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云人物采访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风云人物采访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26 03:52: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云人物采访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风云人物采访记》是一本由奥莉娅娜·法拉奇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715图书,本书定价:6.00,页数:1988-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云人物采访记》精选点评:

  ●当年的老师说,“如果给我一把枪,见到这个愚蠢的女人,一定毙了她”

  ●这书太值得看了!

  ●传奇女记者

  ●没有查过人物背景,很多史实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对于提问的水平没看太出来,不过从回答里面看出一些东西。

  ●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新闻人

  ●力荐

  ●至今还是那么犀利

  ●期待有一天我可以毫无障碍不带任何疑问完完全全明白他们所说的每一件事

  ●曾经微了作业而去看过的书,但却发现她的提问方式那样让人着迷!

  ●充满了偏见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一):新闻采访经典作品

  早就听刘韧推荐过这个传奇人物,也曾经听说过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故事,今天收到从孔网上订购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全文版

  翻看法拉奇写的序言就被震住了,把采访对象的每句话记录写下来,

  不加修饰,通过她的锐利问题,却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对象的真实想法。

  法拉奇的使命要记录历史的真相。

  八十年代出版了不少好书。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二):如目光般锐利

  从在书馆幽暗架子上找到这本书开始,

  就开始惊奇不断的阅读经历

  这本书我只看每篇的开头

  就是法拉奇关于人物的印象、猜想以及采访前期的准备

  而法拉奇与牛人的对话

  倒看得很少

  法拉奇总会让我好奇

  她的传奇、目光、写作、烟……

  是我,一个曾经渴望并还对记者这个职业贼心不死的胖妞的航灯

  说航灯,是因为

  我觉得此生超过她是一件很没指望的事。

  呵呵

  在船舱的悬梯上

  翻完这本书

  说的酸点

  心潮如船舶那时正驶过的海湾般

  澎湃

  唯一的遗憾

  没能买到这本书

  即使是二手货

  呵呵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三):世界痛失法拉奇

  朋友年前就来邮件,请我评论她的新书,还热情洋溢地特地叮咛:随便说,任何评论都可以!我一直迟迟拖着不敢回。

  因为我知道我将极度虚伪地回复说你的书很不错,这儿写得好,那儿有意思。我实在不忍心对她的处女作泼冷水,然后告诉她我的真实看法:“实在写得太烂,我只看了一小半就看不下去了。”

  但如果朋友问的是法拉奇,她多半就会直截了当地说:我很愿意读下去,但你的书真令人失望,技法幼稚,实在不应该被出版。

  法拉奇的辞世无疑是世界新闻界的重大损失,我从未看到过任何记者,更别说中国记者了,有可能达到她的高度。《风云人物采访记》里她和各国头头脑脑讨论的国际政治形势已经过去半个世纪,绝大部分事件我都不了解,但是我发着烧躺在床上的深夜,仍然在读这本闻所未闻精彩绝伦的书,仍然被这个已经去世几年的意大利女人而吸引,而感动,而惊叹,而温暖。

  也许有些记者可以做到严肃而深刻,有些也许可以做到轻松幽默,但是法拉奇兼具所有这些优异的品质和出众的才华,她可以在深刻犀利的同时生动风趣!她博闻强记,对国际形势了如指掌,对采访对象认识深刻全面,恨不得亲自揭露暴君的残忍和掌权者的虚伪,可是她只是发问,由他们自己把自己的凶残暴露。虽然有她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可是她尽量保持客观独立,让读者自己去下结论。她与统治者过招的智慧风趣天下无双,他们总是显得坚定强大,掌控一切,但是很明显,法拉奇的问题经常让他们狼狈不堪,他们内心的虚弱在强大的外壳下暴露无疑。她对弱势人类的悲悯,对强势人类的愤怒,层层叠叠通过她的采访展示出来的,是一颗极其丰富动人亲切有趣的心。

  ..............................................................

