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藏生死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10篇

2018-01-17 21:5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10篇

  《西藏生死书》是一本由索甲仁波切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一):掩卷《西藏生死书》

  一个时代造就了他们,这是《时间玫瑰》中对国外的一些伟大诗人的描述。的确,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中确实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伟人。但是从客观条件上讲,和平安定时期更利于产生不羁的思想,这也揭示了人思想的惰性。

  而有一件事却是无论哪个年代的人都需要面对的。那就是死亡。

  谈到死亡,我想这是大多数人所忌讳的。是恐惧逃避死亡;还是认为死亡是件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事,无需琢磨与矫情;还是可笑的寄希望于现在的医学可以延长生命乃至永恒。这些想法就如《生死书》中所说,是很幼稚的。所以当我读到这里,困扰我很长时间的对死亡的思考是否有意义终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我至今并没有完全参透。我的两种理解为:

  1、有意识的生命包括了死亡

  2、生命不仅包括了有意识的生还包括了无意识的死

  总之,死亡对于我们应该就是很平常事情,就如吃饭。我们可以面不改色的谈论今晚的食谱是什么,难道就不可以谈论同样平常的你我对死亡的理解?

  第一次接触是奶奶的去世,对死亡的没有概念让我记不得当时我是多大,只知道是上幼儿园时。亲人痛苦让我感到这件事情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在奶奶临终前,她叫人把我喊到跟前,紧握我的手不放,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怕奶奶的病会传染便极力挣脱,在我挣脱后不久,奶奶就离开了。到这里有人会想到,我对当时幼稚的举动十分后悔。但我并不这么觉得,因为当时的我对死亡一无所知。被强迫的泪过后,便是一段较安静生活

  小学年级开始产生对死亡恐惧的意识,之后随着身边亲人们病重甚至离去死亡的恐惧渐渐侵染我的大脑。到这里真是可笑,稀疏平常的死亡却只是在紧张的六年级、初三、高三,让我恐惧的透不过气,而其他时候却像云一样呼之即来闭眼即去。这是否也印证了时代产生思想。思想的惰性时刻存在,就像鲁迅批评人类的劣根性,无数次刺痛自己,但实际改变困难,与其批评不如想办法减少惰性存在的时间。恐惧随着我的思想成熟也更加被放大。失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眠时候的大脑不停的思索。困意是用几次突然从床上惊起的疲劳积累而成的。对生与死的意识模糊,让我时刻在想,地震中的遇难者或马路上看到的去世的人为什么不是我。也曾想过用头撞破这玻璃从天而降,了却一切桎梏与羁绊。

  细节决定成败把细节看得太轻了,细节决定了人生。一次出游,偶然旅店有电视,偶然电视有信号,偶然有电影频道,偶然那天爸妈没有反对我看电影。《入殓师》是让我对死亡的思考从感性到理性的一部影片,它对我思考的启迪也许不算最大但它却是开端。“死亡只不过是一扇门”与“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开端有着很重要意义,而他留给我的更多的是疑惑,与父母一起第二遍观影后,我与父母对影片的理解产生了极大地分歧。当时并没有疑惑,因为我坚信专业影评人对影片的客观评价(说道这里又不得不谈一点,现在很多人自以为是,我曾经也这样过,对于某些书籍或专业性文字不屑一顾,殊不知这些东西是由知识比我们多很多的人所著。例如,对语文教科书的看法,很多人对选入其中的篇目持怀疑态度。听过陈果的思想道德基础,犹如灌顶,再后来又偶然得知她喜爱的书《爱的艺术》,买了本精装细读,又偶然在语文书中发现选自其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接着往后翻,看到了加来道雄与霍金的文章,很感兴趣。教科书毕竟是由一堆高学历的人编成。推而广之,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宜随意,不仅应深思熟虑,更应谦虚谨慎,毕竟我们接触的知识只是大千世界的一角),后来我知道,整个社会对死亡都是逃避的,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以致父母对影片的理解忽略了主要矛盾—生死。而当时让我不明白的是父母对影片理解的方向,却在现在得以了然。这种对死亡的态度很难改变,与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又是那么的极不相称。某位上师到法国看到浪漫的国度,对把墓地盖得比房子美丽不禁发笑。是啊怀揣“执着”,为实现自己所谓的目标显得那么坚定却又是多么迷茫呀。

