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锦集

2021-01-13 01:37: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锦集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一本由(爱尔兰)乔伊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469图书,本书定价:21.8,页数:2003-0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精选点评:

  ●没办法,那时候买不到单独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只好又把都柏林人买了回来,这是一个研究生翻译的,都柏林人照老先生们差老了,她简直就在直译,和经典印象丛书的那本比起来,嫩很多,读起来味同嚼蜡。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这本小说要是读不进去,尤利西斯就放弃了吧。

  ●虽然封面实实在在的穿越了。。。

  ●(补标)记得大二还是大三那会,从图书馆借来,当时被里面晦涩的语言给吸引,翻完还意犹未尽,想着后来还要读乔伊斯的作品。 这么多年过去了,仍记得当时的自己对这本书的喜爱。

  ●几乎不敢相信我看过这本。。。-_-bbb

  ●译林这套精装书没见几个翻译好的

  ●电子版

  ●其中很多关于宗教的内容,很枯燥,根本看不懂

  ●最有价值的是《都柏林人》的集子~~个人感觉《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翻译不比浙江文艺版

  ●那个时候读 居然是为了陪某个理科生一起读 我拒绝 被《死者》杀死一万次

  ●很赞,作为一个脑残粉,我还买了英文版。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一):乔伊斯的斯蒂芬

  杜牧有一首诗中写道:闲爱孤云静爱僧,清时有味是无能。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道尽了诗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选择的无奈与不甘。文人的心总是相通的。这样的无奈与不甘我们在乔伊斯的小说中也能体会的到,譬如他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都说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确实。斯蒂芬身上太多乔伊斯的影子,但斯蒂芬却有绝对不等同于乔伊斯。读着小说,一方面你能感觉到乔伊斯在巧妙地为主人公制造读者的同情,字里行间掩饰不住对主人公的无限关切;另一方面,你又能感觉到乔伊斯在极力划清自己与斯蒂芬之间的界限,极力从作品的叙述中引退,极力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超脱之态。

  这种漠然与超脱可以看做是乔伊斯有意识地摆出的姿态,而关切与同情则完全是他内心情感无意识地流露。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作者对爱尔兰的复杂感情。

  爱尔兰是他的祖国,都柏林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对他产生了影响,他也像所有热爱自己祖国和民族的人一样热爱着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民,他热烈地讴歌过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也愤怒地鞭笞过那场运动中的叛徒。都柏林是他所有作品统一的大背景,他也曾为爱尔兰谱写民族精神史。但是爱尔兰给了他太多的束缚、压抑和打击,给了他太多的孤独感和被排挤感,让他从一次次的失望走到了绝望。浓厚而无所不在的天主教氛围令他窒息,狭隘麻木的庸碌市民让他感到悲哀,《都柏林人》出版遇到的困难让他觉得受到了排挤,众人对他的非议和不理解让他觉得遭到了背叛。他终于选择了流亡异国他乡。

  从的里雅斯特到苏黎士,从苏黎士到巴黎,再从巴黎到法国南部,最后又从法国南部再到苏黎士,自1904年离开都柏林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爱尔兰。但是漂泊在异域的时候,他的目光又一直关注着爱尔兰。他一生的作品既没有离开过爱尔兰这个背景,却又始终没有真正地靠近过他的祖国。

  因此,当他打算写一部自传体小说时,他既希望能写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又不愿意将都柏林细致地纳入自己的小说,所以他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方式,让我们透过小说主人公斯蒂芬的目光来看都柏林,让斯蒂芬来反映那个世界。

  这样,他一方面可以制造一种引退的假象,摆出一幅漠不关心的姿态,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展现斯蒂芬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心理成长经历,让读者充分体会到斯蒂芬在那样一个社会中成长所感到的苦闷、孤独、压抑和异化感,让读者对他产生深切的同情。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二):道德史

  《都柏林人》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看过一遍,译林的硬皮精装,亮黄色尤为扎眼,封面配图取自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话说这片子之所以出名,一方面算是最早的一批穿越剧,有型男和古典淑女,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另,当时译林的一批书价廉物美,封面插图配得总是电影剧照。比如《安娜卡列尼娜》配得是索菲玛索饰演的安娜,《战争与和平》用的是奥黛丽赫本的剧照,只不过如果恰巧没有相关影片,出版社就开始瞎搞了,依稀记得《卡拉马佐夫兄弟》配的是《纽约黑帮》,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配的是妮可基德曼。。。基本上风马牛不相及,尤其是那本洛丽塔的封面,看上去香俗异常。),当时没瞅明白,现在重新再看,有点明白了,准确的说是震惊了。(说实话,十几岁的小屁孩看名著本来就是件很矛盾的事,这段时间是练童子功的时候,不看看书可能将来一辈子也就抱着实用主义的目的附庸风雅了,而看看呢?如果是抱着摘抄名言警句的目的,基本上就会死得很惨,比如恰巧我当时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直等到这句名言出现我还不明白这书好在哪儿,话说16岁的霍尔顿已经逃学找妓女约炮了,我18岁的时候还整天做题,连小姑娘的手都不敢摸,又何谈理解呢……)

  1904年乔伊斯在都柏林开始着手创作短篇小说,之后估计是在意大利里亚斯特完稿,而直至1914年才出版,并非由于创作时间长而是前后被大约22家出版社退稿。1904年,乔伊斯22岁,1914年,32岁,也就是说在我这年纪,这书已经写得差不大概了。20出头写些短篇小说算不上什么惊世骇俗的大事,但能有如乔伊斯般的洞见则近乎前无古人了。

  翻开书我看到了什么?不是简单地对社会的控诉和不满(那更多的是青年分泌过多的荷尔蒙在作祟,如今逛逛论坛看看评论就足够让人对付好一阵子了,直白而辛辣,用不着再在书里寻求刺激了),亦不只是无尽地反讽和揶揄(反讽实则是双刃剑,伤人的同时也反应出始作俑者的智商,可纳博科夫这样优雅的智慧贵族毕竟是少数),而是游离着一丝绝望,轻薄地弥漫其中,迷雾般地笼罩着街道,楼梯,厨房,人物,衣帽,乃至炉火。这状态恰如《阿拉比》的结尾,男孩兴致冲冲地赶到集市而发现店铺都关门歇业时的失落之感,忿恨而无力。

  有趣的是,这破碎之花开放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由家庭,政治,直至宗教无不涉及,由开篇的神父之死直至最后的雪近乎无所不包,而与此同时乔伊斯的目光则从外部世界逐渐转移至人的内心。

  乔伊斯说:我的目的是为我的祖国谱写一部道德史。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是瘫痪的中心……按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这种瘫痪: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社会生活。在我看来,他抱着为祖国谱写的目的,实则写下了一部当代人的道德史。

  纳博科夫在那部伟大的伪传记体小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中有一段对文学天才的经典描述,在书中纳博科夫借“我”之笔对虚构作家塞巴斯蒂安的剑桥岁月评论道:“他之所以不适,并非由于他是一个不道德年代里的道德的人,或者是一个道德年代里的不道德的人,也不是说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一些列葬礼和烽烟的世界里,他的青春感性会痉挛得喘不上气来;而仅仅在于他逐渐认识到,他的内在自我节奏要比其他的灵魂丰富得多。”这段话用来描绘乔伊斯则再恰当不过了。

