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Deluxe》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Deluxe》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3 03:57: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Deluxe》经典读后感有感

  《Deluxe》是一本由Dana Thomas著作,Penguin Press HC, The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7.95,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eluxe》精选点评:

  ●一本比较生动的简明奢侈品发展史,读过会对奢侈、奢侈品有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值得看不止一遍呢。

  ●Started on September 24, 14

  ●Chair 的Prof的推荐,确实是一本优美的书

  ●或许读了它,你就不想要LV了;也或许读了它,你才真正的喜欢上LV。拿着名牌包或奢望名牌包的人,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不是满足虚荣,附庸风雅,增加谈资;而是明白自己的钱到底花在了那里,花得值不值。也就是让自己花钱花得明白吧。

  ●有点隔靴搔痒啊

  ●为毛奢侈品现在的光环褪去了,因为假货,降价,快消品牌的崛起,富人的增多,品牌的自降身价。书里信息量翔实,丰富。文笔也极其吸引人,很久没有一直读下去也不累的感觉了!

  ●Facts about the fashion industry date fast

  ●上个暑假看的这书 最近各媒体分析现在各国家的nationalism趋势和反对globalism 又想来它 基本上就是骂法国奢侈品全球化之后从欧洲到品牌到产品每况愈下 锅全是lvmh老板Bernard Arnault的 巴菲特在美国总统选举完了之后的interview: 经济学家口中的全球化带动效率是资本家自己可以赚取更多的profit而实际上普通人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更好 全球化除了让普通人失去工作和产业以外 只不过可以在买篮球鞋的时候少给几分钱而已 ——我个人觉得全球化对普通人生活的改进绝对不止这点儿 但是确实可以理解 跟失去自己的工作相比 一双鞋子的一点差价确实不算什么 但是我还是觉得虽然有几个generation的人因此失去工作(阵痛期) 但是从长远看起来肯定是对更多的人有好处的

  ●Brillant! Dana Thomas & Teri Agins provides finest writings on fashion.

  ●So luxury is about buying into the dream, what if that dream is only an illusion created by ads and some publicity stunt...

  《Deluxe》读后感(一):奢侈品的世界

  还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写到,你不要以为自己自己有个LV的包,有个Gucci的眼镜,有多几件大牌的奢侈品就以为自己是有钱人,真正有钱人的世界你根本不懂。的确,仅仅拥有几件叫得出名的大牌而已,对大牌又了解多少呢?

  刚工作的头两年工资不高,但是同一批进来的同事却开始大肆的刷信用卡买包买鞋,全部都是我们这种收入水平负担不起的,然后就是月光哭穷。对此我特别不能理解,并跟朋友吐槽说:用奢侈品,如果你全身上下都穿的是便宜货,却背着名牌包,别人也一定认为那是山寨货。买奢侈品,今天攒钱买一个包,为了这个包我就要买一套相衬的衣服,买了衣服又得买一双相衬的鞋子和各种配饰,都置办齐全之后,总不能只有一身衣服吧,还得要继续买。然后就陷入了不断花钱的无底洞,做着一切之前要想想,自己现阶段的收入水平跟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匹配?

  Deluxe这本书,其实从一开始就告诉了大家,这些大牌的奢侈品从最最最开始就不是给一般平头小老百姓用的,历史演变、家族发展、生意兴衰,改变的只是经营的模式,从未改变的是使用奢侈品的根本人群。

  书里说:奢侈品是一个梦,而每一个人都希望通过拥有一件,哪怕一件小小的带有奢侈品Logo的东西,那也算是成为了这个梦的一部分。仔细想想,追梦又有什么错呢?

  这本书选取的角度很好,从几个耳熟能详的品牌的家族兴衰发展讲起,拓展到奢侈品发展的分支,香水、箱包、配饰,再到奢侈品走向全球,生产地繁荣没落的交叠,山寨货的盛行与控制,以及真正的奢侈生活方式,直到最后奢侈品奢侈本质的逐渐流失以及为了恢复她本来光辉而奋斗着的新的追梦人。

  读过这本书,从心理上不再觉得奢侈品是高高在上的(当然,仅仅是心理上),再看到任何一个logo的时候也会为他们背后的故事啧啧称奇,奢侈品的世界从此也多了很多生动和亲切吧。

  《Deluxe》读后感(二):奢侈品没有掉价,因为它早就掉价了

  历史过程中奢侈品永远都是从”一小撮人先用“到”大众勉强也可以用“这样的过程。

  这个现象很常见。

  然后权贵土豪等等永远会追逐新鲜的更好的更私人的更稀有的,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她们需要这些特殊的东西,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大牌质量变差,其实那些牌子是早就该随着设计师死了的,集团运作在质量上面偷工减料还是挺正常的,商业的世界就是看起来为了客户实际上客户也不知道要什么所以公司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塑造着世界,影响着人们。人们也是,自以为有什么牌子可以选择,其实不过是社会喂什么就给什么罢了,风格上面,一个时期的东西其实等到过时了之后,这个时间段里的贵的东西,便宜的东西,有的时候是看不出来多大区别的。