  《入殓师》之后,我接触到《纳棺夫日记》,开始对《入殓师》深入思考。为什么入殓师要让一个拉大提琴的乐师担任?当然在营造送葬也可以是种美妙的时刻同时,肯定生命的生与死,尊重生命的生与死。如果站在生的角度去理解死亡,永远体会不到死亡的意义。恐惧就来源于立足于生。改变这种立场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的行走坐卧还是思考都以生为基础,包括思想惰性的产生也是因为依赖物质的生。释迦摩尼的涅槃,便是不依赖于万物自由思维的彻底宁静。但到那个时候,我们是否还能去有意识的想些东西,我依然怀疑,宗教坚信存在这一时刻,而辩证唯物主义及现在的社会主流哲学思想并不容许这种情况的存在。我以科学的角度对此不能确定立场,这也许也是科学的局限。“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爱因斯坦的一席话也承认了科学在思想上并不是一掌定江山的决定地位。脱离生与死的立场去体悟生死,难道也需要天赋吗,还是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思想高度?

  宇宙中唯一不变的准则便是万物都在改变,无常。这个命题明显就是个谬误么。万物都在变,那么就没有这个不变的准则了。那么就有东西是永恒的,好吧,在写这之前我没有仔细考虑这个命题,主要说的也并不是讨论这个命题。我就姑且把那个永恒的东西认为是能量变化就是以能量为本质的物质形态变化。《生死书》中的这句话让我们重视变化,接受死亡的事实。为了让人们内心可以祥和的对待死亡,佛教认为人是有转世的,这样就能很顺利的解释为什么要做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也是佛教没有被扼杀的原因之一吧)。人是否有来世,这个问题没人能够解答,对于那些濒死体验者的话,我实在也是不能够相信。来世存在与否,看来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用生的过程来换取死亡时的答案冥冥之中,感到要想尽快知道答案就必须明白作为个体的意义与人类存在意义的区别。也不一定非得知道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我需要的是两者的不同人生的意义,在《生死书》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透露—学习知识和爱他人。学习知识,便是感受周围物质的一切;爱他人,便是精神上的通过索取与给予达到充盈。多么完整的人生啊,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把精神与物质割裂开看待是否又是对人生的局限看待?

  放下“执着”,继续思考。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二):不知死焉知生?

  不知生焉知死,不知死焉知生!

  生、死是矛盾,是对立,是统一?其实生与死是一件事。

  从懵懂青春期就好奇死亡,想要了解死亡,但又觉得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是一件不能告诉父母朋友的事,是一件只能倾诉于日记本的事情。

  大学期间虽没有遇到大的坎坷挫折,但依旧迷茫于生命的终极意义,想要知道生命的价值,想要生与死的意义。

  不知死焉知生?

  如果死亡是终结,那么生命的意义又何在?

  如果生命终将结束消亡,那么我为什么要活着?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吃喝玩乐?感官刺激?醉生梦死???

  不明白,不懂得!

  很希望能够得到一本让人看透生死的书。

  虽然不是宗教信徒,虽然从小就成了一个无神论者,但依旧想在这个混沌不堪的世界中找寻那永恒不变真理。想要给生命注入新的能量,想要平静看待死亡,想要死亡之后幻化出新的生命。

  《西藏生死书》让读者等了很多年了。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三):正视生命,不畏死亡

  这是一本讲述生与死的书。佛教强调世间轮回和业报,这就把生和死看作是一体的。死亡是旧的生命的结束,但又是新的生命的开始。书中出现的其实无非也都是藏传佛教的教义与用语,但能够引发人们正视对死亡的思考,能平和认识死亡的人,应该也能很好的认识到自己的生。而其中提到的禅修的练习方法和对临终者以及遗眷的关怀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还是很有用

  作者说:“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这就像水如果不搅动,本性清澈透明的”。揭示了禅修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让心回归本真状态的修炼。对初善、中善和后善的定义颇有意思。“初善,众生皆有佛性,破除愚痴。中善,不执着,察觉万物的本质。后善,回向一切功德。”

