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越土星环》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穿越土星环》读后感锦集

2021-01-14 00:1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越土星环》读后感锦集

  《穿越土星环》是一本由谢云宁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20-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越土星环》读后感(一):一程土星环之旅

  重庆鸳鸯火锅如果将玛丽·雪莱小姐在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视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的话,那科幻小说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中国的科幻小说起步很晚,这大约是因为我国科学彼时落后的原因。因为就幻想力而言,我们的国并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毕竟我们有《西游记》这样的辉煌巨著。 雁过留声不容易,能称一流者,更是稀少,或是开创之功,或是推进之效。这一切要放在“史”的脉络里看,所有的个人意见说到底只是参考意见,只有历史才是法官。在我看来,一部“科幻小说”要想在漫天作品中脱颖而出,只能在三点上做出突破。第一点是设定,要根据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构建一个崭新的设定;第二个点是故事,一个好的故事永远能吸引读者;第三个点是预言或者批判意识,在我看来,这很重要,科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预测未来或者批判现实的产物,这也是科幻小说可以着力的一个点。 谢云宁先生这本《穿越土星环》是先生的第二部作品,我没有看过处女作,所以看不出老师的一些风格上的改变或者题材上的不一样。就第二部来看,我很惊讶。有一种东西叫才力,就是这个人刚一上手,那功夫就深不可测,你看不出他的未来有多大的可能性,因为他的可能性太大了。 《穿越土星环》类似于《海底两万里》,并没有很特别的科学设定,全靠故事震撼你。一个关于太阳系里面冒险的故事。不同于英雄征服全宇宙的套路,这是一本类似于质问的小说。如果你被放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你如何生存下去呢?穿越的对象是土星环,不是地球上你另一个时间段。 《神话》里面,易小川和高要穿越到了秦朝,他们替换了历史角色制造了已知的历史。《穿越土星环》则要去一个新的天地,开辟新的故事。这样,在故事层面它则有着很强的弹性,不能随便写,又不能根据现实写。这就是考验小说家能力的时候,怎么去编织一个故事。 小说的本质就是虚构,不管多么写实,它的方式都是虚构的。我们很难想象的东西,可以通过小说家的书写来达成。阅读谢远宁老师这本,就是去一程土星环之旅。

麻耶熊猫的《穿越土星环》

  《穿越土星环》读后感(二):绝不仅是火星救援,亦不止是科幻版鲁滨逊。

看完这本书,是在回成都的飞机上。这真是一个疲劳的周末,两天,四趟飞行,三个城市,到最后的回程时,上了机,又碰上航班管制,迟迟不飞,已经疲劳至极。

但是睡不着,于是摸出这本《穿越土星环》。

四个小时,看完一段堪称伟大的冒险。合上书页时,飞机正好降落在双流机场,看着舷窗外匍匐的城市灯火,流淌的街道,真是觉得无比美好。又有勇气面对新的周一了。

想到哪写到哪吧,写完就躺下睡了。

这是一本杰作。谢老师用详尽的笔墨,刻画了一段绝处逢生的漫长旅程。我在书本的后半段看得有些快,因为急于想知道路渐离的结局——尽管我其实早就知道。我看过这个故事的中篇版本,且这种“火星救援”式的故事,通常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人物刻画得足够真实,环境烘托得足够身临其境,作为读者,被文字的陷进所俘获,自然会代入其中,抛开理性,跟着情节亦步亦趋,直至终结。

作为科幻,它是足够优秀的。最开始,我知道是太空救援的情节时,心想:整本书无非就是大量天文知识的集中展示。但我低估了谢老师作为国内最优秀硬科幻作家之一的实力。的确,天文和宇航知识的大量铺陈,烘托了硬核逼真的科幻氛围。而随后,谢老师用更立体完整的人物,带出了生物学、虚拟现实、基因编辑、克隆人生存等更多学科的科幻构思。每个构思,都足以完整一篇科幻小说,而这么多精妙的点子,跟不要钱似的,遍布文中。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古典科幻主义的情书,硬核太空探索。这样的作品,全中国,除了谢老师,我想不出来还有谁会写,还有谁能写。

作为故事,谢老师展现了老兵出手的不凡功底。文中路渐离作为主角,从沉迷奢靡生活到流落外空间,从沮丧苟且到坚毅求存,在故事线里,体现了他的成长弧光。一旦角色“立”起来,接下来就只用看情节了。而这一次情节之强,强到明知道主角会活下来,还是关心他如何活下来。于是,我们跟着主角来到土星环,来到土卫二,完成救赎与成长。