  还有些贵的纯粹好看,真不耐用,anya hindmach就有这样一款,完全满足了女生冲动下手的动机,估计用2次就坏。

  设计师做出的艺术品当然是另说,很多美不受时间影响,但是还是有流派,而且流派样式也就那么几个。其实都是人类太无聊才发明这些打发时间。你看战争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的朴素实际,没有特意的去弄美,但是也挺美的。

  还有,现在穿衣服的款式剪裁其实没那么重要,反而是颜色和料子比较重要,人那么忙,哪里能注意别人身上的衣服是否服帖= =穿的符合场合,够尊敬别人,就差不多了。很多时候漂亮的衣服反而等同于死板的制服,千遍一律,再好看也腻。去伦敦的街上看看就知道了。

  反而像美国那样各有各的风格倒是挺好的。

  要是外星人来了地球,肯定一开始会接受不了地球人的审美的。都是什么鬼玩意,还互相比来比去= =

  顺便,里面提到了包包的事情,我发现偷工减料这种事情确实很严重,很多80年代普通不是特别贵的国外的包包妈妈拎完了可以放起来,等女儿到20了继续拎,包依旧看起来很新,而且款式还不过时,现在大牌的包包没用几年就烂了,LV爱马仕那种又很贵,和80年代的便宜质量好的东西比起来差远了。当年的人看现在的人买东西肯定会觉得我们疯了。这么烂也抢,商家也真黑心。

  大牌成本一半是广告,我们是在为自己的智商/虚荣/偷懒付钱(文案编出来的文化+不必要的高端功能)。每次听别人说她自己的包包选的怎么怎么的好我就只好。。。。不过,毕竟女生买包的时候买的不只是物件。还有别的,所以她们觉得开心就好。

  别不在乎钱,不然公主也不会去outlet弄一大堆颜色的鞋子回家了。毕竟同样的价格,打了折可以多买几个颜色换着用,女生还是挺喜欢这样的。

  还有好的皮包很重啊,女生真是为了拎不要命啊,LV的那种普通款的合成皮的包包太应该普及了,又轻看起来又像皮的。据说台湾满大街都是,估计中国也指日可待吧。价格也不应该那么的贵,和好的户外运动品牌差不多就好了。等物价继续涨吧。。

  还有手工作坊应该普及,毕竟手工的可以自己定制自己喜欢的样式和功能,虽然要等等才能到手,不过其实挺好的,样式也有能做的很好看的,也不贵。皮子可以拿好的,封边剂可以买和大牌的一样的,手工也可以慢慢增进,无论是高级定制,还是低级定制,让那些大牌变成大家都不想要的东西吧。

  《Deluxe》读后感(三):Dana Thomas的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

  上网的时候几乎在每个论坛都能看到关于“街拍”的帖子。这些街拍99%都是关于大牌明星(很多其实也并不大牌,而是所谓的时尚潮人)和模特是如何穿着或华贵耀眼或波西米亚的行头在街头出现的照片。这样的内容每每都是观者甚众,一有街拍帖子,必然会引起我国众上网女青年的热烈讨论,另外也总有些人冒充时尚界人士来贩卖一些类似于“Miu Miu是Miuccia Prada的小名儿、”“Bernard Arnault九十年代中期收购Gucci没有成功”之类的陈年八卦。我当然也不能免俗。尽管我知道娱乐业和时尚业早已将明星变成商品,知道被众人追捧的所谓奢侈品牌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商品没有任何不同、并且不是我应该追求的东西,可是看到类似的标题,还是忍不住要点进去看看(实在是浪费生命)。为了终结我自己难以自制的obsession状态(以挽救一个伪小左的向往精神自由的心灵),我读了美国时尚专栏作家Dana Thomas的书,就是上面贴的这一本。看标题就知道这本书对奢侈品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是作者本人毕竟以时尚业维生,她的批判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性的细节,却难以切中资本主义的内部要害。因此我认为她的书虽然比"The Devil Wears Prada"和"Sex and the City"之类的作品——这二者都是打着揭开时尚业秘密的幌子贩卖关于时尚的虚无梦想——高那么一点,实在也是高得有限。但是,如果细心思考,就可以从这本书向外延伸,发现很多其他有意思并且可供思考的题目。

