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头奇遇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布头奇遇记》是一本由孙幼军著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8.80,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布头奇遇记》精选点评:
●好想再看一次
●小学,一般
●记得是小学的时候从同学那借到的这本书,很有意思,现在的情结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是偶尔还会想起,还有一个是写魔术师学习的书不知道是不是这本,记忆已经完全混淆了,遗憾的是很难再找到这本书了,如果可以买到就好啦~属于童年的回忆哦~
●都没有什么记忆了,太小的时候读过
●这个也老早了 是它是它~~
●第一本打动我的儿童小说
●童年记忆
●小布头太可爱啦,也许我们是最后一代看这个故事的了
●孙幼军 /著 沈培 /插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61、1993年出版 适合5-9岁 作者进行了一些调整,但为了不伤害原作的真实性,并没有做彻底的删改。孩子读到这些地方时,家长需要进行一些解释。新版与旧版相比,删去了十分之一略嫌多余的故事,又新增了十分之一好玩的故事,主要是小布头第二次进老鼠洞的故事。 《小布头新奇遇记》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时代背景是90年代,故事发生在
●真的蠻可愛的老故事……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一):儿时的记忆
从朋友那儿看到这本书,一阵欣喜,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小布头的经历很神奇,很有趣。虽然大部分情节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心中仍然能隐约涌现出当时对这本书的喜爱。爸爸妈妈可以给小朋友买,记得好像看了好几遍呢!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二):我也有小布头
这是我遵循“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精神后借来看的第一本书,记得还是抢我那个发小的。最值得怀念的是我自己也做了个小布头,并用玩具模板给他在台灯下面做了小小的床,还有小小的枕头和被子,我也很想让他坐坐玩具的火车,不知道他是不是也不喜欢女孩子呢,呵呵:)过去了20年,仍然历历在目。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三):喜欢
看它很偶然,不知从哪得来的一本旧书,前面也少了一些,就那么看下去了。但十年过去了,我都有些淡忘了,突然看到了这本书,真的是很开心。记得 当时是非常非常喜欢它。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有一个这样的小布头。可爱又让人生气。许多情节还是记得很清楚,小火车拉,大汤勺拉,还有那个关心她的小姑娘。值得一看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四):有梦想的小布头
看了好几个朋友写的头一句都是"这是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书",我也如此.
还记得那是小学三四年级时邻座男生的一本旧书,封皮早都没了,好几内页也破得不成样子.但这本书还是吸引我看了下去,虽然当时那个男生不大情愿借给我看.哼!(还记得他的样子呢)我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封面的样子,可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还是感到温暖和愉快.
本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就少,写儿童小说的作家也少,这是我对那个时候儿童小说仅有的一个回忆,当时很喜欢,一看到就被吸进去了.看过后自己的布娃娃再也不乱丢了,怕她们也会有像小布头一样的艰难遭遇. :)
不敢保证现在的孩子会特别喜欢,因为可供他们挑选的好的童书实在太多了.可我还是推荐这本书,梗概很简单,就是一个小小的布头做成的娃娃遭遇的有我们那个时代特色的各种经历.我认为小布头是坚强的,和有自己的梦想的.
感谢孙幼军老师,希望看到更多中国原创的好的儿童小说!而不是让很多孩子和家长们不得不崇洋媚外.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五):有趣的老童话
这本书很老很老了,我在很小的时候读的,甚至在那时,我印象中读的也是一本旧书。封面是差不多的,就是那个小布娃娃和那一只鹰。
故事情节实在是记不太起来了。好像是工人师傅用边角料作了一个小布娃娃,叫小布头。后来不知道怎么出去转了一圈又回来的故事。历险记嘛,都是这个套路。只记得故事很温馨,在历险中小布头学到了很多美德,特别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给小孩子读非常适合。
由此联想起其他小时候的童话:
《大林和小林》:一家两兄弟,一个在自己穷苦的家里长大,一个给地主收养,结果呢,一个成了革命的无产阶级,一个成了寄生虫,最后当然是被革命了。这个拍了木偶剧的。
《秃秃大王》 :不记得是谁写的了。基本上也是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故事。有一个很愚蠢的秃秃大王,长得很难看,他一生气牙齿就会长长。比较好玩的他的几个大臣,其中一个是一头狼,名字叫“——”,注意不是破折号,而是表示闭嘴一会儿。于是常有这样的场景:某人闭嘴不说话,该大臣质问“你叫我干什么?”,那人很委屈:“我没叫你”,“那你刚才不说话,就是在叫我的名字,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名字是——”。哈哈,现在看觉得有点无厘头的味道。最后的结局呢,秃秃大王太生气了,牙齿狂长,把他自己顶到天上去了。于是大家一起用扇子扇,就给扇跑了。
以前的童话书都很精美,有很可爱的插图,不知道现在的版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