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1000字

2022-04-12 03:3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1000字

  《年度学术2005》是一本由赵汀阳主编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03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一):年度学术2005 书籍目录展示

  叶秀山:康德论哲学一教学及其他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方法论”想到的

  盛晓明:客观性的三重根

  王路:什么是逻辑分析?

  王庆节:真理、道理与讲理

  郑宇健:作为文本的自然与作为实在的理性

  ——世界由去魅到复魅

  张继选: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

  江怡:形而上学与第一哲学

  李河:“第一哲学”与“地缘哲学”

  赵汀阳:第一哲学的理由和困难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

  堀池信夫:从神到理性,并超越理性

  ——欧洲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吸收

  德里达:最卑劣的流氓国家

  ——向双得状态开启的“来临之民主”

  理查德·罗蒂:一位诙谐的哲学家

  《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二):woodchuck :赵汀阳的宗教

  赵汀阳的宗教 (编者加

  woodchuck 来源于非专业哲学博客 2006-11-11

  原题: 混乱的

  …………

  赵汀阳同学说,神是好的,宗教是不好的。宗教是最大的意识形态。他以怀疑论起家的,但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求先验的、根本的,甚至宏大叙事式的哲学(所谓第一哲学)的努力。他用梦想替代了理念,试图把已经陷入纯粹至虚无的哲学重新拽回现世中来,回到历史,回到时间里,回到活生生的政治世界里!

  这是多么有趣的做法。从理念到梦想,为的竟然是现实。梦想相比理念有更多现实的意义?请不要怀疑。确实如此。因为梦想相比于理念,是更生活化,更贴近现实的。

  然而我不得不回想起阅读张世英同学《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一书的感受,所谓哲学不过就是在不断变换说法罢了。用“相通”取代“相同”,用“不可说”取代“可说”,用“不在场”取代“在场”,用“想象”取代“思维”............难道这样一种概念的转换,说法的变换,就可以达到一种新哲学,新方向吗?

  《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三):关于赵汀阳的先验论证

  此书评来源: 江怡:2005年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最新进展

  …………

  第二个理论热点是围绕赵汀阳提出的“先验论证”提出的不同意见。赵汀阳在《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中认为,先验方法是与逻辑和经验完全不同的方法,它是对思想和知识基础进行反思的主要技术,往往称为先验论证。他指出,如果知识基础不成问题,不需要反思,先验方法就没有用处。可是,事实上知识基础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反思的知识就成为一种必要的特殊知识。针对赵汀阳文章提出的问题,不同论者提出了批评和反驳。有论者认为,在确定知识基础上的方法论差异,根源在于对于基础的不同理解。先验哲学关于基础的反思,已经是一种直接的话语活动,而并非某种为现有话语活动提供权威性的后勤论证。先验哲学作为一种活动,是通过对先验领域的重新安排而进行的一种预演,而这种预演总是超出先验领域本身而嵌入在人的实际活动当中。还有论者对赵汀阳的论证方式给予了批评,认为先验并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始终意味着一种态度、朝向、观点,即目光从超越的认识对象转向内在的认识活动本身,超越论仅仅是一种对超越之物何以可能的询问,它可以是分析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以是演绎的或归纳的,也可以是逻辑的或经验的,它要回答所有这些方法和手段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且是借助于这些方法和手段来回答,但它自己本身并不是方法。

  …………

  《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四):江怡:关于赵汀阳的先验论证

  关于赵汀阳的先验论证

  来源:(论文) 江怡:2005年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最新进展

  …………

  第二个理论热点是围绕赵汀阳提出的“先验论证”提出的不同意见。赵汀阳在《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中认为,先验方法是与逻辑和经验完全不同的方法,它是对思想和知识基础进行反思的主要技术,往往称为先验论证。他指出,如果知识基础不成问题,不需要反思,先验方法就没有用处。可是,事实上知识基础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反思的知识就成为一种必要的特殊知识。针对赵汀阳文章提出的问题,不同论者提出了批评和反驳。有论者认为,在确定知识基础上的方法论差异,根源在于对于基础的不同理解。先验哲学关于基础的反思,已经是一种直接的话语活动,而并非某种为现有话语活动提供权威性的后勤论证。先验哲学作为一种活动,是通过对先验领域的重新安排而进行的一种预演,而这种预演总是超出先验领域本身而嵌入在人的实际活动当中。还有论者对赵汀阳的论证方式给予了批评,认为先验并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始终意味着一种态度、朝向、观点,即目光从超越的认识对象转向内在的认识活动本身,超越论仅仅是一种对超越之物何以可能的询问,它可以是分析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以是演绎的或归纳的,也可以是逻辑的或经验的,它要回答所有这些方法和手段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且是借助于这些方法和手段来回答,但它自己本身并不是方法。

