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诺斯替宗教》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诺斯替宗教》读后感摘抄

2020-12-09 03:30: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诺斯替宗教》读后感摘抄

  《诺斯替宗教》是一本由汉斯·约纳斯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斯替宗教》精选点评:

  ●虚无主义的远亲

  ●5星+

  ●“那些没有家乡的人有祸了!” 简单谈一点:为什么诺斯替派比佩拉纠派在思想体系更加完备,在宗教传播上也更成功?因为佩拉纠派对于此在宇宙自由主义(甚至实用主义)的态度和对每个个体重荷般罪孽的褫夺,极其容易沦为世界的同谋者和苦难信众的叛徒。而诺斯替派通过对此在宇宙的弃绝,对宗教本质的反动,以及对属灵知识的狂热,获得了稳定而不惧迫害的精英群体支持。

  ●我觉得,微微有点啰嗦?

  ●病:现代人的无家可归感/西方文明的危机 初诊:虚无主义 复诊:灵知主义是虚无主义的根源/二元分裂的哲学体系 药1:生物现象的存在主义解释 药2:伦理责任的形而上学基础 药3:神圣创造的(弱/有限)神学 约纳斯认为“必须同时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或可以称之为弱人类中心主义~ 同为海德格尔的弟子,列维纳斯和约纳斯都走向了伦理学。 ps:张新樟是“缘在”派! 我认为 1根本没病。 2如果有病,也无药可救。 3如果可救,治好旧病也会有新病。 4如果不是新病,那就是旧病复发。

  ●当诺斯替教徒仰望星空时,不再羡慕这伟大的静谧。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巨大的邪恶和无望。

  ●异乡,无尽的愁苦与过分的爱。太过深情动人,一气读至午夜三点的慰籍。

  ●为最后一章加一星,指出诺斯替教与存在主义的关联,并揭示出现代虚无主义的症候,还是值得一读的。只是其一对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背景的认识仍旧不够犀利,其二就是作者后期的思想仍旧不免将希望寄托于伦理学的形而上体系建构方面,显得后劲不足,说教意味浓厚。不过这都还好了,起码节操还是在的。

  ●二次元必读

  ●太好看了,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被异乡的概念抓住了。读下来真的很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感觉诺斯替真的是一条能把西方思想串起来的暗线啊!很多以前还没有完全明白的东西看到这里更加清晰起来了。对于未知神的知识是不是对于无知之知呢?

  《诺斯替宗教》读后感(一):关于《诺斯替主义》

  虽然个人很懒,但不给这本书写个评价觉得简直太对不起这本书带给我那些震憾及感动。可是真要写点什么读后感之类的,又觉得以自己目前的浅薄无知,又怎能够得上为这本书写什么推荐语呢?但不管怎样,我觉得这本对诺斯替主义的思想体系的阐述及总结的书,使我第一次认识了什么是“诺斯替主义”,这相遇使我找到了一开始在荣格身上发现的“异教徒”气质,并且也在这本书里得到了证实。这是一种熟悉而又奇妙的感觉,这是一种缘分,可以形容为“前世的认识”,——是的,我们没有前世,但却有对“前世的感觉”;正如同生命的消逝本质,但拥有这生命的人却能从中感受到永恒的存在。——这也许是对诺斯替主义的二元对立最好的阐释与呼应了吧! 诺斯替主义的思辨性超越于古希腊哲学的思辨,而其宇宙论的颠覆性也非耶稣所创立的基督教的革命性可比拟的。看过《圣经》的人不去看一下这部著作简直是太可惜了。

