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助人技术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助人技术读后感精选

2020-11-02 01:41: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助人技术读后感精选

  《助人技术》是一本由克拉拉·E·希尔著作,49.80元出版的2013-5图书,本书定价:306,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助人技术》精选点评:

  ●将来如果有机会,可以用这本书作为慈善组织的志愿者/义工培训教程

  ●这个系列里读过最好的一本。例子和理论并行。这次读起来好像扫盲,占位置留着再读一次做笔记。是不是应该配合扪心问诊一起食用?

  ●这本书太棒了,我是参加一个台湾老师的《助人历程与技巧》的工作坊,老师PPT在最后留的参考文献里有一本书《助人技巧:探索洞察与行动的催化》,在网上搜了一下,只有台湾的版本,还花了160多块买了台湾的版本,今天才看到咱们这边也有出版,唉,花了不少冤枉钱。 这本书的难得之处是给了心理咨询的整体框架,虽然探索领悟与行动三个阶段不是每个来访者都要全部经历,但是有这个框架,做咨询时不至于慌乱,另外其中的助人技巧也很详尽,这些技巧都是需要练习实践的,如果可以,可以依据书中的设置多做练习,对提高心理咨询技能非常有帮助。

  ●实践与理论齐飞 小白的贴心读物2017.9.19 常读常新,框架与弹性并备2019.5.2

  ●教材,实用

  ●特别实用,常看常新。需要时不时提醒一下自己。

  ●国内专业环境下,需要反复读的基础书,中译版还不错~

  ●助人者,通过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推动当事人作出改变。咨询技巧,理论结合实践加上,部分案例五次拿起这本书基本读完,很易懂,对于做咨询工作者会有一定启发。

  ●很客观,也很系统,一般是帮助当事人进行探索,领悟,行动。这本书大部分内容还是太理论化了,但是一些具体的技巧,还有附录作为助人参考还是很不错的。

  ●100分,Hill这本教材真的是很经典的,读完之后理解了对咨询的过程有了一个把握,自己的咨询胜任力提高,案头书!当然加上歌子的助人技术私房课,真的是正式执业的保护伞。

  《助人技术》读后感(一):各种入流的不入流的流派都看到了这片“人傻钱?”的热土,纷纷来到内地办学,学费不菲,但学完这些课程真的就会做咨询了吗?

  国内心理咨询界太乱了,尤其是咨询师的培养上,更是一团乱象。各种入流的不入流的流派都看到了这片“人傻钱?”的热土,纷纷来到内地办学,学费不菲,但学完这些课程真的就会做咨询了吗? 心理咨询更像是一门掺杂着很多技术要素的艺术,无论你理论流派学的多么清楚,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真的去做咨询实践时也可能不知所措。医学生里流传着“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教科书”生病的段子,在心理健康相关行业里,这种复杂和未知性更多,即使学完天下流派而不去实践的话也永远是个纸上的咨询师。 回到这本书,作者在不注重流派的基础上,向我们完整的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助人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每一章还设计了相应的实践练习。所以如果是课堂教学使用这本书会比自学效果好很多。

  《助人技术》读后感(二):流畅,深入浅出

  国内心理咨询界太乱了,尤其是咨询师的培养上,更是一团乱象。各种入流的不入流的流派都看到了这片“人傻钱?”的热土,纷纷来到内地办学,学费不菲,但学完这些课程真的就会做咨询了吗?

  心理咨询更像是一门掺杂着很多技术要素的艺术,无论你理论流派学的多么清楚,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真的去做咨询实践时也可能不知所措。医学生里流传着“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教科书”生病的段子,在心理健康相关行业里,这种复杂和未知性更多,即使学完天下流派而不去实践的话也永远是个纸上的咨询师。

  回到这本书,作者在不注重流派的基础上,向我们完整的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助人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每一章还设计了相应的实践练习。所以如果是课堂教学使用这本书会比自学效果好很多。

  《助人技术》读后感(三):探索、领悟、行动

  如果天真地以为了解了某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就觉得可以去做心理咨询了,那真是太愚蠢了。

  心理咨询已经走向开放、综合的道路,二Hill无疑是这条道路的积极开拓者之一。三个阶段,各有其依据与具体技术,然而又不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叉、促进、配合。其顺序也不是固定的。这一切不仅有Hill个人的经验支持,还有广泛的研究做基础。

  Hill写本书的目的就是给帮助助人专业学习者学习助人,所以她还设计了很多练习,切实帮助学习者去掌握方法。

  这是一本心理咨询从业者需要看的书。

  可能会有人对“技术”一词嗤之以鼻,我也曾有这样的感觉。但是纵观全书,Hill不是在讲生硬的技术,而是在讲述如何理解、如何帮助当事人,共情同感也是她一直强调的。而且对于学校中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来说,理论从不缺乏,缺的是实践,缺的是如何实践。这本书正是在填补这样的空白。

  Hill认为这是一本入门书,是学习具体流派方法的基础。确实如此。先学流派,往往容易流进理论的争端和思辨,先学共同的技术,再学流派,不至于太盲目、太极端或者无所适从。

  《助人技术》读后感(四):一些收获

  这学期有机会尝试做心理咨询师,老师推荐了这本书。

  收获还是很多的。比较期待实践和练习。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和竟然和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是一样的。主要有这么几点吧

  关于共情。我承认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但还是可以努力去尝试。共情不同于同情,后者更像是高高在上的或者站在一边的置身事外的怜悯。共情就像是穿着对方的鞋子走路,用对方的眼睛去看世界。

  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起的。不评判。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评判来访者。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背景,咨询师并不是一片白板,抛开自己的观念并不容易,但还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咨询师并不一定要喜欢来访者或者和对方做朋友,而是要和对方一起探索和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关于真诚。认真的倾听。我倾向于认为在咨询中咨询师更多是在听而不是说,因为关注的焦点始终都是来访者。

  根据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这三点都并不容易做到。

  另外还有两点比较深的体会是,第一是咨询师应该先爱自己,再关爱其他人。意思是,不可以把自己完全代入来访者的情绪中。咨询师就像是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但是只是默默呆在里面感受或者探索,而不是失去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像是在黑暗的隧道里面,咨询师扶着来访者和他一起往前探索,但是这条路是来访者的人生之路,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角色混乱分不清主次。

  第二点是,咨询中并没有完美的人。没有人是完美的。咨询师只要是人格独立完整的,能保证自己的情绪和私人问题不会妨碍到咨访关系。

  就算不做咨询师,这本书也是值得一读的。对于人际关系或者个人成长等等都有一些启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