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读后感摘抄

2021-01-01 02:46: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读后感摘抄

  《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是一本由【美】苏珊•威辛克(Susan M. Weinschenk)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读后感(一):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既然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就免不了与人相处,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了,那么最近看的书《说服的艺术》,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前面一句经典的话,让人肯听,听了还肯做,塑造美好人际关系和强大个人影响。 人与人的沟通本来就是语言的沟通,大家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别人能够理解,并且赞同自己的想法,那么除了沟通之外,就涉及到说服,说服的艺术也是一门很长的学问,需要我们慢慢的去了解体会和领悟。 这一本书作者讲得非常的详细,根据了几个方面一一写来,包括七种动力,归属关系,习惯,故事的力量,胡萝卜加大棒,本能掌控欲等等。每一个章节里面还有很多小细节,让我们去详细的了解和感受,很多东西别人写出来肯定能给到我们一定参考的东西,而且作者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我们就可以根据他的书籍里面的内容来学习从而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帮助我们沟通,让我们在沟通上面获得更大的成就,能够与人良好的沟通并且能够以语言说服的能力去实现我们的想法。 书中讲到的怎样在一个星期内建立新的习惯,本来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习惯都是非常难的,研究表明,平均66天形成一个习惯。比较简单的习惯需要18天。复杂的习惯需要254天,不等。 书中说,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首先你要思考要养成几个习惯,然后每天用几分钟来练习 最开始比如喝半杯水,然后慢慢的转成一杯水,从现有提示到现有例行程序,成为新提示,新例行程序,这样慢慢的来,要建立一个新的习惯需要把它跟一个现有的习惯瞄定起来,就是从一个小的习惯,慢慢的延伸到一个大的习惯,才能够把习惯慢慢做出来,而不是一蹴而就,直接做出一个大习惯来,那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如果你想要人们改变的是具体的行为,那么习惯和自动化行为就可以实现理想达成的目的。 还有更多的案例在书中都可以找到,比如让人们捐钱,让别人聘用你,让别人接受你,成为供应商,孩子们练习音乐归属需求等等都可以看得到,这本书前入深入浅出,可操作的方式汇集到大量重要信息,要理解人的行为,可以看看这本书。

  《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读后感(二):《说服的艺术》:说服别人不如说服自己!

  转眼已经去12月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呀,今天还下了一些小雪,昨天刚刚刷完《天官赐福》最新一集,距离下一集还有一星期,好吧,还是看点书打发一下业余时间吧! 最近看了《说服的艺术》,虽然书的介绍说,可以通过里面的方法构建和谐的亲子、家庭、团队、社群环境,但我觉得这本书还可以帮助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说服自己去完成一些之前一直想做,最后却不了了之的事项或者是爱好。 在我读完这本《说服的艺术》我了解到,要想养成一个好习惯,不仅仅是每天的坚持,而是要了解一套关于习惯的原理,在《说服的艺术》里,作者则提出习惯的改变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养成新的习惯,第二种是用新的习惯替换旧的习惯。 1、关于养成习惯的原理。 一个新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几个步骤,也就是传说中的把大象装冰箱分几步,想要把大象装进冰箱,应该把冰箱打开,把大象放进去,然后关上冰箱门。 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则需要给自己一个醒目的提醒,你的大脑得到反馈,你开始执行你的习惯,然后给予一个小奖励,当然如果这个习惯已经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你的心情就会比平时愉快,这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奖励。 2、简单,简单,在简单! 对于一个新的习惯,无论是读完一本《安利卡列尼娜》,还是一周跑五公里,不是把它们写在清单上,然后放在桌子上吃灰,而是将这个目标细化,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然后近可能让小目标简单化和可执行,也就是通过整理规划,让小目标程序化,每天按时完成即可。 3、即时反馈! 任何习惯初期的养成都需要每天的记录,以及思考是否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习惯花费的时间,以及效果,这些就是反馈,现在习惯养成类App有很多,可以下载一个,填好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每天在App上打卡和总结,或者买一个手账本,用来记录自己的习惯养成过程。 4、在旧的习惯上增添新习惯的触机。 如果你想增添一个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有习惯的基础上再次激活一个新的习惯,也就是在旧习惯的基础上加一个触击。 举个栗子,你最近经常吃外卖,想要吃一些维生素增加身体必须元素,你可以在早上刷牙的地方放一瓶维生素,在你刷完牙后,你眼前的维生素就会激活你的新习惯,这个时候的你就会倒水,吃几颗维生素。 5、每一次增加一个习惯! 在某一时刻,你突然决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于是你制定了很多计划,决定把所有坏习惯通通去掉,然后换成好的习惯,比如不吃薯片,晚上10点之前睡,不在熬夜。那么,恭喜你,在接下来一个月里,你会因为自己完美的计划而崩溃,然后被旧习惯打回原形,不是这个世界太残酷,任何事物的养成都需要时间过度。 比如你今天剪成了短发,第二天不会全长出来,对于你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模式,无论是增添还是替换,都需要你每天的适应,然后慢慢接受新的习惯。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只改变或者增添一个习惯即可。 当然,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只是这本《说服的艺术》中的一章内容,书里面还有其他内容比如改变行为的七种动力,以及如何增强记忆力等等知识点,对这部分感兴趣的自己找这本书来看吧!

