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18 02:47: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是一本由余英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9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精选点评:

  ●醇厚

  ●时间有点久 记不太清 打破了传统认识中宋明理学缺乏入世情怀的固有印象 将思想发生发展的脉络复归进历史当事人的生活情境

  ●(只看了上/逃

  ●政治文化研究,获益匪浅,可作为史学入门书,值得反复翻阅

  ●如果没有心理分析那一章可能会给五星

  ●宋代理学家(非末流俗学者)内圣的立足点仍然是外王,反对佛教其实是反对禅化士大夫。相比荆公新学而言理学更强调限制君主的权力(西铭,大君吾父母宗子,大臣吾宗子家相)。我是很相信宋学进入演变阶段之前非常重实践、务实效、讲实用的。不然没法解释这么多理学家经筵官、提点刑狱、监察御史里行甚至知县、县令的兢兢业业。只是不曾得君行道罢了。理学是在反思荆公新学的过程中发展完善并且壮大的,观察荆公新学有益于理解理学。最吊诡的是一个起初重实际的学说最终走向了空疏,起初限制君权最终成为君主集权的工具,所以谁来负这个责任?学说的创立者怎么能想到自己身后几百年的事?住宅设计师负责的是设计一栋漂亮的房屋,究竟谁住进去则不是他该关心的。

  ●两宋的知识分子拥有空前的自由,士与帝共天下。

  ●开年第一大部头

  ●非常精深的研究,不过感觉朱熹只是在里面打了个酱油。

  ●本科快毕业的时候,读的这部书,深为震撼,后来在网上买了一套,再读,佩服之至。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读后感(一):可惜余英时不懂哲学,所以穿透力不够

  余英时当然学问很好,对中国历史研究得不错。

  旁征博引得很厉害。个人以为还是没有钱穆厉害。

  主要是因为他不懂哲学,所以穿透力不够。比如研究朱熹,仅仅停留在朱熹的观点层面。朱熹的理论体系的结构如何?不知道。朱熹为何会有这个观点?不知道。朱熹每个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还是不知道。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读后感(二):深入历史的语境

  余英时的这部著作可谓深入历史语境研究的典范,切入的视角也较新颖。不同于以往著作对宋代理学家的哲学研究,余将理学家群的政治观念、政治运作与当时实际的政治环境相结合。探讨在当时理学知识分子的想法与观念。

  宋代的知识分子完全不同于其它朝代,就是他们对于政治责任的自觉性与主体性,也因此,使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承担了任何其它朝代都没有责任。这种自觉性的发蒙自宋初欧阳修、范仲淹已开始,经王安石新政达到高潮。这是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

  朱熹所代表的理学家群同样希望达到王安石的成就,尽管他们认为王的学术根基不深,方法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但王安石的际遇却是知识分子中不再可得的时运。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读后感(三):为什么喜欢读余英时

  余英时的文章,我觉得是树立了一种现代中国学术的典范。这种典范是一种来自于吕思勉、钱穆、陈寅恪这种温故传统的史学典范,与杨联升、库恩代表的西方现代学术阐述两种风格的遇合。余先生学贯中西,明白了学问的体用之道、接近了天人之际的境界。他的研究不专注与某个时代的某个领域,但会在各个时代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切入进行研究,发前人所未发,是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当代例证。曾经阅读那本戴震与章学诚就看开头,戴震与章学诚初次见面的那段。余先生熟稔的运用各种史料进行参合互证,通过戴震与章学诚分别写给各自友人信件的情节,把两个人从闻名到初见的过程写的历历在目,读者都有一种带入之感,仿佛回到了清代最负盛名的学术大家的初见场景里。而且文笔极好,流畅、冷静、表述精准。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读后感(四):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如果說“吾曹不出如天下蒼生何”還遺留著傳統士大夫的習氣,那麼即便抽離其中傳統的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之道,對於現世熱切關懷的精神也理應存於現代知識人的良心裡。只是這種關切的方式也隨著時代社會的變遷而有所演變。王陽明先生在龍場頓悟後,便走向民間,由傳統的“得君行道”轉而為“覺民行道”,此一轉變乃傳統中國士大夫行道方式之一大轉捩。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的精神內核似乎未從有所變化增減,而行道方式卻由廟堂之高轉向江湖之遠,而這種轉變在先秦孔孟身上也似乎能找到痕跡,如“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之類,大抵能道出其中些許意思來。撫覽赤血神州,如今卻是亂象叢生。每每思慮及此,未嘗不嘆息痛恨也。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读后感(五):有关“博雅”与博雅的琐屑

  余英时先生的大作《朱熹的历史世界》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颇具启发性:

  “……但是我的目的既不是追求杂而无统的‘博雅’,也不是由‘专’而‘通’,最后汇总成一部无所不包的‘通史’。‘博雅’过去是所谓‘文人’的理想,虽时有妙趣,却不能构成有系统而可信赖的知识。……”

  在我的专业范围内,也听到过类似的表达。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的周雪光教授,现任教于美国杜克大学。在谈及国内社会学界的情况时,他也认为,过多了灵感的宣泄和机智的表达,而缺乏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某种方法论的探讨和坚持,由此风格和学派难以形成,知识也不能定向积累。多半成了文人式的“思维游戏”和脑力风暴。

  我颇以为然,也以此为任,为诫。很有趣的是,校园内确有一座扬名四海的博雅塔,和未名湖一样,提到北大不能不说它。联想近日北大学术的风气,不能不让人唏嘘。

  但愿这也只是巧合,或者只是社会学这小小天地内的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