  1882年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逝世于苏黎世,乔伊斯59年后的遗世作品屈指可数,除却早先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以及所谓尤利西斯前传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以及之后的两部砖头《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之外,似乎只有一部诗集和一部戏剧。日子得一天天过,天才也无不如此,可是作品如此之少,他每天在想些什么又干些什么,我所知甚少。我知道的只是他颠沛而饱受争议的一生印证了茨威格的一句话:这社会有一种属性,那就是给予发现其真相的人以无情的放逐。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三):乔伊斯:都柏林城的吟诵人

  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它的吟诵人,他观察着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他爱它,又恨它,他歌颂它,又贬低它。巴黎有波德莱尔,那都柏林就有乔伊斯。我认为,这些作家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他们是城市文化的主力军,他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看似冷眼旁观对待的城池,早已与自己融为一体。而欧洲城市对于我们的魅力,也正是它独特的人文风景。

  从这本书的书名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描写都柏林的书,描写一座城市,有的作家喜欢从城市建筑入手,有的作家善于从市井气息写起,而乔伊斯擅长的,是从人写起,因此题目是: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这是两部作品的合集,都柏林人的十五个短篇层层递进,展现了这个城市人的精神状态。总体来说,一个词:消极。这些故事读得人很压抑,作者并没有什么情绪表露的词语反而加强了这种压抑。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压抑,就得回到当时的背景下,序言中指出:“世纪之交的爱尔兰的国情,政治上摆脱不了英国的统治,宗教上摆脱不了天主教的影响,文化上摆脱不了复古自闭的倾向。”可以看出,这种令人压抑的环境造成了令人压抑的精神状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乔伊斯虽说是个现代派作家,到底是在反映这个城市的现实。具体在作品中,第一篇就写了一个压抑等级最高的:死亡。这是个没头没尾的故事,作者显然也不打算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他的目的在于营造这种压抑的气氛。这篇的主人公是具尸体,所有人物的谈话都围绕这个死者展开,剧情也围绕着谈话展开,文中“我”的情感是全篇中最有感情色彩的人物,“我”的所有感情也是围绕着这具尸体,所以,即使主人公不说话,是静态的尸体,小说照样可以进行,照样可以给读者造成精神震撼。其实从第一篇就可以看出乔伊斯整个都柏林人的意图,他不在乎情节,他在乎的是那个压抑的气氛,只要营造出这个,他就收手。

  如果每一篇都用一个词语概括,我想这样可能更容易表达出我要的这个消极主题,第一篇是死亡,第二篇是虚假,《阿拉比》是虚荣,《伊夫琳》是逃亡,《车赛之后》看似兴奋的人,其实掩盖的是无聊,《两个街痞》大概是最偷窃,《寄宿舍》是诱惑,《一小片云》是嫉妒,《对手》是 暴力,《泥土》是我这十五篇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注释表明了死亡的主题,但是这一屋子的人又有点自欺欺人地糊弄过去,于是就成了逃避,《悲惨事件》的题目就很消极,它表现的是孤独,《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春藤日》是屈服,《母亲》是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小故事,卡你夫人很可怜,但又应证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老话,所以它的词语是扭曲,它这个故事扭曲了母亲这个很有温情的词汇,《恩典》更像是一个阴谋,一群人策划着一件宗教救赎,最后一篇《死者》,与第一篇遥相辉映,不过这具尸体最后才出现,将全文推向高潮,前面欢乐的聚会都是为了与后来的那个秘密做对比,加布里埃尔以为的幸福爱情顷刻之间轰然倒塌,然后他感到了一种自卑,一种不甘,更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所以这篇是悲伤。

  这么概括之后,发现整个都柏林人都笼罩在这种压抑气氛下,即使有欢乐与兴奋,也是短暂的,稍瞬即逝的,或者是一种假象,一种自欺欺人的狂欢。而到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乔伊斯不再满足于现象的描写,没错,《都柏林人》是千姿百态的描写,作者隐退在幕后,不做评论,冷眼旁观,看到什么写什么,而到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作者终于按耐不住,或者这个青年艺术家本身就有作者自述的性质,他开始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人物的灵魂之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大篇大篇的人物心理描写,大篇大篇的有关美的陈述。但它与前一部还是有关联的,《都柏林人》关注的是都柏林人的广泛,它则是深度。通过一个青年艺术家的心路历程的转变,揭示了在当时背景下年轻人的矛盾心理,年轻人的探索,更多的还是苦涩,苦闷与痛苦。爱尔兰是个饱受宗教折磨的民族,都柏林作为它的首都,这种痕迹就更加明显,所以乔伊斯的作品,总绕不开这个话题。我总感觉他本身也是矛盾的,他表面怀疑,内心深处仿佛又坚信着一个上帝,在新教与天主教的冲突中,他可能也有斯蒂芬那样的经历,比如失去了所爱,这点我了解的不多,所以不能确定。

  老实说,从前提起乔伊斯就是《尤利西斯》,因为它深厚的隐喻性所以一直不敢挑战,但是读完这本书后,发现乔伊斯并不是一个离我很遥远的作家,他在探索着什么,我也关注着这些探索的人物,他描写的都柏林人的精神状态也并不陌生,正如他自己所言,民族性表达到极致,就有了国际性。于是,这种情感跨越时空,感染了后来一批批读者,这也说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无国界。都柏林应该感谢乔伊斯,他也好似一个书记,记录下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一瞬间。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四):都柏林:不止一座城

  忙碌之余,坐上地铁,从七堡移动至龙翔桥,徜徉在西湖的春风和商业街的繁华里。这是我对于城市生活的初步理解,它来自近期居于杭州的经验。湖滨银泰附近,有个较大的十字路口,每一次红绿灯的交换,都能渡许多人穿行。常常,我混于人群之中,跟随大流由南至北地行走,裹在一种短暂的集体感里。

  这感觉,是城市欢迎每一个个体的魔力,也是随之而来的一丝虚假认同。不论你是谁,都可以被接纳。也正因此,你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很巧的是,上周刚读完了《都柏林人》。乔伊斯这个天才,将故乡都柏林写在了15篇小说里,让他的人物去感知爱尔兰首府的光怪陆离。彼时的都柏林,自然不是如今风光图里的样子,而是处于殖民和宗教的风口浪尖,自由不得,动弹不得。在这个当口来书写自己的城市,乔伊斯的笔触总带着局内人特有的承认和审判。

  “承认”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这世上麻木过活的人太多。在《都柏林人》里,以赎罪、悔过为主题的篇目数见不鲜。这其中,既有一位神父死前对自己买卖圣职的忏悔,也有中年绅士为自己儿时的轻狂而不休的念叨。

  最爱的“承认”,是全书最末一篇的《死者》。小说前半部分,写的是一次极为冗长的集会,几乎叫读者被琐碎的细节所淹没。然而,主人公得知妻子的往事后,第一次意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爱并不伟大。结局处,乔伊斯让都柏林的雪适时地飘落了下来,落进这一位承认者的心头,也落到了每一个生者亡灵的身上。古今中外,雪都是顶好、顶纯净的譬喻。乔伊斯让雪落进字里行间,让这份本来就很真挚的承认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如果说“承认”是主人公的自省,那么审判则是乔伊斯在行文中放置的“第三只眼”。他以一种冷峻异常的目光,审视这座城市,挖掘那些绵长时间中的细节。因这基调,行文中有关都柏林的描写,也沾染上一丝暗淡古旧,而非明媚和煦。我很喜欢的一篇《悲惨事件》,即是如此。它讲述的是一位居住在昏暗古旧房间的中年男人,在得知自己的情人去世之后,心情由庆幸到羞赧,再到倍感孤独的整个过程。乔伊斯将主人公的心绪变化,融进了一段环境的描写里,可谓双管齐下。

