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诫》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爱,诫》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18 03:09: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诫》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诫》是一本由张秋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诫》精选点评:

  ●“恋爱诊断”之类的东西

  ●其实电影比生活还经不起左右来回的臆测和幻想。

  ●作者几乎是比较自以为是的以自己的理解在分析电影,如果这是影评,那么很牵强几乎无法站住脚,可是这个头衔好啊,让这本书看起来就是以分析男女关系来看电影,这样倒也说得过去。作者有几篇让我觉得过于生拉硬拽,其他到还好。

  ●从心理学来看电影,我很喜欢这个角度,学到不少。

  ●看不下去

  ●读完以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心情极郁闷。因为她戳中了我!!!

  ●活得长了,爱得短了

  ●提及爱情的话题本来以为会是老感觉。用特别的视角把电影分析了解了更多的心情和真相。

  ●对电影里人物人性心理剖析很多,是我喜欢的看点。但对电影的其它解读有点用力一般的感脚,但是很适合我这种非电影专业却爱看电影的人类,没那么多的专业术语来评论,且个人认为有时候也不需要那么着的去评论电影。各花入各眼。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感情电影的书,可能这个词用的不够专业,有些贻笑大方,就内容而言,它的确是通过电影,深度解析了人性中对感情和性的认识,笔法严谨,深入浅出,值得一度,尤其是那些对爱情似懂非懂,对性爱游戏恋恋不舍的同学,更是一本很好的伦理教科书,让你明白自己走在哪里,将要到哪里,未来怎么样。看了后,才知道物超所值。

  《爱,诫》读后感(一):别拿电影当噱头

  满怀期望的去看这本书,还以为作者真能把电影里的爱欲情愁分析得多么酣畅淋漓,没想到完全是小学生的电影水准.

  自序里面一段关于爱的重与轻的问题到是说的有那么点"专家"的影子.

  quot;宝宝结对--一个或两个在心理上滞留于"宝宝"阶段的成年人,无法和他人或相互建立起成熟,长久的爱情关系,而只能是一种阶段式的结对."

  这样的分析 只能说明作者本人就是自序里说的某种"时髦"的社会心理分析家.

  至于说里面所提到的每部电影,说真的。让我有种吃了XX吐不出来又吞不下去的感觉.我是不明白<NANA>怎么就成了<千禧曼波>的延展了,请不要把两部毫无关联的电影硬生生的扯到你要所探讨的"同种心理状况"之下.<生日快乐>作者不知道是只看了故事简介还是怎么回事,如果真能把电影看成你这样。歪曲的本领可真大了去了.

  到网上一搜,哎,还果然留着几手.大部分的解释是这是一本先谈论爱,性,婚姻再说电影的书.借口找到够好的. 我不反对你作者写两性,分析现代人面对感情的心理状况. 但是请不要拿电影当噱头 好吗?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为了此书找了那么多关于爱的电影,真是辛苦作者了.

  《爱,诫》读后感(二):只说其中的《肥妹思春》

  《姐妹情色》有另外的译名《肥妹思春》,我喜欢后面的,直接。前面的好象有点三级味道,一部直面青春迷惘的片子跟情色无关。我听肥妹躺在海边,嘴里是一只乌鸦来叼啄腐肉的歌谣,特别血腥,花季女孩却想到死亡,因为丰满遭受冷眼鄙弃冷落,上天偏又赐一个如花的姐姐在身边。回顾青春,如果不是肥胖不是残疾,似乎不能体味成长里的龌龊,那每个时段都要承受的冷落。抱怨上帝转而自怨自恨,早熟而模糊的性压抑就时时肆虐内心,迷惘孤独悲凉如影随行,这些仿佛还不够绝,偏还得生在美姐姐的边上,见顾她的爱情与性体验。导演很难想到是《地狱解剖》的导演,这女人真不简单,冷冷的表述。肥妹的表演也令人叫绝,最后的死里逃生总能联到那句: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是可以再看一扇门的。其实这样的想法也很冷血,但肥妹的青春真真实,当回念到我们在青春期里的一点小瑕疵时,也是同现实里的另一个肥妹。青春的被忽视在肥妹这一个体上聚焦了放大了,青春本来就不是诗里的美,不是每人都有豆蔻之艳的,因而看到成长的龌龊和不齿时,就想被就肥沃的土地上一朵打蔫的花苞。这影片是我很喜欢的烈性炸药一样的青春爱情迷惘,我有剜心之痛。“我愿意把第一次给我不爱的人,那样以后就活在没有阴影的生活里。”这一句是我喜欢的肥妹的话,特别哲理,我们参照自己的青春真发现是站在肥妹这边的,而不是她的美姐姐那边,非得把第一次给爱人。爱与不爱本来就多解,在青春这一段字典里的爱很单薄苍白,自己都不懂。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背景,都有一群正值迷惘的青春期孩子,我们要不是误读要不就是忽视,世界原来无温度,自顾自己。我喜欢“熬”字,我的青春是熬过的,时光流转,回忆不到被关注的细节了。末尾:“我没有被强暴。”是的。勇敢的肥妹紧紧地抱着强暴自己的人,这样的性经历很丑陋,但肥妹是需要的,“我把第一次献给自己不爱的人。”这是肥妹的心声,这第一次放到别的女孩会成为成长浓重阴影,但肥妹冲破了,以后的肥妹一定坚强阳光,她挺过来了。这青春的体验里,会有人爱上肥妹,在爱的名义下完成肥妹的第一次吗?答案是否定的。最后向导演致敬?向肥妹致敬,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的影片。收藏。绿儿。

