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吴晓波频道》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吴晓波频道》的观后感大全

2020-12-11 23:21: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吴晓波频道》的观后感大全

  《吴晓波频道》是一部由吴晓波执导,吴晓波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吴晓波频道》精选点评:

  ●很多新观点,如此冷静理性,我会努力去修炼的,但未必能到达,不过无所谓啊,这样我就多了一个崇拜对象啊,啊哈哈哈哈哈

  ●透着浙商的精明。内容来说,还行吧

  ●2014面最开始定位是财经节目 2015年转型为吴晓波脱口秀 那个时候就知道了他没什么好讲的了只剩下讲故事了

  ●财经评论很精彩

  ●还是学了一丢丢经济学思维吧?

  ●作为背景音听倒也都听了,但谈不上有多喜欢。变成付费后便不会再听了。

  ●正在追,发现自己对财经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闲时听

  ●后期做的差,乱七八糟的东西堆一起

  ●追得几个脱口秀里面最偏商学的一个,少了点大视野

  《吴晓波频道》观后感(一):做出一个人喜欢的选择是青春最重要的权利

  1.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做出一个人喜欢的选择是青春最重要的权利。 2.一个人的信用是他最丰富的财富。 3.你遇见谁就有可能成为谁。 4.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98年朱镕基做总理,一是放开了外贸权,民营资本可以进入。 二是取消了福利分房和实行了房贷制度,极大促进了消费。 5.从1955年到70年一直到票据控制全国的需求,以稳定物价。 永久牌自行车,大白兔奶糖,上海手表是奢侈品。 6.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占总消费比例:60以上贫穷,45~55小康。 年光族是屌丝,每年可用于理财收入50万以内是小白,每年50~500万(职务性收入:财产性收入=1:1)是中产阶级,500万以上是高净值人群。 7.从1993年到07年是cpi最低的一个时期,只有1以内。1978到1988年cpi高企,最高20,1987年发行了百元大钞。 8.移民潮、亚洲金融风暴、SARS是香港从97年到2003年经济衰退的主因。 8.中国家庭出生率2014年1.52,美国2,日本1.4,印度2.2。 9.2012年的一项统计:大学毕业三年内创业成功率4%。 10、吴晓波2015年5月预测的股票市场预测错了。 11.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广义货币总量M2从30万亿增加到了140万亿,在未来10年依然需要多增发货币以支持发展,那么就得去拥抱泡沫,做好投资。 12、房价的涨跌,看3个方面:人口净流入、土地供应、二三产业比例。 13.创业选择行业,1看市场规模,2看被互联网进入的程度,不要被互联网颠覆:出租车市场全年9千亿,家装市场4万亿,其中硬装1.2万亿。 餐饮市场3.5万亿,房地产11万亿。 14.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移动支付。

  《吴晓波频道》观后感(二):吴晓波:不卖心灵鸡汤的大叔,本身活成了励志样本

  纵观吴晓波的作品履历,他对中国企业的研究早就延伸到了2000年前的时间跨度。而他还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著书立传,更有被称为”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的《大败局》系列,常年热销。现在还有许多知名企业邀他写书,比如马化腾。可吴老师并不满足于财经作家的身份,三年前又开始做自媒体:《吴晓波频道》视频节目与公众号。

  (处女座男人真是好怕怕......你感觉他们的行事逻辑就是“我做到极致,只因极致在那里”......)

  相较于优酷系的文化类名人脱口秀,在爱奇艺平台播出的《吴晓波频道》也是画风清奇。有一个谜之人物的存在——巴九灵。

  这个巴九灵是一个穿着绿色背带裤,戴着绿帽子的青蛙......在初代时期只是一个套在手上的小偶,进化到今天成了人形尺寸的大偶。关键是膀大腰圆的巴九灵偏偏有一副又嗲又萌的妹妹声调,每一集都要在吴老师的讲述过程中插科打诨,末尾在一段如711便利店播放的轻快音乐中,用笨拙的爪爪抠开一台Macbook Air,向吴老师进行微信网友的提问.....

