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经典读后感有感
《光天化日》是一本由[英]埃里克·安布勒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天化日》读后感(一):笨贼历险记
这是我读过的来自于英国悬疑小说家安布勒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他的《双面恶魔》。这两部在风格上完全不同,本书没有其深沉的悲剧命运之感,也没有非常沉重的战争背景,更像是轻松幽默的冒险故事。 主人公亚瑟的身份比较复杂。他的父亲是英国人,出身行伍,他的母亲是埃及人,他出生在埃及。但是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英格兰读书,在一所绅士学校受尽老师的刁难以及同学的排挤。成年之后走上偷鸡摸狗道路的他却成为了无国籍人士。他在英国、埃及、希腊和土耳其多次作奸犯科,导致哪个国家都不待见他。五十多岁的他以记者的职业为幌子,开着出租车做着非正式导游到处找机会骗钱。直到他遇见了像德国人的美国人哈珀。 他因为偷哈珀的钱而被哈珀勒索着将一辆林肯车从希腊开到土耳其。但是他却在海关被拦了下来。土耳其反情报儿科的少校图凡告诉他,哈珀及他的同伙是恐怖分子。而亚瑟不得不成为图凡领导下的卧底。他打入了哈珀一伙人的老巢,与他们斗智斗勇,想要搞清楚他们的计划。然而这伙人的动机扑朔迷离。究竟他们是毒贩,还是俄罗斯间谍,或是……亚瑟最终能够全身而退吗? 安布勒在这部小说中的语言风趣幽默,经常会让人忍俊不禁。他特别擅长描写人物,尤其是小人物,例如本书中的亚瑟,还有《双面恶魔》中的迪米崔。这两个人物都有着不幸的童年,长大之后成为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他们内心都有着深深的悲哀,但是又无法摆脱苟且的生活手段。安布勒对于小人物有着悲悯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从小人物如草芥般的生命里往往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安布勒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悬疑小说之父”。希区柯克说:“安布勒先生让悬疑小说摆脱陈腐,走向新生”。安布勒的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性的悬疑小说,还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
《光天化日》读后感(二):《光天化日》:话痨怯懦的“双面间谍”,竟然在惊天大案中全身而退
被誉为“现代悬疑小说之父”的英国作家埃里克·安布勒的《光天化日》,让我想起了由让·雷诺、杰拉尔·德帕迪约、蕾诺·瓦莱拉联袂主演的法国电影《你丫闭嘴》。
无论是影片中冷酷的杀手与善良热心肠的话痨的碰撞,还是小说中怯懦且满脑子小聪明的亚瑟和一群江洋大盗的周旋,都引发了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喜剧。
故事情节流畅如电影的《光天化日》讲述了一个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小人物的惊天大冒险,情节老套却也颇为吸睛。
私车司机亚瑟因为偷盗乘客哈珀的支票被现场抓包,不得以遭受哈珀的勒索和控制,同意为其运送一辆林肯车到伊斯坦布尔。
然而粗心大意的亚瑟因为护照过期在土耳其边检被扣押,同时林肯车门夹层藏着的大量军火也让其百口莫辩。
土耳其情报科怀疑会有暗杀行动,又胁迫亚瑟作为卧底打入哈珀的组织,搜集情报协助破案。
为了保全生命重获自由,亚瑟不得不加入这场生死未卜的冒险,施展各种手段在情报人员和盗窃组织之间周旋。
说到情节老套,我们肯定已经在很多电影中都看到过这样的桥段:一个窝窝囊囊还算机灵的小喽喽在黑白两道的夹击中死里逃生成功逆袭的故事。
然而《光天化日》却在1964年就荣获了爱伦·坡奖,,即便现在看这个故事也毫无违和感。它还入选了大英图书馆经典犯罪小说系列,可谓是诸多悬疑小说的前辈了!
更别说它的作者埃里克·安布勒是约翰·勒卡雷、弗莱明、肯·福莱特、福赛斯等悬疑大师推崇的大师!
甚至恐怖大师希区柯克都亲自为安布勒操办婚礼,写长文推荐,并由衷地称赞“安布勒先生了不起!”
