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0堂心理减压课》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20堂心理减压课》读后感1000字

2020-12-18 00:1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20堂心理减压课》读后感1000字

  《20堂心理减压课》是一本由[美]玛莎·戴维斯 伊丽莎白·埃谢尔曼 马修·麦凯著作,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堂心理减压课》读后感(一):保持身心健康

  这本书的内容如书名,确实是以课程的方式展开的,作者以上课的口吻写下此书,看下来就感觉自己真的是在上课一样。

  汉斯对压力的表现描述很真实,心率呼吸上升、肌肉紧张、手脚冰凉,极度不安是我切身体会过的,其实这些感受和紧张很像。这样看来,紧张是压力的表现形式而已,压力导致了紧张。霍尔姆斯用42项事件评分来判断应激状况及相关疾病的可能性概率。我就不测了,压力是切身体会到的。作者给出了一份状况清淡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哪些事情需要着重解决。压力应对策略记录表意义不大,首先我们自己便可以知道自己应对压力是否积极,其次那些选项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哪些行为是积极正确的。所以干嘛还要测。。状况缓解效用表比较有用,不仅是面对不同状况有了相应技巧,同时这些技巧也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选择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应对不同的状况。懒人总结:呼吸练习最有用,可应对各种“疑难杂症”。

  课代表总结第二课的身体察觉,主要是内部感知和外部感觉交替练习然后审视全身,以此帮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用心去感受身体每一个部位觉察压力,但是记录的过程我觉得颇感压力呀。

  第三课的呼吸方法,之前也提到呼吸能够帮助改善大部分的压力问题。书中关于帮助认识自己是腹式呼吸还是胸式浅呼吸的方法还是比较有用的。也有具体的如何腹式呼吸的方法,有实践性。但是看多了教如何呼吸之后我现在变得有点不太会呼吸了,尴尬。就像邯郸学步之后忘记了走路。是不是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压力来临,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应该直面问题,然后去分析解决,学会宽慰自己。书中说叹气可以帮助解压。但是我还是觉得适当叹气可以,但不要让叹气成为习惯,毕竟叹气会让幸福偷偷溜走的哟。

  第四课渐进式方式步骤很复杂,有点像瑜伽哈哈,但是太多步骤不容易记,感觉需要另一个人在旁边帮你念才行(捂脸)。但是这种步骤具体我还是很喜欢的,比空谈要有用。

  总体来看,这本书的实践性比较强,有具体方法论的指导,详细的方式、时间、地点、姿势的描述,辅之以图片,并且还有每个课堂的小结,每一节课的主题也比较清晰,同时提供了一些记录的表格,就不用自己费心去想怎么绘制表格记录比较好了;里面还有一些小测试评分,也能更好帮助自己了解自己。可以直接在第一课的测试中知道压力概率。如果概率小,就直接合上这本书吧。但是有时间看这个书的人可能本身压力也不会太大,当压力大到需要治疗的时候,这个书可能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很大。但是这本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医学专业的,可以被借鉴。

  《20堂心理减压课》读后感(二):压力就是生气的河豚,我们需要将它释放

  

如今快节奏社会,每人每天都面对不同的压力侵袭。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只要你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你就会对各种各样的压力。面对压力的时候,每个个体反应都不尽相同,有人内心强大,能承受压力的阈值。有人玻璃心,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小的压力可以激发个体的斗志,起到助推力的作用。当压力的阈值超出其所承受的范围,压力就会轻易的让其分崩离析,一蹶不振。然而成才伴随着压力,我们要学会应对压力。而不是单纯的把身边人当出气筒,或者是抽烟,酗酒,暴饮暴食。又或者网购血拼。这些常见的做法只是暂时的麻痹而已,解决不了长久问题。

首先要知道产生压力的来源。压力源自四个方面:环境,社交活动,生理因素,思维方式。知道了压力源,就明白了河豚会气泡一样。接着,我们需要学会放松的技巧和减压的技巧。放松技巧侧重于放松身体,减压技巧侧重于思维方法的调节。