  Dana Thomas的书从奢侈品制造业在欧洲的诞生讲起,涉及了好几个大的领域:奢侈品的全球化和“民主化”、明星效应、皮包制造业、仿制品的问题以及新兴的奢侈品,等等。她所讲的Bernard Arnault收购Louis Vuitton、Givenchy、Dior等品牌的过程就是一次资本驱动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能代表着LV的精湛工艺和原创性的Vuitton家族已经和LV这个牌子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这些已然进入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早已丧失了它们原本具有的资产阶级奢侈品的一切特性诸如原创、质优、量少等(书的封面上印在快餐盒上的Prada字样就在暗示这一点)——却仍然在接连不断的广告战和全球统一的标准化营销策略中披着“奢侈品”的外衣并赚取着高昂的利润(据披露,LV的箱包产品的基本售价是成本价的13-15倍)。另外,作者提到的奢侈品的“民主化”其实跟民主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只是资本家为了占领中产阶级消费市场而发明出来的好听的名词而已。Dana Thomas详细讲述了夏威夷和拉斯维加斯是如何成为日本游客和美国本土游客集中购买奢侈品的消费场所的,这一切都是利益的驱动。

  这本书挺有意思的,讲述了大量细节,但是我这里毕竟不是什么时尚博客,那些细节本身也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内容引发的其他一些问题。比如,作者提到,奢侈品牌中的一些追根溯源可以追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她没有深究,而其实那个时间段正是贵族制走向没落而资产阶级作为社会的进步力量冉冉升起的历史时段。有意思的是,这些老牌的奢侈品最初是以做工精良、设计独特而为王公大臣们甚至皇室专用的,而我认为正是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交接的时间点上,奢侈品作为一个行业诞生了,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身份的标志之一(区别于无缘于“奢侈品”的无产阶级),也是资产阶级向那个让他们在心里暗暗羡慕过却又必须被他们跨越的贵族阶层的一种敬礼——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享用贵族们曾经享用过的高级货了。到了二十世纪,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浪潮和利益的驱动下(据说,在诞生之初,奢侈品工匠们的第一要务是保证产品的质量),一个个曾经独立的作坊们都组成了全球性的奢侈品集团,曾经的“悠久历史”也逐渐成了流光溢彩的广告中的一个虚幻的背景。在西方资产阶级将本阶级所享用的“奢侈品”推广给挣着辛苦钱的“中产阶级”(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具有欺骗性,我更喜欢劳动阶层这个词)、推广到全球的同时,购买和追逐这些产品的人们所接受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本身,还接受了一整套小到关于质量和传统、大到关于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简而言之,资产阶级所推行的是它的一套世界观,这套世界观在一种消费的愉悦感中被种植到被剥削阶级心中,无声无息。通过这种消费,被剥削阶级所获得的是一种虚无的内心满足感:我也享用了资产阶级所享用的东西。这种虚无的满足感被广告中的明星形象、旗舰店富丽堂皇的陈设和美丽矜持的服务员所强化了。这些东西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不被我们发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在目前的社会主义中国,被广大媒体和群众所称道所追求的那些、被我们所认为是 “普遍真理的”那些,我不敢说全部,但至少大部分发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我不得不说,这是资产阶级“伟大”的地方——把自己的世界观推广到全世界,尽管这是我所批判的“伟大”,但它也是广义的“伟大”之一种。

  限于篇幅和我的思考深度,我无法为上述观点举出太多例子,相信有同感的看官自然会心有戚戚。在这里我只举一个日本的例子。战后的日本在民族精神上被“阉割”了。在显而易见的方面,是军队的缺席以及美国驻军等等,但是最严重的方面其实是不易察觉的。针对男性,美国引进了毛片,“荼毒”了日本男人的心灵,毛片在日本很快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工业,大有超越美国之势,而同时,一部分日本女性则在毛片工业中遭受了心灵和身体的双重“荼毒”。很多人常常用生活压力大来解释日本的毛片工业,可我觉得这些因素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根本无法分开。日本人为什么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除了发展经济、挣钱以外,被“阉割”的日本还能干什么?而作为一种类型片的毛片中的种种,不是正好暗示了日本作为一个被“阉割”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现状吗?对于女性,西方资本主义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引诱方式——大牌奢侈品,用奢侈品腐蚀了日本女性的心灵。夏威夷和关岛的名品街、免税店最开始都是针对日本女游客而建立起来的购物“天堂”。数量众多的日本女孩会为了攒钱买一个名牌包而去做援助交际女郎,还有很多年轻人——也包括一定数量的男性——宁可住在鸽子笼一样的狭小空间里而把所有的钱用来买奢侈品,而且是买回来根本不使用,只是供在那里。这就是东京为什么能成为亚洲潮流发源地的真相!这里面没有太多创造力,有的只是日本人用血汗钱换回来的闪闪发光的奢侈品以及一场不愿意从中醒来的迷梦(因为醒来以后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鲁迅、没有军队、没有独立的经济)!Dana Thomas为奢侈品在日本的流行找的理由是二三十岁的单身女性寄生在父母家中、因而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我认为她说的根本不是源头,因为现代的日本人是一个缺乏民族自信心的民族,所以他们喜欢奢侈品,而在奢侈品中最喜欢满身logo的LV。西方资本主义对日本人的“控制”真的是深入骨髓,深到大量日本人今天还在狂热地浑然不觉地投入其中(同理可推至韩国人)。在此如果我们给西方资产阶级点播一首歌的话,最合适的莫如张学友的《你好毒》。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个过程在中国也在快速进行着,从大大小小的街拍帖子中可窥见一斑。在为数众多的街拍照片中,时尚人士们不是在购物、就是走在去购物(或者进行其他消费)的途中,使得观看者很难想象他们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这一点本身在观众去分析被拍者身上的名牌之前已经揭示了街拍作为消费主义、商品拜物教的具体行为之一的性质。对奢侈品的追逐只是我想阐发问题的一个引子。我想指出的是,在劳动过程里被剥削过以后,劳动阶层在消费领域也仍然没有结束被剥削的社会位置。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认同了资产阶级的游戏规则——我们接受了他们的价值观(类似的游戏在美国还包括医疗保险和养老金制度等等)。我们玩着别人制定的游戏,能不输吗?从意识形态领域把资产阶级的影响清除出去,我们任重而道远。写下这些,与志同道合者共勉,并激励自己朝一个拥有真正精神自由的无产者的方向上成长。