  《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读后感(三):你离说服别人还差这一本书

  

2020年的末尾,离婚冷静期登上了热搜,对此,网上的看法不一,但是明显地,没结婚的更恐婚了,已结婚的对婚姻更焦虑了。 网上有位情感大V说一位妹子问她:如果这个月不离婚,明年开始离婚是不是就不大能离掉了?大V对这个妹子印象很深,说她5年前就想离婚,原因是老公愚孝加妈宝。那时候的她很有底气,但没过两天态度就变了,先是感觉身边没一个好男人,后来又说看到好多女人再婚后还不如头婚等。大V察觉到她的转变,把话说得很直白:自己觉得还能过得下去,那就继续,这没什么,其实别人怎么样,有时拼命说服自己说服别人,会很累的。 五年后,这位妹子还在为离不离婚纠结,大V说服不了她相信自己的选择,她自己也始终不能彻底说服自己去做决定。你看,无论说服别人还是说服自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服堪称一门艺术。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苏珊·威辛克(Susan M.Weinschenk)博士把行为心理学与说服技巧紧密联系,汇成一本《说服的艺术》,由权威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将在2021年1月1日正式上市,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在书中,苏珊·威辛克深入分析了人们内心七种强大的心理动力:归属需求、习惯、故事的力量、胡萝卜加大棒、本能、掌控欲和心智技巧。 这本书专业性还是比较强的,里面举了不少心理学实验和案例,还有很多专业术语可能也不太容易理解,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读者读起来会相对轻松些。 在书中提到的七种心理动力中,“胡萝卜加大棒”可能最让人迷惑,但读读这句话:“仅仅给予奖励还不够,如果你想有效使用奖励让人们去做事,必须判断该使用哪一类型的方案。”不难猜出这个“胡萝卜”就好比奖励,那“大棒”对应的就是惩罚了。作者通过分析巴甫洛夫一系列的“经典条件反射”,得出不同的经验,并总结出多种相应的策略,还在此基础上比较其优劣,分析其内在原因。作者并没有非此即彼,一棍子打死任何一种策略,这种客观中立的科学态度让我十分欣赏,也让我忍不住想一口气读下去。 除了这七种心理动力,苏珊·威辛克博士还总结了相当多的策略,其中相当一部分很有意思。比如当我们想让别人做一件事时,都希望快速有效地说服别人,对吧?苏珊·威辛克博士告诉我们:“如果你能让人们问自己一个以‘我会’打头的问题,你就有更大可能让他们按照该陈述采取行动。”所以,当你了解了这些内在动力,掌握了这些策略,知“道”会“术”,说服别人还会难吗? 更方便的是,《说服的艺术》一书的最后还把所有策略做了一个清单汇总,查找起来一目了然。总之,这是一本有魔力的心理学书籍,拿起就放不下来。 2021年还有半个月才到,我已经开始期待了,你呢?

  《说服的艺术——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读后感(四):为什么你的奖励越来越没用?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学习本身还是学习一项新技能,想要真正学好,肯定需要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它是受孩子的内在欲望起作用的。如果仅仅是父母外在的给奖励,那么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奖励越给越多,我们却越来越难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种大棚,父母会让我们姐弟在家里帮忙摘菜,最早的时候是一星期1块钱,刚开始我们很兴奋干的起劲。后来我们越来越不喜欢做经常借故写作业不去做。妈妈把钱调到一周5块钱,然后是一天一块钱,最后一天5块钱。我们姐弟每次都在她涨价的时候热情几天,后来我们每次还琢磨怎么能让妈妈给我们涨价。不给涨价的日子里我们就消极怠工。为什么妈妈给我们的奖励越来越高,我们反而不愿意干了呢?因为那不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干活,只是为了钱,当我们发现钱也没有意思时就消极罢工了。直到后来有一天我看到爸爸妈妈粗糙的手脸上的皱纹,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从那以后我肩负了家里的洗衣做饭,我从八岁左右开始做家务后来高中住校才不做的。

《说服的艺术》这本书中讲到:如果你想让人们长期做某件事,调动他们的掌控欲——不要光是给他们钱或者其他奖励。

掌控欲就像人体内的积极性,它是一种内在动机,当我们调动了孩子或者员工的内在动机,他才能更好的按照我们想让他达到的效果上去努力。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考了优秀的成绩就给孩子奖励,但是时间久了孩子原本是因为学到新知识更想继续努力,变成了为了得到父母的礼物而去学习,当学习变成一种需要外力奖励才能达到时,时间长了孩子会有很深的依赖性或者从此就厌恶学习。这就违背了父母的初衷。

书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把班级的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期待”组,告诉他们好好画画你们会有奖励。并给了他们奖励。

第二组是“随机”组,就是告诉学生要好好画画,但是没有告诉他们会有奖励,奖励是老师随机发给学生的。

第三组是对照组,没有告诉他们画画有没有奖励实际也没有发,只是告诉他们可以画。

几周以后把这些学生放到一个教室里,教室里有画具,没有要求孩子去画,结果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学生会自己去画画,第一组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去画画。

这个实验用在考好了有奖励的学生身上也一样适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各种威逼利诱经常还会加一句,你考上大学我就不管你了。所以很多从小受到父母严格管教的学生,考入大学后反倒坠入游戏网瘾当中,还有的会报复性的不再读书学习,很多大学生考入大学后却无法毕业。所以想让孩子学习,让他发现学习征服困难的乐趣远比外力给他的钱和礼物有用的多。

怎样才能选到一本好书呢?我觉得首先是看作者,如果是很专业的书籍,我们需要先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他是做什么的。《说服的艺术》作者是美国苏珊·威辛克的作品,一名心理学博士从事研究行为心理学30余年,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心理学著作还是很专业的,必定是她工作的总结。书中结合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给出了大量的实验,但又不会枯燥让人看不下去,相反这本书很吸引人,我是看完一遍后又多次翻看的,每一次都被深深吸引,语言简练又有幽默感,比如有一节讲到狗遇到不同的刺激后会流口水,书中说我们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狗的唾液。看到这里不自觉的就笑了。书中大量的实验都是结合了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读性特别强。书中讲了促使人行动的七种心理动力,对于不同的行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