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读后感大全

2020-11-26 00:55: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本由杨庆堃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 32开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精选点评:

  ●果真是极好的书 宗教理论极其丰富

  ●呃,不懂社会学,当传统宗教介绍读的。社会系图的书,有位拿着英文版对读的仁兄贡献了不少批注。

  ●【宗教人类学】本书成书于六十年代,但至今并不过时。杨先生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利用地方史志等资料,分析了中国的佛教、道教、祖先祭祀、地方社区信仰、商业行业神以及儒教中的某些信仰等等,强调“超自然因素”在宗教中的作用,并区分了institutional religion 和diffused religion的概念;认为diffused religion 缺乏独立性、依赖于世俗制度并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我觉得这种模糊性很大程度上可能与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有关系?) 史料是详实的,分析是清晰的;虽然对于institutional religion和diffused religion的区分,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现在还全盘接收的话就显得有点silly了…

  ●延吉借 学校看

  ●该书中首次提出了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与分散性宗教(Diffused Religion)的中国社会民间信仰(Chinese Popular Religion)分类法,他的这种分类其实内在的将宗教分为了民间信仰和狭义的准宗教信仰,因此并不是整体抽象后的普遍性讨论。其次,书中暗含对中国社会的分层讨论,将民间、公众(即公共空间)与官方三分,随社会分层而罗列出不同性质的宗教形式。他的“宗教”分类仍然是基于西方语境中的“宗教”概念进行的,尤其是在结构和功能意义上而言。最后一章节没有翻译,因此使得中译本显得是一本历史学的作品。另外,杨庆堃存在一些思想史上的常识性错误,并非译者的错。

  ●沿涂尔干帕森斯一路下来的宗教分析,前几章常常强调宗教仪式对于家庭团体共同体的整合性作用,可惜研究时间早,建国后的宗教变迁就没能再有涉及

  ●老师推荐 儒家究竟为“天子-皇帝”制贡献了什么?内中奥妙可真不少(笑~ 儒复兴则佛道衰,实然,可为什么呢?值得思考。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可是关于整个国家这个社会我知道的太少。

  ●有人说圣经,有人说过时了……

  ●四六级翻译腔要哪能?说是“圣经”,言过其实。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读后感(一):不幸言中

  从延吉借了三本别人推荐的图书,向教主展示。他当即回复:你看得懂吗?我回,看不懂也要看啊,如果有一天,别人问你看过没,你可回其看过。他若再问你,你可说书乃多年前所看……

  一本剖析中国社会宗教问题的学术著作。看豆友的评论,原来本书堪称研究中国宗教问题的“圣经”,哈哈。又有豆友曰,建国后宗教状况的那部分已被删除……无语,其实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目前中国的宗教状况。

  我也知道自己读书太快,太粗。可如果不这样,想看的那些书又何时能看完呢?现在先速读一遍,如果有缘,那终会再遇。

  9.3.4下写于402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读后感(二):读之前期望还是挺高的

  怎么说呢,因为读之前期望还挺高的,导致这本五百页的书从头翻到尾也没有感到特别激动。这本写于六十年代的书,受功能主义理论范式的影响非常严重,但是主要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弥散型宗教”(不知道中文版是怎么翻译这个词儿的)的说法并不能让我感到很满意,所以一口气就吊在那里了。比如我们可以问,弥散性宗教是不是就没有制度,制度型宗教是不是就不弥散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当然这问得有点强词夺理,杨主要是想讲,中国的宗教是和世俗的制度结合发挥作者用的。那么既然凡俗的生活中随随便便都可以提取些宗教性的元素,又有什么可以算作世俗的制度呢?什么叫制度呢?用今天的评判标准来看,杨对这些术语的使用是颇有些随意的。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资料丰富,安排得当,夹议夹叙,且有比较的视角。缺点可能就是没有从繁复的资料中提取出一些让即使是不研究中国的人也感兴趣的理论问题。我的主业并不是宗教研究,不知道杨的这本书在研究中国的圈子之外声誉如何。还有,最后一段写communism as a new faith,不知道中文版有没有删,读着真是味同嚼蜡一般。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读后感(三):因地制宜分散来宗教