还想再说一下土卫二。

整本书里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其实不是最后得救,重返地球的释怀,而是路渐离参与NASA的指派任务,去土卫二修复欧茨号。对他来说,这是一段无望的征程,因为修好之后,土卫二也会成为他的墓地。但他答应了,仅仅因为与AI“多丽丝”建立起来的友谊。这种转变令人会心一笑:一个王思聪式的富家少爷,不是为嫩模,而是为友谊付出生命。是宇宙改变了他。而多丽丝也没有辜负他的真挚,本体漂浮在天空,为他指引着在冰雪中跋涉的方向。人与AI ,血肉与钢铁,冰雪与天空,就这么陪伴着,在背后留下迤逦脚印,又顷刻间被覆盖。

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复述出这个画面带来的感动。这就是科幻文学的魅力,其他类型文学,无法展现这种悲怆、浪漫又生机勃勃的画面。看到这一段时,路渐离,在我心中就超过了 马克·沃特尼 和 鲁滨逊·克鲁索 。我想,以后很长一阵子,我都无法忘记这个画面。

以前我常跟人说,我只能写软科幻,是因为在阅读品位上,我就欣赏不来硬核科幻小说。

但《穿越土星环》告诉我:我错了,我只是没有看到足够好的硬科幻而已。

  《穿越土星环》读后感(三):【须叔试读】一部有趣优秀的太空冒险故事,期待更卓越的下一部

  

我不算是一个科幻迷,科幻小说阅读量也不大,不然的话,这肯定不会是我读的第一本谢云宁老师的作品。

本书的题材是太空生存与救援,算是最近几年比较火的硬科幻类型,当然,现在看到这类的作品,首先想到的就是安迪·威尔几年前创作的《火星救援》,这本杰作在本书中也提到了,我是没看过《火星救援》的原著,但是改编的同名电影还是看过的,那部电影当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看到本书的时候,不免要拿来与《火星救援》相比,读完全书就我的感官来说,个人感觉科幻的“硬度”是不如《火星救援》的,主角能够在外太空生存下来,靠的几乎全是基于未来世界所虚构的强大的AI和3D打印技术,当然这和人物的设定有一定关系,一个是专业的航天员,一个是纨绔子弟,不可同日而语,但这种过于强大的“外部援助”无疑会大大降低太空生存的难度和精彩度。

不过作者设定的未来科技同时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色,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些乐趣,强大而具有人性的AI探测器、“哆啦A梦”般的3D打印技术、天马行空的基因编辑技术,这些在作者的笔下都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然而在看到这些技术的时候,读者并不会感到特别陌生,因为这些技术在现在的现实世界中,也都不再是多么新鲜的名词了,作者只是对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作了一点展望,而这样的展望可以说并不夸张,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有相同的希冀。

另外本书比起一个纯粹的太空生存和救援故事,还加了一些富有人情味的调味料,一个就是几乎具有完整人性的AI探测器多丽丝,可以说这是整个故事中最闪闪发光的一个角色,当她最后义无反顾地冲向土星时,真的让人泪目。书中其实还有一些热点问题的讨论,在多丽丝提出帮助路渐离到达土卫二的方案时,NASA的专家们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是否帮助路渐离,而是在讨论人与AI的“距离”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类接收了AI的建议,是不是意味着人类会渐渐被AI控制,另外一个问题是克隆人的权益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现在就已经困扰着人们了,最终也很可能会成为AI技术和克隆技术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看完全书之后,毫无疑问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太空冒险故事,但是个人感觉本书离一部卓越的硬科幻作品还有一定的距离,原因还是在于书中看似别出心裁的新奇科技其实都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展望,并不能看到使作品闪光的突破脑洞的灵光一现,更没有《三体》、《太空漫游》这类伟大作品中惊世骇俗的创意,不过这和太空冒险题材的限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这部作品还是很吸引人,也能够丰富国内的科幻小说门类,同时也期待着看到谢云宁老师更具突破性的作品。

书封不知道是书签还是明信片啊

  《穿越土星环》读后感(四):《穿越土星环》后记

  

《穿越土星环》是我的第二部科幻长篇小说。

这是一本古典风格的太空探索题材的小说,也是一直以来我想要去尝试的那一类科幻。毕竟,很多年前正是这样的科幻将年少的我吸引进了科幻这片广袤世界,并长久地停驻了下来。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当初那份纯粹的激动。

