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座》读后感100字
《双子座》是一本由王小慧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子座》精选点评:
●人生就该如此丰富
●一个自恋的人,呵呵,不过也有自恋的资本。
●all about 王小慧
●延伸阅读:我的视觉日记
●传奇
●她的一双眼睛可以诉说所有的故事.
●我读的是静海无波兄妹恋小说。。。用这个标记了。挺好看的,看到中间的番外觉得哥哥有点渣,对于想要自由的生活缺少关爱的人来说早想杀了他。可是两人爱得都那么深沉。。。算了,百年好合吧。
●一个很强的女人
●从我的视觉日记起,就非常喜欢这个女人。虽然只是各种记者对她的采访,但还是蛮喜欢的。讲了很多视觉日记没有的
●女人
《双子座》读后感(一):因我也是“双子座”
在学校的图书馆人物专栏徘徊
一栏栏 用眼睛逐一扫过
蓦然间 “双子座”
眼前一亮
取出,入座,一口气读完
从此,多了一个关注的身影
也因我是双子座
矛盾重重,变幻莫测
追逐新鲜,心思难测
《双子座》读后感(二):爱用面部特写做封面的女人
我记得她的其他书也是面部特写做封面,因为人的确够美,夺人眼球。
准确来说,这不能算王小慧写的书,它只是众人对王小慧的访谈和记述的合集,包括鲁豫、杨澜、赵玫等。其间一如既往分布了她的作品和照片。不得不说,王小慧也许自小聪慧、才华横溢,但她今时今日的地位绝对是与她曲折的经历分不开的,而她姣好的容颜,也必然为她的成功加分不少。
就作品来说,虽然是相机拍出的照片,但艺术感十足。比如花之灵系列让人依稀看到欧姬芙的影子,而抽象作品直接令人联想到康定斯基。虽然王小慧自己认为她在德国和中国的拥簇同样众多,但毋庸置疑的,德国给予她的褒奖和名望更加厚重;至于中国,即便她的母校同济大学给了她工作室和兼职教授的身份,她在国内的展示活动也未见巨大成功。我分明记得去年的国庆,她的花非花摄影展在喜马拉雅中心展出的时候 ,有公共机构甚至提供免费门票资源。
另外,我不相信她说的自己不追求名利,老知识分子的作风。书里俯首皆是的三宅一生的时装,只为富贵而有品味的女人专享。
《双子座》读后感(三):给小慧•九死而自由
双子座,两个时空,两种文化,两重性格。这是你开篇的话。
要强,挫折,失去,站起,微笑。这是读你书,我的感受。
九死而自由。
我猜,你并不快乐。从微笑,到表情。失去挚爱,说着一些痛苦的往事,你一贯的笑着,甚而有些萧索。花之灵,孩子梦,破碎的月亮。这些黑白影像诉说的未尽的事,在我看来,都多少有些悲伤。但隐没在影像背后的你的脸,那般的表情,没事的,你说。
表情,有时给别人,有时也是给自己。生活中的不快乐,为一些小哀小愁憔悴了自己的性格,我不给好的表情,不愿说,也不愿被提起。放大多少倍的经历和体会,你不仅说着,而且面对别人的询问,你没有怨愤。是这样的吗?哦。于是我想,优雅,或许不只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品格。
印象最深的画面中,黑衣黑底的你,仰起头,仰望一个鲜活的婴儿。那个婴儿在画面的左上角被你捧起,胖胖的身体,浑圆的脑袋,但是缺失了臂膀。你们这样相望,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仿佛听到《破碎的月亮》中那声振聋发聩的碰触,水面上的月亮散成一汪泡影。世界上完满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是很遥远呢,还是你能达到它?你虽然在踌躇,但仍然相信,月亮,还是那样的照耀着。
看过太多的文字,写你,也写别的和你一样坚强之女子。我实在不足力量写出一样的文字来衬你。但我想世间的耳语终会消散。当你也像我一样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沏上一杯咖啡,打开一本书,就这样静静的和自己相处时,衷心的祝愿你能真的学会,好好的宠爱这一个人。
《双子座》读后感(四):再看王小慧
继上次看了小慧姐(呵呵,这样叫,会不会太亲密了?)的《我的视觉日记》,这次看了《双鱼座,对话中的王小慧》,感觉没有前一本好,也没有看完,没看到一半就开始乱翻,只看照片了。为什么呢?其实这本书不是她自己写的,是几乎所有她参加过的访谈节目的节选。这样的结果是,首先,内容不够前者全面,丰富,而只是零零星星的碰凑。再者,每个访谈的主题都走不出那几个主题,俞霖的死,她和险情和悲痛的过去,她的艺术,和她的成功。因此,没必要细细地把这本书看完,其实,看过《我的视觉日记》之后,大可以不看这本了。去找小慧姐的摄影画册看,说不定还可以陶冶性情呢。