  宗教的界定比较复杂,宗教和信仰是两回事。无神论的未必不信仰,有宗教的未必有信仰。

  中国的宗教信仰仿佛不成系统。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宗教。 作者把宗教分成两种,一种制度性的宗教,如佛教,道教,它们有与市俗社会相反的制度和要求,比如吃素,念经,宣扬戒色贪欲什么的。这种教派存在是为了解决精神性困局,比如,人怎么面对生死,死后去哪里之类。 另一种是分散性的宗教,分散为宗祖祠堂,工商联合会等,还有个人神,土地庙,送子观音,关公等。和制度性的有区别,分散性宗教主要用来支撑世俗团体。比如宗祠就是团结整一个宗族的生活,解决他们的精神争端,工商团体则通过一定的仪式提高彼此合作的效率。从这个角度去看,孔子的儒家也属于分散性宗教。白莲教应该也属于分散性,为了政治目的而确立。 中国人的宗教以分散性宗教为主,它们具有因时因地性,为需要而增加的。比如刚刚去世的名人会被塑成像当作神灵来保佑当地人。还有同样是求子,南方是拜观音,北方好像有送子娘娘。宗教体现地方特色,为需要而立。

  中国的宗教有一点和外国的区别很大。和政治分得很开。就一个梁帝曾经非常信奉佛教,给了佛教很多权力,佛教一度非常兴盛。但到唐宋元明清,皇帝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宗教发展,比如规定寺庙要符合条件才能建庙,给每个和尚发度碟,相当和尚资格,又规定和尚几岁之后只能带一到几个徒弟,都在限制管束宗教的发展。不像外国,教廷直接主宰政治。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读后感(四):译笔对原著是一种糟蹋

  作者基本没有读懂原文,翻译极差。

  第一章引言,研究目的,开篇第一句话就译错了,作者错译成:“在中国社会生活和组织中,宗教承担了怎样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生活和组织发展的基础”。

  正确的译文应当是:宗教在中国社会和组织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使其得以存在并发展?

  这个错译,说明译者根本没有理解功能主义的要旨——只有发挥确实功能的制度才能存在并发展,而一项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必有其确实的功能。——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句,宗教的定义,也译错了。

  译者错译成:“将宗教定义为信仰系统、仪式活动和组织性关系,其目的是处理人生面对的终极关怀的问题,比如那些可能会破坏人类社会关系的现实威胁(断句错误):死亡的悲剧,不公正的遭遇(unjustifiable错译成不公正),难以计数的挫折(unaccountable错译成难以计数)、无法控制的战争等,而教义的证明就是用以应付来自实际经验的矛盾现象(这句完全译错)。”

  正确的译文应是:将宗教定义为一套包含信念、仪式、以及组织在内的系统,旨在应对人生面临的终极问题(而不是自作聪明地将ultimate matters译为终极关怀),诸如死亡之不幸,无妄之遭遇,难于解释之挫折,撕裂人身关系却又无法控制的战乱等,并为现实经验中那些不合于信条的现象提出自圆其说的辩护。

  从上面两个例子,也是本书最关键之处,本书研究什么问题,宗教的定义为何,译者竟然都没搞清楚。本书的翻译质量和译者水平,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读后感(五):作为文化体系的中国弥散性宗教

  

多数人认为中国社会制度框架体系下缺乏一个结构显著的、制度化的、组织性的宗教,其神学、仪式、组织与世俗制度和社会秩序其他方面的观念和结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杨庆堃在此书中认为这种“弥散性宗教”仍是具有制度性的。

宗教是一个象征符号体系:在中国人现实的宗教生活中,宗教是建立在对神明、灵魂信仰和源于这种信仰的仪式行为、组织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说,其功能的实现是依托于诸如帝王体制和家庭秩序等社会系统的运作,而这些社会系统又是建立在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崇尚等级秩序的观念之上。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间信仰中即隐含着中国人最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与价值认同。民间将关羽尊为财神,并在各地立了关公庙。关羽在民间被象征化,事实上即表达了中国人对仁义、忠君等儒家传统美德的崇尚。

宗教的建立方式是形成对一般存在秩序的观念:杨庆堃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社会中寺庙承载着支持社会普遍的道德秩序的功能,反映了有关上天和阴间的观念及道德启示。中国人普遍保持着对上天以及各种神灵的敬畏感,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这种宗教的观念也确立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并帮助人从平凡琐事的烦扰中解放出来。

仪式为宗教生活披上了“实在性的外衣”:无论是在哪里,宗教场所的建筑物形制都是壮观而最有艺术性的,因为每个寺庙都代表着社会组织,甚至经常是整个社区集体的努力。而在1949年,某村村民毫不吝啬地耗费500美元举办庙会。除了作者认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外,举办庙会的根本目的仍旧在于确立宗教的真实感,强化个体对既定世界的基本信念,并最终回归到作为人类经验中的最高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