  法:“基辛格博士,您是否要告诉我,您的一切言行完全是自发的?。。。。。但是,基辛格博士,您是一个冷冰冰的人。”

  法:“基辛格博士,我从来没有采访过一个像您这样避而不答问题或对问题不作确切解说的人,没有人像您那样不让别人深入了解自己。基辛格博士,您是不是有点腼腆呢?”

  .................................................................

  法:“总统先生,一个粗暴的问题。我痛恨我的粗暴,特别是您如此殷勤地接待我,请我共进早餐,而我却带来了一连串不客气的问题。下面是第一个问题:对于您被人称为‘美国人的傀儡’或‘美国人的人’,您如何评论?”

  法:“现在我继续问。第二个问题,有人指控您是个腐败的人,是南越最腐败的人。您如何回答那些指控者?”

  .................................................................

  法:“阿布阿玛尔,那时您有多大年纪?我向您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关于您的年龄众说不一。”

  阿拉法特:“不要提任何个人问题。”

  法:“我现在仅仅问您多大年龄,您又不是女人,您可以说给我听。”

  阿拉法特:“我已经说过,别提任何个人问题。”

  法:“如果您连年龄都不愿说,那么您为什么始终把自己置于世人瞩目的地位,为什么允许世界把您看成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首领呢?

  .....

  阿拉法特:“。。。。。。。我们所说的话,你们西方人决不会相信,你们只听他们说的,只信任他们,只报道他们所说的话!”

  法:“阿布阿玛尔,您不是一个公正的人。我现在就在这里,就在听您讲话。这次采访结束后,我将逐字逐句地报道您对我说的话。”

  ...........................................................

  法:“陛下,自从我见到那些穷人追逐在您的后面,为了得到价值240里拉的一张纸币而互相厮打的情景时起,有一个问题一直使我感到不安。陛下,您在向自己的臣民施舍时有什么感觉?在他们的贫穷面前,您又有什么感觉?”

  法:“陛下,我想肯定一下我是否正确地理解了您的话。陛下,您的意思是说穷人应该受穷吗?”

  海尔.塞拉西:“朕说的是穷人之所以受穷,是因为他们不劳动,也不想劳动。。。。。”

  法:“陛下,总之您的一生并不是愉快的一生。您心爱的人:您的妻子、两个儿子和女儿都死了。您的许多幻想和梦想都已落空。就此我问一下:海尔塞拉西,您如何看待死亡?”

  海尔塞拉西:“看待什么?看待什么?”

  法:“陛下,看待死亡。”

  海尔塞拉西:“死亡?死亡?这个女人是谁?她从什么地方来的?她来找我干什么?行了!行了!”

  .......................................................................................

  法:“请注意,要是您使我生气,我就点燃香烟。”

  安德烈奥蒂:“那么,我就点燃蜡烛。”

  法:“就这么办吧!反正您总要头疼。”

  ........................................................................................

  法拉奇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奇女人。不管是不是有几百万希腊人上街参加阿莱柯斯的葬礼,他是个混账东西。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四):法拉奇去世时写的一点感想……

  我手中捧着的,是这样一本书:封面的边角已经磨损;翻褶处因为太多次的翻阅,几乎要掉落;翻开书,每一页的纸张都已发脆、泛黄;最末页的《借书还期表》也已印满了密密麻麻的日期……

  但我庆幸,它依然是一本干净而完整的书,一位位从未照过面的读者也许都怀着同样的静穆把它捧在手里。经过了岁月的风尘,它依然留存着作者——一位传奇女记者对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的采访记录。

  这便是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

  学校图书馆多次查询单上的“借出”状态,让我在找到它的时候如获至宝。我怀着肃穆的心情打开第一页——

  上面写着:“亨利·基辛格”,紧接着便是“亚西尔·阿拉法特”、“约旦的侯赛因”、“皮埃特罗·南尼”……

  2006年9月14日,这位与她采访过的风云人物一样传奇的女记者在意大利的家中辞世。媒体对她的关注并没有她曾经采访过的人物那么多——也许,她只是他们的记录着,但是,她尖锐的提问和机智的采访,让当时的人们更多的了解到了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许多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即使手中握有千军万马,也不得不在这位机智、勇敢而执着的女记者面前,沉下气来,回答她的提问。