  冷冷的夜色中,都柏林的灯火红彤彤地、热情地燃烧着。……他嚼噬着自己那循规蹈矩的生活;他觉得自己是生活盛宴的局外人。曾经有一个人好像爱上了他,他却剥夺了她的生命和幸福:他害她当众经受羞辱,害她耻辱地死去。……他是生活盛宴的局外人。

  他开始怀疑记忆告诉他自己的那些事是否真实。……在黑暗中他不在感到她离他很近,也不再感到她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侧耳听了几分钟。他什么也听不见:夜晚一片寂静。他又侧耳倾听:一片寂静。他觉得自己是孤零零一个。

  主人公达菲先生是个非常大男子主义的人,不愿意承认爱。起初他看到报上情人死去的报道,还觉得异常庆幸,没有波及自己。中间那一番心理建设,让达菲逐渐意识到,自己该表现出羞赧的情绪,因她是为他而死。然而,乔伊斯赋予了这位主人公强大的“自愈”能力,这在开篇的家中环境描写中看出。那颇为“old fashion”的家具陈列,无一不暗示这位达菲先生的性格——温吞而又无情。到故事最后,他也只是觉得,一位如此了解自己、爱自己的情人离去了,自己会成为风中那孤零零的一个很孤独,仅此而已。

  乔伊斯审视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人,以一种铁轨引领铁路的方式,让达菲们的情绪流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达菲们,不仅出现上世纪的都柏林,还散落在现代。许多无疾而终的情感,一开始是人们感叹旧情不再,到最后都变成了一种自我孤独的放大。你离开了,我有些难过;因为你的离开,我将独自面对,我更加难过。

  还有一则故事《一小片云》,讲的是人物对人物的无声审判和敲打,也很精彩。主人公钱德勒是个普通人,拥有一个小小家庭。儿时好友、如今已经发迹的加拉赫回到都柏林,邀钱德勒见面。一番意见相左、不甚愉快的对话中,侃侃而谈的加拉赫在无形中促使钱德勒敲打起自己的庸常和家庭生活。与好友辗转大都会的丰富经历相比,自己在都柏林这座小城的生活,显得如蝼蚁一样微不足道。回到家后,钱德勒还对妻儿生起了无名之火。故事就此戛然而止。看完我的复述,你也许会一秒钟联想到当下的一组对比——大城市与小城市。它们常常被置于“未来发展”的语境之下,像一颗洋葱那样,被剥开切碎般谈论。一面是北上广深如丛林般的繁华与残酷并存,另一面是十八线小城市那安稳与止步不前的权衡。不同的城市,带着其双刃剑一样的利弊,吸引着不同的人群。究竟哪里适合自己,只有先踏出去体验了,才算拥有话语权。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讨论的当然不是具象的社会学问题,而是乔伊斯惊人的洞察力。他能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看到未来的城市问题。那些有关城市的对比,有关城市居民孤独感的讨论。寻常的都市生活,出现在过去,也显现于将来。我们目下遇到的问题,能在从前找到同样的疑惑。从他这棱角分明、有一说一的城市画像里,我分明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一种厌弃的喜爱。

  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是一座城市吗?

  当然不是。它是千千万万城市的缩影。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读后感(五):艺术家的“自画像”——读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

  摘自《故乡》 作者:吾本山东人

  真正的生命,最终被揭示与照亮的生命——这种唯一的真正的生活过的生命形态——只能属于一个艺术家。

  ——普鲁斯特

  1916年,巴黎,马歇尔•普鲁斯特出版了他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稍前並稍后,一衣带水的英伦半岛也推出了两部自传体的艺术小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尖角屋顶》与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这引起前卫评论家的极大关注。——适德尔由此认为:自1903年后,每个严肃艺术家的处女作写的都是他们的青春及成长。曼斯菲尔德的丈夫、著名文艺批评家丁•米尔德顿•默黑说得更明确:“(这三部小说)都是自传性的,在各具特色的同时,这种自传体采用了同样新奇别致的手法:他们都试图以直接记录主人公的意识成熟(长)为己任。”

  由于作家打开了认识自己的重重门户,这必然导致创作手法的革新,其中以乔伊斯走得最远。《画像》一书最直接地体现了自传式样的成长模式和心灵对此寻幽探微必不可少的意识流手法——生活的洪流只在语言的反思中才能显示出其节奏、旋律与意义。这部小说在长篇小说体的日记与日记体的长篇小说中探寻到了自己的道路,从而使自身超然凌驾于乔伊斯本人的艺术自传之上——成为真正的自传性的艺术,几乎也成为所有艺术家开始其“思”的远征的传奇。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爱德华•萨伊德曾以弗洛伊德《释梦》一书及他论及作家与白日梦的创见来把这种开端界定为——“一个人从梦幻意象进入到寓言世界”的时刻,把被日常生活的寒流推开并冰封到意识深处的素材经由语言这个大蒸馏器的蒸馏——“由熟识产生差异”——从而在思想的坩埚里得到过去岁月的合金。而自传性创作作为艺术家的开端工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如果你还未能拥有自己,那给你整个世界又有何用呢?以自然的神示为最高荣耀的艺术家,不应仅仅是艺术的情人,他更应该将自己融入到艺术的泉源中,并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自要我存在,艺术就应该得到部分地拯救。

  关于乔伊斯与意识流之间的创生关系,自有专家论述,笔者曾在《尤利西斯》这座巨大迷宫中停留过,却一直没能造出一对翅膀飞跃大海,重新进入那片想象中的土地。大地在退缩,在我们巨大的睫毛下退缩。——现在,我想放松一下自己,聆听一段小奏鸣曲,在听久了《尤利西斯》这两个民族活的史诗交响乐之后,我觉得这对一个人的耳朵是有必要的。乔伊斯是优秀歌手,剧院老板,更是一个苍茫大地古老民族的永久流浪者,他与妻子在苦难降临时总是到音乐之中寻求庇护,他怀着坚韧的心把地下的矿属掘出来,铸造成文字,但对于一副“诗性之耳”来说,那每一行文字都得之不易——都是在意识的底层潜伏很久的音乐——块块矿石——块块音乐!如果说他的第一部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小说集《都柏林人》是一些简短的小夜曲的合成,那其中最后一篇《死者》就已经向《画像》这首奏鸣曲过渡了。我想每个对“死者”并不冷漠的人都有阅读这部篇幅并不算长的小说的需要。笔者去原始森林前就读过,进入森林之后还读之不厌,而且每读到最后一段,眼眶里总是像主人公布里埃尔一样涌上大量的泪水,这与其说是为书中那个被死者——我是说年轻的死者——战败的可怜的丈夫感到哀伤,毋宁说是为那被时间战胜的死者哀伤,我正是通过荒野,接近了有关于死亡的文化。——现在,让我们先从那位囚禁在艺术迷宫里的老石匠谈起吧!