  描写禅修的内容很简单却又很实用。

  整个禅坐过程可以简化成这三个重点:把你的心带回家、放下、放松,每句话重点都包含着许多层面的意义。

  把你的心带回家,意思是透过正念的修习,把心带进安住的境界。其深义是把你的心转向内在,安息在心性之中。这本身就是最高的禅定。

  放下就是把心从执著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因为你认识到一切痛苦、恐惧和挫折都来自执著心的贪欲。在比较深的层次里,由于你越来越了解心性而产生的体悟和信心,可以启发深广而自然的宽容心,让你解脱心里的一切执著,让心自在无碍,在禅定的启发中溶化掉。

  最后,所谓放松就是心要宽广,放松心情。更深入一点来说,放松你自己,进入真正的心性,也就是本觉之中。这就好象把一撮沙倒在平面上;每一粒沙都自动安顿下来。这就是你在真性中放松的方式,让一切思想和情绪自然地平息融入心性的状态中。

  最重要的是要轻松,尽可能保持自然和旷达。静静地从你习惯性焦虑自我中溜出,放下一切执著,放松地进入你的真性里。把你平常的、情绪的、被思想驾驭的自我,想象成太阳底下的冰块或牛油。如果你正感到僵硬寒冷,就让这种侵扰在禅定的阳光下溶掉。让安详对你产生作用,以便将你的散乱心集中到安住的正念中,并在你的内心唤醒明见( clear seeing )的觉醒和观慧。你将发现你的一切负面心态全缴械了,你的侵扰溶解了,你的混乱慢慢蒸发了,如浓雾溶进你那广大无瑕、绝对自性的天空中一般。

  静静坐着,躯干挺直不动,禁语,心情平静,让一切思想和情绪来了又走,什么都不要执著。

  这种境界感觉起来像什么呢?就像一个人在野外做了一整天的苦工回到家,一骨碌坐到火炉前心爱的椅子里。他已经工作一整天,知道自己已经做完了想做的事;没有什么还要担忧的,也没有什么还未完成的,他可以完全放下一切牵挂满足,自在。

  因此,当你禅坐时,重要的是创造正确的内心环境。一切挣扎奋斗都来自狭隘的心境,所以创造那种正确的环境,有助于你达到真正的禅定。当幽默和旷达呈现时,禅定不费吹灰之力就生起了。

  作者强调的对于临终者以及遗眷的关怀谈了很多内容,我认为最有用的就是对于临终者最重要的就是爱和慈悲。慈悲是什么?“慈悲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怜悯或关怀,不只是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痛苦而已,它更是一种持续和实际的决心,愿意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他们缓和痛苦。”

  而对遗眷的关怀则需要让他们面对现实,释放出他们的悲伤。“悲伤是需要关注才能治愈的伤口。要想对治和超越悲伤,就须公开而诚实地面对我们的感觉,把我们的感觉充分表达和释放出来。容忍和接受我们的感觉,不管多久,一直到伤口痊愈为止。我们恐惧一旦承认事实,悲伤就会击倒我们。事实上,悲伤的经验会化解。没有表达出来的悲伤,才会是永远持续的悲伤。”

  通过禅修,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与情绪,而通过对临终者的关怀,我们才会对死亡的气息感触得更深,每一次对临终者释放的关怀,每一次在亲朋好友离世后释放的悲伤,都会令我们更好地思考生存的意义,更好地学会感恩,才能在生命的最后平静安详地面对死亡。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四):活着:你做了哪些事,足以证明你并未虚度人生?

  每个人想得东西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

  为什么一切都会改变?

  那就是生命,一切皆无常。

  死亡虽是团大迷雾,但有两件事情是明确的:其一,我们总有一天会死;其二,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因此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知道何时会死,而我们就把它当做借口,延迟对死亡的正视。就像小孩子玩捉迷藏,我们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以为就不会被别人发现。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死亡的恐怖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且继续活下去,而死亡却无情地结束了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我们认为死亡来到时,就会把我们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或变成一个全然不同的人。我们想象死后自己变成一片迷惘,处在极端陌生的环境里。就像单独醒来一般,在焦虑的煎熬中,在陌生的国度中,对那块土地和语言一无所知,没有钱财,没有对外管道,没有护照,没有朋友……。

  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自己有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和个别的身分;但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分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传记」、我们的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我们就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因此,当这些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吗?