  当我读到《亚西尔·阿拉法特》一篇的开头:“这个人显得过于年轻,过于善良。…你能在黑暗中,在数千人中准确无误地认出这张古怪的面孔,一位明星的面孔…他几乎没有颧骨,也没有下巴,只有一张红色厚嘴唇的大口,一个咄咄逼人的鼻子和两滴墨水似的亮儿凸出的大眼睛。”

  她总是不惜笔墨地在采访录的前言尽意地表达她自己的观点,包括她对被访者的印象、感觉,以及“她对意识形态方面的许多问题,甚至对一个国家或政党的前途这样重大的政治问题的立场和理解”(《风云人物采访记·前言》)。

  而在访谈录中,她以公布问答全文的形式来表明她的客观公正。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记者的体现:为了表明自己的“客观公正”,常常要努力在报道中倾注自己的观点,而在形式上尽量隐蔽自己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中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它多多少少加入了记者主观的判断和选择。不管怎么说,法拉奇是一位敢于提出让被访者“不舒服”的问题的记者,问题的尖锐时常让被访者措手不及;而她机制的提问技巧,又能让再怎么固执、善于隐藏自己的被访者最终自己说出真相,表达观点。

  以下是她采访基辛格的一些片断,足见这位女记者在面对这位当时“与总统一起统治国家的大人物”、“调整大国关系和制止战争的一位风流人物”,同时又是一位“避而不答问题或对问题不作确切解说的人”时的机智、勇敢与韧性。

  法:什么时候恢复谈判?这是关键。

  基:当黎德寿再想见我的时候。我在这里等候。…你们不原意相信,从我说和平已经在握那时开始,一切都在按照我预想的那样发展,好像我当时已经估计到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但即使要多花几个星期……。够了,我不想再谈越南了,在目前这个时期,我不能让自己再谈论它了。我说的每个字都会成为新闻。也许在十一月底……您听我说,为什么我们不在十一月底见面?

  法:基辛格博士,因为现在见面更有意思。因为阮文绍向您提出了挑战。请您看看这则从《纽约时报》上剪下来的消息,上面登着阮文绍的话:“你们去问问基辛格,我们的分歧在哪里?哪些问题是我不能接受的?”

  基:请给我看……啊!不,我不回答他。我不理他的挑战。

  法:基辛格博士,他已经作了回答。他已经说了,根据您所接受的协议,北越军队将留在南越,这是产生分歧的原因。基辛格博士,您能说服阮文绍吗?您认为美国应单独与河内签约吗?

  基:请别问我,我应该坚持我十天前公开讲过的话……我不能,也不应该考虑我认为不会成为事实,也不应该成为事实的假设。我只能告诉您我们决心和平,在我与黎德寿再次会晤的最短时间内无论如何我们要实现它。阮文绍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他的事情。

  法: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选择谁?

  基: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法:如果我替您回答,我想您会更乐意与黎德寿共进晚餐,是吗?

  基:不能,我不能……我不原意回答这个问题。

  法:那么您能不能回答另一个问题:您喜欢黎德寿吗?

  基:喜欢。我发现她是一位对他的事业富有献身精神的人。他很严肃,很果敢,总是彬彬有礼,很有教养…

  的确,如前言中法拉奇对基辛格的评价:“每当我向他提出明确的问题时,他就支支吾吾起来,像条鳗鱼似地溜走了,是一条比冰还要滑的鳗鱼。”

  而面对这一条“比冰还要滑的鳗鱼”,法拉奇却像一位神奇的捕手,随时能够抓住其中的节点,穷追不舍,直至将它融化。当问到美国国防部在给阮文绍运送武器和弹药时,基辛格回答:

  基:那是不可避免的。在停火之前总会发生这样的事。您不记得中东停火后的军事演习了吗?…请您不要再叫我谈越南了。

  法:很多人认为您和尼克松接受那个协议实际上是对河内的投降,对此您也不愿谈论吗?

