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荆棘鸟》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荆棘鸟》读后感锦集

2020-12-22 04:2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荆棘鸟》读后感锦集

  《荆棘鸟》是一本由[澳]考琳.麦卡洛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元,页数:6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荆棘鸟》精选点评: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高二,当时欲罢不能。

  ●生命的另一种诠释。

  ●很不错

  ●今天整理想读的list发现好多都是已经读完没更新的~这本书写过长长的感想,真的很喜欢

  ●那棵树在哪

  ●补记

  ●橙子借给我的

  ●虐到死

  ●爱痴狂

  ●美丽的德罗海达 上帝 梅吉 拉尔夫

  《荆棘鸟》读后感(一):荆棘鸟

  明知道棘刺致命,却还是要扎进去。尘土还是会归为尘土,挣扎一生还是要屈从于命运。虽然是好书,但可能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总觉得读起来没有国内的好书过瘾。

  关于澳洲历史的描述看着很生动且具颠覆性,主要是跟我们这一代人看到的美丽光鲜不一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味道。

  《荆棘鸟》读后感(二):爱情绝唱

  第一次接触《荆棘鸟》是年纪很小的时候听广播剧,懵懂无知的我已经深深记住了它。上高中后就如饥似渴找来小说看,深深敬佩女主人公Maggie的坚强、执着以及她敢于同上帝争夺爱人的勇气,她用一生坚守爱的执着就如同荆棘鸟的绝唱一般,而这绝唱原本是神父Ralph希望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的忠诚。Maggie对爱人的包容和执着同Ralph在爱情与权力之间的痛苦挣扎与最终选择形成鲜明对比,让我看到:面对爱情,女性往往表现出比男性更加深厚的坚强和更加深沉的包容。

  《荆棘鸟》读后感(三):永恒的烙印

  这是不是一个传统的爱情故事, 它本不应该发生。可是,童年的生活中对于梅吉而言最完美的男人是拉尔夫,当时的她并不懂得男女之爱,可是她知道他是世间最完美的男人,这个男人的影子是她心中永恒的烙印。

  其实,一个人一生中,过往的人总会给你留下多多少少的烙印,可是其中我们心里可以永远惦念,放在心中最柔软处的只有那一处永恒。

  看这本书时,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什么刻骨铭心爱情故事的女孩,只是深深地为故事曲折缠绵的故事吸引,如今自己有了些许的故事,也爱上了一个仿佛永远只在天边的男孩,才知道,女主人公一生的坚守,是多么幸福,如幽谷兰花,看这本书我们会相信柏拉图式的爱情,相信一种坚持,相信瞬间的永恒。

  《荆棘鸟》读后感(四):从来没有读完过的一本书

  从来没有读完过这本书,但是还是在“力荐”那栏义不容辞地画了个勾。

  高中开始读,喜欢那个红头发的姑娘。梅吉,哦,我的梅吉,当看玛丽森姑妈赢得战争,年轻的拉尔夫选择了权利而非爱情时,我合上书……年少时总是希望爱情强大于一切,拒绝相信面包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再看已是高三暑假,当梅格丽安嫁给卢克的时候,我再次合上了书……不忍看到玫瑰这般凋零,一直被呵护着长大的女生,爸爸,哥哥们,一如梅吉,一如你我,当童话里的白马王子转过身来,竟然发觉,所谓的王子,不过是只冷血的爬行动物,甘蔗田,男人堆才是他的去处。要不得,于是闭上眼,合上书。

  今天已是大三下,回家从书橱里又掏出这本厚厚的小说,不小了,也许这就是现实,梅吉爸爸死了,我接受,斯图尔特死了,我接受,戴恩死了,我接受,女人,爱情,梅吉,请你告诉我,我们最终赢得了什么?

  《荆棘鸟》读后感(五):岁月——不是评论 只是随想

  看这部书,对,是这部,不是这本

  是在高中的图书馆里借得第一本外国的大部头

  第一总是拥有着让人难以磨灭的印象

  更何况是如此的吸引着我

  其实一开始吸引我的

  只是封面

  发黄的书面

  说起来可笑

  自己一直都喜欢旧旧的书

  觉得这样书才有时间的味道

  看了以后就没有放下过

  国庆就在寝室里用泡面度过

  甚至干啃 因为不愿意放下书去泡

  到了熄灯的时间还拿着手电筒看

  只到睡着

  现在想来十分的可笑

  怎么会这么喜欢呢

  却也有点遗憾

  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当初对书的那种狂热

  书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消遣的方式

  而不再是生活的重心

  现在看到这本书

  更多的是亲切感

  却没有再次捧起它的冲动

  因为已经成为我最值得纪念的岁月中的一部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