  《诺斯替宗教》读后感(二):动荡的社会与诺斯替主义的兴起

  重读了约纳斯的《诺斯替宗教》,这次特别留意了诺斯替主义兴起的社会政治状况:希腊化时代的古典希腊城邦普遍衰退,与之匹配的城邦-公民观念也陷入低潮。在过去,生活在希腊城邦的公民把自己视为城邦“有序整体中的一部分”,在这个共同体中,公民通过参与城邦事务获得自身的完善,他的政治参与也能够直接影响城邦的决策,故城邦政治与每个公民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在希腊化帝国的秩序中,城邦的公民转变为原子化的民众,不但丧失了直接影响政治的权利,而且经常被帝国的政策所裹挟,对他们来说,政治秩序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实质上变为一种异于自我的外在事物;对于那些被征服地区的民众来说,帝国带来的秩序甚至可能是压迫性的。 总之,在帝国秩序之中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都生活在不安和焦虑之中,在这种精神状况下,东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诺斯替主义能够同时为两者提供慰藉,——“拯救”的教义给予那些失去政治权利的公民新的人生意义,而它强烈的反律法与反秩序倾向则迎合了受压迫居民的怨恨心理。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与政局的动荡往往是宗教大发展的推动力,因为人心在乱世中相比治世更需要超验的慰藉,诺斯替主义兴起的历程也符合人类的一般经验,与之相近的大概就是八九十年代的“宗教热”和“气功热”了,两者的结局都是被统治者压制,但是在禁断后依然以各种方式潜藏于民众的生活之中。

  《诺斯替宗教》读后感(三):摘要

  1、诺斯和拯救的根本问题:伦理学是否应该建立在神学的根基之上 2、总体城邦和总体范畴:cosmos和universe的根本分野 3、Eschatologie und Soteriologie: dualistic-anticosmic/dichotomous-antiuniversal 4、Demiurge/Demigott: 把知识学的受造性分离出来 5、Welt-Aeon: 具体化和邪灵化的下沉使世界或移涌存在复数形式,metamorphisis 6、Kabbalah: 通往神秘的阶梯能否是拓扑的 7、马克安福音: antithesis des atheologie非谱系学的拯救论(Heilsgeschichte?) 8、阴性教会(Ecclesia)和Pleroma中的赋形: 第一十字架的topos

  9、范畴上epi和pro的灵知主义起源: epinoia

  10、右手:处女-机械论/色情-神秘主义 ambidexteric cosmos?

  11、现世的eschaton: 终末论一神教必须为katechon预留位置,这个拦阻者的天使学是诺斯替主义的空间

  12、Geworfenheit的彼岸性Vorhandlenheit-Verfallenheit(在手-沉沦)引出诺斯替的速度政治: 范畴化的被抛和诸弥赛亚

  《诺斯替宗教》读后感(四):一个故事的原型

  这是一个罗曼的故事,是很多试图阐述形而上的故事都能找到的一个结构和原型,是人子(创造物)与神(创造者)的故事,是个体的灵魂分裂的故事,无知与全知,沉睡与拯救,阴影与光明,秩序与混沌,虚无与存在,对二元论的狂热。

  一些吸引我的故事,都有类似的结构。站在真神的角度,简单来说就4步:1.我造就了自己的意志的延伸;2.我意志的延伸失控并成为一个闭锁空间的主人;3. 我又造就一个意志去弥补,但被困在闭锁空间里,作茧自缚;4. 两个意志彼此纠结,形成矛盾。至于结局,有各种变种,毕竟按照诺斯替神话,我们的世界也还未发展到最终结局。

  所谓的闭锁(无知)空间可以是各种形式,虚拟现实(《黑客帝国》),梦境(《爱丽丝漫游仙境》),时间旅行的某段时间(各种穿越剧),一段文本(元小说),当然也有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普罗米修斯》、《EVA》)。无知与自闭是万物的根本现象之一,并且同时具有突破闭锁的倾向。并非其所是,又要成为其所不是。正是隔离让存在涌现出来。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造就的意志会失控?假设我其实没有失控,一切都在我计划之中,那么此失控就是一个自欺。而自欺暗示了一个他在。否则,全知的神就是非确定的,不断在瓦解和变化的。

  世界是由物质和反物质的冲突形成的,在这个世界,物质在与反物质的能量对冲中胜出了,是否可以认为反物质就是所谓的灵(反宇宙),物质是所谓的魂呢?

