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方舟》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方舟》读后感精选

2020-11-17 01:2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方舟》读后感精选

  《方舟》是一本由张洁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299图书,本书定价:0.77元,页数:19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方舟》精选点评:

  ●感觉短了点,语言不够简练

  ●方舟并骛,俯仰极乐!女性要争取独立自由要承担很多身心的折磨,但这条艰难的路必须有人走,而不是懦弱地妥协成为男人的性物。后面的一些短篇小说或者散文都带有伤痕文学的忧伤、愤慨!

  ●2000年,因节目需要,我每个星期都要去一次县图书馆,换新的《读者》或其它文学杂志。我常常在几十平方米的一排排竖满高书架的屋子里,独自浏览,选书。张洁的《方舟》是我从那里借阅的第一本书。在那个布满尘埃的小图书馆,我深入了现代文学,时代于我错置一样,我好似在黑暗压迫的在泥泞中匍匐。

  ●前言如是说,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你将格外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但就现在而言, 处境已经好了很多 一切都在改变,在慢慢变好

  ●写的很好。评论里有个傻逼,让我意识到女性的悲哀有一部分来自于同性。

  ●我的图书馆,我的紫藤花

  ●方舟载人度过劫难,也承载生命最美好的部分,但是方舟的出现,是在世界的毁灭上,是漂浮在世界的尽头。再如何普度众生,也不过是浩淼水波一孤舟

  ●苦斗失败后,女性命运的改变唯有依靠再下一代的男性,“光明的尾巴”后是犹疑的悲哀。

  ●伤痕。女性比男性承受更多伤痛。同性间的关爱是男女之情的替代品,还是渴望属于自己的呵护自己的男人。最后出现了个小男人。

  《方舟》读后感(一):生存·《方舟》

  “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张洁

  其实张洁的文字并没有打动到我。她的文笔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一般。

  故事讲的是三个寡妇女性,柳泉,梁倩,荆华因为离婚的不幸,从前大学的好友又相聚在一所房子里。因为是女性尤其是离婚的单身女性,她们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付出更多的努力却仍然得不到相应的报酬。遭受上司前夫的骚扰,邻居的闲言碎语。她们像男人一样为生活和工作操劳可是得不到认可,苦苦挣扎。

  方舟,诺亚方舟,本来就有希望和拯救的意思。这也像她们一样,苦苦追寻希望,在男权社会里拼命的为自己奋斗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方舟》读后感(二):知识女性无力的现实处境

  比起无处告别、一个人的战争这些作品,这篇81年的旧文显然更关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初期的社会生存状态。

  她们从小被教育要有理想,少年时期的顺风顺水,让她们以为自己也将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殊不知,在实现理想的背后,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天性的适合。

  三个婚姻上不幸的女人相依为命,要说为何会有不幸的结局,只能说她们身为女人却不愿履行社会对他们的传统要求——相夫教子。但她们以为这种身份不能成为自己的独特标识,她们的精神追求远远超出了这种社会期待。

  这种逆流而上的行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阻碍,但是除了社会方面,天性上的东西,也是慢慢浮出水面。像柳泉这样的女性,本不适合勾心斗角的职场环境,她天性中有一种柔弱的成分,是被被强大的男人和女人蚕食的弱者,这样的女人该怎么让她从处处碰壁的环圈中解脱出来,只有靠别人的扶持,像梁倩和荆华,或者自身的蜕变,拔掉自认为美丽的羽毛,为了责任和义务去妥协,去抗争,有时候美丽的羽毛,不过是怯懦的借口。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当教育已经把平等的知识赋予女性,社会却还没有给女人平等的权利,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对这些初步觉醒的女性给予了仇视的目光,像朱桢祥和他的妻子那样的人,只能算是那个时代的少数。

  《方舟》读后感(三):你格外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一直很喜欢张洁奶奶的文字,洋溢着上个世纪知识女性的情调。

  不知道为什么她一直在大众视线里无声无息的。这位两次斩获茅盾文学奖的才女作家,粉丝竟如此寥寥,兴许是太阳春白雪了,不及言情小说的烟火风情,因此曲高和寡了。

  这篇《方舟》写尽了上个世纪60、70年代知识女性生存的艰辛和悲哀,这种不容易,不是现在的女性所能体会和理解的。

  现在的女性可以自己买房、买车,可以有一番事业,可那个时代的女性,有一番事业是受人歧视,被人视作异类的。即便是现在,女性如果读书读读得太多也会被视为“灭绝师太”之流。之前,我以为说这种话的只是个别没文化的男士,当我在大学课堂,听到某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学历的老师也如是说时,我想,现在的女人,仍然格外不幸,格外艰难。

