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孤独》读后感1000字
《走出孤独》是一本由( 美 ) 科里 • 弗洛伊德 著著作,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孤独》读后感(一):走出孤独,不难
孤独不是个阳光的词汇,是个充满自卑、孤寂的词语。相信没有哪个人会喜欢孤独。但是如果真要走进了孤独,想要走出真不容易。不过,孤独者不要胆怯、更不要灰心,救星来啦!美国学者科里 佛洛依德著的《走出孤独》一书问世了。陷入孤独,不怕;走出孤独,不难!
一本好书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远离孤独。美国学者科里 佛洛依德著的《走出孤独》一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孤独,此部分共包括渴望关系、我们为什么爱、亲密行为的好处三小节;第二部分 你从未意识到你有多渴望感情,此部分包括情感解饿与你、孤独:遭遇“情感饥饿”、对抗孤独:你一定走过的那些弯路;第三部分 克服孤独的六种策略。章节之间衔接足够缜密、纲举目张,整书可谓是环环相扣、积水不漏。
西方有句谚语,孤独足以杀死一只猫。在西方人士看来,猫是命很硬的动物,据说还有猫有九条命之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为什么会孤独?弗洛伊德先生做了分析,因为渴望联系。如果我们没有伴侣、没有生活圈子,那么就是等于我们过着与世隔绝、或者与身边人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我们需要感情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互联网时代,难道通过手机APP就能增进亲和度,摆脱孤独吗?这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其实,根据本书中有一处一针见血地指出过,手机的存在会降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研究表明,仅仅是在谈话中看到手机,都会让人们感觉彼此之间不够亲密,即使他从来都没有响过。就像古人相见,囿于当时的交通不便利,人们想见一面显得很难、不易。那种想念就让人们非常可贵,也就不存在孤独一说了。
走出孤独,关键要看六招,现在笔者已经购书了,所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去剧透。不,准确地说,是书透。第一,敞开心扉接受爱。敞开心扉就要悦纳一切事物,重新定义你的关注点,关注错的要改正、关注对的那当然无所谓了,坚持走下去就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认清当下的形势,才能进退都可守。第二,培养多种亲密关系。评估你的期望,如果你的期望和现实的具体存在太多高度差,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失落感就肯定的,也是必然的。寻觅自己刚需的希望,而不是自己不需要却不知道的虚无缥缈的渴望而已。剩下四招,请日后自己阅读一下,收获会更大!
《走出孤独》读后感(二):孤独是天生的,但孤独感是有解的
之前看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人类的孤独是无解,亲人、朋友解决不了,走向婚姻也解决不了,它是刻在骨子里的。我对这段话深以为然,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与父母的认知、思想观念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在他们身边寻求爱,却难以寻求理解、共鸣;我们走进友情、爱情,会获得陪伴和爱,思想中的孤独感或可缓解,但毕竟是无法根除的。
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于缓解孤独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于是走进了爱情。但是发现,不懂孤独的来源、不懂对方的情感需求,往往会让两个人,更加孤独。然后开始寻找解决方法,于是与这本书相遇。
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人加倍孤独?什么事情、行为,会让人感到安慰和幸福?怎样的亲子、亲密关系,是好的?如何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关系、工作关系当中,收获足够的情感支撑?又如何给予这些人,同样的情感支持?这系些困扰了我们很多人的问题,这本书都给出了解答。
本书的作者科里·弗洛伊德,是美国亚利桑那州人际关系学博士,情感沟通专家。他还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沟通的力量》,可见他本人对于沟通、人际关系、情感关系的研究,都是专业且深入的,而在《走出孤独》一书中,他也很好的剖析了人们对于情感的需求、不同场景下的情绪感受,深入浅出的带我们挖掘自己,对于感情需求,了解孤独感本身带给我们的影响,然后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书中让我感触很深的内容是,情感的孤独,不只是作用于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也会作用于我们的身体。这让我想到了,在参加工作的2年左右的时候,偏头痛非常严重,直到我后来发现,自己因为缺少工作以外的社交,以及和亲友的沟通,加上工作压力很大,已经患上中度抑郁。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心理上的状态,带来了自己生理上的问题。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女人看上去总是索取很多爱,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男人会比女人更加“缺爱”。因为女性在更易于去表达自己的感情需求,而男性往往会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所以实质上,男性对于感情支持的需求,是更多的,也是更缺少关注的,这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的男子跳桥自杀事件。
书的最后第三部分,为我们提出了克服孤独感的6大策略,去接纳爱、感受爱、培养爱,建立适合自己的亲密关系,同时,要学会识别如何获得健康的亲密关系,避开有毒的感情。
这本书有疗愈到我,也希望它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走出孤独》读后感(三):走出孤独,请自救