  《爱,诫》读后感(三):忘记爱,就等于忘记一切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看掉多少电影?一个爱看电影的人。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经历多少情感?一个努力去拥有灵魂的人。

  仄逼的小间,或是空旷的影院,灯光暗下来一刻,在场者便已作好决定面对人世间最大的孤独、寒冷和绝望。同时,也是面对最大的抚慰、温暖和重生。这庸碌繁忙日常之外有限的一种注视,它的意义真实至此,而又如斯没法确定。也许一切生命活动的本真,无非在找到可以聚集眼光的焦点。

  以及,注视之外的思索、探询。

  副标为“现代人两性关系电影读本”,封皮一片纯白,分作“情,诫”、“色,诫”、“婚,诫”三部分,写了35场热门或冷僻的电影,《爱,诫》是这样一本书:它让你想起许多的不满,许多已消逝的人生在现实中的投射,让你不止一次两次地想放下,又忍不住拿起,让你产生了分析的冲动,和随后而来的无力,它提供有别于技术以及业余的“看”片的方式,让你未经意间蓦然发现,内心一些看世界和看人的观念也跟着发生动摇、颠倒、重新洗牌。

  以及,许多来不及、没时间没耐性去细加品味的画面和语言。

  譬如挑剔的我,在平常,大约不会去关心其中写到的好几部片子,《生日快乐》是被归入寡淡一类的,《时尚女魔头》感觉上比原小说还做作,《欲望号快车》的混乱和高调叫我排斥,但在张秋的文字中或许就不是这样了。静静读一遍下来,竟也被说服,会明白无论如何它们都还有值得称道之处。他是个心平气和的观影者,带着某种类似救赎的诚意,情、爱、性,让凡尘你我郁郁或困顿的一些结,被他就着电影故事说得透彻。于是自然而然,这次阅读无关于描述,仅仅关于议论。议论的主题,是命运、价值、人格、身份、心理、道德,诸如此类。而归结到一处,还只就“两性”二字。两性是逃避不了的一种关系,生而为人便不得不深陷其中,而思维和理解角度的差异,造成了没法解的一些谜,越试图解开,越徒劳。“女生永远是为什么,男生永远是不知道……”刘若英在《生日快乐》中如是说。所以,一点也不用奇怪,为什么《5×2》中会有签署离婚证书当夜的一次强奸,《破碎之花》中会有那么冰冷和僵硬的一束花,而《美得过火》中会有那么可笑的一句结束语。这些曾打动我的情节,《爱,诫》也一一记录,像是一种认同的默契。

  把差异拉开来,放大了,撕裂了,再缝合。屏幕中拣到一堆素材,在这本书中,被加以一次手术,过程,是极其理性的。

  也是残忍的。

  然而最终,经过这手术,仍能确认的一点就是:爱毕竟没有缺失,虽然它无数次让我们坠入谷底。

  《爱,诫》读后感(四):情、爱、性,需要一面灵魂全身镜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很是爱不释手。简单干净的素白色封面,朴实无华,看着就觉得舒服。于是对内容也有了种种期待。本来嘛,对于一本电影读本,原本是打算以对待饭后甜点一样的心态来翻翻它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发现,这块“甜点”其实五味俱全,有点难啃,让人实在轻松不起来。

  它先是一本两性关系的著作,然后才是一本电影读本。作者在近十年的热门冷片里,挑出一个个典型,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全面冷静地剖析了当代两性关系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情爱、性爱、婚姻,全书由这三个方面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打着“电影读本”的幌子,实则将现代两性关系剥了个精光,赤裸裸地,还带有点血淋淋。无论是心理学抑或是社会学角度,作者都剖析得面面俱到,纵深有度,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尽管书中提及的很多部电影,我也只是闻其名而未见其实。这给阅读过程造成了一些小小的障碍,但影片情节并不是阅读的主要目的,并不妨碍引起读者对现象、问题的思考。书中讲述的一个个电影故事,描写的一幕幕故事情节,几乎涵括了所有的可能性。《千禧曼波》里的对青春挥霍式的燃烧,《迷失东京》里的暧昧第四情,《少女小渔》与《外出》中男女主人公在道德价值观上的挣扎……中年危机与青年困惑、性别自尊与恋爱交易、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爱无能与性万能……

  某些故事情节,甚至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令你不自觉地对号入座。像是被人识穿看透了自己的内心,那种感觉,就是看见镜子里自己的裸体。也许你会被镜中的自己吓到,然而这样总比衣着华丽地将问题藏着掖着要好啊!正是毫无遮掩的精神赤裸,才能逼着你不得不去审视自身,直面问题。缺陷也好,遗憾也罢,对于爱情,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面全身镜,照得见美好和甜蜜,也要照得见缺失与遗憾。而后,你才能正确地解决或修正它。

  看得出,作者已经尽力往轻处着笔,然而这样沉重的话题,却无法让人避重就轻地阅读。而对待爱情,是重,还是轻?作者在自序里的自问自答已经很好地说明——“避重就轻”,试图卸去所有的负担完全符合人的本能,然而爱一旦变得比空气还轻,其运动将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轻重失去了平衡,避重非但未能就轻,由此造成的失重之重,反而超过了爱情的自重。

  ——《爱,诫》 张秋 著 新华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