  如果没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支撑,我们所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一个令我们焦躁的陌生人,我们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却从来不曾真正面对他。我们总是以无聊或琐碎的喧闹和行动来填满每一个时刻,以保证我们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这不就指出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基本悲剧吗?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身分之下,一个神经兮兮的童话世界里,跟《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假乌龟差不多。在激情的催眠之下,我们太过着迷于建造房子的快感,竟然把生活的房子盖在沙上。这个世界似乎真实得让我们可以相信,直到死亡粉碎了我们的幻想,并把我们逐出隐藏的地方为止。因此,如果我们对更深的实相一无所知,我们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当我们死亡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尤其是我们如此钟爱、如此盲目依赖、如此努力想活下去的肉身。而我们的心却也不见得比我们的身可靠。只要对自己观察几分钟,你将发现心就像跳蚤一般,跳来跳去。你将发现念头会无端地冒出来。我们每一秒钟都被混乱席卷,沦为善变心的牺牲品。如果这就是我们唯一熟悉的心识,那么在死亡的那一刻,如果我们还要依靠它,就是一场荒谬的赌博了。

  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就让我觉得,如果人生是建立在永恒不变的错误信念上,将会变得多么空洞而琐碎啊!如果我们也是这么过活的话,就会变得像

  敦珠仁波切所说的行尸走肉。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醉生梦死的,我们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着:年轻时候,我们都在接受教育;然后,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我们买个房子,在事业上力争上游,梦想有个乡间别墅或第二部车子。假日我们和朋友出游,然后,我们准备退休。有些人所面临的最大烦恼,居然是下次去哪里度假,或耶诞节要邀请哪些客人。我们的生活单调、琐碎、重复、浪费在芝麻绿

  豆的小事上,因为我们似乎不懂得还能怎样过日子。

  我们的生活步调如此地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为了拥有更多的财物,我们拼命追求享受,最后沦为它们的奴隶,只为掩饰我们对于无常的恐惧。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消磨殆尽,只为了维持虚假的事物。我们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成了要把每一件事情维持得安全可靠。一有变化,我们就寻找最快速的解药,一些表面工夫或一时之计。我们的生命就如此虚度,除非有重病或灾难才让我们惊醒过来。

  我们甚至不曾为今生花过太多的时间和思考。想想有些人经年累月地工作,等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年华老去,濒临死亡,结果手足无措。尽管我们总是说做人要实际,但西方人所说的实际,其实是无知、自私和短视。我们的眼光浅显到只注意今生,到头来是大骗局,现代社会无情而毁灭性的物质主义便是由此产生的。没有人谈死亡,没有人谈来生,因为人们认为谈死亡或谈来生会妨碍世界的「进步」。

  如果,我们最希望自己活得真实并继续活下去,为什么还要盲目地认为死亡是终结呢?为什么不尝试探索来生的可能性呢?如果我们真的就像我们所说的那么务实,为什么不开始严肃地反问自己:我们的「真实」未来到底在哪儿?毕竟,很少人活过一百岁。过了那一点,就是不可言说的永恒,……。

  请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在街上漫步,思考着令人启发的问题,计划着重要的事情,或只是戴着「随身听」。一辆车子突然疾驶而过,差点就把我们撞得粉身碎骨。

  打开电视或瞧瞧报纸,你将发现到处都是死亡的消息,请问那些因坠机事件或车祸而死亡的人,可曾想过他们会死?他们像我们一样,视生命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不是经常听到认识的人或朋友突然去世吗?我们甚至不必生病也会死;我们的身体有可能突然垮下来无法运转,就像车子突然抛锚一般。某一天我们可能还是好端端的,隔天就病倒去世了。

  有些上师甚至以更严厉的景象警惕我们要认清生命的脆弱,他们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把自己观想成最后一次放封的死刑犯、在网子里挣扎的鱼,或在屠宰场待宰的禽兽。