  …………

  《年度学术2005》读后感(五):李大苗:愈发牧师的勾当——析赵汀阳《哲学原旨主义》

  愈发牧师的勾当——析赵汀阳《哲学原旨主义》

  (编者按:这篇文章中,原文作者提出了否定的看法。亦在这里登出。)  

  李大苗 真名网 www.zmw.cn

  赵汀阳开篇说:“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而不需要思想”,其中“人民”分明是“他者的描述”,也就是有“人民”的外在。我的问题是,哲学中有“人民”么?即使追逐到最原始的主旨,哲学是关于“人民”的么?哲学,从其走出宗教那一瞬间开始,我们知道,就是关于“人”的。其实“神”又何尝不是关于“人”的呢?正是因为“人”的存在,所以精神上镜像出来“神”来照耀和供养。

  比较宗教的神圣,哲学本身就是“世俗”。宗教时代,没有能够阻止人类的堕落;哲学时代,简直就是激励人堕落。若中国社会始终处于“文革”那样的时代,或者说始终保持毛泽东那样高度警惕,倒确实不会出现如今“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和个人感受,总之把视野缩小到个人”景象。其实呢,即使赵汀阳这般焚心,当下个人利益被权力随意侵害,个人权利被权力随意剥夺,个人感受被权力随意调遣,若文人言之:“权灾”!

  “自由”,不是“他由”,更不是“集由”,虽然后者听起来很个人爱好似的。也正是在这里,政治学开始和哲学分道扬镳的,历史的里程碑就是尼采。实在讲,哲学一直探讨“终极社会”,也一直质疑“终极社会”,相比宗教的“应该如何”,哲学辨析的是“为什么会如何”。这就是哲学的原始主旨,马克思“哲学”的罪恶就在于用“应该如何”来“改造世界”,而哲学的本意正是用“为什么会如何”来观察世界。

  “娱乐并不是坏事,问题在于,如果娱乐成为最高价值,同时还反对宏大叙事和深刻思想,这样就形成一种轻浮和软弱无力的精神解构……”,并解释说“其实是商人和政府需要人民去喜欢娱乐”。这有什么不对么?商人和政府需要社会民众喜欢娱乐,这是绝大多数政府都会去做的,而宏大叙事和深刻思想的那些,比如文艺宣传队、文艺轻骑兵,或者文艺创作组,是不是就是赵汀阳期待的社会应该呢?

  “从一开始,哲学的基本使命就是对生活中的决定性的基本问题,诸如幸福和命运、权利和权力、规则和制度、道德与伦理等等,进行思想上的元研究,并且发展了原创性思维和理性对话的方法论”,赵汀阳简直错得离谱。人类哲学一开始,其实也是一直确立的基本问题是:生与死、有与无、静与动、有限与无限、无穷大与无穷小、过去与未来、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存在与认知、消失与永恒。这些才是哲学的元要素。

  正是这些元要素,才使得哲学在某一个层面上构筑起“人的价值”和人关于“价值”的理念。有了价值标准进而标志价值尺度,并用价值尺度测量出比如赵汀阳所说的“坏事”或者好事。既然谈论哲学,赵汀阳分明应当知道,哲学中的“最高价值”就是人的精神价值。可以这样说,人之所以欢愉,在于人的精神在自由享用感官得到的欢愉。人们能快乐地活着,难道不是哲学所期待的么?人能有思想地活着,不过是人的选择而已。

  当今哲学,已经远远走出“原旨”层面。至少黑格尔的逻辑设定,已经极大地繁缛了思维能力,以至于没有相当的训练,无法用现代哲学语言来思想现代哲学理念。比如赵汀阳自己,不在University里平淡而优雅地娱乐自己,又会有什么闲心溜达起Academy回廊呢?即使这样,赵汀阳难道真地不知道世界上毕竟有些University的哲理气息远比格拉底那里更浓郁么?什么是思想?思想的价值在于是否为人类积累起新的知识!我以为。

  思想家,有思想的哲学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还不巨大么?尼采,毁誉参半的学说,是法西斯的思想来源;马克思来得更彻底,全世界在他的学说下,非命掉一亿人。马克思的学说还不够宏大么?他对全人类的未来还不叙事么?比照他泡着女佣孜孜不倦地写作《资本论》,真的,还不如他把恩格斯给的钱花在青楼销魂。“人民需要思想”(赵汀阳语),于是思想需要权力,权力进而需要武器,无产阶级的逻辑也是这样演绎的,不是我编的,是血淋淋的历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