  2008年11月9日

  《Deluxe》读后感(四):Something beneath the luxury luster -- after reading Dana Thomas's Deluxe

  曾在公车靠站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孩子背着一个簇新的红色漆皮LV,也许是刚刚入手,看的出来女孩子很喜欢,很兴奋,又有些手足无措。看着她那副“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神情,让我想到Karl Lagerfeld的一句话:Luxury is the ease of a T-shirt in a very expensive dress. I f you don't have it, you are not a person used to luxury. You are just a rich person who can buy stuff.

  读完Dana Thomas的Deluxe之后,眼前又浮现那女孩的神情,思绪万千。

  Fact 1. 从1854年品牌的创立至1977年为止的100多年间,LV只发展了两家门店,全部在法国境内,1977年两家店面的销售额仅为7000万法郎(合约1200万美元),利润只有区区700万法郎(合计120万美元)。

  或许是因为曾在一家Ritz-Carlton的LV店面里见过一只结构考究的古董箱,或许是因为总能在杂志里面看到LV整跨页整跨页的品牌历史故事,尽管很烦LV的show-off型的logo款式满大街的到处乱飞,但是面对历史, 内心总是还会生出些时间的敬畏感。但是当我阅读到这一个事实之后,顿时明白奢侈品牌厚重的历史感,只是公关营销与资金堆砌出来的虚像。 我们今天看到的一线大牌,都是在近20-30年间商业运作的成功案例。

  的确,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传统的传承,但当每一品牌都在鼓吹历史,都千篇一律地以时间的长度作为品质的承诺时,我不知道这样的宣传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了。Vogue六月刊里夹着Etam的明信片,明信片上竟然也在鼓吹Etam的历史,我直接微博说——How much more boring can they be?

  也许是因为一直在关注的原因,我已经看烦了。Is there any other angle to cut in?

  Fact 2. In 2003, Coach became the second most popular imported accessories brand in Japan, after Louise Vuitton.

  It's not surprising at all to know that LV came to the first place. It's the same here in China, where LV is the most recoganizable bran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ost-coveted brand. But Coach? I didn't see that coming. Here again, I credit this to savvy CEOs and marketing managers.

  Coach has a very intereting positioning -- affordable luxury.

  What is "affordable luxury"? And how could luxury be affordable? Luxury is supposed to be wanted by the most, but consumed by the very happy few. Its inaccessibility was the key to its attraction -- people always secretively long for something they cannot have. "Affordable" just annihilates this premise. Luxury becomes accessible. How mass-market-friendly it sounds! Yet this is just business man's trick to make luxury margins out of luxury. By simply positioning a South and a North together, Coach creates the magnetism that seems irresistable. The checkerboard-patterned C logos, which the company didn't start to use untl 2001, satisfies people's need, especially in the new rising economies, to show their prosperity. This partially explains why the just-so-so and made-in-China Coach sells so great.

  Fact 3. When you're buying fake ones, you're just supporting the blood workshop where people, even minors, work 24/7, get poorly paid and live in awful conditions.

  I wasn't aware of this before reading Thomas's work. It's just so common in our daily life -- in SZ you often see someone has a fake LV, Chanel or Gucci on their shoulder. Some of my colleagues will be more than happy to buy an A-grade Balenciaga or Prada.

  After reading the pages dedicated to counterfeit and anti-counterfeiting, I thought to myself maybe I do have a consciencious duty to share this fact with my friends. Pls do not buy fake products!