  刚开始看时真有种“什么鬼”的违和感觉,但看着看着才明白这个形象意味着吴老师吸引新一代受众的决心。

  吴晓波说,当他意识到移动端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家最重要的资讯渠道时,他开始起心动念要做个人的自媒体。而在2015年,他在自己的公众号写了一篇《去日本买个马桶盖》的文章,当日就获得了一百万的点击量。在全国两会期间,更让克强总理三次被问及“为什么中国人要去日本买马桶盖”的问题,这一次网红体验让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在《吴晓波频道》开播三周年之际,吴晓波谈到了他的自媒体四个基本价值观: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于奉献共享;反对屌丝文化。

  围绕着这四条核心,吴晓波的节目与公众号又分别进行着针对性的内容服务。视频节目做访谈与脱口秀;公众号做小知识点和时事新闻点评。一切都以轻态和高频次为主,可以说是将他常年累积的知识与思考“降维化”输出。

  在《吴晓波频道》开篇的四集,吴晓波就分析了马云爸爸在阿里系创业历程中的几大败笔;而当小米手机销量滑落,质疑之声四起时,他又专辟一集充分解释雷军的理念。虽然他在节目中一直保持理性中立,但还是看得出他更偏爱那些为人质朴,又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实干者。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说吴敬琏的那一集。在那期节目的尾声部分,他呼吁年轻人们学习吴老身上的“建构性人格”,与之相对的反面,则是“破坏性人格”。

  他说,在时代发展与变革曲折漫长的历程中,人们难免心生焦虑,于是会涌现两类人,一种人将一切困境归结于过去的错误,想要推倒重来,并且他们总会为自己的发声而满意,也容易在普罗大众中得到呼应;而另一类更加理性,或是保守。他们将眼前的困难视为进步中要经历的过程,他们更愿意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提供方案。吴晓波认为,吴敬琏就是这样的学者。

  这种循循善诱,足以体现吴晓波面对年轻受众的真诚和耐心。相较于许知远对当今年轻人浅薄的批判,吴晓波的方式的确更有那么一丝慈父的味道。在节目中,他经常会邀请年轻创业者来分享他们的经历与理念,也会分析探讨最新的创业风口与特点。

  《吴晓波频道》目前为止在爱奇艺上的播放量达到了3.68亿,而他在公众号的付费会员也达到了四十万。他的自媒体转型创业是成功的,也着实地吸引粘着了年轻的受众群体。看久了节目以后,你也会爱屋及乌地觉得巴久灵童鞋还是蛮可爱的......每一集站在吴老师身边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比划也真是很辛苦的!

  吴晓波曾说过,做记者会让人产生一个错觉,以为你与自己采访的那些社会精英一般优秀。但吴晓波个人,确实是一个实打实的创业者。

  在《吴晓波频道》里,擅长研究企业失败案例的他,也专设一集讲述了自己创业的那些“大败局”。

  03年他离开体制内做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卖钻石,还开了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结果亏得惨惨的。他得出的第一个经验教训就是:梦想一定要自己实现;

  接着他自己创办的原创财经出版公司面临转型,于是他突然文艺了起来,在西湖边开了间书店,因为有熟人关系还免去了房租成本。结果,两年时间,投进200万,颗粒无收;

  他找人合办财经刊物《蓝狮子经理人》,投了600万进去,结果没多久就停刊了;

  在这两次创业他得出的教训就是:不能与趋势为敌。

  再后来,他又尝试搞了一个小视频项目,将财经的相关知识点做成短视频,看了以后还以游戏的形式让你做考题。投了2000万进去,项目后来还是解散。因为知识付费的风口还未形成。

  这些项目的累积亏损上亿,所以吴老师的人生也是在血淋淋的创业历程中蹚过来的,并没有开挂。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创业者:短板理论永远有效。

  总而言之,这位六零后(凭良心讲保养很不错)的处女座大叔从不兜售鸡汤,可他本身的经历与实践已然是一个励志样本。拥抱时代的趋势,拒绝停留在舒适区,在新的风口与领域积极开辟实验场,也真诚地把自己因岁月累积下的智慧分享给你。无论是他创作的知识产品,还是他在做的尝试,都足以给你启示。

  《吴晓波频道》观后感(三):银行会消失吗?

  在《银行去哪儿了?》一期里,吴晓波开门见山地提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银行业将被革命掉。吴晓波陈述了银行业目前在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大潮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抛出了两个重磅炸弹。艾森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美国传统银行将失去35%的份额,25%的银行将消失。互联网趋势名人凯文凯利的预言则更惊人:20年后传统银行业可能消失。随后伴随着八九零同学网络回帖式的发言,吴晓波分析了银行业现有的几大业务如何将逐一受到严重冲击。

  如庖丁解牛,厨师吴告诉我们银行业的业务可分为如下六大部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网点服务、信用卡业务、银联。

  吴老师的解说条分缕析,让我学到了不少银行柜台背后的知识。不过作为一个爱思考和惯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生,我觉得厨师吴的解牛还不够彻底,他只是将牛卸成了几大块,每一块的皮肉和骨头并没有剔开。在我的消化下,银行业这个庞然大物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走向略有不同。(吴晓波的分析应该是针对银行业中被称为商业银行的这一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指的存款贷款的银行,不包括美国那种从事证券承销、企业重组等业务的投资银行。并且和我的这篇小文一样,讨论是在中国银行的背景下进行的。)

  银行如何赚钱?