  在《尤利西斯》的前三章中,斯蒂芬是以一个离开家乡到处漫游来寻求精神上的父亲的形象出现的,而《画像》中的迪达勒斯则是以一个叛逆者、思想者的形象升起于书页之间,流浪、寻找——叛逆、思考;或者,思考、叛逆——寻找、流浪,这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家必然度过的青春时代,在宗教与性欲的双重煎熬中,他遍体鳞伤但却成功地逃出来了,成为一个自由者,成为一个轻盈地可以随时追随风云而去的精灵,而想理解这一切,不研究乔伊斯的生平显然是困难的。摆在笔者手头的这本他本民族人所写的传记仅能起导游的作用,因为他所写的仅是作为作家的乔伊斯,即他关注的仅是组成乔伊斯人生三要素的最高部分,当然也是乔伊斯成为乔伊斯的那一部分。在乔伊斯之前,相当数量的作家竭力在自己的作品中淡化自我的作用,他们的作品与他们本人的生活经历可以没有任何关联,但二十世纪初的几位大师却打破了这一界限:我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写出一本或几本书,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理解生活、把握生活。乔伊斯作品中的宗教信仰、性、家庭、反抗与背叛等主题与他实际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一切在《都柏林人》中就已埋下了种子,于《画像》则部分地分泌出枝叶,当然其得到完全地揭示与理解则是在《尤利西斯》那仅仅二十四小时却充盈无比胜过一个世纪的艰难回避与痛苦流浪之中。因之,《画像》一书,在其艺术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甚至可以说,如果他在三十岁前后写不出这样一部奏鸣曲,那他也就无从建筑人类文化史上即使不是最宏大至少也是最神奇的交响乐章了。相反,只要他建立起这样一座连接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桥梁,那么他不既而砌下仅仅属于自己的历史性的丰碑也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变平淡为神奇的一笔。在西方文化史上有一个不败的文学形象——《红与黑》中的于连,但他一出场便是一个有着自己坚定意志、远大抱负、极端自信、颇能权变的青年了,他的自我教育与成长过程,确实引人遐想,有了《画像》这部书后,我们这些有寻根究底之癖好的读者终于找到一点可以颇胜于无的依凭了。

  乔伊斯——这位历尽艰辛终于从家庭与宗教之双重囚笼中逃离出来的艺术大师——于1882年2月2日生于都柏林拉斯加区布莱顿广场41号。当时此广场刚刚落成,是一个远离肮脏、贫困以及文学创作动机的社会贤达聚居区。还在幼儿园时,小乔伊斯就找到一个自己倾慕的姑娘,但由于姑娘的父母是新教徒,作他家庭教师的亲戚、那位生性阴郁又信仰坚定的唐韦太太便一再警告,说和异教徒厮守在一起是会下地狱烧成灰烬的,并告诉他天上打雷是上帝对这个世界发怒的信号。这不单使他在幼年时代就懂得了对宗教的畏惧,也必然导致了他在爱与信仰这由来已久的矛盾中做出抉择,他文学作品中的这一基本主题,从这时便在一个孩子交织着希望与渴求的内心中萌发了。——克尔凯郭尔日记中也有类似的自叙:“从我很早的幼年时代起,一根悲哀的钩刺便已扎在我的心头。只要它还在那里,我便是一个冷嘲热讽的人——只要它一去掉,我便会死!”

  乔伊斯父母属于都柏林信仰国家主义的中产阶级。他父母共生下十三个孩子,但只活了四个男孩、六个女孩。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子,约翰•乔伊斯虽然濒临破产,还是慧眼独具地相信在爱尔兰只有最优等的教育才适合于他这位聪颖过人的儿子。因此,1888年乔伊斯在克朗哥斯伍德学院开始接受耶稣会神父的正式教育,当时年近六岁零七个月,直到1902年夏他才离开这所学院,度过了漫长的十四个春秋,这正是他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些在《画像》中均有生动深刻并富有诗意的描写。

  1891年春,乔伊斯因患病被迫在圣诞节前退学了。那一年老乔伊斯也失去了税务官的职业。对其全家来说,那是一个阴云压顶的圣诞节,标志着他们在海边舒适生活的结束。而这在乔伊斯的生活与艺术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些“海边姑娘”的音容笑貌,那些蜿蜒的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法国南方盛夏午后的风光的海湾与山岬,不仅给他的生活带来重大启迪,对他的艺术也构成有益的审美情趣。也许,正是在“一个牧神的午后”,在田野上“哞哞”叫着的耕牛一边,他看到了一团向着太阳飞去的火焰,因之为他未来的小说主人公拟定了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

  此外,对幼年乔伊斯以巨大冲力因之造成终生无法治愈更无须臾遗忘的是爱尔兰自治斗争。1891年10月6日,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爱尔兰自治派领袖巴涅尔因婚姻问题受到舆论界及党内人士的指责与非难,溘然长逝,从而使这个原本四分五裂的国家更加动荡不安。国难家难接踵而至,给乔伊斯心灵留下致命的创伤,后来,他在《画像》一书中形象且不无恶意地称爱尔兰为一头吃掉自己猪仔的老母猪,并毅然逃离这块闭塞、僵固、自私自大的土地。不能不说在1891年即以埋下了种子。接着,一家人搬迁到布莱克洛克的卡里斯特大街,因为该住所门前蹲伏着一尊石狮子,因之他们也把这里称为雷奥维。这栋房子大厅门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玻璃,上面描绘着赞美但丁与贝雅特里齐的爱情的图画故事,分外引人注目。这很可能在他心中引起无边无际的遐想。正如他的传记家所言:但丁与贝雅特里齐的爱情成了乔伊斯某种诗情画意般爱情的楷模,这种爱情,就是他对远在布雷海边的艾琳•万斯的爱,对晚会上遇到的印象模糊的姑娘的爱。如果联系乔伊斯的一生来审视,就会发现女性在其生活中的渗透力像伦敦的雾一样无孔不入,甚至个别女性还具有对他的心灵乃至思想加以重塑的作用。他爱的欲望是如此旺盛,莫非就来源于这口童年时代即由至高至圣的但丁帮助下掘出的井!