读客如此厚重的推荐语自然让我对这位英国早期的间谍和犯罪小说家非常有兴趣。
安布勒使得间谍小说摆脱陈腐,不再以传奇英雄击破大阴谋而主宰世界为题材,反而较常选取普通甚至是稍显卑微的小人物,机缘巧合被迫陷入危险,却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经历各种惊险刺激事件后,全身而退的故事,充满了现实主义特色。
故事主角亚瑟作为悬疑史上空前有趣的反英雄式的人物之一,可谓不务正业,经常仗着自己的小聪明而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在各个城市甚至国家留有案底。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才能使得明明是场生死未卜的冒险之旅,变得时时处处都是笑点,甚至搞得整个犯罪团伙似乎都是集体智商不在线。恰到好处的冷幽默让惊现反转的故事更多了几分无厘头。
据说《光天化日》还有续集,非常期待读客即将出版的安布勒的其他经典作品。
《光天化日》读后感(三):小毛贼的生死大逃亡
由于对欧洲早期的悬疑小说没有深入的涉猎,因此,对埃里克•安布勒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从书的简介和读者评论来看,其在英国悬疑小说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被称作现代悬疑小说之父(当然可能不乏读客家一贯的夸张成分)。好像其作品目前在国内出版的只有读客家的《双面恶魔》和《光天化日》这两本,从本书中也可以感受到安布勒的风格。
书腰和读客对此书的宣传,多处提到希区柯克,我看完全书之后,也能感觉整个故事有一股希区柯克似的风格,按照成书时间,应该说是希区柯克有安布勒的风格吧,哈哈(虽然我并没有看过多少所谓希区柯克风格的电影,但是却神奇地有种个人对于所谓希区柯克风格的认知,就如同对于科幻里所谓赛博朋克也有一个个人的感受一样)!
看这个故事就如同在看一场电影,很有画面感,故事情节不算特别复杂,就是一个经常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地被卷进了一个神秘的案件之中,然后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名“特工”,变成了军方安插在犯罪团伙的间谍,接着又莫名其妙地作为同伙参与了一场惊天大案,而主人公在整个事件中其实想的最多的只是如何保全自己,最后经历各种生死边缘的游走,任务还算完成的不错,得以全身而退。
对于书中的人物,主人公属于典型的混混,平时干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有点小聪明,也正是这样的人物设定,才使其能够更自然地融入到故事设定的场景之中。而犯罪团伙那边的几个人则是各有特点,让这个小团体也是显得比较有层次感,也是为情节量身打造,如果不是费舍尔冲动的性格,主角怎么能参与最后的大案呢?
作者的风格还是比较稳健的,语言凝练流畅,整个故事情节很好地进行了展开,如同一部悬疑电影没有什么尿点,另外作者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英式幽默了,时不时就来上一个黑色冷笑话,也是借书中的人物进行了很多吐槽,这也是把主角设置成一个有点话唠的小混混的优点。
这部作品成书时间非常早,然而那个年代的故事,我们现在来看也不觉得有什么脱节感。
最后,最为读客家的书,照例说说封面,这本书的封面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也没见读客家有很类似的,但是看了就觉得是读客家的封面,不知道为啥呢。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读客家万年不变的书单狗书签倒是改版了。
书封《光天化日》读后感(四):小人物的冒险故事
第一次看埃里克•安布勒老师的书,讲真我是被书封上的希区柯克的字眼吸引,能得到他的钟爱和赏识的作家的书,肯定不赖的。从书的简介和读者评论来看,作者还赢得了英国悬疑小说作家之重要人物的美誉。
打开小说,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几十年前,但是读下来也没有一丝违和感。看这个故事就如同在看一场电影,很有画面感,私车司机亚瑟因为偷盗乘客哈珀的支票被现场抓包,不得以遭受哈珀的勒索和控制,同意为其运送一辆林肯车到伊斯坦布尔。但是林肯车里却暗藏玄机,由于里面暗藏武器弹药,亚瑟被军方拘留,然后又莫名其妙地为了脱身成为了一名军方“特工”,为了军方安插在犯罪团伙的间谍,接着又莫名其妙地作为同伙参与了一场惊天大案,而主人公在整个事件中其实想的最多的只是如何保全自己,最后经历各种生死边缘的游走,任务还算完成的不错,得以全身而退。