身体放松技巧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呼吸练习。有效的减缓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惧症,抑郁,易怒症,肌肉紧张,头痛和疲劳。

第二种:渐进式放松。这个训练对肌肉紧张,焦虑,抑郁,失眠,颈部和背部疼痛,高血压,中度恐惧和口吃有明显疗效。

第三种:冥想放松法。冥想已经成功的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以及糖尿病和关节炎之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对强迫性思维,焦虑、抑郁和敌对性有缓解作用。

第四种:视觉想象法。此法对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很有疗效。包括头痛,肌肉痉挛,慢性疼痛和广泛性焦虑或特定情境焦虑。

第五种:应用型放松训练。此法治疗惊恐症,广泛性焦虑,头痛,背痛关节痛,儿童和成人癫痫症及耳鸣。

第六种:自我催眠。在临床方面,自我催眠对失眠,轻微慢性头痛,头痛,神经性抽搐和震颤,慢性肌肉紧张以及轻度焦虑很有疗效。

第七种:自生放松训练法。治疗肌肉紧张,各种呼吸道障碍,胃肠道紊乱,循环系统障碍,内分泌失调有效。减缓广泛性焦虑,易激动和疲倦也很有用。

以下是思维减压技巧:

综合应用技巧,聚焦疗法,驳斥非理性观念,直面担忧和焦虑,如何应对恐惧,愤怒的预防,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建立自信心训练法,工作压力管理,营养和压力,运动减压,直面阻力。

但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要正视它,了解它,释放它。无论遭遇的是哪一方面的压力,无论有着什么样的偏好和习惯,总有一款减压的方法适用你。听从内心压力的声音,选择一款减压方式,然后将它释放出去。

  《20堂心理减压课》读后感(三):《20堂心理减压课》:减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科技的快速发展,高节奏的生活,在高楼大厦林立,钢筋泥瓦构建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步履匆匆,忙着挣钱来改善生活,成家立业以及养育子女,很少抬头看天,也忘记了如何慢下来去享受生活。 长期高节奏的学习和工作,很多人慢慢开始觉得压力大,觉得迷茫,在当今高节奏的21世纪,减压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各种app推文里都有关于减压的文章,我读了一些发现,很多太过于专业,看不懂,对我的帮助并不是很大,有的太浅尝辄止,读完后,觉得太小白,有的方法也不适合我。 最近接触到了这本《20堂心理减压课》,这本书共分为20章,从认识压力到如何减压,都详细的进行了解释,在分享减压方法的时候,先来分析一下压力的来源,这本《20堂心理减压课》认为,压力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由环境造成的压力! 很多心思敏感的人会受天气的影响,比如刮风下雨。有的人讨厌噪音,听到大量噪音就会觉得有压力。 2、由于社交活动的影响!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讨厌社交活动,对于人际关系中发生的冲突,以及各种不可预测的状况,都会让他们产生压力。 3生理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由于缺少锻炼或者睡眠不足,以及一些创伤等都会产生压力。 4、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产生影响!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是不同的,对于未来不同的预测,有着悲观倾向的人会更容易感觉到压力。 分享完这四个产生压力的来源以后,下面我在分享一下我觉得这本书里几个比较不错的解压方法: 1视觉想象法! 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方法,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在任何感受压力的时候,都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5~10分钟的练习。 当然你也可以让这个方法运行的更加正规,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自己的卧室,或者是客厅的沙发上,解开衣服的扣子,然后平躺闭上双眼。 让紧张的部位尽量放松,也可以运用简单积极的语言让自己放松,避免否定句,比如我的内心一片平静,或者我感觉到压力在一点点的消失。 然后开始在脑海中形成你想要的感官影像,比如:在沙滩上,周围都是茂密的椰子树,风很轻也很凉,浪花,一小朵一小朵的上前铺展开来,此时的你正在沙滩上漫步,你可以感受到脚踩在沙子上的清凉感,再想想完以后,慢慢的睁开双眼,完成此次的减压练习,当然在练习这个方法的时候,如果感觉到无聊,也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是白噪音。 2吃也可以改善压力! 合理的饮食,可以让人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从而达到减压的效果。合理的饮食需要后天培养,这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用方便食品。 甜食爱好者也要降低甜食的摄入量 想要通过吃来缓解压力,需要在吃之前做很多预习功课,比如提前安排好食谱,了解食物的各种营养,以及相对应的摄入量,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作者的饮食计划表。 3运动减压法! 运动不但可以减肥,而且可以减压,作家村上春树就很喜欢跑步,当然,运动还可以释放因压力而堆积的一些物质,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可以增强大脑中的a波活动,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当然在运动之前应该先制定一个运动计划,以便于腾出时间让让我们更加专心的进行运动,在运动之前也要进行拉筋,防止在运动的时候,可以让我们身体的各个关节更加放松。 在运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对自己的运动量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然后就可以适当更改一下我们运动的方式和时长,以便以我们之后更加流畅的进行运动,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在这本《20堂心理减压课》里还有其他的减压方法,想要缓解压力的读者,可以自己读一读这本书的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0堂心理减压课》读后感(四):微笑的曲线可以抚平所有的苦难,心理的阴霾则会遮蔽生命的阳光