  但是,乔伊斯在此处也未能长住,很快又举家搬到利菲河北岸。对乔伊斯来说,市南代表着他幸福、优雅、宁静、舒适的童年时代,那里有他上过的学院与国家图书馆。而跨过河来到北岸,看到的是妓院与娼妓,听到的是贝尔维迪尔耶稣会教师们魔鬼般的凶恶训诫。市区里那些悲惨不幸的居民,也许就是但丁笔下的地狱的写照。——乔伊斯与弟弟斯坦尼斯洛斯在北里奇蒙大街上的奥康尔学校接受了两个学期的公教兄弟会的教育后,于1893年4月初,又返回贝尔维迪尔学院,继续接受耶稣会的教育。——在这里的学习生活也与以前大不相同。每到下午及晚上,乔伊斯总是到街头巷尾游逛,或进行自由自在的文学探索,这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无疑具有不可多得的益处。——为了参加一次全国考试,他读了查尔斯•兰姆的《伊利亚随笔集》,立刻产生了如痴如狂的阅读兴趣,课外时间,他在卡皮尔大街公共图书馆借阅所有能够借到的英文著名作家的作品,如:狄更斯,萨克雷,乔治•艾略特,甚至还包括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尽管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不少的争论。乔伊斯是一个天资聪颖、勤奋的学生,在语言方面更有突出的表现,鉴于他的天赋与宗教的明显爱好,他的老师经过认真考察后,相信能把他培养成耶稣会的一名成员。虽则乔伊斯在母亲的影响下,很小便留下了宗教思想的烙印。他历来是一个虔诚的学生。但这种虔诚在受到生活的诱惑之后便荡然无存。尤其当他进入青春成熟期时后,内心骚动的激情便开始寻找宣泄的场所。正如他在小说中极富说服力的描写那样,都市街道上那些可鄙的罪恶,总是自然而然过早地降临到那些寻觅它们的人们面前:他毫不隐讳地承认,在他年近十四岁的时候,便于一个妓女有了第一次嫖事。这次堕落引起他心灵的震撼、惊恐,反而将他推到宗教的怀抱之中,又担任了两届祈圣会会长。他直到进入大学之前才在人间的美与天堂的虚幻之间做出了真正的选择,从此便开始了对艺术圣地的朝拜,并锲而不歇地行进在语言的途中。

  1898年乔伊斯进入大学之前,便开始创作诗歌与散文,首次试笔写了一个情节小说,却没有发表。接着他开始着手创作散文小品《剪影集》,创作的诗歌被收进《抑郁情绪集》,明显受到叶芝的影响。同时他还翻译了贺拉斯的《颂歌》,虽然前面两种而今已荡然无存,可能这些努力的成果也微不足道,但这努力本身还是指示出了乔伊斯在文学事业上的远大抱负的方向。从另一方面探究,我们会发现引导他成为一名日臻成熟作家的原因,与其说是他的创作,毋宁说是他亲身经历的生活本身。他的家庭、社会地位的陡然降迁,就是一次创伤性的经历,尤其是他不得不迁居到贫民区经日耳濡目染那些可怕的贫困现象,这无疑给他敏感的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促使他过早地思考自身的生存困境,并由此推及家庭、宗教及整个都柏林,而都柏林在他心目中已成为麻痹世界的中心。在他初期创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带有阴郁感伤的格调,但这并非唯美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的颓废,而是想擦净一面镜子,让爱尔兰照一照自己的脸形。——在他行将由中学进入大学之际,他在北布尔海边听到心灵之主在呼唤他真正地进入生活。想所有从热病中清醒过来的人一样,他的心灵沐浴着崇高的圣水。当他漫步海边,偶然遇到一位有着人间之美的安琪儿。他遥望着这片宛如无数梦境集聚而成的大海,就如在《画像》一书中描写的那样,他的灵魂在这一默示的时刻激荡起来,飘升起来,“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飞升”,歌德的这句为结束《浮士德》而写下的诗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注脚。他的思想再也不能回避,对人世之美的喧声再也无力抗拒,他扑倒在沙滩上,为哪一直在召唤他的生活的来临而发出热情的呼喊——“生活下去,错误下去,堕落下去,为胜利而欢呼,从生命中创造生命!”而“生命”,正如他在《尤利西斯》中所说:“才是这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

  1898年秋,乔伊斯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在圣史蒂芬格林大街68号的这所都柏林大学当时正处于她的黄金时代,他入学伊始便脱颖而出。在后来的几年中,这位身体修长瘦削的诗人成了学院几乎所有场所无人不晓的人物,虽则在学院课堂上经常看不到他的影子。由于专修现代语言,颇受同学的讥笑,他们称这门课是“女孩子的课程”。但是对整个都柏林采取蔑视态度的乔伊斯还是结交了一些很亲近的朋友。其中乔治•克兰西还是一个忠厚坦率的农村人,他就是《画像》一书中“达文”的原型。

  在学院,乔伊斯对宗教的蔑视以及从不洗脖子的陋习众所周知,在周围人眼里,他已经很“有点艺术家的味道”,但是他对自己的影响采取矜持的态度,其严肃丝毫不受藏进他头发里的几只虱子的影响。1899年,他拒绝在学生的一份反对叶芝新剧《凯瑟琳女伯爵》的抗议书上签名,他游离于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之外,也没有被复兴运动的反对派所动,而是矢志不渝地走自己的路。并在文学方面崭露头角,他经常与好友详尽地讨论一些关于美学的想法,他的朋友们也渐渐地从他的言词中看到了他思想的特殊,并期望他尽可能把这些意念的萌芽培养成向四面八方摇晃其抽象手臂的树。1990年三月,乔伊斯在学院论坛上向“文史学史”宣读了自己一篇题为《戏剧与生活》的论文,显示出他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能够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4月份又写了一篇鉴赏文章——《当我们醒着死去时——评易卜生的新喜剧》,又获成功,并得到《双周评论》20幾尼的报酬。这篇文章无疑是他真正登上文学舞台的标志。自此,他背离都柏林,融入到欧洲整一的文化氛围之中,慢慢揭开了他自己戏剧与小说的创作帷幕。1901年,由于学院《圣斯蒂芬》杂志拒绝发表他写的一篇文章,乔伊斯便与另一位朋友通力合作,把他们的作品印成小册子——尝到了半自费发表文章的乐趣。1902年乔伊斯又宣读了一篇自己撰写的关于詹姆斯•克拉伦斯•曼根的论文,倾倒于这位一直得不到人们重视的爱尔兰诗人营造的那种忧郁的情调中。正是在大学学习的这些年里,乔伊斯放弃了他的宗教信仰,因为他找到了更能贴近生活的艺术,正如他在垂暮之年对一位关心他的信仰的老妇人所说:“夫人,我说过我失去了信仰,但这并不等于我丢掉了灵魂。”——换言之,他以艺术为信仰,因为他通过生活可以部分地把握艺术,而艺术也能在更高层面上介入并揭示生活的真谛。

  1902年6月,乔伊斯大学毕业,获得现代语言学学位。12月离开都柏林,在伦敦停留几天,第二次见到叶芝,接着便去了巴黎。到23日,他又取道伦敦返回了都柏林,这次伟大的冒险行动就这样迅速而拙劣地结束了。此后,他又去巴黎,过了几个月放荡不羁、食不果腹的生活,在接到“母病危速归”的电报后,便于4月11日启程,回到家乡。母亲临终前所经受的漫长而痛苦的疾病折磨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把从童年时代起就深深扎根的对母亲的爱完全倾注到母亲谢世前的那几个月中,同时他对父亲的怨恨也愈来愈强烈。由于乔伊斯拒绝了一个亲戚粗暴地要求他跪下为母亲的亡灵祈祷,使他及他的家人十分苦恼。8月母亲谢世,乔伊斯从此跨过了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同天主教也与他的家庭决裂,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者,成为艺术圣殿的仆从。——母亲去世前的几个月,他是在酗酒、阅读与写作中度过的,当时他经常作噩梦,梦见可怕的髑髅和血淋淋的头颅,后来这一切都表现在“斯蒂芬”身上。从表面看,乔伊斯是在走向堕落,但实际情况是,他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走进地狱并能从地狱走出的人。从1904年1月7日,他便开始撰写一部题名为《艺术家的肖像》的长篇叙事体小说,但是编辑们被文中在性问题上的坦率描写吓坏了,他们以该文索然寡味和过分涉猎隐私为由拒绝予以刊载。乔伊斯旋即构思同样内容的一部小说,计划中的这部作品至少长达千页。在弟弟斯坦尼斯洛斯建议下取名为《斯蒂芬英雄》,它记叙了艺术家从童年时代起的成长过程。尽管这部书最后没有完成,只写了六百多页便放下了,但实际上,它便是《画像》及《尤利西斯》前三章的底稿。与此同时,乔伊斯还有几篇文章发表在《爱尔兰农家》杂志上,这些作品构成《都柏林人》这个短篇小说集的基础。到6月16日,乔伊斯与他未来的伴侣诺拉第一次一起外出散步,这不仅对乔伊斯乃至都柏林文学界都是一件大事,因为《尤利西斯》整整七百页的篇幅,就是对这一天中的三个人所作的描述,文学史上的任一天也未得到如此充分而鲜活别致的描写。当他最终从炮台搬出来后,都柏林已不可能再给与他更多东西了。对于乔伊斯来说,一个女人这笔馈赠太丰富,以至于使他不得不远远地离开都柏林以便好好地去消受。10月8日,乔伊斯穿着一双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黑皮靴和诺拉从北沃尔乘船出发时,他们的前途一片漆黑,但也由此显示出艺术与爱情那不同凡响的勇气。