  基:真是荒唐!这样议论尼克松是荒唐的。…我们没有加入新的条文,也没有作其他让步。我坚决、彻底地抵制“投降”的说法。真的不要再谈论越南了。让我们来谈论马基雅维里,西塞罗,谈论除了越南以外的其它事情。

  法:我们来谈谈战争,基辛格博士。您不是和平主义者,是吗?

  基:不,我想我不是。尽管我尊重真正的和平主义者,但是我与任何一个和平主义者都格格不入。…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战争本身是必要的,也不意味着国家必须通过战争来保持自己的威严。我的意思是国家对打仗应有所准备。

  法:基辛格博士,那么关于越南战争您有什么对我说的?我觉得您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

  基:我怎么可能反对呢?即使在过去我不处在今天的地位时……不,我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

  法:施莱辛格说越南战争只是证明了五十万美国人带他们所有的技术战胜不了装备极差,穿着黑色睡衣的人们。这种说法您不认为有道理吗?

  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说越南战争是必要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而不是……作这样的判断完全取决于你在国家已经卷入这场战争时所采取的立场…(即下来又是一段滔滔不绝的陈词)

  法:但是基辛格博士,您没有看到这是一场无用的战争吗?

  基: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同意。但是不要忘记我们参与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为了制止北越对南越的吞并,为了使南越继续存在下去。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的目标仅限于此……我们还有其他目的……但是今天我不是来判断越南战争是否正义,参与这场战争是否有用。我们怎么还在谈论越南?

  这就是法拉奇,能让基辛格这样一位可以说是狡黠的政客在多次回避谈论越南问题后依然逃不开这个话题。

  但是,其实《风云人物采访记》反映的只是这位女记者犀利、尖锐甚至强硬的一面,而在她的另一本书——《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她作为女性柔软又坚强,充满母性的一面。这是书的开头:

  “昨夜,我知道了你的存在,从虚无中逃逸出来的生命的灵光;我躺在床上,睁大双眼凝视着黑夜,突然之间我就知道:你就在那里……。”

  这是何等美丽的文字啊!有力、凝重、抒情,极富诗意。

  这本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70年代,人工流产是意大利人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当时媒体报道的热点。1975年的一天,《欧洲人》杂志社的主编托马索·吉吉里奥指名法拉奇写一篇有关人工流产方面的文章。在当时,意大利的文化女权主义者用令人震惊的语言和图表向世人向世人宣布了她们对人工流产的观点;政治女权主义者也收集了3万名妇女对怀孕、良性和流产问题的看法并将其结集出版。意大利各阶层及许多妇女团体和组织都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讨论。

  法拉奇在这之前就从来没有对妇女问题表示过特别的兴趣,她对《欧洲人》杂志的指派从内心来说是不情愿的。但她又不便断然拒绝,只好被动接受了这一任务。接下来,她在打字机前坐了三天,慢慢地他发现正在打字纸上展开的文字无形中已呈现出一部书稿的面貌。于是她打电话给吉吉里奥。吉吉里奥鼓励她完成书稿并打算在《欧洲人》杂志上发表该书的节选部分。他给了她一个月的假期。法拉奇回答说一个月远远不够,至少要请6个月的假来完成此书。吉吉里奥不同意,在他看来6个月太长了,因为事态在不断发展,关于人工流产的问题可能会被其他热点的事情所冲淡,到时候她的书也就过时了。

  在这种情况下,法拉奇不原意接受吉吉里奥的限制,于是她决定休一段不带薪水的假,让自己的灵感来决定行动的方向。随即,她在佛罗伦萨租了一间廉价的工作室,在那里工作了6个月,完成了《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如果我们在法拉奇的其他作品中,读到的更多是自信、力量、控诉和愤懑的话,那么,在《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中,我们感受更多的则是法拉奇对爱情、权力与金钱的思考,以及她对生与死的怀疑与痛苦。(《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P37~39)

  同样是战地女记者,法拉奇和闾丘露薇相比,也许前者离我们太过遥远,也许大部分的我们只在上新闻采访课的时候听到过她的名字——曾几何时,她也一度被我遗忘在记忆的角落,直到在网上看到她去世的消息,才重又找出她的书来读——我想起她采访阿拉法特的时候,那时她与他多年轻啊——他们年轻气盛的六七十年代!而随着2004年阿拉法特的去世以及如今法拉奇的去世,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和记录他们的人都已经离我们远去。

