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日本的男人:山洞生活43年,只因为家暴!
本文共2437个字
阅读时间3分
很多人对野外生存的认知,应该都是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的。
“与山林为伴,动物就是最亲近的朋友,虽然偶尔会面临危险,但却不用每天被世间俗事烦恼。”
这样的生活会让一些人神往,但最终几乎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
接下来社长想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神人,在深山待了43年的当代“鲁滨逊”——加山一马。
黑暗的童年
2003年,日本。
一位流浪汉在撬自动贩卖机时被抓到,警方发现,流浪汉对现代社会的一切几乎一窍不通,连水龙头都不会开。
警方询问后,流浪汉竟说他没有家,一直住在洞窟里。更难以置信的是,他竟说自己从13岁就开始流浪,在深山老林待了43年。
靠着洞窟解决住宿,狩猎获取食物,动物皮毛保暖,健康活了43年。
这个人就是加山一马。
加山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家里除了自己还有七个兄弟姐妹。人勤快也友善,但奇怪的是家里人就唯独对他不好。
父母总把重活丢给他干,兄弟姐妹也排挤他,有时候连饭菜都没准备他的份。
就这样,他还是妄想有一天他们会改变。
但现实却抽了他个大嘴刮子,父母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对他拳打脚踢,有次还把他倒挂在树枝上,扔到雪地里过夜。
加山这才彻底寒心了,终于在父母再次虐待他时,暗自做了决定:我要出去独自生活。
最后他趁着夜色逃出了家门……
逃到野外
他并非毫无准备,在学校社会课上他就瞄准了山洞用来当庇护所。又在帮父亲劳作时,学习了很多野外生存的常识。
出门前甚至知道带走土豆,干酪当干粮,火柴、刀子、磨刀石以备不时之需。
他知道父母不会找自己,也没对此抱有希望。但离家第二天,他却听到了熟悉的狗叫声,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养的秋田犬小白,它竟跟了自己一夜!
这让加山本有些落寞的心情得到了安慰。
足足用了七天时间,他才走到了足尾铜山,找了个洞穴安身。直到生起篝火后,他才卸下了防备,抱着小白呼呼大睡。
第二天醒来,他想把山洞布置一下。于是起身去砍树做了门,再用余料搭了个床,还搜集了些柴火放在洞里。
而吃食方面,他最开始都是吃些无害的野果、蘑菇还有虫子;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也吃腻了这些,开始找些新鲜的食物。
到后来,他不仅吃蚂蚁、老鼠还有蜗牛,还为了吃新鲜肉去捕猎。
这让加山的深山生活多了些趣味,他每天都会做大量的实验来研究陷阱模型,再从中选择优质陷阱布置到山里。
捉兔子是他的练手活,但一开始依然挺费劲。
因为兔子的洞有两个窝,得先确认出口和入口,从洞口处用木棒叉住兔子耳朵,用泥土固定住木棒,再从另一个洞里伸手抓兔子。
看似简单,却因为兔子很狡猾,常常失手。
后来抓这种小动物他也熟练了,居然开始上手抓野猪。
野猪陷阱是这样的,挖一个1.5米的洞,然后用竹子削出尖锐的角,插在陷阱底部做猎杀武器,最后在上面覆盖一层掩盖物体。
但光有陷阱也不行,必须把野猪引过来,而他自己就是那个诱饵。换作其他小孩早就放弃了,可他却乐在其中。
在那段时间的山里,总能看见一人一狗的身影在奔跑。
每次捕获了野猪加山都能开心好一阵,因为这种大型动物不仅肉能够他吃很久,还能再用他的皮做一些保暖的鞋。
诸如此类的体验让加山的深山生活丰富多彩,一时想不起城市生活的样子。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加山也经常为了捕猎受伤。追兔子追进灌木丛,被竹子刺穿小腿。被熊袭击,被蛇毒刺激到发烧。
深山里也没有药,他只能用些草药养伤口,但药效甚微,他常常伤口发炎到发烧,身体虚弱无比,每次都只能是小白在旁边安慰他。
可即便这么艰难,他也从未想过回归社会,用他的话来说:让他回家,还不如死掉。
这样的想法持续到了小白死掉那天。他颓废了三天三夜,本想跟着一了百了,最终还是决定活下去,换座山生活。
自此往后的40年里,加山就这样游荡在不同的深山里。
回归社会
在这40年间,加山不是没有接触过人类。
那是一对老夫妇,初次见面就友善地给了他一个饭团。他被善意打动,跟着老夫妇回了山边的农场,吃到了热腾腾的饭菜,洗了个热水澡,还睡到了温暖的床。
由于这对老夫妻早年丧子,第二天他们竟请求加山留下来当他们儿子。
这一切对加山来说就像梦境,毕竟从来没有人对他那么好。而对于这样的好,他第一反应是逃避,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还不如和深山里的动物打交道来的安心。
于是第二天他就逃回了山里。可慢慢地,他发现城市在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山里,这里再也不是他逃避的地方。
最终被最开始那位警察发现,才回到了人类社会。
他没有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在城里有自己的住所,还会和那么多人类打交道,而人们也并不都像他父母一样凶恶,这个世界原来和他想象的也不太一样。
快不快乐,自己知道
当年这故事传到了日本大众的耳朵里,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加山大叔的经历被改编成书籍和电影,还登上各大媒体报刊,被国民称作“最强洞窟大叔”。
而如今的他,不仅真成了普通大叔,还找到了好工作。
因为在山里生活多年,他比一般人对植物更了解,成功找到了一份管理蓝莓田的工作。把蓝莓田管理地有声有色,果子长得好不说,也比其他果园少受野兽侵袭。
提到未来,加山也是憧憬满满,说想骑自行车环游日本。
但他其实并没能忘怀山林,自己生活不开心的时候依旧会选择去山洞里静静,说即使以后生命快结束时,也想到山里不被人注意地死去。
这事已经过去多年,但今年国内一些媒体又将目光放在了他的事迹上。
这才引起了国内网友对他的讨论,有人称赞他的顽强,也有人说他只知道逃避,把前半生过成了野人。
但社长认为,开不开心都只有加山一人才知道。即便他现在回到了现实,也依然怀念山里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年他逃离是因为家暴,选择深山也是因为他当时年纪小,认知受限。
试问难道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就不会有这样对人性失望,想要逃避的时刻吗?
有人认为财富越多越开心,有人认为地位越高越开心,其实这些标准都很容易被推翻。
开不开心,每个人自有自己的衡量标准。
如今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选择早点退休归隐山田,过简单地生活,其实也印证了这一点。
愿加山剩下余生也能按自己的意愿过活。
毕竟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THE END —
长按识别上方,关注【RSS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