  这本书也是我个人世界观的一种深化,我很小时候这样想,这个世界有很多规则(秩序)需要遵守,在这些规则下我渐渐被驯服,但骨子里却留有叛逆的精神。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证明这套规则的荒谬,为此我严格遵守世界的规则,想要通过规则本身推导出规则的矛盾性。这并非难事。其实这么思考的我就是那矛盾性。人都是那矛盾性。

  《诺斯替宗教》读后感(五):跋的问题

  约纳斯认为“存在主义对自然这个概念的贬低明显反映了出自物理科学之手对自然的精神剥夺,它与诺斯替对自然的轻蔑有某种共同性。再也没有什么哲学比存在主义更不关心自然了……现代科学中的冷漠的自然……根本不能得出任何方向。这就使得现代虚无主义与诺斯替虚无主义相比,前者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对它的律法的违抗来得还要更无限地极端、更无限地绝望。”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层次很复杂的指控。一方面我非常欣赏约纳斯在古代诺斯替和近现代帕斯卡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或许还可以加上在约纳斯之后成名的福柯)之间的比较,并且我不反对现代科学的世界是根本上区别于古希腊世界观的;但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世界同样,正如约纳斯所承认的,是在根本上区别于诺斯替世界观的,也是在根本上区别于存在主义世界观的。在相当大层面上,存在主义(尤其海德格尔)正是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反题出现,这一点约纳斯似乎同样承认。于是约纳斯的指控就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他是否把截然对立的两种东西放到一起做了囫囵的批判呢?把现代自然科学的世界当作一种极端绝望的虚无主义世界是否妥当呢?实际上我感觉很奇怪,为什么约纳斯会把现代自然科学的世界看成冷漠的漠不关心的世界——我疑心他是否曾经跟任何一个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打过交道,因为实际上科学家反而对自然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反倒更可能保有一种朴素的自然神论或者斯宾诺莎主义或者类似的东西。声称要在冷漠无情的物理主义世界之外找到人的生活的存在主义反倒是在这一点上完全对立于自然科学。同时,约纳斯预设了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观点:尊重世界-秩序,与轻蔑世界-自由。在古希腊和诺斯替的对立中这一二分当然是成立的。在现代存在主义中轻蔑世界-(萨特意义上绝望的)自由也是绑定的。但是在真正主流的现代思想尤其是主动贴近自然科学的哲学思想中,这一二分是不成立的,自由和秩序(理性)是并存的,而这些都来自理性的立法(康德的主题)或者知识作为主体即主体的实现(黑格尔的主题)。我不相信约纳斯不了解康德和黑格尔,但是或许急于划分与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对立让他策略性地忽略了这一问题。或许约纳斯处于不论是犹太传统还是什么原因预设了其他的立场,比如他认为,一种一元论的自然主义观点注定要取消掉人作为人的观念。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论证的这一点。在现代科学、德国观念论和大多数当代哲学不论是分析哲学现象学还是实用主义中,根本的主题之一就是如何从一元论的立场把主体和实体或者人和自然/宇宙放在同一个体系中理解,与此同时留出来价值规范和人的自由的空间。如果约纳斯本人不接受这样的立场,他想必有他的理由。就像一个不可兼容论者当然有他的理由认为强调物理决定关系会剥夺人的自由意志,而这是首先是建立在他拒绝各种版本的兼容论的基础上的。至少在这个重要的批判中,约纳斯因此不仅陷入了一种致命的混淆,同时陷入了一种致命的窃题。《诺斯替宗教》是一本非常伟大的思想史研究著作,唯独在最后的最后沾到现代问题的时候跑偏了,可惜这一点跑偏了的地方,却是他真正的问题意识的立足之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