  流亡后的乔伊斯在工作教书之余,以《斯蒂芬英雄》这部未完成的手稿为基础写出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现在,爱尔兰图书馆还保存着这部书的手稿,书上有作者亲笔签写的创作时间:“1904年都柏林•卡夫拉;1914年奥地利•的里雅斯特。”这部书始于他的祖国,最终完成于异域他乡。在一次与诺拉发生的口角中,这部书稿让诺拉丢进火炉里险些烧掉,幸而被乔伊斯的妹妹抢救出来。在这部修订稿中,乔伊斯运用新的创作手法,仅仅用几百页的篇幅描写出了以前要用上千页才能写出的内容。以前手稿中那种冗累的现实主义描述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梦幻的穿插闪回式的意识流手法。现在,让我们把它的作者放开,进入这部音乐的小迷宫徜徉一番吧!

  《画像》一书分共五部分,每部分均无标题,由童年起,以青年止,然所谓“止”,只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再现。笔者不懂音乐,只是从书中感受到一种音乐的氛围,缓缓升起,犹如田野朝着天空不停地隆起似的。让我们从第一节开始,虽则谈论语言优势比论述沉默更危险,但无论怎样,只有你去注视它、倾听它,它才能将自己展开,并继而将你包容、沉淀、澄清……

  从前有个时候,而且那时候正赶上好念头,又一头哞哞奶牛沿着大路走,这头沿着大路走过来的哞哞奶牛遇见一个漂亮的小孩,他的名字叫馋嘴娃娃……

  小说就是这样开始的,带着爱尔兰浓郁的民歌风味,多么轻松舒缓并带着清澈童音的节奏呀!这是我们在其他任何小说之开始都没能遇到的。接着是歌唱,他唱那支歌,“那是他自己的歌:绿色的麻玫开放开放。”接着尿炕了。——《尤利西斯》中的布鲁姆一出场也在寻找一种带着尿意的东西——确实,家庭生活的诗就是从尿炕开始的。——母亲在钢琴上演奏水手号角歌,他跟着跳舞,并想到:“等他们长大以后,他就要和艾琳结婚。”——在性方面他觉醒的是如此之早,以至于十四岁就迫不及待地去啃一个老妓的乳房。乔伊斯的性欲一直是他艺术创造的神秘源泉之一。母亲送他上学校,父亲告诫说:“不管干什么事,都永远不要出卖朋友。”这期间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情:首先,因为他不愿意拿自己小鼻烟壶换韦尔斯的曾打败过四十个敌手的老干栗子,因之被韦尔斯推到那方形水坑里——“那坑里的水是多么又冷又黏啊!而且,有人有一次还看到一只大耗子扑通跳过那浮渣去了。”他因此得了一场病,住进学校医院里——躺在床上,面对窗外寒冷的阳光,他怀疑他是不是会死去,听到教堂的钟声,他自己暗暗地把一支丧歌重背了一遍,“请把我埋在古老的坟场里”,这一句多么美呀!他不禁想偷偷地哭上一场。他看到一片海浪,看到起伏不定的黑色的海浪,在无月的夜里显得非常黑的海浪。——他听到有人悲哀地哭泣声。——帕内尔!帕内尔!他已经死了!……笔者为什么详细叙述这次生病,是因为这是乔伊斯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极为深奥的一笔。首先,他感受到死亡就在眼前,随时都有可能将他抓住,他关于死亡的思考提前开始了,这标志着他已经进入一种哲学的存在了。艺术家首先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的哲学家,艺术家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创造艺术品的过程中对美的把握,只要他开始了关于美的思考,那他就是艺术家;同样,只要他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思考,那他就是哲学家。几乎所有艺术家在童年时期都与疾病打过交道,并且由此开始了关于死亡的思考。至于后面还要谈到的帕内尔的死亡,并不是联想,恰恰是由于帕内尔的死亡,使斯蒂芬身上的某些东西苏醒过来,促使他用第三只眼观察这个世界了。

  紧接着,一场宗教与国家的战斗在家庭的餐桌上拉开了帷幕。圣诞节酒宴上,乔伊斯想起艾琳来,她有着一双又长又白又瘦又凉又软的手,像象牙!这在丹特小姐与凯西先生的争吵中,仿佛一个插曲,起平衡的作用。然而,丹特小姐还是气得浑身发抖,嚷着:“来自地狱的魔鬼!我们胜利了!我们已经处死了他!妖魔!”她走出去,狠劲地把门带上;而凯西先生则挣脱抓住他胳膊的手,忽然把头埋在手里,痛苦地哭泣起来,“可怜的帕内尔!”他大声叫喊着,“我们死去的皇上。”斯蒂芬抬起恐怖的脸,看到父亲眼里也充满了泪水。这一节虽然不长,然对于揭示爱尔兰当时的社会现状及有必要,且以帕内尔之死与上节重合,再次呈现斯蒂芬的郁寂心境。最后,他抬起“恐怖的”脸,这里的恐怖,已经不是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的恐怖,而是对人与人不能相互理解、彼此接受的恐怖。当时的爱尔兰就是这样两极分化,毫无相容之地,他已经感到在这里已无足够的自由空气可以供他呼吸了。