  最近,一起高二学生跳河自杀的事件在各大网络传播。一份据称是逝者的遗书让人们惋惜不已,这里面有对父母的愧疚与爱意,也有对爱情的憧憬,同时也透露出了疑似自杀的原因:“您(班主任)的辱骂,让我想撞死在墙上,您亲手毁掉了我的白月光,毁掉了我的救赎。”

  从死者家属发布的有关信息可以看出,这名即将度过17岁生日的同学在学校确实受到了个别老师的不公正对待,虽然没有身体上的惩罚,但言语之中夹杂的冷嘲热讽,不啻为一种更让人难以忍受的心理折磨。在无法逃避、无法忍受更无法回击的情况下,这名同学选择以结束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抗争。

  这样的抗争,代价巨大。最受伤的无疑是自己的家庭。从网上流传的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同学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即便是在对班主任十分排斥的情况下,还口口声声称“您”。但以这种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则表现了他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

  我们无法要求一个孩子能有多强的抗压能力,但如果我们帮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让他们在遭遇心理挫折时能够适时进行自我调适,及时化解心理阴霾,或许就不会发展到心理崩溃的那一刻,以致于采用极端的方法进行宣泄。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有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些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比如有人郁闷的时候会喝酒,但“借酒浇愁愁更愁”;有人会吸烟,让燃烧的烟雾散尽自己的忧愁;还有的人喜欢大吃一顿、大花一场、大哭一番来宣泄,等等。这些方法不仅没有实际效果,甚至还会诱发生理上的疾病,让自己本来就不知所措的生活雪上加霜。

  那么,有没有一本更专业、更便捷、更有效也更宜掌握的书籍帮助我们掌握克服心理压力方法的书籍呢?这本由美国玛莎·戴维斯、伊丽莎白·埃谢尔曼、马修·麦凯三人联合撰写的《20堂心理减压课》,值得深处无形压力包围中的我们一读。

  这本书最大特点是实践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在介绍心理压力,指出心理压力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引导读者正视压力,克服“闻压色变”的恐惧、抵触心理之后,作者从呼吸练习、渐进式放松、冥想放松、视觉想象等方法入手,详细介绍心理减压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让你离开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也能得心应手地进行自我疏导。

  在介绍方法的同时,本书还注重从压力产生的源头上寻求破解之策。它引导我们以理性的观念正确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种种担忧、焦虑、愤怒情绪,通过建立自信、合理安排工作、适当调剂营养、养成运动习惯等方式。通过与减压方法配合运用,最大程度降低压力的负面影响,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当然,这本书不是一般心理减压方法的简单梳理与整合,而是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基础,经过科学论证切实可行的现实经验的成果结晶。如果掌握了这些理论与方法,对于个人心理塑造不无裨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