  其他上师则鼓励他们的学生要鲜明地观想自己死亡的景象,做为一种有系统的止观法门:观想死亡时的感受、痛苦、悲惨、无助、亲友的忧伤,了悟自己一生中已做或未做的事情。

  生者必死,

  聚者必散,

  积者必竭,

  立者必倒,

  高者必堕。

  从前似乎有一段时间,杰出的上师会针对杰出的学生传授一种教法,而学生也能证得解脱。敦珠仁波切经常提到一位印度大盗的故事,这位大盗在经过无数次成功的抢劫之后,了解到他所造成的可怕痛苦。他渴望为过去所做的坏事赎罪,因此拜访一位上师。他问上师:「我是罪人,我很痛苦。什么是解脱的方法?我能做什么?」

  上师望着强盗上下打量,接着问他有什么专长。

  「没有。」强盗回答。

  「没有?」上师吼叫。「你一定有什么专长!」强盗静默了一会儿,终于承认:「实际上,有一件事情我是满有天分的,那就是偷东西。」

  上师咯咯笑了起来:「好!那正是现在你所需要的技巧。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你所有的认知抢光,把天上的所有星星偷来,放在空性的肚子里,放在心性无所不包的虚空里溶化。」在二十一天内,强盗证悟了他的心性,最后被尊为印度最伟大的圣人之一

  佛陀提醒四依止的原因

  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智不依识。

  “虽然我的「见」可以像天空那么广阔,但我的「行」和我对因果的尊敬,却必须像面粉粒那么细密。”

  “轮回是你的心,涅槃也是你的心;一切苦乐和一切迷惑都只存在于你的心。”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五):写给西方人的佛教生死观的简易读本

  有个朋友推荐看这本书。它的名字也取得足够好,就去看了。

  整本书里的内容我看的时候觉得似曾相识。这本书就像一本向西方人介绍佛教生死观的简易读本。

  看这本书之前完全不认识这位作者,介绍他是位上师,他自己又自称是某位上师的转世灵童。但是很遗憾,他的文笔却像是某某民间机构能说会道的讲师。

  总而言之,对这位作者的华而不实的文笔极为不欣赏,他文中“我”字实在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都快晕了。嗯,他的文笔甚至称不上华丽。仅从这篇文章,也丝毫没体会到他是个出家修行的人。

  但是,即使我不怎么喜欢这位作者的文笔。但是作为给西方人看的关于佛教生死观的简易读本,也是不错的。撇开那蹩脚的文笔,内容看能看到不少东西。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六):之所以打四星,是因为大多数我其实没有看懂

  16:拒绝死亡,我们将无法充分利用这一生,且将受困于终将一死的自己。这种愚痴将夺取我们证悟之旅的基础,把我们永远系缚在妄想的境界、不由自主的生生死死,也就是佛教徒所谓的轮回苦海。

  18:对死亡的修行,就是对解脱的修行。学会怎样死亡的人,就学会了怎样不做奴隶。

  21:如果人生建立在永恒不变的错误信念上,将会是多么空洞而琐碎啊!如果我们也这么过活,就会变成敦珠仁波切说的那种无意识的行尸走肉。

  30:面对死亡,我们总有无限的痛苦和迷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无常的真相。了悟无常,是我们唯一能够确信无疑的事。

  32: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是“当下”,此时此地。

  44:作为一位战士就是将追求安全感的狭隘心胸换成非常宽广的视野,那是一种无畏、开放和真正英雄式的胸怀。那种视野更宽广的领域,就是学习如何在改变中获得自在,如何让无常变成我们的朋友。

  58:任何人只要从愚痴中完全觉悟,并打开了他的广大智慧宝藏,都可以成为佛陀。

  59:我们的佛心被包在凡夫心的瓶壁内。当我们证悟时,就好像花瓶破成碎片,“里面”与“外面”的空间合而为一。当下我们才发现,它们从未分离也并无二致,它们是永远相同的。

  64:我们把生命变得如此忙碌,以免自己冒险地往内看,甚至都会被禅修的观念吓坏。在一个追求散乱的世界里,默然和寂静却会吓坏我们;我们以嘈杂和疯狂的忙碌让自己不要安静下来。