  第一招:利差

  小时候我对银行抱有浪漫的想像,他替你保管钱,却还给你钱。这样的保管服务太棒了。长大后回顾此想法,当然是too naive。银行收到的钱并不像澡堂衣物柜里衣服一样躺着,而是像母鸡生蛋一样会生出钱来。银行不是简简单单保管,而是会“挪用”,把你的钱借给其他人。这些人还钱给银行时要多付一笔贷款利息。你的存款利息,正是从此而来。所以与其说你是将钱保管在银行,不如说银行将分散的个人储户的钱汇集起来,贷款给需要的公司和个人。你的储蓄利息就像私人之间借钱收利息一样。当然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提供的中介和安全服务不是免费的,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别就是它的赢利。这便是银行的第一种赚钱方法。

  第二招:服务费

  遍布大城市的银行网点和自动柜员机,它们提供的存款、取款服务方便了客户,背后是以某种收费支撑着。支付是又一项重要服务。古装戏里达官巨贾买地、赎人、赌博、赠朋友,金额较大时,很多时候不是拿出一箱沉甸甸的银子,而是取出几纸银票。收款人若有需要,可去钱庄票号兑成银两。若是到远方异地交易,银票更凸显其方便。近现代西方社会随处可见的支票,则可临时决定金额大小。及至交易电子化后,刷银行卡和网上付款转账,进一步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因应时代发展银行还开发和创新出很多其他服务, 兑换外汇、保险箱、各类理财产品。凡此种种,银行都会收取费用。

  再说说信用卡这种现代银行业的创新。在中国老百姓慢慢接受了这种先花钱再还钱的模式后,各家银行开办信用卡的街边摊遂与热干面,算命测字的成为同行。银行热衷于此的原因自然也是有利可图。有人或许会奇怪与上面所说的贷款相悖,用信用卡消费在几十天的免息期内还款,无需支付利息。银行这样白白借钱岂不是浪费了大笔资金?玄机就隐藏在每笔刷卡消费背后。商户需支付每笔交易的0.5%到4%手续费给银行和信用卡中心,不同行业实行的费率不同,零售业的刷卡手续费率为0.8%至1%,超市是0.5%,餐饮业为2%。那商家为什么愿意承担这笔额外费用呢?除了可以节省一些现金管理的麻烦和成本,在现在消费时代的买方市场,只要客户接受和习惯了用信用卡支付,商家大多也会迁就和顺从,以吸引和招揽生意,当然也有一些商家不愿默忍银行的摊派,向信用卡的顾客收取手续费。即使以1%的手续费来算,一张卡每月消费额乘以十二个月,银行也相当于收取了12%的利息。就可以看出银行为什么鼓励信用卡消费:每月刷卡量大的客户可提高额度,而一年都刷不了几次卡的客户则要交年费。除了手续费,银行还可以收取年费、逾期未还款的利息等零打碎敲的金额(信用卡消费从银行借的钱利息相当高,以每日0.05%计,年利率达到18.25%。所谓的免息期也是有诸多限制条件的“陷阱”,用户如果不研究一下理解透彻,一不小心就会被银行刮去一笔。我就因为对免息期想当然的理解被银行扣了好几百元的利息。)信用卡虽可以信用为担保向银行借款,实际上绝大部分用户都不会借这种高利贷,广大白领还没有陷入寅吃卯粮的境地,它提供的只不过是一种比借记卡略微省事,有些积分和折扣便宜以及可以获得账单的消费模式。从本质上说,信用卡的主要收费——手续费,也是针对消费者和商家的一种服务费。

  综上可见,银行赢利的两大途径就是存款贷款利差和服务费。贷款能产生回报是由资金的本质决定的。服务能收费则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

  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我们先回顾一下银行的六大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网点服务、信用卡业务、银联。这些业务的内容仅仅源自吴晓波老师的介绍。