  Fact 4. Most luxury brand today do not own, create, manufacture, or distribute their perfumes. Luxury brands such as Giorgio Armani, Calvin Klein, Jil Sander, and Marc Jacobs license their names to conglomerates such as P&G.

  Coco Chanel once said, “A woman who doesn't wear perfume has no future". For me perfumes and fragrances are the most sensual interpretations of a brand. I wear some occassionally and recent favorites are Chanel's Coco Madamoiselle and Burberry's Brits.

  What's disappointing about the fragrances is not that they were made by P&G or other perfume chemical company, but that many perfumes are concocted on the basis of marketing research database instead of the true understandings about a brand.

  And BTW Chanel No.5 is said to be one of the oldest perfumes that has not changed.

  《Deluxe》读后感(五):“Luxury is not how much you can buy…..Luxury is buying the Right Thing”

  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

  (what she wrote and what I thought)

  作者Dana Thomas, 一名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活躍的fashion writer。是的,writer,而不是現在人人可以挂個名字的editor。不過時光荏苒,現在這個行業再沒有多少人會寫作,也許因爲,更多的人選擇不去閲讀。

  整本書,都透露著一種淡淡的nostalgia,那種對於過去時裝行業的眷戀。因爲,luxury走下了它曾經的神壇。

  Intro

  過去的時裝屋,都是家族所有。擁有固定的客戶群包括皇室、貴族等,它專注于帶給你--用錢所能買到的最好的東西。

  而現在,時裝產業中大多為上市公司,公司目標就是從各種各樣的消費者族群中獲取最大的利潤。而他們獲取利潤的手段多為:

  1 強化、美化甚至傳奇化該品牌的歷史與工藝。(然而大多數只是口頭上,到時候還不是偷偷地made in China…)

  2 任命年輕先鋒的designer與creative director。

  3 瘋狂的廣告,PR攻勢。借用Tom Ford的説法,你想有多少金額的銷量,就得花等額的廣告費才可以。。。

  4 將productiondistribution等環節收歸該公司所有,取消licencefranchise等。

  5 發展accessory, diffusion line,cosmetics等,將logo印到盡量多的產品上去。

  6 節約成本,從原材料、製造過程、製造地點等諸多方面。

  art One

  Chapter One:An Industry is Born

  主要是關於Louis Vuitton的介紹。包括創始人及家族,行李箱的製作工藝,以及20世紀80年代,該品牌在Henry Racamier(LV家族直系女繼承人的丈夫)帶領下的重大發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LV在二戰德据期間的黑歷史。作爲極少數的,在德國佔領期間仍可以正常營業的法國公司,委曲求全也是唯一的選擇。

  Chapter Two: Group Mentality

  主要是關於Bernard Arnault的個人發跡史。

  Arnault是不折不扣的商界精英。20多嵗時在家族產業-建築公司中發展,后進入房地產領域。他首次染指時裝領域,是在1984年收購Dior。更確切地說,他收購了當時Dior所屬的整個集團…而當時這個集團正捲入全法國第二大的破產案。

  1988年,LVMH集團發生内部權力鬥爭,總裁Chevalier與副總裁Racamier爭權奪利。Arnault介入並和雙方各自結盟,結果他卻踢走了這二人自己坐上了集團的最高位。期間他力排衆議提拔了Galliano,McQueen,Jacobs等人,為這些富有優良傳統的品牌賦予了年輕的活力(Ferre就不提了。。)。此擧也失掉了部分中意品牌傳統風情的老顧客,不過相比于新增的消費群這些都可被忽略不計。

  小八卦是當年Arnault首選的Givenchy設計師是Gautier,但是Gautier卻看不上Givenchy,一定要去Dior,然後Arnault只得作罷,轉向McQueen。

  從本書描寫的種種情況看來,他被稱作時裝界的馬基雅維利,絕對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比如在收購多家老時裝屋以後,他都將家族成員剔出公司,這其中包括Givenchy本人, Celine家族, Vuitton家族等。他也曾“策反”Lacroix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就帶領設計團隊離開Patou,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講,此擧是完全是害人累己。

  他自己也說,自己並不是傳統法國風情的男人,而是走完全美式的路綫。(美國人民中槍了!)

  這個男人,如今是法國首富。

  Arnault當年想方設法要收購Gucci,但Tom Ford和時任公司COO的De Sole卻找到了法國另一位資本家Pinault,也就是PPR集團的老大。Pinault收購了Gucci四成的股份,每股收購價格卻低於Arnault的報價10美元。因爲Tom Ford和De Sole很清楚,如果Arnault收購公司,那麽這倆人必將被掃地出門。

  而Gucci group的建立,似乎也是Arnault在時裝界吃到的最大敗仗.

