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诗学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诗学读后感精选

2020-12-09 03:3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诗学读后感精选

  《中国诗学》是一本由叶维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诗学》精选点评:

  ●浏览

  ● @2016-11-15 14:24:55

  ●古典部分很有启发。以道家思想来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实在是再贴合不过了。

  ●用道家哲学来做古典诗的阐释好有意思。细思之下好多禅意。

  ●道可道非常道,理想的道家诗人都是无言的。在道离否引生的过程中,化解了生命否与肯的两面,我观物,物观我,物观物。不夸张的说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命久违的洁净。#没想到我被一本理论书治愈了# #我大概是疯了#

  ●里面的观点和例子重复得蛮多的

  ●终于他妈读完了 感觉灵魂受了洗礼 从此 我的世界只有屎和远方

  ●每次看到"活泼泼"这个词,感觉自己汗毛都竖起来了!

  ●鞭辟入里

  ●叶维廉学跨中西,对两边的诗学理论都有较深研究,且自身也是创作主体,他对汉语的古典诗学理解透彻深刻,写来条理有序,尤其在辨析古代诗词的用辞特点以及意境的镜头化上直指问题核心,进而指认中国的审美跟它传统的哲学理念是贯穿在一起的,其倡导人是道理物性的部分而非相反。

  《中国诗学》读后感(一):读后感

  作为一个诗人,来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确有许多精辟入里的见解。对于中国诗歌的美学追求和起源,有很深刻和清晰地解读。只是由于诗人自己太了解也太沉醉在这些特点中了,全书只是相当于一篇篇的读后感,没有系统,对于他所批评的那些诗论,并不能做出有力量的批驳辩解。他尊崇道家美学,言无言,自己也没螚翻越这篱障,故文中感悟式的说法多一些!惜乎!

  《中国诗学》读后感(二):言无言:道家知识论

  一开始就知道知识、经验的优先性,怎样用有限的东西去表现无限的东西,承认知识的有限性。瞎子摸象,通过不同角度,关于道有若干言说,把道进行表述。围绕中心的道进行言说。对知识和未知领域的真理所构成的关系。“名”是有限的,语言也是有限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文学批评和文学的关系,翻译本和原本的关系。

  创作是原创的,批评是第二位的。这种说发是不对的,有若干可以言说的道去看这个道。好的批评是可以胜过原创的。翻译能胜出原文的原因。对有限性有认识了,这是有好处的,在现代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们是否意识到有限性,有限性改变了我们与自然、与人的关系,减少了对自然的敬畏,我们是有限的。人类的世界中没有敬畏没有恐惧,人将会很可怕。环保是有限的,因为还是以人为中心,还没有认识都人类的渺小性。人和道的关系是趋近却不能取代。何为我们的共同目的。

  《中国诗学》读后感(三):中囯诗学书评

  尽管没通读过叶维廉先生的所有理论著作,但仍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中国诗学》是一部对他的思想提纲挈领的著作。几乎每一篇文章值得细细品味,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创见,读一两遍根本消化不了,很容易营养过剩。 这本书分为“古典部分”、“传意与释意”、“现代部分”三大块。各部分讨论的问题有所穿插,并且互相有所联系。比如他对于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反思,直接导致的实践就是立足道家文论,建立中国文学批评“模子”的尝试,他越过西方美学自柏拉图以来漫长的道路,直接在现象学和海德格尔那里与老庄相遇。借用西方哲学对老庄的阐释十分精彩,同时丝毫不使人产生移植之感。对于读者作者关系的思考、文学意义的反思、以及文学与画、音乐的关系的论断都各有启发意义。 此外,叶维廉先生的对于道家文论和抒情文学的偏爱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如果从大的中国文学传统来看,这本书似乎并非十全十美。如论述五四时期中国文学转向时,认为这一时期文学古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向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论点似乎就是值得商榷的。粗读周兴陆老师《中国文论通史》两遍,模糊感觉多数时间里,中国古代文学也同样是社会人生的这一面占据上风。

  《中国诗学》读后感(四):急流怎能为倒影造像?