  有一天,去书店买书,书店老板的女儿是个刚考上大学的小妹妹,她这样对书店的阿姨说,我妈总希望我拿奖学金什么的,我想都大学了,我又是个女孩,用得着么。我才发现,原来女人的不幸和悲哀,有一部分竟然是来自同性的。

  你要知道,那些心怀理想,想有一番事业的女性,不仅被异性视为异类,也同样被同性视为异类,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方舟》读后感(四):三八后感言

  開始找工作了,才深深體會到重理輕文、重男輕女的社會讓我如此地悔不當初,如果說文理科可以自己選擇,那性別就是我們所無能為力的了,以本人目前的功力實在難以到達“是男是女、非男非女、又男又女、忽男忽女”的絕高境界。作為一個徹徹底底的文科女,畢業之前的處境就像文化大革命的時期被打擊的右派,只有在茫茫冤海中苦苦等待翻身的無奈,誰讓你是右派,你活該!誰讓你是女的,更怨不得別人!

  張潔在《方舟》的篇首即用殘酷而真實的筆觸寫道;“你將要格外不幸,因為你是女人”,剛讀到這本書時,並不是十分相信女性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過程真的有這等的艱辛。張潔在寫到三個女主人公時問道:“你會撒嬌嗎?”那麼“你懂的男人嗎?”她們說“不會”。不會就活該,活該沒有愛情,活該婚姻不幸福,活該三個女人組成一個“寡婦俱樂部”。可以看出在問答中有一個很明顯的潛在文本,就是傳承幾千年的男性文化對女性角色的規範和限制,也就是女性依附於男性的審美和需求的尷尬境地。於是女性所獨有的創造性就此被抹殺殆盡,價值無法實現,因此也永遠沒有辦法確定自己在社會或者家庭中的主體地位。

  在這樣一個生活氛圍中,女性既要在現代職場裏面對和男性一樣的競爭,又要在家中一如既往地扮演著賢妻良母的傳統角色,當拿捏不好兩者之間的分寸而有所偏離之時,必然對自己的人生產生疑惑:難道這就是我本應過的生活嗎?這真的是我喜歡和渴望的生活嗎?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突然想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最著名的一個論點“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這樣大膽的邏輯關係,可以用蕭伯納講述的美國黑人和白人關係的例子來批判現實中常被顛倒的因果關係:“美國的白人先把黑人貶到擦皮鞋皮鞋男孩的地位,然後又據此得出結論說,黑人除了擦皮鞋什麼用處也沒有”。這是我們在外表平等的社會背景中的真實處境,女性必然作為弱者或者犧牲者而存在的事實,讓我們更加明白了這個社會的“男女有別”,性別本是一個中性符號,證明不了女性一定將處於弱勢群體的劣勢地位。在今天這樣一個民主、平等、法制的高度發達的社會中,我們的口號是“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可是只有在面對隱形的性別比例的不平衡的狀況之下,我們才很無奈地苦喊“實在不行了,男女才一樣”。

  最近一直在看一本關於西方女性主義的理論方面的書,雖然有很多的理論還不能十分的深有感觸地去理解,但依然感慨頗多。女性主義學者宣稱,由於男性話語的磁場很強大,在人類兩千年的文明史上,女性一直處於文化的邊緣,但是她們的身後卻是沒有歷史的。女性所能夠書寫的並不是另外一種歷史,而是一切已然成文的歷史的無意識,是一切統治結構為了證明自身的天經地義、完美無缺而必須壓抑藏匿掩蓋和抹煞的東西,女性存在兩條途徑“髮露著民族自我記憶的空白邊緣縫隙潛臺詞和自我欺瞞”,即借用“他”的口吻,用男性的言語言說,或者用“異常語言”來言說,如古代屈指可數的幾位優秀詩人,“她們與其說用語言,不如說用韻律、節奏、隱喻以及各種意象表現最隱秘、最個人化的資訊”。與此同時,中西方女性批評不同的前理解和視域差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來的必然是各自在過去的歷史時空中探索文化問題的不同側重和長處。雖然我並非是女性主義者,但我知道女性勢必也只能用用更加強大的內心來實現、證明自己的價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