  经过这次家庭乃至社会的交锋后,斯蒂芬又返回学校,他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这是本章中一个特别刺痛人的主题,让我们绕过那些文字的丛林,直接抓住它吧。斯蒂芬闭上眼睛,把哆嗦的手掌心朝上伸了出来,挨了一下戒尺:随着这响声与痛疼,火热的眼泪涌进他的眼眶……他的卷曲的发烫的青色的手像在风中飘荡着的一片叶子。……“另一只手!”教导主任喊着,……“跪下!”教导主任喊着。等教导主任去后,阿纳尔神父才对弗莱明与斯蒂芬说:“你们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你们俩。”?斯蒂芬回到座位上,低下头,把他的脸尽量贴近纸面,感到深深地羞辱。因为他知道这是非常残忍地不公平。把他这位毫无错误的优等生与另一个有错误的劣等生同等对待,他感到没法忍受地不公正。即便弗莱明也重复说:“这样干真是下流无耻极了。”而文科二年级的人也说:“元老院和罗马人民都已经宣布迪达勒斯受到了不应有的惩罚!”——受到这些鼓动,斯蒂芬决定找校长。可又犹豫不决,唯恐上了同学们的当。但当他还没拿定主意是否向回走的时候,他已经踏上通往办公室的那条又窄又矮的黑暗通道——他进入校长室:他看了看立在校长边上的那髑髅,又看了看校长仁慈的脸。——等他从校长室里出来时,他开始奔跑,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同学们用手搭成一个摇篮,把他放在里面往上抛……夜幕来临,空气中充满乡村田野的气息,甚至有一种小森林的气味。但他还是听到了先前已经听到过的板球拍声音,不知从那里传来的,像是从泉眼里慢慢流入一个已经很满的水坑的水底。这样,第一章经过疾病、家庭矛盾与学校斗争在一个昏黄的夜晚结束了。想比那个馋嘴娃娃与哞哞奶牛大路上相遇的序曲,这个结束是多么沉重空虚落寞呀!这也许正是斗争之后的疲惫,也是再次斗争的准备,人生就是战斗,多么难以接受的人生呀,艺术家扑向它却正如野兽扑向它的猎物。

  第二章,作者又以富有诗意的笔触敲开时间之门,引领我们在意象的林莽中漫游。每逢星期天,斯蒂芬和他父亲以及他的那位祖父查尔斯常常一块儿出去健身散步,并倾听他们关于爱尔兰政治的谈话。通过这些话语,他开始对周围的现实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甚至也暗暗准备着,感到有参与现实世界的那种生活的必要了。而晚上的时间总是由他自己支配,他常常读这一本破烂的《基督山伯爵》的英译本,脑子里总会浮现出马赛,阳光下的藤蔓和美茜蒂斯的鲜明形象。在他的想象中,他经历了一长串的冒险活动,其神奇的程度不次于那本书中描写的情景。——他开始想着美茜蒂斯,他反复回味着她的形象,竟感到全身血液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不安的感觉,因之,每到黄昏时刻便独自沿着那条安静的大道默默游逛,仿佛有一种预感在引领他前进,只要到达那个地方,他性的饥渴便会涣然冰释,得到充盈与满足。然而,他的家却搬迁了,新的住处又一次唤起了他心中的那种曾使他在黄昏时刻从一个花园溜到另一个花园寻找美茜蒂斯的不安心情,某种愤愤不平的感觉引导着他,一天又一天,上上下下到处游逛着,仿佛这里有一个一直想避开他的什么人需要他永不退缩地寻找似的。这期间,他与母亲一道拜访了一些亲戚,并参加了哈罗德十字街举行的儿童集会,他发现,在这些欢乐的男女儿童中间,自己是一个十分阴郁的人物。他见到了艾琳,却没有抱吻,眼睁睁地看她走掉,他的懊恼在一首自己的诗作中得到部分地释放。接着,他又回到学校,开始了写作方面的尝试。然而,他想为自己赢得荣誉的抱负却被残酷地亵渎了。有一个星期二,教英文的老师塔特先生用一个手指指着他,毫不隐讳地说:“这孩子在他的作文中宣扬了异端邪说。”这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已被人抓住”的感觉抓住了他,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思想和家庭的卑下,因之,他屈服了。可是,全班同学并未因此安下心来。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当他手里拿着一封信走在德拉蒙康德拉路上时,遭到三个同学的围攻。起因是斯蒂芬坚持认为“拜伦是伟大的诗人”,而他们则断定拜伦是异端分子。他因无力抗拒手杖和那个从水沟里捞出来的疖疖疤疤的白菜根的抽打,泪水模糊了视线,当他们放开他时,他一边哭泣,一边用力攥紧拳头,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然而这个可诅咒的插曲并没有伤及他的心灵,相反,还激起了他内心的骄傲,他甚至感到与伟大人物之间产生了某种认同——仿佛他已经具备为捍卫真理而接受迫害的资格了!当初与弗莱明一起挨戒尺都感到屈辱的斯蒂芬为了他理想的诗人敢于同众人对抗,这是一种性格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不能不承认,少年斯蒂芬在心志上已经有些想与人类的盗火者看齐的倾向了。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斯蒂芬在课桌上发现了自己父亲以前在此上学时刻下的两个字,不禁用双手遮住他那发红的脸,这两个字像神秘的符咒一样为他打开了一道神秘之门,他发现他自己思想上的可悲的毛病也有其特定的根源,不由对它们屈服了,让它们横扫过他的情感领域,降低他的思想境界,一股淡淡的哀愁在他心里发出阵阵叹息。而他的思想却像月光观望着年轻的大地一样冷冷地凌驾于人世的斗争、欢乐与悲伤之上。他的童年已经消失,他一直只是像光秃秃的月球一样在人生的海洋上飘荡。一笔三十三镑的稿费被他轻易地花掉了,这使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外界的隔绝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令人神伤的欲火再度燃烧起来。他像一只被打伤的野兽一样四处徘徊,低声呻吟。他急于想和另一个跟他相似的人一起去犯罪,强迫另一个人和他一起犯罪,并和她一起品尝犯罪的快乐。——由此,他在一个妓女的怀里失去了童贞。

  第二章就这样在灵与肉进行斗争并以肉体绝对胜利的高昂旋律中画上句号。这与第一章的结尾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达到了否定之肯定的效果。《画像》的五个部分很难说那一部分更重要,它们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对那些主题的深化与再现,阅读它,就仿佛坐在大海边上,童年、少年、青年——艺术家——波浪相叠,阐发映带,形成一部震撼人心的乐章。笔者以为,其对艺术青年的感染力,决不在《红与黑》之下。

  高亢的旋律之后,斯蒂芬在第三章中又以低沉的调子开始了他精神上的漫游。——他准备接受各种经历的灵魂正一个罪孽接着一个罪孽地自我展开。在他进行第一次狂野的罪孽活动时,他感到一股生命的热浪从他的身体中溢出,而在退潮时又把他带了回来,只剩下一种寒冷的黑暗充斥着整个混沌的宇宙。他不止一次犯下致命的罪,并对此自鸣得意,而且自己也知道,根本不可能依靠他对无所不见和无所不知的上帝的虚假崇敬来全部或部分地洗去自己的罪孽了。——但是,正在此危机时刻,校长突然宣布:“纪念圣弗朗西斯•泽韦尔的静休节将在星期三下午开始……”面对这位伟大的圣徒,斯蒂芬的心像沙漠里的一朵感觉到大风沙正从远处吹来的小花一样,已经完全萎缩了。——本章第二节,布道。阿纳尔神父说:“如果一个人最后将失去他的永生的灵魂,那他即使得到了整个世界,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即使是对有罪的灵魂,也求上帝通过他的热忱的仆人弗朗西斯•泽韦尔的功绩,让这个灵魂走上忏悔之路。”——某种微弱的恐惧开始穿透斯蒂芬心灵中的迷雾。第二天,死亡与审判。原来微弱的恐惧感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惶恐,他完全体会到死亡的痛苦了。而灵魂在肉体死亡之后,便带着无限恐惧站在审判台上了。——这些灵魂现在在一切人的眼前都显露出了他的可诅咒的邪恶的本性。当他横过广场朝家走去的时候,一个小姑娘的轻快笑声传进了他的正在发烧的耳朵。那脆弱的欢乐的声音比天使的号角更有力地刺在他的心上……屈辱从他受伤的心中冲溢出来,沁透了他的整个存在。为聆听布道词,斯蒂芬从教堂的过道中间走过,他的脚简直没法抓住地面,他心情沉重地回到书桌边,火焰从他的头颅上冒出来变得像一个花冠,而且像人一样发出尖叫声:地狱!地狱!……他感到肚子里一阵抽动,双手疯狂地抱着自己的额头,他痛苦地吐出了胃里的所有东西。他想到了忏悔,他一定要跪下来忏悔,“——悔罪!悔罪!哦,我悔罪!”眼泪和上帝的宽恕的光辉迷住了他的眼睛——完全是另一种生活!一种在神的庇荫下的道德和幸福的生活!第三章就这样在宗教的庄严肃穆中结束。这里笔者想提示的是:传教士关于地狱的布道词是极度渲染、非常恐怖的,几乎可以跟但丁关于地狱的描写媲美。即使单从纯文学角度来审视,也不能不惊叹于作者瑰玮的想象与传神的文笔。