  叶维廉是后五四时代的学人,类似的还有夏志清、余英时等,其共同特点是20-30年代出生,中学西学俱佳,半生负笈海外,没有听命遵命的负担,也少了跨界政学所带来的拖累,学术上成就较大。这本诗学,是我今年一大发现,其论述中外、古今之诗歌,一语中的,让人茅塞顿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固然不错,钱穆的《谈诗》也深入浅出,受益匪浅,但终究都有雾里看花的玄虚。叶维廉不同,他受过严格的西学训练,论述系统,绝不随意生发,有框架,有分析,有比较。比如他谈中国古诗,紧紧抓住中国古诗的文字特点,如,无人称代词、无时态变化、无动词也可成句,遂能摈弃主观介入而成就以物观物、超越时空的寂空境界。他指出,文言文自有“以语造境”之功能,而意境犹在文字之外。他还点出中国古诗的“蒙太奇”特点,即将单个的瞬间一一收摄,从而构成诗境……对于西洋诗,他道出其“叙事性”的传统,诗中,诗人的感发跃然纸上,而在意境上落力不如中国古诗。近世以来,西洋诗人开始借鉴中国古诗的“意境”(如庞德),但刻意消驰文字的述义功能,制造出“隔离”与“幽晦”,需要读者费心参与解读……对于中国新诗,他认为,在现今世,川流不息的现实涌动所带来的无穷动态(包括世象的陆离与人心的焦灼),古诗已然难以统括,新诗只要不陷入重“语境”而轻“意境”的话,可以克服古诗单一瞬间的局限,白话文如果应用得当,一样可以像古诗一般地造境。他举了两个白话文造境的例子来说明意境的高下:“我在炸弹上吃早饭”和“当全部黑暗俯下身来搜索一盏灯”。两相比较,高下自现。可以说,这是一本蛋白质极其丰厚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

  《中国诗学》读后感(五):中国诗歌的优势:超越逻辑的即景会心

  叶维廉很早就指出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中传释活动的独特性。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文常被认为缺乏逻辑,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语法丰富、结构整饬、功能分明、词义清晰,而是充满歧义、跳脱、晦涩之处。白话文运动正是将中文表达加以逻辑化、清晰化。但叶维廉认为,中文具有纯粹的表意功能,这尤其体现在艺术表达方面。因为在实际的经验中,空间、事件、因果关系本就不存在,世间万物本就是混元一体的,在我们用理性加以认知把握时,不自觉地进行了各种分析、综合、推理,然后将事物的某一些片段截取、串连,理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对事物进行了人为的定位和定义。在这个过程中,理性的思维削弱了我们最初的经验和感受。文学艺术正是力图恢复这个感受,而中文天然具有 “言以明象,立象尽意”的功能,这是中文的优势所在。

  叶维廉引用了王力解读杜甫诗的一个例子,王力为了介绍古诗的语法问题,套用逻辑,就不免陷入“以思代感”的窠臼中。原句为“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美”,被解读为“风折之笋垂绿,雨肥之梅绽红”,粗看并无错漏,却极大削弱诗歌的魅力和启发性。在诗人的经验里,情形应该是这样的:行走时突然看见有绿色垂着,一时还弄不清是什么东西,警觉后一番明了,原来是风折的竹叶。后半句亦可阐释出诗人的惊喜发现之情:这团绽红竟是梅花,原来雨水会令梅花比平时更鲜艳肥硕。类似的例子浩如烟海,这种经验过程的先后、开放,在配合文法后便解体了,这就是纯知性、纯理性的逻辑对经验天真的伤害。

  往这个方向继续深挖,则是东西方在哲学认知上的根本不同。西方以柏拉图“理念说”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假定世界有某种恒定的共相存在,但其“本体理念”实为假设,实际上是“以主体的理念决定外物的形意” ,对世界永远“以我观之”,任何描述都是由我固有的逻辑、秩序出发进行解析,而这必然是徒劳片面的。东方则没有此认识论的包袱,以老子的“名无名”思想认为,但凡出自于“我”的假设,无论如何不会是宇宙的必然,实在是不辩自明也是不可辨明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从根本上否定了逻辑的必要性。因此中国古代从未重视逻辑,诗歌艺术更将是“理”视为糟粕。真正的好诗应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 “玲珑透彻,不可凑泊”,最终抵达“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种情况也体现在中国画中,中国画不讲透视,前后远近的景物都同样呈现,一如中国诗歌语言的超越语法逻辑。

  主体的每一个观点、意念都是暂时的,“以心观身,以身观物,治则治矣,犹未离乎害者”,唯有“以物观物”“以天下观天下”才能得其全,而这有赖于主体的“虚位”, 关键就是要能做到自由的转移,能从不同的距离观看事物,达到“无我”“无心”的境界,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诗歌语言与它的文化息息相关。叶维廉在以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自然山水诗进行比较研究时,突出肯定中国诗歌“即目会心”的“直观”和中国古典美学的特质,这也正是肯定了中国哲学的文化传统,对中国美学的国际化做出了贡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