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妈,我要买这个!”不同的回答,决定了孩子不同的未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妈妈,我要买这个!”不同的回答,决定了孩子不同的未来!

2020-12-08 22:00:09 作者:coco妈 来源:温馨爸妈读物 阅读:载入中…

“妈妈,我要买这个!”不同的回答,决定了孩子不同的未来!

  这周六,我带着coco去逛超市。

  出门前,我跟coco约定好他只能买三样东西,coco欣然同意。

  但在超市里,coco在买好他喜欢的三样东西后,却开始耍赖要在买其他东西。

  “妈妈,我要买这个!这个!”

  “妈妈,我要买那个,还有那个!”

  果然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在心平气和的跟他提起约定后,coco竟然耍赖躺在地上哭着打滚,以此来让我妥协!

  当时的我只想暴打他一顿,但又不想让他继续躺在地上给我丢人,真是又气又无奈…….

  孩子想买东西时,我们到底该不该满足,不满足应该怎么拒绝,才能既不娇惯又不放纵孩子的欲望!

  今天coco妈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当孩子要买东西时,妈妈们不同的回答对他们未来的影响。

  “行行行,别闹了,给你买行了吧”

  闺蜜跟我聊起她看见一个小男孩躺在地上打滚。

  边打滚还边哭着说:“我要买那个玩具,给我买,不买就不起来。”

  男孩妈妈赶紧抱起小男孩,哄着说道:“行行行,小祖宗别闹了,给你买行了吧!”

  说完带着小男孩子去买了他喜欢的玩具,而且还买了一大堆零食,美名其曰补偿小男孩。

  而小男孩也展露了胜利的笑容,奶声奶气的要求再买东西。

  孩子想要肆无忌惮挥霍的快感,妈妈就无底线的满足孩子,看似快乐教育的背后却隐藏着重重危机。

  那些从小对孩子溺爱纵容的妈妈,其实都是在自掘坟墓。

  前不久,一名大一女学生写的求助帖走红网络。

  这名学生因问母亲索要大额生活费被拒,所以就写帖求助网友。

  帖子中说道,她认为一个月2000的生活费太低了,不够她买买买。

  她认为生活费一个月应该在4500元以上才够她花。

  但她的家庭条件并不足以支撑她的需求。

  爸爸长期卧病在床,需要吃药维持。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仅靠妈妈每个月的工资。

  明明家庭条件都已经杯水车薪,但这名女生还是恬不知耻的找妈妈要大额生活费。

  很多人都讶异为什么这个女生会这么理直气壮的向家里要钱,明明家庭条件那么差。

  究其本源,还是来源于她妈妈的过度满足。

  这位妈妈在采访中说:“虽然家里穷,但不能亏待孩子,所以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

  溺爱型的妈妈养不出感恩的孩子。从小毫无底线的满足,要什么给什么。所以才会养出“巨婴式“的孩子,无法独立,只懂得索取,不懂得感恩。

  最后,这位妈妈还是答应给她每月3000元的生活费,哪怕这钱是爸爸的药钱,但这名女生还是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如何养废一个孩子?很简单,那就是毫无节制的满足她,给她无底线的买买买。

  “再闹我就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我一直是个强势的女人,因为职场上需要我强势,但我却错误的把职场那套用在coco身上。

  当时coco在地上打滚哭闹的时候,我没忍住。

  生气的大声吼道:“你要是再闹我就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强势的言语威胁是控制一个孩子最好的工具,简单见效快。

  果然不其然,不到三秒,coco立马就不哭了,边擦着眼泪边从地上爬起来。

  接下来的购物过程中,coco让我省心了很多,不仅没有在要求买东西,还主动把之前买的玩具全部都退回去。

  回家后,coco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之前很喜欢跟我亲近,经常要我抱她,亲他。

  但现在他不仅躲着我,每次跟我说话时,他还会小心翼翼的讨好我。

  从他爸爸那里了解到,原来coco觉得我讨厌他,不要他了。听了这话,我反思了很久。

  我为了省心,为了制止他的哭闹,为了更好的控制他,我竟然不惜以用威胁的方式去压抑,扼杀孩子的天性。

  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妈妈,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更爱操控孩子人生的快感。至于孩子的需求,强势的我可以以教育的名义去消除掉。

