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完美沟通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完美沟通读后感1000字

2020-12-31 00:34: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完美沟通读后感1000字

  《完美沟通》是一本由宋晓阳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完美沟通》读后感(一):一般

  该书是学院派老师所写,所讲的内容比较专业化,学术化,虽然名字叫做完美沟通,但实际还是偏向于专业的学生的主持采访、演讲等面对多数人情况下的自我表达。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但整体来说就像是在读一本教科书,稍微枯燥,而且对于真实的沟通场景存在的帮助并不多,后面基本上是略过翻看的,很多的描述以及方法有一些重复性。

  《完美沟通》读后感(二):读后TIPs

  

《完美沟通》这本书很早之前就看了,当时因为忙别的事情,就没来得及写,这几天事情更多,本着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的原则把这个写了吧。

首先观点放前面,本书写的主要是演讲,说话,听辨信息方面的技巧,每个小章节可以独立成章。不过如果不是吃语言饭的可以抽着看看就行,不用全书都看。

1快接慢说

书里介绍了一个小技巧是应对突然的即兴讲话的,叫做快接慢说。好比领导突然让你谈看法,酒桌上突然的发言等等。快接就是先把话接过来,不一定非得说和话题有关的内容,可以先说说自己这次的感受,学到的东西等等。把话接过来,不至于冷场。然后慢说再和话题扯上关系,把自己的核心观点按逻辑表述出来,叫做慢说。

2开篇策略

书里介绍了一个不管是写作还是说话都可以使用的一个小技巧叫做故事法。其实开始说话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吸引注意力。你能够吸引听众或者读者的注意力,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就是听一些大咖们的讲座,发觉很多大咖也都是通过故事来开场,包括一些10万+的文章,几乎很多都是故事开场的。所以,故事开场能更加方便有效的吸引注意力,让听众或读者更快的进入你所想表达的内容中。

3自我介绍

最后一点是书里关于自我介绍的一些建议。就是要根据场合,目的针对性的说。用书里的话说是要针对性的“投喂”,说别人想听的而不是你想说的。

比如,你去应聘程序员,你就要介绍你代码写了多少行,能用什么编程软件,有过什么作品。不用介绍你钢琴过了几级,演讲能力怎么样,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因为别人招你去公司是去写代码的,不是招你去打篮球或者表演才艺的。所以,抓住最核心的“痛点”进行介绍。

  《完美沟通》读后感(三):别让不会说话成为你的职场短板

  

如果说生活中不会说话,影响的仅仅只是你的人际关系和谐;职场上不会说话,影响的就直接是你的薪资待遇和前途发展了。

入职面试要介绍,部门开会要发言,管理团队要沟通,年终总结要汇报,行业交流要演讲,各种场合都离不开“说话”这项技能。“会说话”已然成为了一项必备技能,甚至成为你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竞争力。

要想把话说得清楚、漂亮、打动人,有各种技巧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完美沟通——如何练就直击人心的精准表达力》就是一本实用的说话方法指南。本书作者宋晓阳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新闻评论员、今日头条签约评论员、职场表达培训专家,分别为苹果公司、美国通用GE医疗企业传播部、三星公司、阿里旅行、字节跳动、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全球知名企业、互联网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做业务指导。

这本书是宋晓阳老师总结15年研究与培训精粹,系统梳理了演讲、独白、听辨、即兴表达四大模块,从逻辑思考到语言输出,全方位教你精准传达想法,助你凭借表达在职场脱颖而出。接下来,我们就从说话的三个步骤来了解一下如何精准表达。

一、说话前:认真聆听,克服紧张,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学会说话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其实是聆听。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在还没开口说话之前,孩子都是大量地听父母怎么说话,直到有一天自己开口说出第一个字。

在职场上也是一样,好好听别人说话,从他人的发言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总结自己的发言,才能说出不与他人雷同独具见解的观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听呢?