  65:佛法的中心思想:我们本来是圆满具足的。

  70:乔达摩觉得如同拘禁他百世千生的监狱已经被打破了,愚痴一直是监狱的看守人。心受到无尽的妄想波浪蒙蔽。愚痴本身的根源则是心易于散乱的习气。关键是通过禅修,把心带回家,带回它的真实本性。

  89:泥水罐的比喻:如果保持静止,污泥会沉淀下来,水会变清澈。然而污泥还沉在底层;尔后有一天,如果搅动它,污泥会再度扬起。只要我们潜修寂静,也许就可享受平静祥和;但只要我们的心有一点被打乱,妄念就会再度进驻。

  89:就像发散自太阳的光和温暖,智慧和慈爱从内心深处的本性照射出来。没有任何参考、概念、希望或惧怕,带着平静却高昂的信心——这是你所能想象到的最深刻的幸福。

  92:要像一个年老的智者,看着小孩子玩耍。

  92:无论升起怎样的思想和情绪,要像大海看着它自己的波浪,或像天空俯视飘过的云彩。

  我的批注:美!

  92:秘诀是不要去“想”思想,而是要让它们流过心,不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

  93:在凡夫心中,我们看到思想之流连续不断;但事实却非如此。你自己将会发现,每两个思想之间都有间隙。当过去的思想过去了,而未来的思想尚未升起时,你将发现当中有间隙,本觉或“心性”就在其中显露出来。因此,禅坐就是要让思想缓慢下来,让间隙越来越明显。

  93:上师决定给他一个一劳永逸的回答:“看,禅定就像这个:当过去的思想停止,未来的思想还未生起时,当中不是有个间隙吗?”“是的。”这个学生说。“那就对了,延长它,那就是禅定。”

  94:我们必须学习不执着好的经验,不厌恶负面的经验。

  138:当我们继续修行,就可以学到如何直接对治已经僵化的认知。

  我的批注:僵化的认知,多么可怕。

  140:我们之所以这么执着,是因为在生命深处,我们知道自我并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从这个秘密的、令人焦虑的认识里,就产生了我们根本的不安和恐惧。

  158:如果你不把上师的教法牢记在心,你不就变成你自己的骗子了吗?

  170:祈求是最难的事。我发现很多人几乎不知道如何祈求。有时候是因为傲慢,有时候是因为不愿意祈求帮助,有时候是因为懒惰,有时候是因为心忙于怀疑、散乱和颠倒。我们可以祈求生命越来越清明、安详、睿智。

  我的批注:今晚就祈求智慧吧!

  231:当你的恐惧碰到他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怜悯;当你的爱心碰到他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慈悲。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七):《西藏生死书》摘句

  前段时间连续两次被安利,说这本书教人看透生与死。可自己读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修西藏佛法工具书,满书教人修炼,且作者还多次说到要有上师带队效果最好。

  活着的时候,去造福大众;死的时候,要环境祥和。

  断断续续看到第十六章,后面快翻而过。以下仅为书摘:

  1. 死亡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他只是生命的事实。

  2. 往内观照。

  3. 必须发现和不断滋养开放性、视野、愿心、热忱和恭敬心。

  4. 愿一切众生都懂得快乐和快乐的原因;愿一切众生都脱离痛苦和痛苦的原因;愿一切众生都不离无痛苦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心常平静,没有太多的执着和太多的怨恨,相信一切众生平等不二。

  5.愿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皆得觉悟;愿它如同一滴水,献给诸佛为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大海。

  6. 禅修就是要让思想缓慢下来,让间隙越来越明显。

  7.不要太兴奋,毕竟,它既非好也非坏。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八):读与不读

  几日前和一同事吃饭,聊到《西藏生死书》,她说她特别喜欢,已经读完了。我哑然,我说买了回去,鼓起勇气翻了几页,没再往下读,放在了书架上。她说读不下去是好事,说明我的心还年轻,我惊愕,一针见血啊!倒不是说她说到了我的心坎里,而是某种感受和理解是如此的契合。我读不下去,或者说避而不读,是因为我害怕,害怕直面和深入这样的主题,所以我想,等等吧,再过几年,再过几年。

  终归还是按捺不住,日日看到书架上这几个大大的字,忍不住又拿起来看。还没读完,不过倒是没我想象中那么深沉和可怕,毕竟佛得惊魂教给你的是看空以后的释然,而非沉沦在生与死的深渊里,恐惧得不可自拔。但我想,几年之后,我仍会再读它。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九):死亡的秘密