  Chapter Three: Going Global

  説到Global,大家以爲一定會提到中國了吧~

  不,這裡要說的,是日本。(考慮到本書的出版是2007年,而作者的資料搜集時間肯定更早,所以那時中國人民的變異,似乎還未到高潮。)

  在中國消費者尚未雄起之前,真正的怪獸是日本人民。

  書中給出了一些恐怖的統計數字:

  A 日本人在國内及國外的奢侈品消費量,佔到全球的一半。

  這個國家有85%的人自稱自己處於中產階級,which means, 戰後日本的階級觀念逐漸瓦解,而且他們都負擔得起奢侈品。

  C 四成的日本人擁有LV的產品。

  看了這些我覺得中國人民還是有努力的空間啊!!!

  日本人熱愛LV,世人皆知。上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日本人的可支配收入大增。出於對品質的高要求,日本人開始追求這些精致、精製的奢侈品。不過日本當時的奢侈品銷售情況又很特殊,各品牌在日本並沒有直營店,日本的銷售方式是:

  各個商號派人到巴黎等專賣店,以當地零售價(!!)採購大批貨品,然後運回日本以3-4倍的價格出售。

  這麽簡單粗暴的方式真是缺乏日本人細膩神秘的風情。。。(不過類似的方式其實到今日還依稀存在,部分品牌仍然將經營權分包給日本國内的代理商,這種distribution也成爲全球市場的奇景之一。)

  各個品牌,尤其是LV,巴黎本店經常被蜂擁的日本人買到斷貨。后知后覺的LV此時才終于想到在日本開展直營業務,當然價格也“降”到了巴黎售價的1.5倍。

  爲了迎合日本市場,免稅零售業務開始興起(包括DFS)。夏威夷進入了各位營銷精英的視界:地理位置上靠近日本,而且具有美式風情,甚至通用日元。於是以LV爲首的各大品牌開始在夏威夷建立專賣店,招聘講日文的staff,與旅遊團合作,延長營業時間等,一切都是爲了迎合日本消費者。

  不過,當一個地方過分迎合遊客與消費者,那它曾有的地方特色,也將灰飛煙滅。一如大部分的國際化都市,留給原住民的空間,其實是越來越小了。

  所謂globalization,是以大一統的觀念來詮釋事物。而有時,這卻被引入同質化的巢窟。在現今的時裝界,設計師們大多畢業于相同的學校,而他們和自己的design team,也不斷游走在各個大小品牌之間。與其強調自己的個人風格,還不如變幻自在,去到哪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人可能會argue—有很多設計師都在身兼個人品牌與傳統老牌。但其實沒有哪一個人可以真正勝任這麽多collection,真的沒有。當創意被加上時間與數量的限制,當藝術被套上盈利與量產的枷鎖,一切早已變質。

  像當年Coco Chanel大戰Elsa Schiaparelli這種戯碼,已經不再上演。也就是說,當年的品牌都是家族經營,設計師本人的名字就是品牌的名字。個人風格就是品牌的印記,爲了區別對手,大家強調的都是差異化。

  反觀今日的時裝界,爲了適應大衆,或者說是時裝業界主流人士(編輯、買手等)的審美觀,大家基本都在某一個大的框架内進行設計,而且還要時不時地“致敬”一下前輩與同行,換句話說,就是-抄~

  除了時裝的設計,就連店鋪的設計,廣告的設計等,一切都是有章可循有例可查的。獨一無二的東西,在現今並不存在。這就是工業化的後果,我無權定義它的好壞。

  話題似乎進行得過於沉重,在此奉送書中的笑話一則:一個日本人買了一件晚裝,發現上面有一個小小的綫頭,於是到店裏換貨。店主決定做一個試驗,她將這件晚裝給一個法國人試穿,法國人發現了綫頭,不過仍然很滿意這件晚裝,表示買回去之後自己剪掉綫頭就好。店主又將這件晚裝給一個美國人試穿,美國人啥也沒說就買走了。

  可憐的美國人民又中槍了!

  Chapter Four: Starts Get in Your Eyes

  其實用一個單詞就可以明了這個章節的内容“Hollywood”。

  上世紀20年代-50年代,好萊塢和時裝還沒什麽聯係。幾家大的電影公司擁有自己專門的costume designer,而電影公司會把一些大熱的copy供給百貨公司銷售。

  鮮有真正的時裝設計師涉及于此,但也有像Givenchy,與Hepburn的經典組合。此處有小八卦一則:1953年,在法國的Givenchy接到派拉蒙的電話,說Miss Hepburn將找你去挑選新戯所用的服裝。Givenchy滿心歡喜,以爲要來的是當時的好萊塢巨星Katharine Hepburn。當見到Audrey以後心都涼了….因爲那時Audrey並未太出名,所以Givenchy就打發Hepburn自己去挑上一季的Givenchy… 當然這不是一個錯失機緣的悲劇故事,因爲當晚在與Audrey共進晚餐之後,Givenchy覺得這個姑娘雖然年輕,但是談吐得體前途無量。故事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下一個在好萊塢大展身手的設計師是Armani,而這時時間已經跳到了70-80年代。是Armani真正開啓了品牌贊助明星的這個時代。隨之應運而生的是stylist這個行業,因爲就算你是好萊塢巨星擁有天姿國色,但你仍然可能不知道自己穿什麽才好看。