  1993年,法拉奇来到中国,在中国社科院发表演讲。乘公共汽车前往听讲的学生不顾主办单位的反对,把整个演讲大厅围得水泄不通。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时间里,一名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站起来说:

  我并不是来问问题的,因为我从学会阅读起就一直在读您的书,我已经知道您的答案了。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代表我本人和我的同学向您表示感谢……我感谢您,我们感谢您,因为通过您的作品,您教给了我们两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勇气与自由……请您不要死……我们非常需要您。(当时法拉奇已查出患有乳腺癌)

  而在13年以后的今天,这位老人确实离我们远去了。新华社发了一篇《意大利传奇女记者法拉奇离世》的通讯。但是,我觉得那样综述性的文字不足以认识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女记者。我们无法处在她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她的作品——无论是新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来窥见这位伟大女性精神的一隅。

  《风云人物采访记》

  [意]奥里亚娜·法拉奇 著 阿珊译

  新华出版社 1983年6月 第一版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Letter to A Child Never Born》)

  [意]奥里亚娜·法拉奇 著 毛喻原、王大迟 译

  海南出版社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五):法拉奇去世时写的一点感想(修改版)

  我手中捧着的,是这样一本书:封面的边角已经磨损;翻褶处因为太多次的翻阅,几乎要掉落;翻开书,每一页的纸张都已发脆、泛黄;最末页的《借书还期表》也已印满了密密麻麻的日期……

  但我庆幸,它依然是一本干净而完整的书,一位位从未照过面的读者也许都怀着同样的静穆把它捧在手里。经过了岁月的风尘,它依然留存着作者——一位传奇女记者对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的采访记录。

  这便是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

  学校图书馆多次查询单上的“借出”状态,让我在找到它的时候如获至宝。我怀着肃穆的心情打开第一页——

  上面写着:“亨利·基辛格”,紧接着便是“亚西尔·阿拉法特”、“约旦的侯赛因”、“皮埃特罗·南尼”……

  2006年9月14日,这位与她采访过的风云人物一样传奇的女记者在意大利的家中辞世。媒体对她的关注并没有她曾经采访过的人物那么多——也许,她只是他们的记录着,但是,她尖锐的提问和机智的采访,让当时的人们更多的了解到了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许多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即使手中握有千军万马,也不得不在这位机智、勇敢而执着的女记者面前,沉下气来,回答她的提问。

  当我读到《亚西尔·阿拉法特》一篇的开头:“这个人显得过于年轻,过于善良。…你能在黑暗中,在数千人中准确无误地认出这张古怪的面孔,一位明星的面孔…他几乎没有颧骨,也没有下巴,只有一张红色厚嘴唇的大口,一个咄咄逼人的鼻子和两滴墨水似的亮儿凸出的大眼睛。”

  她总是不惜笔墨地在采访录的前言尽意地表达她自己的观点,包括她对被访者的印象、感觉,以及“她对意识形态方面的许多问题,甚至对一个国家或政党的前途这样重大的政治问题的立场和理解”(《风云人物采访记·前言》)。

  而在访谈录中,她以公布问答全文的形式来表明她的客观公正。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记者的体现:为了表明自己的“客观公正”,常常要努力在报道中倾注自己的观点,而在形式上尽量隐蔽自己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中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它多多少少加入了记者主观的判断和选择。不管怎么说,法拉奇是一位敢于提出让被访者“不舒服”的问题的记者,问题的尖锐时常让被访者措手不及;而她机制的提问技巧,又能让再怎么固执、善于隐藏自己的被访者最终自己说出真相,表达观点。

  以下是她采访基辛格的一些片断,足见这位女记者在面对这位当时“与总统一起统治国家的大人物”、“调整大国关系和制止战争的一位风流人物”,同时又是一位“避而不答问题或对问题不作确切解说的人”时的机智、勇敢与韧性。

  法:什么时候恢复谈判?这是关键。

  基:当黎德寿再想见我的时候。我在这里等候。…你们不原意相信,从我说和平已经在握那时开始,一切都在按照我预想的那样发展,好像我当时已经估计到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但即使要多花几个星期……。够了,我不想再谈越南了,在目前这个时期,我不能让自己再谈论它了。我说的每个字都会成为新闻。也许在十一月底……您听我说,为什么我们不在十一月底见面?