安布勒笔下塑造的主角亚瑟没有光环和特殊技能,而像极了你和我会在街道上遇到的普通人一样,为了生计又要当记者还有临时做出租车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苦哈哈。亚瑟也有很多缺点很多自己的小心思,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面前,他也觉得不含糊。周旋于这些个江洋大盗们之间,时而暗暗使坏,时而巧舌如簧,使得故事显得异常的好看,更有不少黑色的幽默穿插在其中。
作者文笔娴熟,流畅的故事情节,让故事情节变得颇为紧凑,作者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描写底层人物的小心思,让我们知道小人物有时也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作者尤其对心理活动和细节的描写尤其出色,当看到亚瑟怀揣自己的小心思去偷钱包被发现,我顿时心理一紧,当男主被关进监管所等待审讯的时候的环境描写,以及男主角心里的变化过程描写的都是相当出色。最后结尾的反转也在意料之外,但是合情合理,让人拍案叫绝。
经过一系列惊险刺激惊心动魄后,主角亚瑟终于重新获得自由,踏上了回程飞机,但故事似乎还没有结束,江洋大盗们带着宝物远走高飞,但是他们会放过男主角,不怕他告密么?男主角能顺利回到妻子身边,躲过可能的灾祸么?故事似乎还在继续。
《光天化日》读后感(五):无所不能
很喜欢悬疑小说,喜欢让人脑洞大开的情节,喜欢去推测故事发展的去向,虽然几乎很少有猜对的时候。
或许正是因为总也猜不到结局,才会激发屡败屡战的情绪,当然,曲折的情节以及巧妙合理的设定也是让人心服口报,叹为观止,所以悬疑推理仍是我的最爱。
这本《光天化日》作者是英国作家埃里克·安布勒,他被誉为现代悬疑小说之父!有着爱伦•坡终身大师奖、“钻石匕首”终身成就奖的殊荣!更是被希区柯克、格雷厄姆•格林、肯•福莱特等悬疑大师所推崇!这一系列名号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肯叔和格林是我特别钟爱的两位悬疑小说家。我是抱着一种膜拜也带有一点疑惑的心理来阅读这本小说的。
故事大概应该发生在一战那个年代吧,司机亚瑟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在机场赢得了一名钟意的乘客哈珀,当他以惯用的手法偷取其支票时,不幸被当场抓个正着,并写下的偷窃经过留为证据,被迫为哈珀运送一辆林肯车到伊斯坦布尔。
尽管从与哈珀的接触中亚瑟感觉到此行必有隐情并不简单,虽然检查了车辆,但他却判断错误,原以为会在返程时运输毒品等违禁物,却不料在土耳其就遭遇警察检查,并在车门夹层发现了军火,这足以让警方怀疑与暗杀行动有关……
倒霉的亚瑟无奈地又被迫成为了警方卧底,被迫服务于警方与哈珀组织之间,成了双面间谍。
然而自由永远是人类的最基本的追求,无论贫穷还是富贵。
为了保全自己性命,早日摆脱控制、重获自由,亚瑟以自己风趣幽默的语言、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周旋于双方之间,事件的发展也是险象环生,故事在一层层的反转中使弱小的亚瑟先生只能义无反顾地往前走。
面对两方强大的势力,亚瑟能否从这场险恶的行动中脱身吗?还是请读者亲息来观看这场冒险之旅。
读罢这个故事,果然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其中不仅有悬念叠起情节反转带来的紧张刺激,亚瑟沉浮于警方与间谍组织间,其性命就如一棵柔弱小草,每一次行动都是命悬一线,稍一疏忽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每当亚瑟耍小聪明故作沉静时,我都会感到一种窒息,虽然隐隐中觉得他会闯过这一关。
而在为其担忧之际,我似乎更享受这个过程。
很多悬疑小说都会过于夸大推理技巧,而安布勒的小说似乎更注重故事性。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毫不吝啬情节的铺垫、人物相貌、着装、动作、语言习惯,以至心理活动的描写,各色人物即使只是个小角色也活灵活现,一幕幕场景生动地浮现在眼前、跃然纸上。
对人物多方位的描写,更体现出人性的多面性,而给人最大的冲击则是人性本能中潜藏的能量,正如本书封面所言:“如果不是困难的极限施压,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强大。”一个心悦动魄的故事竟然还有如此励志的效果!人,也许在适度的境况下,真的可以无所不能!
很佩服安布勒的写作能力,在查阅他的相关信息时,看到《双面恶魔》也出自他的笔下,又是一部双面的较量搏击,我一定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