  比如名垂史冊的Demi Moore在1989年奧斯卡的打扮,打底褲配上緊身胸衣就直接出來了:

  最開始,大家只是為了奧斯卡這樣的盛會來打扮。而後來狗仔橫行,明星們開始雇用stylist打點她們全天的行裝,無論是去星巴克還是逛超市,都不能失禮街坊。

  當然,奧斯卡仍然是最大的時裝盛會。贊助的模式從剛開始的友情贊助,到後來各品牌爭相“賄賂”造型師,再到後來由於競爭太過激烈,或者被明星或造型師放鴿子放到怕,品牌們乾脆白字黑字與明星或造型師簽訂贊助合同。不過無論如何,相比起驚人的廣告費用,奧斯卡依舊是一個物美價廉的宣傳平台,更是新設計師們一飛衝天的舞臺。

  Chapter Five:The Sweet Smell of Success

  關於香水。

  大部分與時裝產業的發展趨勢相同:從過去的貴族產品,到大衆消費品。從過去的純天然配料,到越來越多化學替代品的加入。從品質的象徵,到利益為先。

  不過也有像Chanel No5這種真正經典的東西流傳下來。她的味道、配方、包裝等等,在幾十年中都沒有什麽變化。幾十年也許並不算長,但相對于短命的潮流,這已經是一個超越。

  附贈Chanel本人的黑歷史:因爲香水業務,Chanel與Wertheimers家族結盟。但隨後雙方由於利益爭執,開始了多年的爭奪戰。在德据時期,Chanel周旋在巴黎的德國軍官之中,完全沒有亡國的憂慮。同時她更借此機會,向納粹揭發Wertheimers家族。當然最後Chanel的陰謀也沒有得逞,而多年之後,Chanel終于與Wertheimers家族達成最終協議。後繼無人的Chanel安享晚年后,品牌全權歸屬Wertheimers家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LV不願franchise任何產品的經營權,所以LV並沒有出香水。因爲即使LV的專賣店再多,也不及滿街的sophora與sasa…

  Chapter Six:It’s in the Bag

  關於手袋。

  主角是Hermes,關於其歷史,精良用料,複雜的手工工序,顧客定制等特性(*但2010年左右,Hermes似乎提升了其手袋產品的開放程度,walk-in的客人無需定做與等候,就可以買到更多款式的Birkin與Kelly。我也清楚記得,這幾年來,海港城Hermes門口,從沒人排隊,到很多人排隊)。

  另外關於手袋,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我之前寫過的一篇小文,曾經的fashion house,成爲現在的leather goods company:

  Chapter Seven:The Needle and the Damage One

  時光踏入20世紀80、90年代,歐洲勞動力價格飛漲,爲了控制成本,各個公司開始各出奇招。比如提高零售價格,在衣服上面偷工減料:取消襯裏、用毛邊取代鎖邊、將袖子等部分稍微縮短、用中國、印度等國出產的廉價物料等。

  當然最好的措施還是直接去到發展中國家。包括馬達加斯加、毛裏求斯,中東歐,中國,東南亞等國家、地區。重點當然是天朝。

  大部分原材料、時裝、奢侈品公司將生産綫搬遷到中國,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來獲取更高的利潤。還有一個人盡皆知的秘密,就是絕大部分品牌都不願說自己是made in China。於是有了這些掩耳盜鈴的無賴伎倆:比如將“made in China”的標牌藏在很隱蔽的地方甚至縫到衣服内側,或者是99%made in China然後將一個小步驟留到法國、意大利做。

  當然,對於過於小眾的品牌,當然還是有原產國生産的保證的,因爲發展中國家們基本只接大公司的大訂單。一想到這裡,就覺得很安心,應該不會出現individual sentiments made in China的情況的。。。

  不過在近幾年,中國的狀況又產生了一些變化。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開始增加,而熟練的勞動力數量開始減少。隨之而來的環境、工人的人權問題(童工、低工資、超時工作等)劇增,尤其是關東地區環境污染嚴重。香港人民戲稱:只有到了國慶節,香港的天才是藍的。雖然這個説法有些過分,但是確實切中要害。然而多說一句,就是萬事皆有兩面性,有得必有失。香港越發依靠大陸尤其是廣東地區的各種資源,此時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副作用。

  東莞從過去聞名的“製造之都”,成爲現在的“性都”。部分公司也開始更多地outsource到其他的更不發達國家,比如東南亞諸囯。鑒于世界的發展是如此不平衡,奢侈品公司們永遠也不會發愁缺乏勞動力的,因爲還有遼闊的非洲大陸在等待他們。。。。

  其實,並不是說made in China, made in India這些東西就一定是悲劇,我們這些幾千年的文明古國有這着其豐富的手工藝傳承。但同時我卻非常信服Louboutin的一句話:“You cant ask poor people in bad conditions to make beautiful things.”