  法:基辛格博士,因为现在见面更有意思。因为阮文绍向您提出了挑战。请您看看这则从《纽约时报》上剪下来的消息,上面登着阮文绍的话:“你们去问问基辛格,我们的分歧在哪里?哪些问题是我不能接受的?”

  基:请给我看……啊!不,我不回答他。我不理他的挑战。

  法:基辛格博士,他已经作了回答。他已经说了,根据您所接受的协议,北越军队将留在南越,这是产生分歧的原因。基辛格博士,您能说服阮文绍吗?您认为美国应单独与河内签约吗?

  基:请别问我,我应该坚持我十天前公开讲过的话……我不能,也不应该考虑我认为不会成为事实,也不应该成为事实的假设。我只能告诉您我们决心和平,在我与黎德寿再次会晤的最短时间内无论如何我们要实现它。阮文绍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他的事情。

  法: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选择谁?

  基: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法:如果我替您回答,我想您会更乐意与黎德寿共进晚餐,是吗?

  基:不能,我不能……我不原意回答这个问题。

  法:那么您能不能回答另一个问题:您喜欢黎德寿吗?

  基:喜欢。我发现她是一位对他的事业富有献身精神的人。他很严肃,很果敢,总是彬彬有礼,很有教养…

  的确,如前言中法拉奇对基辛格的评价:“每当我向他提出明确的问题时,他就支支吾吾起来,像条鳗鱼似地溜走了,是一条比冰还要滑的鳗鱼。”

  而面对这一条“比冰还要滑的鳗鱼”,法拉奇却像一位神奇的捕手,随时能够抓住其中的节点,穷追不舍,直至将它融化。当问到美国国防部在给阮文绍运送武器和弹药时,基辛格回答:

  基:那是不可避免的。在停火之前总会发生这样的事。您不记得中东停火后的军事演习了吗?…请您不要再叫我谈越南了。

  法:很多人认为您和尼克松接受那个协议实际上是对河内的投降,对此您也不愿谈论吗?

  基:真是荒唐!这样议论尼克松是荒唐的。…我们没有加入新的条文,也没有作其他让步。我坚决、彻底地抵制“投降”的说法。真的不要再谈论越南了。让我们来谈论马基雅维里,西塞罗,谈论除了越南以外的其它事情。

  法:我们来谈谈战争,基辛格博士。您不是和平主义者,是吗?

  基:不,我想我不是。尽管我尊重真正的和平主义者,但是我与任何一个和平主义者都格格不入。…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战争本身是必要的,也不意味着国家必须通过战争来保持自己的威严。我的意思是国家对打仗应有所准备。

  法:基辛格博士,那么关于越南战争您有什么对我说的?我觉得您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

  基:我怎么可能反对呢?即使在过去我不处在今天的地位时……不,我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

  法:施莱辛格说越南战争只是证明了五十万美国人带他们所有的技术战胜不了装备极差,穿着黑色睡衣的人们。这种说法您不认为有道理吗?

  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说越南战争是必要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而不是……作这样的判断完全取决于你在国家已经卷入这场战争时所采取的立场…(即下来又是一段滔滔不绝的陈词)

  法:但是基辛格博士,您没有看到这是一场无用的战争吗?

  基: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同意。但是不要忘记我们参与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为了制止北越对南越的吞并,为了使南越继续存在下去。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的目标仅限于此……我们还有其他目的……但是今天我不是来判断越南战争是否正义,参与这场战争是否有用。我们怎么还在谈论越南?