  2014年有朋友向我推荐此书,不久前又有位瑞士朋友也说这是他最近看的最好的一本书(英文原名是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近期有空,囫囵吞枣看完了。

  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是一位在西方学习、传教多年的西藏得道上师。他的网站是http://sogyalrinpoche.org/。豆瓣和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gyal_Rinpoche)上都提到,他1994年曾因性侵犯女学员而被起诉,最后庭外和解。

  本书的出发点是从当下人人都怕的“死亡”这个主题切入,教人如何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先讲“生”,其中很大篇幅介绍了佛教无常、轮回、业报、初心、行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概念,基本上是一本简易佛经;里面甚至介绍了三种打坐方法;再讲“临终”,详细介绍了佛教中的中阴教法以及大圆满法,也提出了一些面对死者和死者家属的智慧(施受法、颇瓦法);之后是“死亡和再生”,描述了西藏佛教认为的人死后的精神历程;最后部分是结论:生死本是一体,都是我们内心的一部分,如果在生时能参透,就不必忍受轮回的痛苦了。

  慈悲

  我曾练习过内观,内观的结尾也是慈悲。对于佛教里反复提到的“慈悲”,我个人的理解,慈就是爱;悲就是众生平等。

  灵魂不死

  佛教是“心的科学”,核心是灵魂不死,主张心是世界的基础和统一,外部世界完全是内心的反应与结果,因此是唯心的哲学。而所谓的解脱,也是让灵魂摆脱轮回这个恶性循环,立地成佛,真正自由。

  打坐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三种打坐方法:默念信条、冥想形象或者观吸法,比《禅者的初心》这本书里介绍的要更加可操作。像所有的技术一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也是一门通过不断练习就会变得越来越精通的技巧;通过禅修,观察各种情绪的产生和发展,研究自己内心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这的确是一种乐趣。这大概是无数人痴迷于打坐甚至闭关几年的一个浅显原因。致力于搞清楚人究竟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的大哲学家康德虽然不坐禅,不过也过着极其简单而又规律、常年主要精力用来思考的生活。而且据我的观察和经验,灵修之人往往很聪明。

  书中有智慧的句子很多,翻译的水平也不错,这里引用一段作者引用他人的话:

  大师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绝对不能忘记的。如果你忘记其他事情,只有那件事没有忘记,你就不用担心;反之,如果你记得、参与并完成其他事情,却忘记那件事,那你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这就好象国王派遣你到一个国家去完成一件特殊的工作。你去了,也做了一百件其他的事,但如果没有完成你的任务,你就是什么事都没有做。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一件特定的事要完成,那就是他的目的。如果他没有做那件事,就等于什么事都没有做。

  那么,你告诉我,你这辈子要做的那件事是什么呢?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十):你相信有来世吗?

  刚刚看完序和前言,看到一句话就已经觉得这本书值了

  他说许多非信仰佛教人士看后,内心得到平静,却不干扰自己原本的宗教信仰

  我很感动

  我相信总有一些东西是普世的:有极大的包容性,不排他,不执著

  让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继续读下去

  你相信有来世吗?

  其实我是不信的

  可是索甲说的也有道理

  相信来世不存在的人

  今生更容易活得肆意妄为

  我一直记得一个问题:

  地球上有那么多的宗教

  佛教有如来、观音……

  基督教有耶稣、圣母……

  还有伊斯兰教,等等

  他们都活在天上

  那么

  他们会有机会碰到吗?

  还是说,像地球一样有几块大陆

  他们也是有各自的生活领域

  我记得课本里面说

  宗教是愚民的,巩固统治阶层权力的

  这个我是一直接受

  可是突然又有新想法了

  我一直是相由心生的信奉者

  那么被奉为上师的、修行多年的、慈眉善目的宗教人士

  他们真的有很强烈的权力欲望吗

  不像啊

  难道他们把表里不一玩得炉火纯青

  不可能啊

  会是这样吗

  为了让欲望的人们学会敬畏

  懂得善良

  还是真的那些虚无能够让人感受到圆满和安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