  Chapter Eight:Going Mass

  20世紀80-90年代,時裝行業逐漸向中產階級顧客敞開大門。尤其在美國,中產階級可支配收入大增,人們開始大筆消費。由此催生了業界以下三個方面的興起:以Las Vegas爲首的度假+零售產業,市郊的outlets,網絡購物。

  Chapter Nine:Faux Amis

  隨著奢侈品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那些logo的渴求逐漸膨脹,催生了假冒產品的出現。而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繁盛,也將假冒產品的生産推向了新的高度。

  很多人對於購買假貨不以爲然,認爲這並沒有什麽危害。但實際上,這個產業的背後必然有其見不得光的地方。我並不認同書中提到的賣假貨的收入甚至支持了911恐怖襲擊這種坊間傳言,但我確實相信,至少從環保、人權等方面,這些假貨工廠一定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在法律監管下的真品生産廠家,尚存在這些問題,何況這些假貨工廠呢?也許你背的那個假冒2.55上面,就背負了一個過勞死的童工。

  Chapter Ten:What Now?

  關於中國、俄羅斯與印度市場。

  天朝的狀況我想大家很熟悉,不多說了。

  印度:不同于中俄,印度沒有經過共產主義的洗禮。何謂共產主義的洗禮?就是摧毀祖宗留下來的一切。。。 印度一直存在著精英階層,但他們大多在外囯消費奢侈品。但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迅速,中產階級的人口愈發龐大。這催生了印度奢侈品市場的增長。儘管現在印度還遠遠比不上中國,但可以預見,印度將是下一個中國,甚至比中國更誇張。

  俄羅斯:富人太多,但基本都集中在莫斯科一地。但僅這一地的奢侈品消費量,就幾乎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0%。

  附贈俄國人笑話一則:俄國人去買奔馳。剛買了一輛,三天以後又回來了,要求再買一輛同款式的車型。店員問爲什麽,俄國人回答,那輛車的煙灰缸買了。。

  Chapter Eleven:New Luxury

  當街邊小販都手持iPhone4, 當reception小妹都起碼有個speedy的時候,真正的有錢人們在幹嗎?

  答案很簡單,買上述人買不起的。一切都可以定制,西裝、手袋、鞋、珠寶,甚至内衣、香水。

  關於誰在消費haute couture,Karl指出:“高級訂制擁有很多的中國客戶。”真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在上面幾個章節中,金磚四國的三個都陸續登場,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怎麽也不能少了巴西的存在。與中俄印一樣,巴西一樣是非常的貧富不平均,尤其在聖保羅。在這個開槍容易過肉搏的城市,有著南美洲獨一無二的購物天堂:Daslu。

  Daslu由名為Lucia的巴西女商人創辦,上世紀50年代,由於進口限制,Lucia要跑到美國或歐洲購買奢侈品。逐漸她開始把國外帶回來的多餘貨品,擺在家中,賣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從此這個事業開始蒸蒸日上。後來她的女兒Eliana接手生意,並搬遷到了新址(舊址一直就在她們家的老房子裏面)。

  Daslu的概念很簡單,就是luxury and exclusive shopping mall。這裡售賣的產品除了國際大牌,還有自家品牌。從内衣,直到定制晚裝應有盡有,另有高級飯館,舞廳,巧克力店,花店,會堂等。不但如此,還有高檔汽車,私人遊艇飛機,房地產,旅遊產品出售,甚至還有一個教授英文、芭蕾等的幼兒園。。。

  另外,不同于一般的購物商場,這裡的CRM做的更加誇張,因爲老闆Eliana幾乎認識全部的客人。另外,店内的常客們大多也互相熟悉,所以這裡也成了巴西以至南美洲上流社會重要的社交場所。Btw,這裡整個2樓為ladies only,而且沒有fitting room,大家都是在原地脫衣服、試衣服。

  中國的幾個大佬們會偷偷買下紫禁城内的一塊地,做自己的后宮。這雖然操蛋,但也算是低調。但Daslu的存在,實在是太過高調了。21世紀開始,巴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Daslu也成爲了被開刀的對象,2006年它被罰款110万美金,罪名是偷稅漏稅。2009年,Eliana因逃稅、有組織犯罪等罪名被判刑94年。

  Daslu是不是有如“天上人間”一樣的存在,這裡我不予置評。我只想用一位Daslu常客的話來結束這篇超過7000字但沒有任何稿費的文章(囧)

  “Luxury is not how much you can buy…..Luxury is buying the Right Thing”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