  我所谓的为了他好,也不过是在“以爱之名”要挟孩子服从我的命令而已。

  而coco长期在我的专制的强势下,也开始变得胆小却懦,讨巧听话。

  但很多时候,我多么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跑过来亲亲我,抱抱我,无理取闹的让我给他买东西。

  这样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性格,而不是像现在畏畏缩缩,小心翼翼的看我脸色说话。

  但伤害容易,治愈难!无论是coco的性格还是亲子关系都需要用时间去修复。

  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和强势,出发点都是好的,是想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但过度的强势,靠要挟孩子的管教,就是孩子未来的道路的上的绊脚石。

  “你就哭吧,反正我看不见”

  有的妈妈不过度满足孩子要求,也不用言语威胁孩子,而是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

  有时候冷暴力比暴力更伤人,特别是对孩子,这种忽视性的伤害更大。

  知乎上曾有一个话题,就是长期被父母忽视,没有得到过满足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

  有个叫鲸鱼的网友分享了她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想要一个头花,跟妈妈说了无数遍,但妈妈从来没有给她买,也从不回应她的需求。

  无论她是哭在在地上打滚,还是撒娇,妈妈都不会回应她,还会装作看不见她。

  鲸鱼也渐渐懂得了妈妈的意思,所以便不在问妈妈要东西,但内心的空虚让她每次去超市都会情不自禁的偷走几根头绳。

  偷回家她也从不来不戴,在爱不释手的摸了几下后,立马就用剪刀剪碎,这样她的内心才会得到一种满足过。

  好在,随着年岁的增长,她渐渐得到治愈,也不在偷头绳,但看到好看的头绳还是忍不住想剪碎它。

  武志红说:“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家本该是最安全的港湾,妈妈本该是最温暖的人,但却因为忽视和冷漠,让家变得空洞,不在有温度。

  而当一个孩子长期被忽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是指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要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忽视,冷漠的态度。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不值得被疼爱。而这样的孩子,也会想方设法的去获取满足感。

  不管渠道是否正规,反正只要获得了满足感,就能证明他们是存在的。

  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那就是使劲的忽视他,让他成为一个盗窃犯。

  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者需求没得到满足时,就会耍“小孩子”脾气,这其实是很正常的。

  但孩子借此哭闹撒泼要挟家长们达成目的,我们就必须管教,不能让孩子觉得生活只要哭闹就能获取东西。

  在教育之前,我们得让孩子停止哭闹,只有当孩子情绪平静时,才会听大人说话。

  李玫瑾教授曾说:“只要在孩子3-5岁时对他进行一次训练,而训练只需要要简单的四步。

  第一步:不要骂孩子。

  当孩子因没得到满足就哭闹犯浑时,不要骂孩子,先把孩子抱回家

  把孩子带到安全的房间,不要骂,也不要让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在参与进来。

  多人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审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所以这时候,只要与孩子一对一就行。

  第二步:不要打孩子。

  孩子哭闹时,用棍棒教育,孩子确实是会停止哭闹。但孩子会生出叛逆之心,下次会闹得更凶。

  所以这时候也不要打孩子,我们只需静静等待孩子哭闹。

  第二步:不要说教。

  孩子在闹脾气的时候是听不进道理的,这时候说的越多,反而会让孩子更委屈,情绪更失控。

  这时,我们需要去找个热毛巾,递给孩子,让孩子先擦擦脸。

  第四步:不要走开。

  孩子是故意哭闹给我们看的,所以这时候父母们更不能轻易妥协,一定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态度。

  让孩子明白,我们会陪着他闹,但不代表他们的哭闹会得逞,让我们答应他们的要求。

  等孩子哭累闹完后,蹲下身来抱抱孩子,并温和的说出不买的原因。

  这时候孩子才能听懂进去道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没有被满足过的孩子,童年都比较苦。生活已经那么难,我们何不给孩子一点糖和阳光了。

  适度的满足孩子需求,不会毁掉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更有底气和力量飞向不确定的未来。

  教育部推荐专家张敏说:“做父母,是一定要有一种和孩子共同学习这样的一种心态。”

  愿所有的妈妈,都能让孩子心里甜,走得远!

  下面是李玫瑾老师的原视频,欢迎各位家长们观看学习。

  点个分享”+“在看愿我们的儿女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点击阅读原文,你一篇精彩推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