第一,学会信息甄别。一个人传陈述的事实是信息,描述的情绪是感受,要学会从他人的话语中区分信息和感受,避免被说话人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第二,学会抓重点。有的人说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往往说了一大堆你还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有的人比较含蓄,不喜欢直接表达想法,弯弯绕绕说半天没说到正题。碰到这样的人,就需要我们自己学会抓重点。我们可以试着来给对方的话做个梳理,可以按时间来,比如第一年怎样,第二年怎样;或者按地点来,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在那里发生了什么;或者按进程,事情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什么样,第二阶段是什么样。最后别忘了,要跟对方确认,就像在餐厅里点菜,服务最后总会跟你确认一下你所点的菜,以免错漏。

第三,学会解读信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一定都是真实有效的,所以需要我们学会辨别和解读。就像我们看到一些夸张、逻辑不通的新闻时,我们能自己判断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在看到一些视频信息、PPT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画面的信息量、品质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听懂了对方的话之后,再来考虑自己应该如何说。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令人惧怕的还不是怎么说,说什么,而是那种知道自己要在人前说话的恐惧和紧张。

其实,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说话高手,在遇到“大场面”时,难免会紧张,只是他们会有一些独家方法帮助自己克服紧张情绪。

一种是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拿我自己来说,去年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在面试之前,又怕自己英语口语不好,表达不畅;又怕专业知识记得不牢,临场答不出来,心里总是忐忑不安。不过因为我已经工作,是在职考研,所以在考试之前,我给自己列了一份清单:

好的结果:考上了,高高兴兴去读书;

坏的结果:没考上,继续工作,没变化。

这样一想,不管怎样,我都还有一份工作兜底,结果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于是心里压力也就缓解了很多,面试时就轻松了不少,甚至还能跟老师聊聊天。最后的结果也不错,顺利通过了面试。

所以,在发言之前,不妨对自己做一份评估,我有什么优势劣势,这次发言说好了会怎样,没说好又会怎样,你要相信,一次发言没说好并不会带来天塌地陷的后果,所以也就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第二种是转移注意力。有的人说话之前很紧张,但一旦张了嘴,进入状态了,也就不紧张了。这种人就适合在说话之前转移一下注意力,可以与人聊聊天,关注一下周围环境,或者是仔细聆听其他人的发言,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物上,也就没有时间去紧张了。

第三种就是提前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尽可能做好前期工作,精心打磨稿件,确保对自己所说的内容完全熟悉,带着稿子改PPT,熟悉环境,事前演练,心里有底,自然不慌。

二、说话时:认真听,好好说,才能精准表达

开会的时候,突然被点名发言,事前毫无准备,怎么办?秘诀是:快接慢说。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马上接上领导的话,不要冷场。这就是“快张嘴”。可以谈点参加会议的感受,最近的行业新闻,主要目的就是赶紧接上话茬。如果时间太短,来不及组织自己要说的话,可以采用现场提问互动的方法,既可以活跃气氛,也可以给自己争取时间。

然后一边说,一边要快速在心里打腹稿,理清思路,有条理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就是“慢说话”。那如何让自己临时说出的话有条理呢?

有两个方法:时间框架法和结构法。

时间框架法:一个三分钟的即兴讲话,可以把这180秒分成三段,开头20秒,结尾10秒,核心主题部分150秒。对于时间的掌控,也需要平时有意识地练习。

结构法:任何事物,都可以按照一定的结构来拆分,一项产品,有它的价格、品质、功能、设计等等。按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述,就会结构清晰明了。

在说完自己的观点后,别忘了要做点题式收尾,总结自己所说的关键信息,以笃定的眼神跟在场的人逐一交流,给大家留下自信的印象。

那对于有时间准备的发言呢?比如演讲、自我介绍、年终总结等。

有句老话叫: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对演讲来说,用提问来开场是最直接的方法。一个干净利落、直抵人心且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发观众热烈讨论。讲故事也是吸引人的方法。制造悬念,唤起共鸣,把故事讲好就能让观众进入到你演讲的主题。

主体发言结构需要精心准备,无论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还是用相同的句式结构增强气势,又或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都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最后再以一个金句式的结尾来点题,就是一个完美、完整的演讲了。

此外,肢体语言的表达也很重要。手势要适当、身姿要挺拔、眼神要坚定、步伐要洒脱,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更能让人相信你所说的内容。