  第四章在全书中最短,可以视为一个插曲,然而其意义又绝不在前三章之下。在悔罪之后,斯蒂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接近永恒了,他的每一个思想,每一句言论,每一种行为和头脑中的每一个思绪似乎都可以在天堂中闪耀出光辉。但他却无意使自己达倒充满危险的圣洁的境界。他强迫自己的眼神永远避免和任何一个女人的眼神相遇,但是由于不能使自己的生活汇入别人生活的洪流,以至于最后在他的灵魂深处出现了一种精神上干枯的感觉,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疑虑,他的灵魂又一次被那种始终不肯停息的肉欲的声音所扰乱,但他还是不停地祈祷。本章第二节,忏悔神父劝他进入宗教生活,成为一名耶稣会教士,本来已经默许的斯蒂芬听到一阵音乐声,像一股巨浪冲毁孩子们修建的沙楼一样,毫无痛苦地使他头脑中神秘而复杂的结构归于瓦解。他转过在微风中含笑的脸,抬头看看神父,却在他的脸上看到了那即将消失的一天毫无情趣的反照,然后,他从神父的手中缓缓抽出了他似曾默认某种伙伴关系的互相拉着的手。——那种生活的冷漠与严谨都使他感到非常厌恶。当然,他之拒绝耶稣会并非如此简单,在神父劝他的一段里有着非常微妙而颇有说服力的描写,他从神父那种冷漠和谨严的面相上已经发现了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空虚,多么不真实。——仿佛一抹即将死去的一天的蓝灰色的宁静而悲伤的余光!他离开多利蒙特的大路朝海边走去,在喧笑的激流中,他的灵魂已从他的儿童期的坟墓里重新站立了起来,抛掉了他身上的尸衣。是的!是的!是的!他将和与他同名的那个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用他的灵魂的自由与力量,骄傲地创造出一个新的、向上的、美丽的、摸不着的、永不毁灭的生命!——有个小姑娘年站在他面前的海水中,她脸上带着安琪儿的神气,却有着令人惊奇的人间的美。她的眼睛已经对他发出了召唤:生活下去,错误下去,堕落下去,为胜利而欢呼,在生命中创造生命!

  第五章写的是斯蒂芬在大学中的学习与思考,他已由欲望的堕落转向艺术的升华,我们在乔伊斯本人的自传中已经约略知道了其中的一些信息,为节省篇幅,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斯蒂芬正是排除了很多狮子才离开都柏林的。他首先开始了对美的思考,并意识到用不正当的美的手段挑起的情欲和厌恶都决不能说是美的情感,因为它们并没有超出肉体的氛围,而真实的艺术家所表现的美,它唤醒或者说应该唤醒、诱发或者说应该诱发一种美的静态平衡——美的最高特性,美的形象的清晰的光彩,最能为美的完整所吸引和为美的和谐所陶醉的那种心境。进而斯蒂芬提出艺术创造的三段论:抒情形式,史诗形式,戏剧形式。反观乔伊斯本人的创作,正符合这一论断。《画像》为抒情形式,《尤利西斯》为史诗形式,而《芬尼根守灵》则显然是戏剧形式了。

  “你爱的人在哪儿”——林奇低声对斯蒂芬说。斯蒂芬一梦醒来,诗行也从心中来到他的唇边,他撕开香烟盒,开始用清晰细小的笔画在那粗糙的纸盒上面写下了他的那首维兰内尔诗体的几节诗。一阵肉欲的闪光又一次点燃了他的灵魂,燃烧并充满了她的肉体。是她诱使他写下了这首维兰内尔诗体的诗。然而,不管他对她的形象百般诋毁和嘲笑,他始终感到,他的愤怒也仍然是对她表示爱慕的一种形式。在三月末梢的黄昏中,他观望群鸟的飞翔,一种冉冉流动的欢乐,像许多流水发出的声响,在他的记忆中流过,他的心也正像一只安静而迅速地从一个高塔上飞下的鸟儿,他感到了对某种飞翔的渴望。当那位诗歌中的少女从图书馆的廊子里走出来,又朝黑暗走去,他嗅到了她身体的气味,而一只虱子在他的后脖子上爬行,他的身体所经历过的穿得很少、吃得很苦、挨尽虱子咬的生活,使得他在突然产生的一阵绝望情绪中合上了眼皮,而在那一片黑暗中他却看到许多闪光、发脆的虱子从空中降落下来。是的,从空中降落的不是黑暗,而是光明。

  在同好友克兰利的交谈中,斯蒂芬又坚定地作了表白:“我不愿意去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它把自己叫做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教堂都一样:我将试图在某种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种艺术形式中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整地表现我自己,并仅使用我允许自己使用的那些武器来保卫自己——那就是沉默、流亡与睿智。”

  此章末尾,克兰利说:你难道不需要“一个比朋友更亲近、比任何人所曾有过的最高贵最可靠的朋友还要亲近的人和你在一起。”小说中得斯蒂芬不知道他指的是谁,但现实中的乔伊斯却找到了这个人,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把《画像》这部书的手稿扔进炉子里的诺拉。最后几页日记,应该是全书的补充。那些停在港口的船只正扇动着它们的得意的可怕的青春的翅膀。我准备走了,斯蒂芬对自己说:“欢迎啊,生活!我准备地一百万次去接触经验的现实,并在我的心灵的作坊里铸造出我们民族的还没有被铸造出来的良心。老父亲,古老的巧匠,现在请尽量给我一切帮助吧!”

  全书在一个孤单却充斥宇宙的祈祷声中结束。但音乐的潮水犹然停住在海岬悬崖下,不肯离去,甚至永远都不会离去。凡聆听过这一言说的人必然会找到一片思的土地,像遗忘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书应埃兹拉•庞德之邀于1914年2月起在《利己者》杂志上连载,1916年12月由本•许布希在纽约出版。托马斯•默顿评述说,他刚读到其中关于地狱布道的几个段落,立刻产生了一种开创自己事业的激情。这本书威力如此之大,如果我们作为普通读者,将这整条蛇吞下之后又当如何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