不要随便救溺水的人。 这是在学生时代,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上老师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求生本能会让溺水的人死死抓住你,往下拖拽。在不少溺水事件里,死者往往是两个或者更多,原因是一个救一个,结果都不幸被拉入水底。 一部分极度缺爱,长期孤独的人就像溺水者。 他们一旦从别人那里尝到了一点点爱,就会把对方死死锁在怀里,双方都喘不过气来,有种闷在水里的窒息感,结果就是吓跑对方。 还有一种缺爱的人,内心极度渴求关爱,但害怕触碰情感,长期出于自卑状态之下,毫无理由地看轻自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感情。这类人掉进内心自怨自艾的海洋,施救者最后也会被卷进他们的哀怨之中。 缺爱的人太想拥有爱了,可因为没有爱,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获得爱,对待爱。 是不是架刀威胁,他就能给我更多爱? 是不是讨好顺从,他就能给我更多爱? 是不是什么都不做,我的爱也能到来? 实在有点悲伤。 希望有人能拯救自己,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爱意的想法太过理想。真正能救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走出孤独》在最后一部分给出了克服孤独,拥抱情感的六条建议。 1.认知重构 用积极、中性的词语来表达想法,尽量减少用消极词汇来表达。(比如在成长过程中,我没得到太多爱,所以现在对亲密感到不自在。换成:我的父母通过满足我的生活需求来表达他们对我的爱所以更直接的表达爱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2.邀请爱、建模 邀请爱:鼓励对方表达爱,而不是直接要求对方表达爱。(不要说如果你不多爱我就分手或者吃饭的时候把手机收起来) 建模:向他人展示你想要的行为,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先怎么对别人。让对方观察、模仿你的行为,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 3.识别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人表达感情直接,有的人表达感情含蓄,放大眼睛,关注到已经接收到的爱的表达,不要因为对方表达感情含蓄,而否定对方的付出。 4.培养多种亲密关系 期望某个人来满足我们所有的情感需求是不现实的。会给对方带来很大压力。如果渴求更多的爱,可以拓展社交圈,从不一样的人身上汲取情感养分。 5.远离有毒的感情 不是所有感情都是真诚的,也有虚伪、操控型的。提防有毒的感情,比如表达自己对你的爱,但是想要索求东西,一旦你不给他想要的,就会立马变一个人。识别有毒的感情,可以看你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如果只是一方一直付出,那么这段关系就有问题。 6.乐观务实 坦然接受感情的起起落落,对他人保持理解和耐心,必要时寻求帮助,如果相处实在难受,放弃这段感情也是可行的。 这六条建议,联系实际,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这本书可以当一篇挺长的知乎回答来看,内容比较浅显,主要内容还是最后的六条建议。 这六条建议总结就是想要走出孤独,想要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想要被爱,那么永远不要要求别人怎么爱你,而是改变自己的想法,拓展多种情感关系,先主动去爱别人。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大概意思是一个人掉到河里,他没有任何挣扎,状态放松,双手在身体两侧大大张开,身体居然像木头一样浮了起来,飘在水面上。他就这么得救了。 缺爱的人放轻松,开始自救,总有一天会突然一下得救了。
《走出孤独》读后感(四):当你孤独该怎么办之《走出孤独》
小玲子编辑
提到孤独,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不管古今还是中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孤独存在。不管是高处不胜寒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种孤独,孤独这种情感我们终究是无法摆脱的。从字面意思来讲,孤独就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可以说孤独基本上就是一种伤感的负面情绪,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它。如何能够在深陷孤独这种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之时还能够顺利走出孤独,这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这本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人际关系学博士科里·弗洛伊德编著的《走出孤独》一书就以一个拥抱为引为我们揭开了关于情感饥饿这一新名词的神秘面纱。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为我们阐明关于孤独是如何产生的爱和孤独究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在其情感实验室的研究中为我们讲述了很多我们日常没有关注到的细节,如“触摸对儿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经常被触摸和拥抱的孩子比缺乏触摸的孩子长得更快,发育得更好,免疫力更强”。相信这对于众多年轻家长而言是能够想得通的。
我们为什么爱?在本书中作者用了不少的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在作者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爱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物种的延续。如果没有爱的情感体验有没有同样强大的力量来取代它,在作者看来人类终将灭绝。作者为此给出了五点理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分析揣摩甚至可以提出质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随着对爱的深入探讨,紧接着而来的情感饥饿现象也产生了。与情感饥饿相对应的亲密行为的优缺点,时机的适当性在书中也得到了详尽的讨论。
只有我们了解了情感饥饿和不恰当的亲密行为的危害之后,我们才能够意识到我们作为你人类对于情感的需求是多么的旺盛,情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才能理解如何克服孤独并找寻出克服孤独的策略。在最后一部分的六个章节的篇幅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给我们提出六种克服孤独的策略。通过作者给出的六种策略我们在对付孤独这个强大敌人的时候也就有了强有力的武器。这六种策略分别为:
一、敞开心扉接受爱。
鼓励我们改变我们自己的想法,以消除任何可能阻碍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感情障碍。
二、邀请并塑造你所寻求的关系类型。
该策略的内涵是在要求爱和邀请爱两者之间选择的是邀请方式,继而为自己想要的感情行事建模。
三、识别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认识情感表达的多样性,认可自己可能已经收到但没有意识到的情感表达。
四、培养多种亲密关系。
建议我们培养更广泛的亲密关系。
五、远离有毒的感情。
提醒我们要注意有害的情感形式,即那些会带来不必要的义务的感情。
六、乐观务实。
保持对感情乐观现实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