自我介绍也是如此,但与演讲不同的是,自我介绍是有针对性的,针对岗位需求来设计内容,尽量让自己的履历、能力符合岗位要求,告诉对方,我就是你需要的人才!在表述内容的时候,切忌用概括性的话语来描述,比如说:我擅长沟通协调,具有合作精神。怎样算是擅长?怎样体现你的合作精神?这都需要用实际的案例来佐证。不如说,“我作为核心成员组织过行业论坛活动,负责对接十余位嘉宾,敲定他们的发言内容,统筹活动流程,与相关部门对接活动进程。”这样会来得更令人信服。

而当你成为一个职场人士之后,年终总结就是一个躲不过的槛。很多人的年终总结就是记流水账,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到年终汇报的时候却没有凸显出自己的成绩。实在地说,这无论是对你的薪资提升还是职位提升都没有好处。所以,抓住这一年一次的机会,好好展现自己才是升职加薪的秘诀。

最好用的方法就是项目法。一年过去,你总会做了几个项目吧。按照重要程度,从自己的岗位入手,介绍你是如何一步步完成这个项目中的工作,如何与其他岗位人员、其他部门沟通衔接,最后复盘经验,总结提升,就是一个亮点突出又结构完整的年终总结。

或者按时间、地点来区分自己不同阶段的工作,显得逻辑清楚;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选取一个特别的事件,把平常的工作化为一个精彩的故事,吸引领导的注意,再用恰当的数据展示出自己的成绩。

以上都是自己独白式的表达。但职场中最多的场景,其实是与他人的沟通。身在职场,不可避免会与其他人、其他部门、其他公司还有你的客户进行沟通,怎样才能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又能让对方乐于接受呢?

有一个诀窍是,活用“Yes and ”。这是一个既不委屈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高效沟通法。

试想一下,当别人提出意见的时候,你一口否决:“你这个想法行不通,应该这样来做!”这句话出口,你还能指望别人会听你的吗?

所以,不妨试试先说“Yes”:“你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创意,很吸引人!”然后话锋一转“and”:“不过,这个方法我们之前没用过,你考虑过成本和可行性吗,要不然我们先核算一下,是否适合在这次的活动中采用好吗?”采用商量的口气,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既不会伤人颜面,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岂不是一举两得。

三、说话后:及时复盘,总结经验,下一次会更好

不论是演讲、自我介绍还是年终总结,这种需要面对众多人说话的能力,是需要不断练习、不断打磨的。一旦掌握,则会受益匪浅。

珍惜每一次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不怕丢面子地去说话,就是提升表达能力最佳的途径。

在每一次说话的时候,不妨录制下来,事后再从头到尾地观看,给自己作自我复盘。

对照掌握的表达技巧,逐一检验自己的表达方式,对自己呈现的内容做全方位的检查和判断。如果可以的话,让同事、朋友对自己的表现提出意见,结合自己这位听众的反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总结自己的经验得失。

复盘时,要着重关注四个方面:

呈现的内容是否完整、清楚?

节奏、语气、语态是否合适?

肢体语言、眼神是否恰当?

创作思路是否还需要改进?

不断地给自己提问,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最终把问题解决掉。

下一次,我们一定可以说得更好!

人们总是会喜欢会说话的人多过不会说话的人。那些一边说着“我就是说话直,容易得罪人”一边又肆无忌惮地说着伤人的话的人,就算你能理解他,总归也是喜欢不起来的。而那些会说话的人,如蔡康永老师,就会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愿意听他说,愿意去认同他的观点。

或许有的人觉得,说的天花乱坠不如干得扎扎实实。可是,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再好的“货”,也要推销出去,让人看见,才能有被人接受、喜欢的可能。作为职场人,我们要推销的“货”,就是我们自己。踏踏实实地把活干漂亮,自然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光把活干好还不够,还得通过你的表达把你干的活给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火眼金睛”地一眼发现你的才华,如果能够既把事做好,又能够漂漂亮亮地把自己的成绩、自己的优势给展现出来,让人看到、让人认可,何乐而不为呢?

宋晓阳老师在这本《完美沟通——如何练就直击人心的精准表达力》中,以自己十余年的丰富经验给我们展示了诸多因会说话而受益的案例,让我们知道,会说话不是天生的,而是一门完全可以通过练习而掌握的技能。身为职场人,十八般武艺傍身尚且不够用,何妨再修炼一门技能呢,更何况它还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裨益。

记住,可别因为不会说话,让自己成为了职场上的“滞销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