苦和温柔的召唤专注于时代车轮下无法掌握的个人命运,再带着坚定执拗的表情,从语言隧道里走出来。

  小说的结构采用四个六岁儿童的视角,织就了一个家族复杂隐秘的历史图案。六岁。你是否想象过,你的父亲在六岁时是怎样的生活?你的外祖母、曾外祖母在六岁时是怎样的生活?如果他们能够讲述,他们的讲述就不再属于个人,而是历史的证词。这是一部家庭史,也是一部人性的现场记录。六岁儿童并不因为他们的年幼而被历史遗漏,反而他们的敏感、赤裸、易碎的特征,他们携带的成年人无法体会的独特而巨大的爱与痛楚,都更为强烈地折射出时间在个体心灵上烫下的烙印。

  这是完全可能的,在心理观察上,2004年的六岁孩子并不比1944年的六岁孩子更具幸福感。物质没有帮助,起作用的仍然是时代的脸色。当一个人出生,他的一生就被其所处的环境定制,时代与环境联合打造的模版将决定成就一个希特勒或是一个受难者。在这个问题上,作者宿命论的态度令人沮丧和不安。不过,她让1944年的女孩在幸存之后选择了终生歌唱,这一点令人感动。“我不是平静无波的湖水,我是一座火山,我的内心有一把熊熊燃烧的火,当我唱起歌,好像火山喷出岩浆。”这部杰出而深沉的作品,就是一座火山。

  《断层线》读后感(三):小说的赋格艺术

  书名:《断层线》

  作者:(加拿大)南茜•休斯顿

  译者:陈蓁美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很显然,南茜•休斯顿熟练地操纵着一台轻快的电脑——手工书写是体力活,费力不讨好——,电脑催生了现代小说以及它们的后续。剪切、复制、粘贴这些富有人性的科技启发了小说家们对小说结构的疯狂臆想。构思《断层线》时,南茜只能知道四个孩子的故事将一步步回溯到过去。或许在一个美妙的夜晚,因为美妙的失眠让南茜在床上翻来覆去,因为闪电般的灵光一现被她抓住了,她“看”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说结构。或许她是按照编年体顺序往下写的,写完之后再恣意地把顺序打乱,以此来达到延宕的叙事效果。

  断层线是一个地质学术语,在南茜的小说里隐喻(变形?)为一个家族的断代史。阅读的时候,读者可以不遵守小说结构,随意挑选着顺序读下去。不管是怎样的阅读顺序,第一次阅读的结束正是重构家族谱系的时候,当然是按照编年体的顺序。

  阅读《断层线》的乐趣正在于享受赋格的精妙:

  爱哈的赋格艺术:在索尔的时代,莎荻奶奶独乐于寻找外曾祖母的外曾祖母的身世。在杭达的时代,莎荻妈妈是个为了研究外祖母的身世而疯狂的女人,外祖母爱哈忙于巡回演出。在莎荻的时代,爱哈妈妈的演唱事业刚刚起步。在爱哈自己的时代,她的身世本身已经错综复杂,并且令人心痛!

  “Lebensborn”的赋格艺术:在索尔的时代,莎荻奶奶甚至跟索尔的妈妈也要灌输“Lebensborn”的罪恶。莎荻奶奶甚至要借儿子杭达去德国出差的机会去见桂荷塔。在杭达的时代,莎荻妈妈热衷于研究“Lebensborn”,不惜举家迁往以色列。在莎荻的时代,鲁特的出现让莎荻第一次打开了爱哈的身世之门。在爱哈的时代,“Lebensborn”正在发生,爱哈正是“Lebensborn”的个体化呈现。

  痣的赋格艺术:索尔的痣长在长在左太阳穴上,切除手术惹出了很多麻烦。杭达左肩上的痣(蝙蝠,阿达列夫)以莫须有的罪名让他的妈妈出了车祸。莎荻的痣是一个耻辱(实际上更是一个骗局),它长在左屁股上。爱哈的痣长在左手臂窝,爱哈靠它来唱歌(纯音演唱,鲁特/亚内克/尤安帮她把德语“连根拔起”。)

  美国的赋格艺术:索尔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索尔的妈妈是美国人。杭达生在美国,曾在以色列待过一年,后来也回到美国。莎荻是妈妈爱哈和彼得•西伯曼从加拿大带到美国的。爱哈是在美国成名并终老的。

  “Hambourger”的赋格艺术:从时序上,147页的“Hambourger”是出处,是莎荻的爱哈妈妈玩文字游戏(多语言文字之间)的乐趣。151页的“Hambourger”是可爱的爱哈妈妈耍赖(耍出赖出庸常的真实),47页的“Hambourger”是索尔的莎荻奶奶与爱哈外曾祖母的回忆(妈妈我爱你,这是我们的秘密)。

  “马戏团的胖女王”的赋格艺术:从时序上,182页的“马戏团的胖女王”似乎是战时物资紧缺的影响所致(可怜的爱哈的梦想是吃肥肉)。139页的“马戏团的胖女王” 是莎荻的外祖母怕狗胆固醇过高而不能吃肥肉,爱哈想起了儿时的梦想。59页的桂荷塔是用“马戏团的胖女王”与实际上瘦小的爱哈形成喜剧效果。

  四代人或者说四段历史的叙述者都是六七岁的孩子,就像是四世同堂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四代人分别讲起他们儿时的记忆,上面三代的记忆杂绕在一起,并呼应第四代的现时记忆。叙述者是孩子,语言上当然活泼有趣,然而南茜并没有忘记在故事外安插一个成人叙述者,来呈现当时的成人语境。事实上,所有的赋格最终都是要聚焦到爱哈身上的。

  语言的跨越,索尔时代的美式英语和德语,杭达时代的美式英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莎荻时代的加拿大英语和美式英语,爱哈时代的德语和波兰语。爱哈“通晓三种语言,能用七八种语言阅读”,南茜用法语或英语写作,独自将自己的作品译成对应的英语或法语。南茜•休斯顿又是一个纳博科夫或昆德拉或贝克特式的伟大的双语写作者?

  小说家服从(张志扬先生讲的“奴性”)语言的魔力并且用显性的方式呈述出来。南茜正是一个深谙游戏规则的魔术师——辛格的卢布林的魔术师滥用权力而死于魔术是一记响亮的耳光——,鲜有“顺序”的叙事在南茜的视野中, 因为只有读者才是真正的上帝,因为只有读者才能全知全能地重构小说的故事。作为读者的幸福在于,我们只需要一次就可以穿越断层线,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穿越的快感(这与作者设置障碍的努力所承受的痛苦正好相得益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