在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中,人类星际飞船穿越了遥远的光年抵达了陌生的星球,在一片未知的、充满敌意的土地上展开了一连串险象迭生的探险。这样的星球拥有着与地球不一样的重力,光怪陆离的地质奇观,奇形怪状的异星怪兽,有意识的海洋,时空涡旋的迷墙,形态各异的外星智慧种族……这样的神奇星球如同科幻作者凭借卓越的想象力构造出的科学与思想的试验场,令我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再后来,我又陆续读到了一些发生在太阳系内的太空冒险故事,杰弗里·兰蒂斯的《追赶太阳》、斯蒂芬.巴克斯特《蛛丝》、迈克尔.斯万维克《缓慢的生命》,特别是2015年大火的电影《火星救援》,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这些故事发生在并不那么遥远的未来的月球、冥王星、土卫六、火星,相比抽象的异星多了不少令人信服的真实科学细节。这就如同一场大型密室逃脱,主人公以所在星球独特的物理地貌以及人类已有科技为线索与道具,一路高能脱险,绝处逢生,最终成功返回地球。

于是,我也萌生了让自己的笔触蔓延到太阳系内某个星球的想法。

很快,一则科技新闻出现在我的视野中,2015年10月28日,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本文女主角的前辈)最后一次飞掠过土卫二。在NASA公布的照片中,探测器如一枚高速的子弹穿过了土卫二北极的冰羽流。那些从冰火山喷发出的混杂着冰凌与水蒸气的羽状物质,排山倒海地扬起,如同白色的鸟群般飞扑向壮美的土星环,这样的画面犹如梦境一般,令我震撼不已。探测器通过对羽状物质的分析,确定土卫二北极冰面之下还存在着一个深度达10公里的液态水海洋,翻腾的海水富含复杂的有机物,它们可能是能够孕育出生命的种籽。在浏览完新闻的那一刻,我小说的目的地已然尘埃落定。

这一次,我的故事里并没有之前太空求生类小说中常见的主题激昂的全民营救行动,有的只是一位被世人厌弃的纨绔富二代,渺小而无助地漂浮在茫茫土星环中,孤独面对群星对他荒诞人生的审判。在历经磨练之后,主人公最终还是完成了自我救赎,与整个世界取得了和解。这样的写法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人体基因的多样性,是这部小说想要讨论的另一个主题。几十亿年地球生命漫长而曲折的进化,让我们人类的DNA链条嵌合进了从草履虫、鱼类、恐龙、鸟类到类人猿各阶生命相似的基因代码。这些基因片段隐秘而巧妙地操控着人类的行为与思想。在我看来,人类DNA无疑于目前已知世界中的最为精巧、最为高效的量子计算系统。另外,人类的躯体实际上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命同生体,种类庞大的细菌与微生物,甚至是病毒悄然寄生在我们体内宇宙中,相爱相杀,相互利用相互依靠。这些微小的生命族群又携带着丰富的DNA,甚至还能通过逆转录的方式将自身DNA导入我们人类的DNA中。如此一来,人类与生俱来地携带着一个庞大纷繁、动态变化的基因智囊库,这些底牌还能依靠基因剪辑技术魔法般重组出更多新奇的花样。

因此,当人类身处外太空绝境之时,在拨打“场外热线”的同时,向我们自己的身体发起求助,未尝不是一件值得尝试的事。

从灵感的降临到小说完成,再从一个中篇变成长篇,再到修改、出版,其中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又见证到了与小说有关的一些里程碑事件的发生。2017年9月15日18点32分,卡西尼号向地球发回了最后一束信息。而后,探测器径直冲向了土星大气,很快在狂怒的风暴中如绚烂烟花般爆裂开来。就这样,带着49亿公里飞行距离,635GB科学数据的傲人记录,卡西尼号结束了二十载短暂而又闪亮的生命。

这堪称是太阳系内最为伟大的谢幕演出。

而在小说中为漂泊土星环的主人公提供着心灵慰藉的利物浦俱乐部,终于摆脱了“苦不苦想想红军利物浦”的悲剧宿命,在现实世界中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2019-2020赛季。主教练渣叔带领着红军,一路高歌猛进,摧枯拉朽,以难以置信的英超历史最佳战绩,拿下三十年来的首个联赛冠军(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都不曾见证过的奇迹)。虽然我自己并不算利物浦球迷,但一直以来对这家热血激情的俱乐部一直心存敬意。去年十月国庆假期,我也有幸去到利物浦,朝圣般站在安菲尔德的KOP看台,与四万球迷齐声高唱起了那首“You'll Never Walk Alone”。一种“穿过幽暗的岁月、无尽的风暴,终将见到洒满阳光的金色天空”的激越情绪哽咽在我的胸口。自己也算是真切体验了一把小说主人公VR身临安菲尔德、与全世界相拥的温情时刻。

当然,我所见证到的并不都是令人感动的事件,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算是人类近现代所经历的最大瘟疫危机。期待着人类早日控制住疫情,在未来日子里人类如何与微小的病毒共处,这是一件值得我们自身、反思的事。

不断见证历史,在点滴感悟中前行,这或许是匆匆人生的意义之一吧。

最后,需要感谢此书所有的读者,非常有幸能与大家同行这样一程土星环之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