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是写作的双胞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生活是写作的双胞胎

2020-12-26 18:59:33 作者:独星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是写作的双胞胎

  生活是写作的双胞胎

  张勇

  写作与生活,在我看来犹如大诗人李白所言:“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与敬亭山的隐喻,难道不是写作与生活的本体和主体?这首表达孤独或者自赏的不朽名作,也许无意之间就勾勒出一群爱好写作者的自画像。

  然而,对于那些热爱写作或者以此为职业的写作人来说,生活又未尝不是写作的一对双胞胎。生活中花费大部分时间去创作,发掘生活中的诗意人生;写作中体悟生活中的百味人生,点点滴滴陪伴生活到天亮。写作过程就是不断激励自己,更是激励身边人和周围人不断向上向善的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一种臻于之极的大化之境。

  更有人调侃道:“写作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那是因为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巅峰,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那是因为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例,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化身!我们从中读到了写作者的真谛、真精神以及真风骨!

  此时此刻,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黄俊编著的《大家写给大家的写作课》,让我们窥视到写作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越来越多地步入一般写作者的生活中去了。现实人生和地球村这座生活富矿就会在写作者笔下,会一一个性化地生动呈现出来,栩栩如生、纤毫毕露,以精彩生动的中国故事反映出新的时代和生活发展的大趋势,新媒体的普及让写作成为生活在当下人的必备素养,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生活,也给写作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挑战。

  现在重温郭莽西、夏丐尊、刘薰宇、梁启超,鲁迅,胡适、朱自清、章衣萍这些前辈文学大家的写作指导经验,未尝不是一种对历史的一种回应,也未尝不是一种对写作规律的再认识再出发?向时代致敬,向写作致敬,写作可谓永不过时的时代力量。要想写作,必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吸纳消化各类知识,在运笔抒写的时候才能挥洒自如浑然天成一般, 即使不旁征博引也会思路开阔妙语连珠,使文脉气韵贯穿到底回肠荡气、不同凡响。写作是永不过时的一项职业,读到老写到老,有读不完的书,有写不完的作品。每一个年龄段都有那个时代的音符与旋律,每个文字都是时代的琴弦与精灵。

  张悦然近日在《人民日报》载文,进一步提出摆在当代写作人面前的一个必答题:“把提高写作能力作为终生课题,你愿意吗”;作为爱好写作的创作人,我们理应做出铿锵有力地回答:“对酒当歌,快乐到老,写作当如苏东坡。”愿《大家写给大家的写作课》真正成为当代写作人的座右铭,激励写作人创作出不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愿大家能真正成为“大家”!

  张勇,男,河南新野,文学硕士,文学评论者。中国新文学学会姚雪垠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创办《黄河会》《草庐文学》等刊物,著有《与法同行》等作品集。曾参与编纂《南阳历史文化大辞典》《文化卧龙》《赢在中国》《大国律师》《向公正致敬》《英雄赞歌》等系列丛书。现任职于某大型企业集团。作品多发表于《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中国地名》《文学报》《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宁夏大学校报》《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半岛都市报》《贵阳晚报》《江苏作家》《青年文学家》《来宾日报》《湖南日报》等刊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