  这就是法拉奇,能让基辛格这样一位可以说是狡黠的政客在多次回避谈论越南问题后依然逃不开这个话题。

  但是,其实《风云人物采访记》反映的只是这位女记者犀利、尖锐甚至强硬的一面,而在她的另一本书——《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她作为女性柔软又坚强,充满母性的一面。这是书的开头:

  “昨夜,我知道了你的存在,从虚无中逃逸出来的生命的灵光;我躺在床上,睁大双眼凝视着黑夜,突然之间我就知道:你就在那里……。”

  这是何等美丽的文字啊!有力、凝重、抒情,极富诗意。

  这本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70年代,人工流产是意大利人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当时媒体报道的热点。1975年的一天,《欧洲人》杂志社的主编托马索·吉吉里奥指名法拉奇写一篇有关人工流产方面的文章。在当时,意大利的文化女权主义者用令人震惊的语言和图表向世人向世人宣布了她们对人工流产的观点;政治女权主义者也收集了3万名妇女对怀孕、良性和流产问题的看法并将其结集出版。意大利各阶层及许多妇女团体和组织都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讨论。

  法拉奇在这之前就从来没有对妇女问题表示过特别的兴趣,她对《欧洲人》杂志的指派从内心来说是不情愿的。但她又不便断然拒绝,只好被动接受了这一任务。接下来,她在打字机前坐了三天,慢慢地他发现正在打字纸上展开的文字无形中已呈现出一部书稿的面貌。于是她打电话给吉吉里奥。吉吉里奥鼓励她完成书稿并打算在《欧洲人》杂志上发表该书的节选部分。他给了她一个月的假期。法拉奇回答说一个月远远不够,至少要请6个月的假来完成此书。吉吉里奥不同意,在他看来6个月太长了,因为事态在不断发展,关于人工流产的问题可能会被其他热点的事情所冲淡,到时候她的书也就过时了。

  在这种情况下,法拉奇不原意接受吉吉里奥的限制,于是她决定休一段不带薪水的假,让自己的灵感来决定行动的方向。随即,她在佛罗伦萨租了一间廉价的工作室,在那里工作了6个月,完成了《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如果我们在法拉奇的其他作品中,读到的更多是自信、力量、控诉和愤懑的话,那么,在《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中,我们感受更多的则是法拉奇对爱情、权力与金钱的思考,以及她对生与死的怀疑与痛苦。(《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P37~39)

  同样是战地女记者,法拉奇和闾丘露薇相比,也许前者离我们太过遥远,也许大部分的我们只在上新闻采访课的时候听到过她的名字——曾几何时,她也一度被我遗忘在记忆的角落,直到在网上看到她去世的消息,才重又找出她的书来读——我想起她采访阿拉法特的时候,那时她与他多年轻啊——他们年轻气盛的六七十年代!而随着2004年阿拉法特的去世以及如今法拉奇的去世,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和记录他们的人都已经离我们远去。

  1993年,法拉奇来到中国,在中国社科院发表演讲。乘公共汽车前往听讲的学生不顾主办单位的反对,把整个演讲大厅围得水泄不通。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时间里,一名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站起来说:

  我并不是来问问题的,因为我从学会阅读起就一直在读您的书,我已经知道您的答案了。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代表我本人和我的同学向您表示感谢……我感谢您,我们感谢您,因为通过您的作品,您教给了我们两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勇气与自由……请您不要死……我们非常需要您。(当时法拉奇已查出患有乳腺癌)

  而在13年以后的今天,这位老人确实离我们远去了。新华社发了一篇《意大利传奇女记者法拉奇离世》的通讯。但是,我觉得那样综述性的文字不足以认识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女记者。我们无法处在她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她的作品——无论是新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来窥见这位伟大女性精神的一隅。

  《风云人物采访记》

  [意]奥里亚娜·法拉奇 著 阿珊译

  新华出版社 1983年6月 第一版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Letter to A Child Never Born》)

  [意]奥里亚娜·法拉奇 著 毛喻原、王大迟 译

  海南出版社

  (注:下一篇同名文章与此篇一样,我只是不知如何撤消“有关键情节透露”,所以干脆重发了一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