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遗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昨日遗书》是一本由罗大佑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遗书》精选点评:
●“这绝非一个没有感觉的年代,但我惊讶于自己对它的麻木。”
●原来罗大佑是学医的
●1、罗在文字上的才情还是大部分给了歌词。2、黑色的青年好有脾气。3、想不到罗这么敏感,还有点点恋母。4、昨日是让人感伤的词,和童年一样 。5、书一般,但不是因为浅薄。
●悲观,愤怒,焦虑
●世事难料啊序里说希望父亲原谅自己不想要小孩的不孝行径看来真的不能把话说太满……以及对于自己出书是跟大陆码字为生的朋友“抢饭碗”感到“抱歉”我就…………(当然看完觉得还是可以抢一点的
●看完他04年的香港演唱会的视频后,就打算看这书了。但,写得真不如他唱得好。不能苛求,不能苛求
●比《童年》好看。有人说晦涩,其实不。他只是每个字都打磨到最精准才写出来。有些地方像一把沉着的弓,压在你的神经上来回地磨。有些段落甚至不允许你快速翻阅,那些文字的排列组合太用力,无法轻松浏览就可领悟,你必须专注地读。
●大一认真读过还记笔记来着 现在想再读
●里面的一些话感触很深 能够谱出这么多流行却永不过时的歌的人 思想必是比常人深刻
●读到七八分诚恳 敢这样自问 就是了不起 /顺便唱到美丽的梭罗河 是罗大佑的歌吧?
《昨日遗书》读后感(一):把歌声留给过去,将无奈叹息至未来
‘未来的世界必须货真价实,请先包装内容“。十年前我开始写些短文,曾有人说那风格像大佑,我不解,虽然我一进KTV就是罗大佑专场。十年后才看了此书,抱愧,即使我也曾思量过在某一刻遇见某一人,写下一封遗书,向远方,私奔。
《昨日遗书》读后感(二):这本书有不同的版本吗?
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虽然罗大佑写的的确没专业作家好,但当成杂文读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写他和他宝贝的故事的时候,还是很让人大跌眼镜的啊(别怪我八卦)。反正我看完,幸灾乐祸的想,如果罗哥再也写不出音乐了,可以往李敖的“上山上山爱”发展。比较敢写。而且写出来觉得会成为大畅销书。罗大佑版“上山上山爱”!
《昨日遗书》读后感(三):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本书曾是我大学四年的枕边书,是我少有的几本带着漂洋过海的书,书里大佑描写与整栋楼一起坠落,瓦砾落在自己身上的语句还历历在目。
十几年后大佑再出专辑,想重读这本书,于是发信息给妈妈“你帮我找下罗大佑的一本昨日遗书,在书柜第三层右边,是横着放的”要点发送的时候才想起来去年家里装修,我少年时的书已经都打包搬挪了。忽然心里浮出那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昨日遗书》读后感(四):罗大佑
怪不得罗大佑只唱自己写的歌,读完后认为他根本看不上别人写的歌。
他不仅仅是音乐人,,!,,,,,,,,,
更是诗人、,,,,,,,,,,,,,,
文学家、,,,,,,,,,,,,,,
哲学家,,,,,,,,,,,,,,,
文章深邃,,,,,,,,,,,,,,
透过事物表面看到本质的人。。。。。。
他的歌曲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拥有灵魂。
拥有灵魂。。。。。。。。。。。。。。
拥有灵魂。。。。。。。。。。。。。。
拥有灵魂。。。。。。。。。。。。。。
拥有灵魂。。。。。。。。。。。。。。
《昨日遗书》读后感(五):很晦涩
在罗大佑来国内演出之前,我非常期待能看到这本书.
罗大佑的文字可不如他的音乐,我甚至没有看完。手里还有一批这书,谁需要可以联系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