  负债业务即为吸收储户存款。这对银行而言并不直接产生收入,还要支付利息(虽然往往是微不足道的,特别是考虑到通货膨胀),但从此获取的资金是银行能开展其基本赢利业务的根源。

  资产业务指向企业和个人贷款,从中收取的利息是银行的基本和重要收入。

  中间业务包括各类理财产品和汇兑服务等。理财产品业务就是为客户投资各类金融产品提供经纪服务。

  网点服务就是营业厅和各种柜员机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服务的具体内容可能是存款、贷款、理财、支票、账户托收等等,所以网点服务本身单列一项针对的是其服务。

  信用卡业务就其主体收入如前所述也是一种服务。

  银联针对的是客户资金的跨行流动,为了协调各家银行在此操作上的合作,或者说体现对这种服务收费的重视,各家银行组成了一个行业联盟。

  以前述银行赢利分类的理论来分析,负债和资产业务属于利差途径,中间业务、网点服务、信用卡业务和银联都属于服务途径。有了以上分析和结论,我们再来看看银行现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首先看负债业务。吸引存款流出的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通过互联网销售的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一直存在,收益率也比银行的活期存款高,过去未成气候的原因包括开户手续复杂、投资金额门槛等。余额宝首次使得投资基金像在手机上玩网页游戏一样轻松,金额不受限制,每日可见收益,随时可以取款,迅速使大批已习惯在网上购物的年轻人摇身一变成为投资者。资金追逐更高的收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过去银行的活期存款是因为没有通畅的渠道可以流向回报率更高的投资品种。互联网技术仅仅是通过减少中间成本、规模效应节约成本和改善用户友好性使得货币基金更为显现和有竞争力。如果说银行的储蓄业务因此受到冲击,那冲击的也是本不公平的国家规定的高额利差,是中国特色,而不是银行业的本质。对手是早已存在的,这回有了新装备而已。当银行放下傲慢的架子,跟上竞争者的理念,用同样的技术推出各自的XX宝,互联网基金也就自然变成银行理财业务的一种。

  再看资产业务。同样银行的对手不是互联网带来的。钱庄、民营贷款公司、乃至非组织化的熟人社群之间的借贷,民间借贷早已暗潮汹涌。原因不外乎个人和民营企业有大量资金需求,垄断的国有银行却肥水不流外人田,宁愿贷款给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成为坏账,也不愿让资金流向效率更高、解决就业更多、竞争力更强的民营经济。互联网技术使得P2P借贷(个人对个人或称社交借贷)能够以更大规模和透明的方式展开。这仅仅是借贷这一古老的业务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式,它的出现与中国重新允许民营银行一样,与其说是挑战银行业,不如说是丰富了银行业本身。

  中间业务、网点服务、信用卡业务和银联这些服务板块,迄今为止受影响最大的是支付服务。支付宝引领的新兴支付服务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大潮中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各家商业银行也在新兴挑战和相互竞争中加快和完善了网上银行服务。互联网技术是中性的,它不仅催生了新的商机和对手,也为传统银行利用。现在日益普及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已经大大分流了网点的业务量。我们总不会迂腐地说,网点的人流量和重要性下降,就象征着银行业的衰落。兑换外汇、信用卡、支票、保险和税务托收、保险箱……还有很多传统的银行服务项目因为法规政策、信用和习惯等原因还没有遇上新的竞争者。

  银行会消失吗?

  一个行业之产生是因为它能解决社会新生的需求,它的消亡也必然是由于需求的消失。商业银行自诞生至今,作为存款贷款机构的基础并没有消失,提供的服务则随着社会的演变不断更新丰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独享垄断的高额利差的时代会渐渐过去,但这从来不是银行的本来面目,也不是其他大部分国家的通行的状况。金融的市场化会导致中国数量惊人的存款分散到债券、基金等更广阔的金融市场中。国有商业银行将因为利率市场化和民营银行的加入变得更公平和有效率。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新对手,也更新了银行的服务模式。更何况,新兴的支付、社交贷款公司,这些从事银行单项业务,只是新瓶装旧酒的公司将来也可被称为支付银行、社交贷款银行,或者可能随着业务的多元化与兼并重组,成为有全线业务的银行。只要汇集储户存款发放贷款模式存在,商业银行就不会消失,无论科技怎样让它改头换面。银行的服务业务更是将一如既往地随时代进化。一个人换件衣服不会改变他的身份。互联网技术改变不了钱的属性和功能,淘汰了旧的但也催生了新的相关服务,也就不可能是银行的掘墓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