我知道我是喜欢她的。但我说不出为什么。为什么呢?说实话,我并不了解她,只看人家那么一两本书,可以知道些什么呢?所以,不难发现,我喜欢她的理由,很浅。对,我第一眼就喜欢她的,因为她的美丽,那种气质的典雅,那种有故事的优雅,那种不张扬的自信,那种高端的品味,那种优柔的亲和力,那种惹人怜悯的遭遇,那种遭到致命打击之后坚强地站起来,而且站得更高的姿态,当然,那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成功是显然的。种种种种,不喜欢上这么一个女人,很难。
但,有一点,我不知道是要同情她,还是什么的。就是,每次上节目,每次谈话,每次看书,都看她或主持人孜孜不倦地提以前的悲剧,死去的俞霖。这对于一个名人来说,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但,我明白,你了解,不等于别人了解,有时候是不得不提的。幸好,我更愿意相信前者。下载了她做嘉宾的一个谈话节目,叫什么财富的,(名字感觉很不适合,不知道为什么没download到鲁豫的),主持人最后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事情可以重来,你最想的是什么?”(这个陷阱设得很明显,在配上煽情的音乐,我的眼泪都被骗出来了。)小慧脸上灿烂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她沉思了一阵,五官都变得悲伤,抽噎了一下,说,如果可以,我希望俞霖可以重生......我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了”。这个主持人也太什么了。这个世界上有如果的吗?硬要揭人伤疤,找卖点。搞得每个喜欢她的人都很心疼。
有时候,或者说更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不需要足够理智的理由,因为喜欢,所以喜欢。
《双子座》读后感(五):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再读王小惠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论坛里依旧看到这样的提问,与许多不确定的回复。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阅读过王小惠,假如你并不熟悉她的作品,但是你看过她的生平,阅读过她的文字,知道她做过什么事情,也许就不会对生命的意义还有十分的疑问。
生命短促,需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去寻找实践,而耕耘的足够了,收获自然也是一定的。每次阅读她的书,我都能收获到丰富的感动与激励,它们在胸中用动激荡着。王小惠这个女子,是可以当做偶像一样来崇拜的,我们也许会喜欢谁?王菲也好,张国荣也罢,亦或是陈珊妮与陈绮贞这样的独立歌手,但是要用上崇拜这个词就不那么简单了,王小惠这个女子是一个艺术家,她打破了一些行业间的界限,甚至在每个行业里都能做到最好!她出身同济建筑专业,却着迷与摄影,并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在影视领域也有所涉足,拍摄过几不短片,也写过剧本,并且得到同行称赞与认可。她的生命中几乎是没有休息日的,她的工作是艺术,她亦享受这个工作的过程。
她说艺术家是需要痛苦的滋养,如凡高,也如她。她的丈夫俞林同样是个优秀的人,在同济总是可以很轻易就拿到头名的建筑师,却可惜死于一场车祸,那场车祸中小惠却活了下来,我想也许是俞林把生命力传递给了他爱的小惠。王小惠把她的丈夫的爱情比作是空气般式的爱情,失去俞林使她体会到失去空气般的窒息,而她依然坚持着她要走的艺术之路,只是没有俞林的支持的艺术之路将更加艰难了。就像欧洲很多贫穷的艺术家一样.
这场车祸另她对艺术追求的态度也有了更深的看法,艺术的过程更加重要了,不再是为了追求一种虚华的所谓“成功”而去努力,她的事业也不仅局限于自我的表达,更多关注人在生活中真实处境的表现。德国一位评论家这样评论过王小惠,他说王小惠有七条命,意思是说她这一生中做了别人几辈子都做不完的事。这或许正是王小惠目睹了生命的离去,在与死神对话中,更深刻的了解了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